東史郎日記:日軍殺害兩名放棄逃跑和抵抗的、精疲力竭的中國軍人

2020-12-24 騰訊網

原創:德蘭,來源:黑則鳴 。版權屬於原創,轉載僅限交流學習,未經及時聯繫,如侵權私信即刪。

靜心愛歷史 2020-09-19 22:08:13

東史郎,日本侵華士兵,1937年8月入伍至1938年9月侵華期間,用日記記錄了他的侵華經歷和內心世界。在沉默半個世紀之後,1987年開始,東史郎開始公布他的戰地日記,日記真實再現了日軍侵華的暴行,特別是南京大屠殺的場景。東史郎希望通過出版的兩部日記,講述日軍侵華這段人所周知的歷史,表達他最深沉的謝罪。

日記原稿影印件

今天選取其中一篇的部分內容,展示影視劇中也不能見到的真實戰場環境:

三月五日(1939年)

翻過一座又一座山峰,隨旅指揮部進入安陸(彰祥)。在臨近安陸的一塊墓地附近,遇到兩名步履蹣跚的敵軍敗兵。

安陸城舊進的北門

他們與我們的距離也就是二百米左右。但是,明明已經發現我們的這兩名敵軍,並沒有奔跑逃命,仍然慢吞吞地走著。可能他們認為一跑反而會刺激我們的窮追不捨。直到我們接近了,也未見這兩人有想跑的樣子。然而,從血紅的雙眼可以看出,他們的心中已然抱著必死的信念。

日軍刺殺老百姓,圖片來源於網絡

兩人終於被刺死了。雖然他們帶著手槍,卻沒有射擊。看樣子他們都是精疲力竭,身體衰弱到了極點。因此,想跑不能,甚至連精神都已經恍惚了。

這也難怪,連我們追擊都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何況他們一方面因被追擊而在精神上感到極度的恐懼,心理過度緊張和疲憊;同時,還必須不停地逃跑和戰鬥。最終,身心的極度疲勞完全拖垮了這兩個人。

一天夜裡,一個敵兵因被雨淋溼衣服,跑進了已被我軍佔領的陣地附近的一所房子裡,把槍斜靠在牆上,人一邊烤火一邊競累得睡過去了。而就這個火堆旁,一直酣睡著同樣過度疲倦的一個我軍士兵,他競對支 那兵的到來毫無察覺。我軍士兵先醒來後,才驚訝地發現了這名稀客,於是趕忙把支 那兵捆了起來。這個敵兵一是太疲倦,二是可能沒想到此地已被我軍佔領,誤入了這所房子。

安陸是一座相當大的城鎮,有著很結實牢固的磚砌城牆。喇嘛教佛塔及喇嘛寺高高聳立在城中。

此地有一座英國人開辦的教堂,裡面照例懸掛著英國國旗。

安陸老照片

喇嘛寺的院牆上刷著幾條標語,分別是:「軍人要紀律嚴明,軍民合作抗戰到底」、「前方流血抗戰,後方流汗抗戰」、「尊敬負傷的戰士」、「好鐵打釘、好男當兵」。

在街上,宣傳士兵不搶劫、不掠奪農民、好男當兵,以及褒揚士兵在前線流血流汗的標語口號到處可見。

安陸老城牆

安陸也與漢水相鄰,但卻不像嶽口鎮那樣沿江而建,而是距漢水有五六百米之遙。

可能是由於前幾天的大雨,安陸的一面幾成澤國,形成了一大片的水面。

安陸城你像個錢袋子

相關焦點

  • 東史郎,一位參與南京大屠殺日軍老兵的自我救贖
    東史郎被中國軍隊羈押在上海十六鋪碼頭,面對這些在南京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鬼子」,很多中國軍人拼死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但當時有一個中國營長對東史郎說了一段話讓他幡然醒悟。中國軍人對東史郎說:1937年他在下官中山碼頭遭到了日軍的屠殺,因為戰友的屍體將他壓住,他才僥倖死裡逃生。一想到死去的戰友,一想到日軍對同胞們的屠殺,他就恨不得將東史郎攔腰砍斷,扔進黃浦江裡。
  • 日本軍人一代——《東史郎日記》
    這本書,怎麼說,朋友推薦了給我,怕我不會認真對待,直接買了書寄過來給我,開始看的時候,期初也是迷茫的,開篇就從東史郎開始遠徵支那開寫,寫他如何的不捨得故鄉的人以及故鄉的月,那時候的東史郎,大概也是不知道自己即將去面對怎樣的一個三年,固然是抱了必死的決心出拔,不知道日本民眾的的使命感榮譽感怎麼會這麼強
  • 《東史郎日記》還原日軍侵略中華、虐殺平民的真相
    《東史郎日記》是東史郎如實記錄自己在 1937 年 8 月至 1939 年 8 月間,隨日軍第 16 師團步兵第 20 聯隊入侵中國華中地區時見聞的一本日記。當時他是一名上等兵,日記中含有證實日軍南京大屠殺的重要史料。在日本右翼的常期混淆和誤導下,許多日本人認為南京大屠殺根本不存在,《東史郎日記》裡的一個人物更是對東史郎提出了訴訟。
  • 我的《東史郎日記》
    一、關於東史郎其人東史郎是日本人,1912年4月27日生於京都府竹野郡丹後町,1937年8月,25歲的東史郎奉天皇之命應召入伍,出徵到中國,系日軍第十六師團步兵第二十聯隊上等兵,參與了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殺暴行,還曾參加過天津、上海、徐州、武漢、襄東等戰鬥和戰役。戰爭結束後,1946年1月被遣返回到日本。
  • 江蘇文化日曆 | 未竟的懺悔 《東史郎日記》案始末
    展覽展出80幅珍貴照片,以及當年曾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軍東史郎、上羽武一郎和增田六助的戰時日記等,展覽先後吸引了約200萬人次觀展。為支持東史郎正義行動,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先後收到了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7萬多人籤名的橫幅和聲援信,以及美國、加拿大、中國香港的陳君實、杜學魁等海外友好人士的聲援信函。
  • 105年前的今天,7次到中國,提供南京大屠殺鐵證的東史郎出生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南京。在隨後的6周裡,日軍在南京犯下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和調查,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乃至30萬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約2萬中國婦女遭日軍姦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
  • 東史郎日記及由此引起的訴訟案
    東史郎這次捐贈的《戰時日記》,共5卷2000多頁,記述了他1937年9月至1939年7月在中國的戰事。其中,一部分為戰時手稿原件,另一部分是1940年回國時抄寫整理的。在捐贈儀式上,年已八旬的東史郎說:「我現在揭露侵華日軍罪行,與右翼勢力鬥爭,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真相,爭取世界永久的和平。」
  • 《東史郎日記》記錄的侵華日軍的燒殺淫掠
    戰勝國國民吃麥飯和慄子飯,而戰敗國國民只能過吃稗子和野草的生活。」東史郎作為日本侵華老兵,其靈魂無疑浸染了日本軍國主義淖泥。但他有如實寫日記的習慣,也有思想矛盾和良知未泯的一面,所以日記中也留下了當年日軍侵華到處燒殺淫掠的殘暴惡行。
  • 「東史郎日記案」又添新證據
    從中可清楚地看到,位於中山北路的原「最高法院」門前有水塘存在,這為世人關注的「東史郎日記案」增添了又一有力證據。  曾是侵華日軍的日本老兵東史郎,將親眼目睹侵華日軍的種種暴行寫進了自己的《陣地日記》,其中《一名士兵在南京大屠殺中的體驗》揭露了南京大屠殺真相。
  • 靈魂之懺——追憶東史郎
    他因良知而懺悔,他因真誠的懺悔贏得了大家的尊重……晚年的東史郎1987年,有一位老人戰後第一次步履蹣跚的踏上中國的領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憑弔,在鐫刻著中、英、日文的「300000遇難者」石碑前長跪不起,他喃喃自語「我是原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二十聯隊的士兵
  • 東史郎日記:西本的殘忍讓我們驚詫
    這是一部特殊的、深受人關注的日記。這部日記的作者東史郎,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後叮。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歲的東史郎應召入伍,系日軍第十六師團步兵第二十聯隊上等兵,曾參加攻佔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漢、襄東等戰役,一九三九年九月因病回國。一九四四年三月,他再次應召參加侵華戰爭。一九四五年八月,他在上海向中國軍隊投降。一九四六年一月回日本。東史郎有記日記的習慣,他把侵華戰爭期間的所見所聞詳細地記錄下來,共有五卷三十七萬字。
  • 日軍的日記令人心碎
    1931年1月,中央軍校接受德國軍事顧問的建議,開始對教導總隊進行軍事改編,改編後的教導總隊總兵力為兩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連。此時的教導總隊雖然有一定的戰鬥部隊性質,但仍然屬於示範性教學編制。1933年桂永清擔任總隊長一職,桂永清具有很強的組織才能,他很快為教導總隊弄來大量資源,將這支示範性的教導部隊擴編為一支野戰軍。改編後,桂永清擔任總隊長,他的兩名同學周振強與張坤生擔任副隊長。
  • 東史郎的救贖:他參與南京大屠殺,晚年竭力幫助中國人揭露真相
    戰爭是殘酷的,每一場戰爭額背後都是無數生命的消失和人類文明的摧毀。有人說,戰爭是一門藝術,是一門關乎生死的藝術,但這門藝術太過殘忍,如果可以,我們希望就此不再見到。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此時的日本人已經不再滿足於東三省的那片肥沃的土地。
  • 二戰時期,日軍真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殘忍嗎?看「老兵」如何說的
    我決定衝鋒陷陣,作為一名軍人,是該去死的時候了,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和恐懼,要果斷地去死。我要做最好的戰士!」 以上這段文字,是日本侵華老兵東史郎在參加南京之戰前寫給母親和兄弟的遺書,這份遺書寄回日本後,被他的母親保存下來,後來在法庭上他揭示日軍的殘暴行徑時,將其展示,並深深為自己當年的做法而感到慚愧
  • 靈魂之懺 | 戰後他曾7次來華謝罪 日本老兵東史郎逝世11年祭
    東史郎在出徵前與生母合影。深受軍國主義影響的生母對他說:「我有三個兒子,死你一個沒關係。」東史郎有記日記的習慣。他隨時隨地記下自己、同夥及所在部隊對中國人民的種種暴行。他在侵華戰爭期間寫的日記被稱為《戰時日記》。1939年8月東史郎因病回國。1944年3月,他再次應召參加侵華戰爭。1945年8月,他在上海向中國軍隊投降後被派遣回日本。1937年10月10日。村民顫顫抖抖地蜷縮在各家的角落裡。「殺!」
  • 白紙黑字的日本官兵日記,揭露真實的日軍侵華歷史!
    這些日記、書信得以公布於眾,要歸功於一部分中外人士,他們為了歷史真相,長期走訪參戰的日本老兵。其中包括日本原記者本多勝一、民間學者小野賢二及後來的日中和平研究會林伯耀、松岡環等一批和平友好人士。松岡環和她的同伴們多次登門採訪了數百個日本老兵,留下加害者的歷史證言。
  • 東史郎形容日軍殘暴如「酒吞童子」,酒吞童子是誰,又是如何殘暴
    文/大獅在日本侵華老兵東史郎的日記當中,曾寫過進攻南京之前,日軍掃蕩了幾個村落,不但燒毀房屋,殺死平民,還如同「酒吞童子」一樣,將那些嚇得癱軟或哭喊掙扎的姑娘拖到黑暗處。很多人或許奇怪,東史郎所說的「酒吞童子」究竟是什麼人或是什麼怪物,為何他會用酒吞童子描述殘暴的日軍呢?下面就由大獅給各位解釋一樣酒吞童子究竟是什麼。在日本的歷史當中,酒吞童子這一形象是在南北朝時期出現的,當時有部圖畫類作品名為《大江山酒天童子繪卷》,其中描述酒吞童子(天與吞同音)是「鬼族」一員,與茨木童子是好朋友。
  • 南京大屠殺時,日軍姦污婦女有多卑鄙?一位日軍老兵的話令人心痛
    ,特別是在這場浩劫中,那些深受日軍姦污和凌辱的婦女們,她們成為最悽慘的受害者。眾所周知,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大規模屠殺無辜平民和戰俘,在整個近代史上留下了恥辱的篇章,然而,日軍大規模姦污婦女的獸行,更加令人髮指,其手段之殘忍和變態,遭到全世界的譴責。那麼,南京大屠殺時,日軍姦污婦女有多卑鄙呢?關於日軍姦污婦女的獸行,許多南京大屠殺史料都有記載,但是日軍老兵們的記載卻鮮為人知。
  • 老戲骨們表演48篇日記—《風語日記》-122
    第三期 生死一瞬間演員田雷演繹《東史郎日記》,講述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軍人東史郎,為觀眾講述筆者當年的所見所行與多年後的深刻反思;郭曉東獨白的是癌症患者陸幼青生命最後階段所寫下的《生命留言—死亡日記》,呈現了筆者的經歷以及生理、心理的變化,抒寫直面死亡的真實感受;耿樂演繹《長江魂》,深情重現1986年長江漂流中倖存者楊欣身處虎跳峽面臨生死抉擇時的內心實錄;王羽錚講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