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史郎日記及由此引起的訴訟案

2021-01-12 中國軍網

1998年3月8日上午,原侵華日軍士兵東史郎先生將自己保存了半個多世紀的《戰時日記》、勳章、日本軍旗等重要物證,在南京親手捐贈給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東史郎這次捐贈的《戰時日記》,共5卷2000多頁,記述了他1937年9月至1939年7月在中國的戰事。其中,一部分為戰時手稿原件,另一部分是1940年回國時抄寫整理的。在捐贈儀式上,年已八旬的東史郎說:「我現在揭露侵華日軍罪行,與右翼勢力鬥爭,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真相,爭取世界永久的和平。」

東史郎是日軍第16師團步兵第20聯隊上等兵,曾參加攻佔上海、南京、武漢等大戰役,1939年因病回國。1944年他再次應召參加侵華戰爭,直到日本投降。東史郎是大學肄業生,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他把戰爭期間的經歷見聞詳細記錄了下來,計有37萬字。他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日記,是揭露日軍血腥屠城的珍貴史料。1987年,對侵華戰爭深刻反省的東史郎,毅然在日本京都和平組織召開的反戰集會上公開了《戰時日記》,並於同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事件發生50周年之際,於戰後首次來到南京謝罪,因此遭到日本少數右翼分子的打擊和迫害。

引起東史郎訴訟案的最直接的日記發生在1937年12月21日,他在南京中山北路101號原中國最高法院門口的一段現場記述中有日軍用郵政袋焚燒中國人經過的日記:「12月21日,受命整肅南京城,離開郡馬鎮。位於中山北路上的最高法院是一棟灰色的大樓房……馬路對面有一池塘。不知從哪裡帶來一個支那人。西本(註:即橋本光治)提出,把他裝進袋子裡,澆上汽油點火燒。哭喊著的支那人被裝進郵袋中……他在袋子裡掙扎、哭泣、大聲喊叫。袋子像足球一樣被踢來踢去,像蔬菜一樣被澆上小便。西本拿來汽油澆到袋子上……點著了火,袋子裡發出一種無法言狀的可怕的喊叫聲。袋中人用渾身的氣力使袋子跳了起來……西本說:『喂,你那麼熱的話,給你涼一涼怎麼樣?』說著把兩枚手榴彈系在繩子上並扔進了池塘。火滅了,袋子沉下去了,就在波紋即將恢復平靜的時候,手榴彈在水中爆炸了。水咕嘟躥了上來。遊戲結束了……這一隊人又吟著小曲繼續行進了……」

1993年4月,在少數原日軍將校的精心策劃下,這段日記涉及到的東史郎原分隊長橋本光治以該日記記述「不是事實」、「損害名譽」為由向東京地方法院起訴東史郎等,要求登報導歉,並賠償200萬日元。

1996年4月26日,該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東史郎敗訴。東史郎認為這是一個倒行逆施的判決,遂向東京高等法院上訴。在此期間,終日雙方就東史郎案取證進行了手榴彈試驗、郵政袋試驗,均證明東史郎當年日記記述是符合事實的。

但是,1998年12月22日,東京高等法院再次判處東史郎敗訴,東史郎遂向日本最高法院提起上訴。消息傳出後,中日兩國正義人士紛紛用各種方式聲援東史郎的正義行動。

2000年1月21日,日本最高法院無視歷史事實,終審判處東史郎敗訴,用司法程序否定歷史事實。

東史郎日記和由此引起的訴訟案,說明了日本老兵在日本國內要進行反省謝罪非常不容易,要承受巨大的壓力。而東史郎堅持8年訴訟,知錯改錯的決心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尊敬。

相關焦點

  • 我的《東史郎日記》
    1998年3月,東史郎第4次來南京時,將他的戰時日記、勳章和軍旗捐贈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並授權紀念館聯繫出版《東史郎日記》中文版。紀念館遂授權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東史郎日記》,由南京大學日語專業的教師們完成了翻譯工作。由於當年的東史郎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日記中所反映的立場、觀點帶有軍國主義的思想色彩,但翻譯者本著尊重作者和忠實原著的原則,對日記的原稿進行全文直譯,不作更改。
  • 江蘇文化日曆 | 未竟的懺悔 《東史郎日記》案始末
    東史郎日記1999年2月4日,《東史郎日記》案資料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揭幕。東史郎有記日記的習慣,《東史郎日記》是東史郎如實記錄自己在1937年8月至1939年8月間,隨日軍第16師團步兵第20聯隊入侵中國華中地區時見聞的一本日記,共有五卷三十七萬字,日記中含有證實日軍南京大屠殺的重要史料。1987年,他把在中國期間寫的日記整理為《陣中日記》、《手記》。
  • 《東史郎日記》還原日軍侵略中華、虐殺平民的真相
    《東史郎日記》是東史郎如實記錄自己在 1937 年 8 月至 1939 年 8 月間,隨日軍第 16 師團步兵第 20 聯隊入侵中國華中地區時見聞的一本日記。當時他是一名上等兵,日記中含有證實日軍南京大屠殺的重要史料。在日本右翼的常期混淆和誤導下,許多日本人認為南京大屠殺根本不存在,《東史郎日記》裡的一個人物更是對東史郎提出了訴訟。
  • 「東史郎日記案」又添新證據
    從中可清楚地看到,位於中山北路的原「最高法院」門前有水塘存在,這為世人關注的「東史郎日記案」增添了又一有力證據。  曾是侵華日軍的日本老兵東史郎,將親眼目睹侵華日軍的種種暴行寫進了自己的《陣地日記》,其中《一名士兵在南京大屠殺中的體驗》揭露了南京大屠殺真相。
  • 東史郎日記:西本的殘忍讓我們驚詫
    這是一部特殊的、深受人關注的日記。這部日記的作者東史郎,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後叮。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歲的東史郎應召入伍,系日軍第十六師團步兵第二十聯隊上等兵,曾參加攻佔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漢、襄東等戰役,一九三九年九月因病回國。一九四四年三月,他再次應召參加侵華戰爭。一九四五年八月,他在上海向中國軍隊投降。一九四六年一月回日本。東史郎有記日記的習慣,他把侵華戰爭期間的所見所聞詳細地記錄下來,共有五卷三十七萬字。
  • 《東史郎日記》記錄的侵華日軍的燒殺淫掠
    東史郎作為日本侵華老兵,其靈魂無疑浸染了日本軍國主義淖泥。但他有如實寫日記的習慣,也有思想矛盾和良知未泯的一面,所以日記中也留下了當年日軍侵華到處燒殺淫掠的殘暴惡行。一、燒1937年12月5日,在向南京進軍的途中,《日記》寫道:「我們當即在村子裡放了火……最近,對於我們來說,放火已成了家常便飯,覺得比孩子的玩火還要有趣。
  • 東史郎,一位參與南京大屠殺日軍老兵的自我救贖
    這位中國軍人的話給了東史郎很大的觸動,東史郎當時就跪了下來,此刻的東史郎幡然醒悟。他在日記中說,自己的生命是中國人給的,從那時開始,他開始反思日本的侵略行為。1987年,東史郎把在中國期間寫的日記整理為《陣中日記》、《手記》。
  • 105年前的今天,7次到中國,提供南京大屠殺鐵證的東史郎出生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東西望)105年前的今天,1912年4月27日,7次到中國,提供南京大屠殺鐵證的東史郎出生東史郎(1912—2006年),日本京都人。應天皇徵召入伍,隨即到中國,攻佔南京,參加了南京大屠殺。75歲後,他出版了自己的日記,為南京大屠殺提供了鐵證,引起了軒然大波。他7次到中國,表示懺悔。
  • 東史郎日記:日軍殺害兩名放棄逃跑和抵抗的、精疲力竭的中國軍人
    東史郎,日本侵華士兵,1937年8月入伍至1938年9月侵華期間,用日記記錄了他的侵華經歷和內心世界。在沉默半個世紀之後,1987年開始,東史郎開始公布他的戰地日記,日記真實再現了日軍侵華的暴行,特別是南京大屠殺的場景。東史郎希望通過出版的兩部日記,講述日軍侵華這段人所周知的歷史,表達他最深沉的謝罪。
  • 靈魂之懺——追憶東史郎
    他就是東史郎,一位曾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老兵。,今天我這個東洋鬼子是特意來向南京人民謝罪的」,他就是曾參與過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老兵東史郎。2000年2月27日下午,東史郎律師團在侵華日記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向遇難者下跪謝罪。
  • 日本軍人一代——《東史郎日記》
    這本書,怎麼說,朋友推薦了給我,怕我不會認真對待,直接買了書寄過來給我,開始看的時候,期初也是迷茫的,開篇就從東史郎開始遠徵支那開寫,寫他如何的不捨得故鄉的人以及故鄉的月,那時候的東史郎,大概也是不知道自己即將去面對怎樣的一個三年,固然是抱了必死的決心出拔,不知道日本民眾的的使命感榮譽感怎麼會這麼強
  • 靈魂之懺 | 戰後他曾7次來華謝罪 日本老兵東史郎逝世11年祭
    他在侵華戰爭期間寫的日記被稱為《戰時日記》。1939年8月東史郎因病回國。1944年3月,他再次應召參加侵華戰爭。1945年8月,他在上海向中國軍隊投降後被派遣回日本。1937年10月10日。村民顫顫抖抖地蜷縮在各家的角落裡。「殺!」
  • 東史郎的救贖:他參與南京大屠殺,晚年竭力幫助中國人揭露真相
    東史郎就是其中的一個。 所以被俘虜以後,東史郎很擔心遭到報復,每天都惶惶不可終日。東史郎被中國軍隊羈押在上海十六鋪碼頭。面對這些在南京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鬼子,很多中國軍人拼死控制著自己的情緒。 當時有一個中國營長,這個營長對東史郎說,1937年他在下官中山碼頭遭到了日軍的屠殺,因為戰友的屍體將他壓住,他才僥倖死裡逃生。
  • 東史郎形容日軍殘暴如「酒吞童子」,酒吞童子是誰,又是如何殘暴
    文/大獅在日本侵華老兵東史郎的日記當中,曾寫過進攻南京之前,日軍掃蕩了幾個村落,不但燒毀房屋,殺死平民,還如同「酒吞童子」一樣,將那些嚇得癱軟或哭喊掙扎的姑娘拖到黑暗處。很多人或許奇怪,東史郎所說的「酒吞童子」究竟是什麼人或是什麼怪物,為何他會用酒吞童子描述殘暴的日軍呢?下面就由大獅給各位解釋一樣酒吞童子究竟是什麼。在日本的歷史當中,酒吞童子這一形象是在南北朝時期出現的,當時有部圖畫類作品名為《大江山酒天童子繪卷》,其中描述酒吞童子(天與吞同音)是「鬼族」一員,與茨木童子是好朋友。
  • 老戲骨們表演48篇日記—《風語日記》-122
    節目首度嘗試以獨白方式演繹日記,將難以揣摩情感的文字變為有溫度有感情的獨白表演。節目邀請侯勇、馮雷、李誠儒、王志飛、郭曉東、耿樂、於明加、孫藝洲、田雷等具有豐富舞臺與表演經驗的演員擔任日記獨白者,通過獨白者的演繹,走進日記筆者內心,品讀出日記的真正內涵。風語日記導演:不同於單純「讀」的形式,獨白的方式需要演員有長時間的臺詞和情緒準備過程。
  • 一反常態的撤訴行為引起檢察官警覺,4起虛假訴訟案浮出水面
    付某在卷宗中一份保證合同上的籤名引起吳素瓊的注意:「擔保人付某的名字,『付』字左右結構連筆書寫,像行書一樣流暢,而監督申請書籤的『付』字,左邊『單人旁』與右邊的『寸』,間隔較寬,一筆一畫,寫得歪歪扭扭。」吳素瓊隱約感到,付某沒上過學,保證合同上的籤名很可能有問題。「你委託別人代為籤名、打官司了嗎?」「你認識公司的老闆嗎?」吳素瓊接連問道。
  • 【崇法2020-63期】法檢「兩長」同庭 | 崇左市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
    【崇法2020-63期】法檢「兩長」同庭 | 崇左市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崇左市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