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關注《老範談養殖》學習更多養殖技術,疾病診斷預防,輕鬆低成本養殖!
對於養雞的朋友來說,大腸桿菌病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很多養殖的朋友發現,只要雞生病,幾乎每次都有大腸桿菌,那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大腸桿菌病原發的少,繼發的多,所以多數都混感著其它疾病,而且臨床表現形式複雜多樣,比如氣囊炎,心包炎,急性敗血症,肝周炎,臍帶炎,眼炎、腦炎,輸卵管炎與卵黃性腹膜炎,出血性腸炎,慢性呼吸道症候群,皮下感染等病變,尤其是急性敗血症,卵黃性腹膜炎對我們養雞生產危害嚴重。
大腸桿菌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冬季和初春發病率較高,主要感染危害 3~6 周帶病、帶傷或帶菌幼雛和中雛,尤其是4 月齡以內的雞易感性高。可經呼吸道,消化道,交配和蛋垂直傳播。
大腸桿菌臨床表現複雜,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這些症狀進行初步的確診,病雞會出現精神沉鬱,低頭縮脖,羽毛松亂、翅膀和尾巴下垂,大瞌睡,採食量下降,行動遲緩或不願行動,拉黃白色稀糞的症狀。
這裡大家需要了解的是,雞大腸桿菌是條件性致病菌,在健康雞體內是正常存在的,平時處於潛伏期,一旦雞群受到應激,那麼大腸桿菌就會大量繁殖,使雞群感染髮病,像是機體黏膜屏障的一個突破口,於此同時,也為其他疾病的繼發感染創造了條件。若雞群感染了其他疾病,大腸桿菌也會趁虛而入,出現混合感染,這也是大腸桿菌常發的原因。幾乎所有的雞病都伴隨有大腸桿菌的混合感染,如慢呼、新城疫、傳支、沙門氏菌、鼻炎、球蟲、法氏囊等常見病。
那麼既然知道了大腸桿菌是條件性疾病,那麼咱們要想防止雞大腸桿菌的發生,就要減少誘發雞大腸桿菌病的「條件」,我總結了幾個預防要點,大家記一下,第一點是加強飼養管理,我們要給雞群提供適宜的飼養密度、溫度、溼度、逐步改善雞舍的通風條件、保持空氣新鮮、降低舍內氨氣濃度和灰塵,定期消毒。
第二點減少應激。在氣候突變、免疫注射、轉群和換料前,給雞投餵多維或黃芪多糖提高雞的抗應激水平。
第三點加強其它雞病的預防。做好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免疫工作,並且合理用藥控制支原體、鼻炎等細菌病的發生,防止其它雞病的發生而繼發大腸桿菌病。
很多養殖的朋友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雞有了大腸桿菌病,但是用了抗菌藥發現效果並不好。大腸桿菌是細菌病,為什麼用抗菌藥治療卻不理想?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剛才說過,大腸桿菌繼發的多,也就是說,多數發病的時候是和其它疾病混感的,那如果是混感,用單一的抗菌要肯定效果不理想,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找準備病因,聯合用藥才能有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分享,關注老範,養殖路上不迷路,學習養殖技巧,疾病診斷知識,輕鬆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