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愛情》懵懂的青春期裡最美好的回憶

2021-01-11 跟我走天下

這是1980年代的愛情,人生匆匆,到底在追逐些什麼?活著,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這部電影與其說是在講述一個錯過愛情的故事,不如說是在質問我們,到底自己一輩子想要什麼。關雨波——198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胸懷抱負和理想卻被分配到比家鄉更加偏遠的山村——公母寨。在這個如同五柳先生筆下的世外桃源的小村莊裡,整日借酒消愁的他遇上了中學時代的同桌成麗雯——那個他在懵懂的青春期裡最美好的回憶。

在公母寨的山山水水間他們情愫暗生,但是時代的殘酷卻令他們措手不及。首先是成麗雯複雜的家庭背景,她父親本是城裡的工程師,後來愛上了她媽媽,留在了公母寨,可是她舅舅卻在海外下落不明。在那個時代這對一個家庭而言,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於是她媽媽便在無盡的批鬥中黯然離世,父親也由一個工程師變成了勞改犯,在山頂上獨自一人編著籮筐。她是愛著雨波的,但是自己家庭的悲劇卻不得不告訴她不能愛。雨波想和麗雯的父親一樣,放棄所有和前途,留下來和麗雯一起。

雨波臨走前問麗雯她爸爸缺些什麼,麗雯的回答道出了這部電影的精髓:他什麼都不缺,他只缺用武之地,早晚有一天你會知道,男人最害怕這個。對於絕大多數男人而言,最害怕的就是缺用武之地。雨波也很遲疑,他想留下來,卻沒有勇氣 。他更想帶麗雯一起走,可是麗雯卻不會答應——她下定決心要代替她媽媽守著父親。

於是,一別多年,雨波也渾渾噩噩地熬過了許多年,越過越落魄。直到同學聚會時的重逢,麗雯用她的溫柔給了雨波前行的動力,也仍舊狠心地把他一個人推向旅途。雨波也終於在北京混出了一番事業,成為了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可是,再回來的時候,等待他的卻是麗雯的葬禮。

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窮盡一生去追逐那些所謂的成功?為何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雨波一生卻在痛苦的回憶中掙扎呢?麗雯說他們兩個在70年代就已經錯過了。的確,若是沒錯過,當時能頂住壓力,也許他們就能一起守住愛情了。然而,倘若生命的意義就僅僅只是擁有愛情,為何麗雯的父親過的還是那麼痛苦呢?

90載匆匆歲月,一個人一生總會拾到些什麼,丟棄些什麼,遺憾些什麼,追逐些什麼。然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或者說人一生到底最想得到些什麼?得到,便意味著失去。麗雯的父親,收穫了愛情,失去了最渴望的用武之地;雨波,收穫了用武之地,卻失去了最渴望的愛情。每個人都有遺憾,最渴望的不一定最想得到,最想得到的也不一定能得到。也許,我們正在生命的路上,等待屬於自己的遺憾,有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吧。

相關焦點

  • 《1980年代的愛情》:回憶愛情 也是在回憶一個時代
    導讀:談到「1980年代的愛情」這個書名,野夫說「每個年代的愛情,都有各自的歷史痕跡」。50年代的單純,60年代的壓抑,70年代的扭曲,80年代的覺醒和掙扎,再看看90年代的頹廢和新世紀以來的嚴重物化,大抵可以印證不同年代的世道人心。正因為當下的不可思議,才覺得這樣的愛情太多虛幻。」
  • 《1980年代的愛情》:看1980年代的愛與放逐
    《1980年代的愛情》是一部安靜的電影。較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說來就來的愛情,作為80後,對於前輩們要寫一百多封信,吹上長長久久的口琴,可能還拉不了姑娘一下手的愛情多少有些難以理解。  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作家電影,透著濃濃的文藝懷舊範兒,從影片籌拍起就沒有想著賺錢,野夫請來文藝片導演霍建起,扎紮實實講好一個愛情故事,卻引發了一眾老男人們的青春感慨與美好記憶,也激起了出生於不同年代的觀眾對於80年代的各自解讀,以及後來者的種種猜想。  野夫是一位經歷坎坷的作家,他敢於直面曾經走過的曲折與不幸,敢於把個人隱秘的情感寫下並搬上銀幕。
  • 青春期必看的7部經典動漫,和你一起細品懵懂的時光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單純的愛戀也成為了人們最潔淨的懷想,那些流露著懵懂與衝動的歲月,就像海灘耀眼的珍珠,如此耀眼光芒萬丈。今天小編整理了7部青春期動漫電影與大家一起品味青春時光。影片中「我在未來等你」千言萬語一切盡在不言中,慢慢的青春回憶啊。第2部電影:《言葉之庭》本動漫是由新海誠導演,影片於2013年5月31日在臺灣、香港、日本同步上映。樂視網也取得了電影的網絡同步上映版權。《言葉之庭》的故事發生在現代東京,故事講述了以製鞋人為目標的少年秋月和神秘女子雪野的戀愛故事。
  • 《美好年代》:從曾經的年少懵懂,再到如今的滄桑白髮
    時間磨平了一位老人的稜角,從曾經的年少懵懂,再到如今的滄桑白髮,多少的美好被深深地藏在了內心深處,那樣的美好年代終究不復存在。但又有多少人可以理解,美好的回憶需要珍藏,但美好的記憶需要創造。不知多少人窮其一生為了拿來回憶美好,與此同時又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不顧當下。
  • 《1980年代的愛情》,不同年代的愛情,一起重溫下!
    霍建起執導,根據野夫小說改編的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講述了一段發生在80年代繾綣而悽美的愛情。其實,每個年代的愛情都美好,每個年代的愛情都甜如蜜,和年代無關,和物質多寡無關。1.《1980年代的愛情》這是一段發生在80年代末期的愛情故事。
  • 愛情,1980年代的風格是克制
    (圖:《那山,那人,那狗》劇照)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愛情,不能說哪個時代的愛情是好的,哪個時代就是不好的。愛
  • 《1980年代的愛情》:隱忍厚重的感情,揭示愛情的真諦
    作家野夫在其著作《1980年代的愛情》這部半自傳體的愛情小說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特定年代的愛情故事。  然而,在野夫卻是一個簡單、純樸的美好年代。  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雖然不是很豐富,但是人們都擁有著最真誠的情感。  每個人都懂得真誠善良的相互尊重,相互恩愛,同時,又不知疲倦的向美好的生活去努力奮鬥。  說起80年代,相信大多數人會聯想到文革後所帶給人們的影響。
  • 隱忍到底的愛情 ——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
    根據真實經歷改編 《1980年代的愛情》作家野夫,出生於湖北利川一個邊遠的土家族村莊,代表作有《鄉關何處》、《身邊的江湖》等。《1980年代的愛情》是他根據親身經歷改編的中篇小說。曾執導《那山那人那狗》、《暖》、《秋之白華》的霍建起接起導筒,與原作者野夫緊密合作,完成了《1980年代的愛情》從回憶到文字,再從文字到影像的最終轉化,併入圍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1980年代的愛情》原著:麗雯三次放棄愛情,卻被後人稱頌,難懂
    遇見一個自己愛的,剛好又愛自己的人,實屬不易,遇見就應該用力抓住,把幸福握在手中,可《1980年代的愛情》裡的女主人公麗雯,面對愛情時,卻只能一次次放棄。並不是她不愛小關(男主人公),恰恰是因為太愛了。只有真正愛一個人,才會打從心眼裡疼對方,才會顧及對方的遠大前程,而犧牲自己的小愛,遺憾一生。不是麗雯懦弱,而是她們生在1980年代,註定了她們的愛情,只能是開花,不結果。
  • 拾光的秘密少年間的青澀懵懂 青春裡的美好與迷惘
    拾光的秘密少年間的青澀懵懂 青春裡的美好與迷惘時間:2020-07-23 06:32   來源:中華網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拾光的秘密少年間的青澀懵懂 青春裡的美好與迷惘 由歡娛影視出品製作、芒果TV聯合出品獨家播映,於正擔任製片人,綦曉卉、國浩聯合執導,李浩菲、趙弈欽、周大為、王一哲
  • 易中天為之撰寫影評的《1980年代的愛情》,是一部什麼影片?
    同樣是文藝片的《1980年代的愛情》在這時上映,影片不僅得到了柳傳志、俞敏洪企業大佬的跨界支持,學者易中天也為它撰寫了影評。電影改編自野夫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湖北恩施鄉下一對年輕人的愛情往事。1980年代,大學畢業的關雨波經分配來到故鄉的小鎮工作,與初戀成麗雯重逢、互生情愫。然而彼此的身份差異、女主角的家庭背景,兩個年輕人沒能最終走到一起。
  • 《1980年代的愛情》首映 任志強、柳傳志發評論
    當天,導演霍建起由於在印度拍戲未能到場,影片原著作者野夫攜主演蘆芳生、楊採鈺、馬書良等人出席活動,任志強、柳傳志、俞敏洪、楊錦麟、吳徵、許戈輝、柯藍、薩頂頂、葉寧等眾多商界和傳媒界人士也到場助陣,並在映後評論交流。據悉,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將於9月11日登陸內地院線。
  • 2014臺灣最美麗的書: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
    2014臺灣最美麗的書: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 澎湃訊 2014-11-04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 《1980年代的愛情》今日公映 易中天寫影評力挺
    年代的愛情》舉行首映。《1980年代的愛情》海報。網易娛樂9月11日報導 易中天影評:以前,我從不懷舊,從不。在我看來,那是老年人的事,而我還很年輕,年輕得就像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1980年代初,我在武漢大學讀研時已為人父,但對野夫那一代人的愛情卻並不陌生。因為在這個問題上,1980年代與1970年代沒有太大區別,擁抱和接吻就已經算是膽大妄為。電話是公用的,約會是秘密的,沒手機更沒有簡訊和微信。如果寫信,甚至還要稱對方為同志,並在信中引用毛主席語錄: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現在想想真是好笑。見鬼,戀愛與革命何幹!
  • 《戀曲1980》映後|愛情最自由奔放的那個年代
    普萊斯納希冀跨越身份和文化的界限,用「合適」而「舒服」的旋律帶領觀眾領略屬於北京的80年代愛情。在成為導演之前,梅峰曾與婁燁合作,在《春風沉醉的夜晚》《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浮城謎事》等多部影片裡擔任編劇。而他的處女作《不成問題的問題》在國際電影節上廣受好評,於第53屆金馬獎上獲得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編劇本。
  • 恩施大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
    《1980年代的愛情》這是一段發生在80年代初期的愛情故事,主人翁小關在畢業後被分配到鄂西利川縣一個土家族山寨工作
  • 1980年代:世界上的愛情都在抵抗什麼
    年代的愛情》近日被搬上銀幕,再次引發熱議。這位做過警察、囚徒、書商的傳奇式作家,在小說的開篇便直言自己創作的初衷是想紀念「20世紀唯一一個美好的年代」。 在野夫看來,「那段時光留在每個過來人心底裡是久禁復甦的浪漫人性和絕美的純情。我們那時在初初開禁的陽光下,去學著真誠善良地相愛,去激情燃燒地爭奪我們渴望的生活……最後,那一切,在成長的某個黎明,被輾為塵泥!」
  • 愛無罪-《1980年代的愛情》
    --讀《1980年代的愛情》又是一氣呵成般的讀罷野夫先生的三部曲(大陸公開發行)之一的《1980年代的愛情》。相比與前兩部《鄉關何處》和《身邊的江湖》,在親情和友情之外,又領悟到了野夫先生的愛情觀。這部小說嚴格來說,不是他完全的自傳體小說,按他自己和好友的論定算是半自傳體的小說了。是結合自己的經歷改編過的,有他自己的影子,但是又不完全照搬。
  • 她是你的青春,你是你的深淵——致《1980年代的愛情》
    你是你的深淵——致《1980年代的愛情》年代的愛情》在恩施利川取景拍攝完成。恩施的旅遊山水,蔥蘢山寨,單純的男女主角布景,以及老街老宅老年代,一切都是一場一個人的美化回憶。一個人的回憶可以成為年代的共鳴嗎?
  • 野夫小說《1980年代的愛情》拍成電影
    年代的愛情》(以下簡稱《1980》),改編自著名作家野夫的同名小說。在這部半自傳小說裡,野夫將一段屬於自己青春隱秘的個人歷史和屬於他們那一代人的共通歷史雜糅在一起,把一段清純的愛情與厚重的歷史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娓娓道來。  記者:《山楂樹之戀》與《1980》相比,有何不同?  野夫:《山楂樹之戀》是高幹子弟和一個有一定年齡差距、身世差距的小女孩的愛情故事,故事背景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