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婚不生,會對社會有影響嗎?

2021-01-14 xx花開又一年

亞洲有一個國家,一直以來結婚率和生育率都極低。據該國政府近幾年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50歲之前從未結婚的男性佔24%,女性佔15%,分別是1985年的5.8倍和3.3倍。

這個國家正滑入低欲望的深淵,整個社會變得無欲無求,與此相對應的則是消費的持續低迷。由此所致的,則是陷入一種老無所養的局面。另一方面青壯年勞動人口的減少,也使其養老金的缺口不斷加大,這樣下來,無積蓄的老人晚景會很悽涼。

這個國家的傳統家庭中,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內。女性一旦結婚,就要退出職場相夫教子,這樣家裡的經濟壓力全由男性來承擔。所以女性為了保證後半生的幸福,對男性經濟要求提高許多。而當衰退時期,預期收入不太穩定,就業形勢也日趨惡化。當難以滿足女性不斷提高的經濟要求,男女雙方自然也少了組成家庭的機會。

在這種惡性循環下,不婚率的上升,生育率的下降,隨之而來的則是少子化及老齡化。這樣既拖累了經濟,反過來又讓工作壓力增大。如此周而復始形成一個怪圈,真不知如何破解。

有人說,我國也有許多單身人士,也有許多人不婚不育,是否也會陷入這種怪圈呢?我覺得大概率不會。因為我國人口基數大,民間基本的傳統習俗慣性很強,還是沿襲著適齡要結婚,大家庭要多子多福的習俗。不單是民間基層,就是那些豪門大戶,也是要開枝散葉,獎勵多生。就算有不婚不育行為,也只是少數人的行為。對此話題,你有什麼不同看法嗎?

相關焦點

  • "不生""不婚"盛行 低生育率衝擊臺灣社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4日 09:29 來源:人民日報   目前,臺灣人口出生率空前低落已成為臺灣社會相當突出的問題,儘管相關部門乃至民間人士都採取鼓勵措施,但目前仍難以改變這一趨勢。
  • 面對有些人的不婚不育,90後夫婦生9孩是禍害社會還是繁衍人口?
    面對有些人的不婚不育,90後夫婦生9孩是禍害社會還是繁衍人口?不光楊麗萍的不育成了人們議論的熱點,90後夫婦連生9個孩子也成了人們議論的焦點。作為一個社會問題,婚育問題一直為人們所關注,是因為出現了一頭沉一頭輕的兩極分化。
  • 《三十而已》中梁正賢的「不婚主義」是否會成為未來社會的主流?
    電視劇《三十而已》是講述三個女人在三十歲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惑,在不斷堅持與改變之中,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現在劇集已經更新到了三十集,他們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性格和特點,每一個也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同的影子,在最近的一集中,梁正賢提到了不婚主義,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有人說這將會是未來社會的主流。
  • 「不婚不育保平安」就是崇尚不婚主義者?
    為什麼現在的90後女性會更喜歡不婚不育嗎?真的是因為根本就不想結婚嗎?不想生孩子嗎?原因歸根到底只有一個,那就是「缺錢」。有人說學歷越高的女性要求的越多?如果學歷比較低,可能就幾乎沒有什麼要求了。說的雖不是100%,但是也有很大的原因。
  • 李澤楷和李家傑都是億萬富豪,卻是不婚主義,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01香港李嘉誠家族和李兆基家族都是頂級豪門,實際資產超萬億,巧合的是李嘉誠和李兆基都有2個兒子,而且都有一個兒子是不婚主義。
  • 李澤楷和李家傑都是億萬富豪,卻是不婚主義,他們為何會這樣
    01香港李嘉誠家族和李兆基家族都是頂級豪門,實際資產超萬億,巧合的是李嘉誠和李兆基都有2個兒子,而且都有一個兒子是不婚主義。前女友梁洛施為他連生3子,都沒有嫁進李家,成為「李太」。現在陪伴他的是港姐郭嘉文,他們交往已經5年了,但是郭嘉文依然沒有等來一紙婚書。李澤楷的人生觀就是「只戀愛,不結婚」。李家傑已經57歲了,至今仍然單身。為了繼承家業,他秘密地去美國通過代孕的方式生了3個兒子。他身邊連緋聞女友都沒有,是一個潔身自好的男人。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的「兩頭婚」,你願意嗎?
    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化名)和丈夫小爭(化名),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
  • 不婚、不生,是年輕人最後的理性抉擇!
    年輕一代的心聲或許是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中國人對於房子的執念尤為重視,而房子也是成年人結婚的硬性條件之一。此前有網友調侃:「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產業架構和社會資源的調配失衡,城市化快速發展過程中,年輕人認識到只有前往大城市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 準夫妻提出「兩頭婚」:以後生兩娃,各養各的,換你答應不?
    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說它「新」,是因為它對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是個新鮮東西,可它實際上也「老」,兩頭婚在江浙地區存在已20餘年,當地人可以說是見怪不怪。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真的會幸福嗎你怎麼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真的會幸福嗎你怎麼看 #兩頭婚#我要上微頭條#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解決了獨生子女家庭婚娶的問題,更解決了雙方對彩禮的爭議。 什麼是兩頭婚? 兩頭婚,是指夫妻雙方歸屬各自家庭,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一種新興的婚姻模式。
  • 《誰說我結不了婚》社會強加給女性的責任是必須結婚生娃
    近期的熱播大劇《誰說我結不了婚》最近的話題非常熱。講的也確實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剩女,脫單。三位「剩女」主角中,最可愛的是金牌編劇程璐,才貌雙全,事業有成,只是因為1985年出生,35歲了,但因為未婚總被身邊人議論。
  • 不婚不育:年輕一代的選擇
    這不是憑空感覺,也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逼近眼前的現實:據經濟學者任澤平近三年的多次調查,即便全面放開生育,意願總和生育率(女性一生願意生養的孩子總數)也僅有1.30-1.75,相當於實際生育1.0-1.4;其中僅1/3願意生二孩,而有高達15-30%的年輕人選擇一個都不生。
  • 梁海王的不婚主義現實中有人接受嗎?不婚可以,藉機濫情就不行了
    他先是在王曼妮的同事面前承認了他們是男女朋友,緩解了王曼妮的焦慮心情。過後又向她解釋自己是不婚主義者,一方面解釋了自己此前不願和王曼妮確認關係的原因,一方面又給王曼妮留下「他會改變觀念」的幻想,企圖讓她安心成為自己的秘密情人。
  • 婚姻新模式「兩頭婚」遭熱議:男不娶女不嫁你能接受嗎?
    楊慧麗說:「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雖好,但小家庭的完整性必定會受到影響,年輕夫妻的親密度也會受到影響。」杜鵬認為,兩頭婚家中的孩子都叫爺爺奶奶,取消了外公外婆的稱謂,會讓孩子分不清親輩關係。另外,家庭中出現異姓兄弟姐妹,也會降低孩子對兄弟姐妹的認同感。  >>探討:消失還是普及?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時間:2020-12-21 16: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這種婚姻模式你能接受嗎?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
  • 我認識的不婚主義者
    真正的不婚主義者,不是不結婚、不領證但是玩多偶關係,也不是「想結婚但沒結婚」,而是心甘情願不婚。他們的人生中,根本就沒有「結婚」這個選項。我感覺,我們這個社會,主動選擇不婚的男性、女性,越來越多了。若是男方搞出點什麼破事兒,還有可能影響他們家官運、財運。不結婚最省事。 當然,這是特例,此路(獨立生養不起孩子的)普女慎選。沒那個金剛鑽,別攬那個瓷器活。在《願你放得下過往,配得起將來》那本書裡,我寫過閨蜜毛毛的故事。毛毛準備和男友結婚時,偶然得知了男友竟和別人生了一個孩子,而且那個孩子都會叫「爸爸」了。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如果不能給女性充足的保障,也會成為女性結婚生娃的顧慮。……這些話題,不定時在熱搜榜上爭論不休。那麼,現實生活中的年輕人怎麼看待該話題?已婚已育人士對生娃這件事是什麼態度呢?對於一個快要30歲且收入不高、又有經濟壓力的社畜來說,真的是生不起也養不起,有經濟壓力也有社會壓力。
  • 馮侖:年輕人不婚不生孩子是一種進步
    之前民政部有過一個調查,表明 2012 年以前辦理結婚登記的主力軍是 20 歲到 24 歲的年輕人,到了 2017 年主力軍就變成了 25 歲到 29 歲的人,推遲了整整 5 歲。從數據上可以明顯地看出來,這屆年輕人對待婚姻的態度和前輩們大不一樣了。晚婚晚育甚至是不婚不育,在他們看來都是很正常的。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女方真的虧了嗎?
    什麼是兩頭婚? 我在網上看了一些關於兩頭婚的定義,也就是說這種婚姻不存在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男不娶女不嫁,生倆孩各隨爸媽姓,「兩頭婚」到底好不好?
    在女孩結婚後,原生家庭難道就後繼無人了嗎?有些人試圖招女婿入贅,但結果往往不是很好,因為大多數男孩不想入贅。此外,即使有入贅,家庭歸屬感也很弱,最終很難快樂。不過近年來,浙江一帶悄然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即「兩頭婚」,這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女招男入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