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巴比倫》是部青春劇,但沒有偶像,不浪漫也不唯美,甚至一點兒也不勵志,反倒沾染了一點王朔的「痞味」。這裡的青春「腐爛又香甜」,你可能熟悉,也可能陌生,但你不可能一笑而過。
有人說它是近幾年最好看的青春片。
影片根據路內同名小說改編,小說解釋「巴比倫」意指青春時代的傳奇色彩和精神圍城,它的主題思想是:從荒誕和戲謔中救贖與啟蒙。
上個世紀90年代的化工廠,一個迷惘又彷徨的少年路小路,他的青春底色是在小鎮的汙水溝裡浸泡過又在工廠的毒氣裡漂洗過的暗灰色,而白藍是他灰暗青春裡最靈動的色彩,是他嚮往而又無法抵達的充滿鮮花和白雲的彼岸。
也許每一個少年,心裡都曾住著一個路小路,叛逆、衝動、寧可出格,不必出色。每一個路小路,都曾以對抗世界的方式告訴白藍,就算失去全世界也無所謂,她才是他唯一想要靠近的美好。
我們的學生時代也有一個「白藍」,她身穿紫衣,長發如瀑、冰清玉潔、瀟灑飄逸,大叫都叫她「紫霞仙子」,她是校花,是眾多男生的夢中情人,只是沒有出現「至尊寶」,而是出了個「牛魔王」。「牛魔王」因為成績出類拔萃又愛惹是生非而得名。
「牛魔王」對「紫霞仙子」一見傾心,從此雲裡霧裡水裡火裡完全迷失了自我。就像路小路第一次見了白藍,驚鴻一瞥,魂牽夢繞。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他大膽直白地向白藍表白,白藍佯裝沒有聽見,揮手不給他第二次表白的機會。白藍雖然從來沒有許他任何未來,但她一直鼓勵他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以改變自己前途,她終究給過他希望。
牛魔王給紫霞寫了無數封情書,情真意切,纏綿動人,自己差點都快成了半個詩人,紫霞無動於衷。他約她當面表白,她委婉拒絕。他不死心,每隔一段時間再表白一次。
眼見牛魔王難獲芳心,紫霞的眾多暗戀者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牛魔王以君臨天下之勢宣稱,她是我女朋友,都不許跟我搶。有人不甘示弱,悄悄向紫霞表白。有兄弟向牛魔王報信,他集結了一幫兄弟和對方大幹了一架,雙方勢均力敵,牛魔王頭破血流,聽說對方比自己受傷更嚴重,他捂著流血的傷口臉上露出了勝利者的笑容。
第二天,他頭上纏著繃帶再次去向紫霞表白,還是遭到了拒絕。兄弟勸他說:哥們,算了吧,你看你都為她身負重傷了,她還是一副鐵石心腸啊。他萬分沮喪,成績一落千丈。兄弟給他支招,天涯何處無芳草,不如移情別戀,以毒攻毒,情傷還需情來治。在兄弟的介紹下,他寫了封情書給另一個女生,但他一交出去就後悔了,第二天又讓兄弟將情書追討了回來。
從那以後,牛魔王再也沒向紫霞表白。他把曾向她說過的情話複述給了別人,那就是褻瀆了他神聖而純潔的初戀,他感到羞愧,沒有勇氣再去接近她。他把心事藏了起來,沉下心來努力學習,他又重新做回了學霸。
也許他努力的樣子才是她最想看到的,也許他還有機會,等考上大學的那一天。 牛魔王在心裡暗暗計劃著。
牛魔王最終沒有盼到這一天,因為紫霞在高考以前隨父母移民去了英國。
N年以後的同學聚會,牛魔王和紫霞見面了。現在的牛魔王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是當地有名的鑽石王老五,紫霞家庭美滿、事業有成,雖然青春不再,但滿臉從容和自信,依然光彩照人。牛魔王強裝鎮定地和紫霞寒暄了幾句,有人拉了他上臺去點歌,他划過屏幕,跳入眼帘的第一首歌是: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他在失態前趕緊逃進了衛生間。
我們總以為我們年輕時愛過的人、唱過的歌、流過的淚早已埋葬在泛黃的記憶裡,可是當記憶的盒子在某一天不經意間被碰翻,你會驀然發現,消逝的只是時間,你從未釋懷,它依然刺痛你的心,強烈而深沉。
路小路在白藍的鼓勵下考上了夜大,白藍考上了研究生去了上海,她給他寄了明信片,留言說:走了幾千裡路,還是不能忘記,給我的小路。路小路最後辭了職,去上海尋找白藍,他錯過了她,但他沒有停下腳步,尋找一直在繼續。
也許路小路再也找不到白藍,他們永遠天各一方,但在戴城這個閉塞的小鎮上,在混濁的空氣裡,她曾是他的藍天白雲,她曾撫平了他的憂傷和疼痛。那些荒蕪歲月裡的悸動,每一聲每一陣都是「白藍」,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青春。
青春不是用來釋懷的,路小路仍在前行的路上,順著白藍指引的方向,不是嗎?
少年巴比倫 看完這部電影,我最關注的是男女主角的命運。路小路是一個吊兒郎當,沒什麼目標和追求的人,過著慵懶平庸的日子,但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女生白藍出現了,她騎著自行車朝順風方向前進與拼命往逆風方向跑的烏合之眾不一樣,她不趨同的行為再加上她自身清冷動人的氣質,一瞬間就吸引了路小路的注意。路小路原本不想去工廠做學徒工,而是想賣香菸,他爸三言兩語就說服了他去工廠。所以他內心真的是沒什麼目標,賣香菸的打算輕而易舉被動搖,即便到後面也是,白藍想讓他上夜大,他開始不願,不久也同意了。 白藍成熟穩重,好像洞察世事一般,所以她言語舉止之間總帶著一絲不屑,看起來是個很難接近的人。但傻裡傻氣,幼稚愛玩的路小路卻吸引了她。當白藍因為小路思慮良久後答應她去上夜大,白藍開心地親了他;當白藍扔一個蘋果給正在婦女複查臺上看書的小路時,那種嬌羞的笑容,確實令人驚喜。在清冷成熟的白藍身上看到嬌羞一笑,不得不說愛情真的是有難以想像的魔力。
他們倆在一起的阻力不是來自父母,也沒有男二女二之類的阻撓,只是因為他們太不同了,他們倆的心理,閱歷,目標是極其不一樣的。正因為如此,最後的分離才更顯無奈。 最後路小路決定去上海找白藍,但白藍已經在上個月退學,當然路小路本可以早一點辭職去上海,說不定就可以找到然後幸福快樂在一起,然而即便找到了白藍,他們也終會分離,因為他們倆最大的敵人不是金錢不是時間,而是他們自己。 三顆黃星:一星給愛情,一星給演員表演,一星給國產體制下工人生存狀態的走心還原。 兩顆灰星:故事的結構還是有些散,某些喜劇設計有些尷尬。
大工廠時代小城鎮青年的青春碎片,有熱血,有叛逆,也有淡淡的感傷和惆悵。結尾代表工廠的煙囪轟然倒塌,白藍離開路小路去往他處,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也象徵另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片中有血有肉的工人形象,工廠時代下的愛情,下崗潮來臨前的最後狂歡都被塑造得如此真實可感。主角配角演技均在線,有一種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經過時間,你愛的人、恨的人都講成為過去。白藍如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裡的莫妮卡.貝魯奇在小路懵懂的青春期留下一個香甜的夢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空留給少年一聲嘆息和愛情逝去的悵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