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巴比倫》:一個糖精廠工人喚醒了青春記憶

2021-01-09 1905電影網
《少年巴比倫》:一個糖精廠工人喚醒了青春記憶
時間:2017.01.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斯泰芬 分享到:
共6張

1905電影網專稿 如何快速地認知一部新片?對比舊片也許是一個很蠢,又很直接有效的方式。《少年巴比倫》即是這樣一部可以通過對比,迅速找到坐標的影片。

 

從故事與風格上講,《少年巴比倫》似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與《鋼的琴》的混合體;從時間與空間上講,又處於《陽光燦爛的日子》與《小時代》等熱門青春片之間。在這個框架內,影片的主人公——路小路(董子健飾)與白藍(李夢飾)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審視時代變遷的文本。

 

《陽光燦爛的日子》的主人公是一群大院子弟,在瘋狂的年代裡,橫行在空蕩蕩的北京城裡。他們游離在時代之外,他們的青春因失去了約束而變得原始、混沌而生猛。這種原始與生猛直接反映在米蘭(寧靜飾)這個角色上,她的豐滿附著著濃烈的原始欲望。

 

《少年巴比倫》裡的白藍在年齡上依然比路小路大,其成熟美豔對於不成熟的少年來說仍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但身上的欲望味道已經減少了許多。路小路不思進取的性格遭到了白藍的牴觸,倒逼著他去改變,嘗試去咬住時代的齒輪。這與呼籲秩序與理性的九十年代是暗合的。

 

現在多數的青春片都打著懷舊的幌子,但女主角都已經變成了年齡小的「鄰家妹妹」,沒有了絲毫的母性與情慾味道,即便是情到深處的牽手、擁吻,都太過純潔。

 

路小路的形象像是《鋼的琴》中陳桂林(王千源飾)的少年版,他還沒有變的世故圓滑,但他又能不像馬小軍(夏雨飾演)一樣,全然沒有生活的壓力。路小路的性格裡帶有自毀的傾向,如果沒有白藍的話,與社會的決裂會來的更早一點,但他的叛逆最終也只能交由時間慢慢閹割。而路小路被「閹割」前的血氣方剛,恰恰是影片最華彩動人之處,可能也是所有青春片迷人的地方。

 

與路小路相反的形象是《站臺》裡的崔明亮(王宏偉飾),他未曾掙扎過,只能徒勞地追趕時代的變遷,從自行車後座上兩眼放空的他,到結婚生子後癱軟在沙發上的他,心理與情感上的位移很小。這樣的角色會得到理解與同情,卻難以產生代入感,這份密不透風的沉重,很難安放。

 

但是,青春終歸會逝去,年少的戀人總是走散,只能去記憶裡找尋荷爾蒙的味道。路小路曾夢想成為宣傳科幹事,每天沏茶看報,白藍的出現讓他幻想過更好的未來。但是在全場職工大會上,路小路忤逆廠裡領導的行為,讓白藍非常失望,也讓她意識到這個少年與她是兩個世界的人,無法給予她渴望中的安定生活。

 

影片的結局是開放式的,路小路踏上了尋找白藍的道路。無論找到與否,都無法改變既定的結局,路小路最終會被現實閹割,其結局與崔明亮、小武(王宏偉飾)別無二致,這也是青春散場後生活的本來模樣。

 

而《匆匆那年》《同桌的你》之類的青春片,往往將成年後的主人公設定成物質上富足、精神上空洞的現代病人,以此來為回憶與青春正名。《陽光燦爛的日子》的結尾,馬小軍(姜文飾)的髮小們也被刻畫成虛與委蛇的成功人士,這種諷刺虛假而無力。

 

《少年巴比倫》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仍然存在瑕疵,例如開篇牛魔王(尚鐵龍飾演)被炸飛,就處理的太過誇張,有時候也會為了一個笑點拖累節奏,總體來說瑕不掩瑜。這是一部可以看到時代車轍的電影,更是一部可以重溫叛逆青春的誠意之作。


文/斯泰芬

相關焦點

  • 以《少年巴比倫》為例,看那些年記憶中的「中國工廠青春」
    關於中國的復古記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工廠。《少年巴比倫》塑造出的路小路,就像所有青春期的少年一樣,得過且過。——「我所有的記憶,都來自令我了無生趣裡尋找到希望的人與事,其他事情,與我何幹?」而電影將這一切設定在20世紀90年代的工廠裡,像是工廠版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塑造出一個小社會的縮影,再現了一代人的青春。
  • 《少年巴比倫》:工業時代的搖滾青春
    》,從《匆匆那年》到《左耳》,還有《初戀未滿》、《青春派》、《同桌的你》、《少年班》、《梔子花開》、《微微一笑很傾城》、《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睡在我上鋪的兄弟》、《誰的青春不迷茫》、《七月與安生》、《黑處有什麼》、《少年》、《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等等。
  • 《少年巴比倫》:熱血沸騰的青春歲月
    工廠版的「熱血高校」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是一個正處於高速發展變革的時代,而《少年巴比倫》對這種時代性的結合,透過工廠這個江湖,其實比之校園更為出色的誘發出了觀眾對時代性的共鳴,電影以面對高考失利的路小路進入糖精廠成為一名工人為展開
  • 躁動的少年,不安的青春——電影《少年巴比倫》
    電影《少年巴比倫》改編自作家路內的同名小說,也是導演相國強的長片處女作。由董子健飾路小路,李夢飾白藍青春是什麼?青春是少年的無知,不諳事事,不沾人情而又倔強。路小路代表著中國那個時代的大多數青少年,工人家庭出身,經濟條件一般,偏瘦的個子,不愛學習,而未來的人生道路又可預期,畢業後進化工廠,而後遵循父親的腳印。如同電影中路小路的自述「當我回憶自己的青春,曾為自己的無路可走感到慚愧,但這不是一種罪過。戴城就是一座工廠,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要進來,都想逃出去。但最終只能留在原地腐爛。」
  • 《少年巴比倫》:青春片應該是一種成長電影
    這是電影《少年巴比倫》中的最後一句旁白。確實如此,時間過後,回憶都難,但電影《少年巴比倫》,卻用影像,帶領我們穿越二十年的時間長河,帶領我們走進一個青春少年路小路的世界,關於他的工作,關於他的愛情,關於他的人生,也是因為有影像的還原,我們才得以熱血沸騰的咀嚼那些「香甜而腐爛的青春」,還有大工業時代的血性江湖,畢竟那些懷舊的味道,而今已經無處可尋。
  • 《少年巴比倫》:葬送青春的混亂和迷茫
    這似乎就是糖精廠裡每一代工人們體制化的真實寫照,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裡,大多數人的一輩子似乎都是被困在大大小小的廠子裡,人們習慣了體制化,依賴著體制化。工人子弟的路小路未來幾乎是確定了,跟自己的鉗工師傅似得在廠裡混成一個老司機,然後可能在未來的某個節點,像父親一樣成為下崗工人。
  • 《少年巴比倫》:你的青春成長需要一個姐姐式的老司機
    以前的那些青春片,劇情太「套路」,不是大學,就是高中的青春故事;不是出國,就是墮胎,讓你已經喪失了對這類影片的新鮮感。有這樣一部青春片,與學校幾乎毫無關係,甚至帶著一些農業重金屬的味道,就是這部。《少年巴比倫》;豆瓣評分:6.7分。《少年巴比倫》是由華誼兄弟、創景華實出品,相國強執導,董子健、李夢、尚鐵龍、李大光等主演的喜劇電影。
  • 《少年巴比倫》關於初戀的少年心事,羅曼蒂克是明媚中的憂傷
    她是如此的特別,像是一個謎,等待著人去解開她。這就是青春吧!懵懵懂懂中遇到的愛情總是那麼美好。《少年巴比倫》是70後作家陸內的一本小說,他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是他的作品卻是不錯的,讓人笑著流淚。這部作品在被決定拍成電影前曾滯銷多年,本以為實體書會就此消亡,直到向國強導演開始籌備影版,這部好作品才得以再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 少年巴比倫,年輕且平庸的青春
    看過《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寶貝們,再看最近上映作家路內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少年巴比倫》。在開頭就能看出來,少年巴比倫有些地方也在致敬陽燦這部經典之作。《少年巴比倫》他的夢想是可以自由自在的賣香菸,但由於他爹不甘心兒子沒有穩定的工作, 所以用一隻王八送禮,把路小路送進了國營的糖精廠幫忙。
  • 《少年巴比倫》1月13日火力「開炮」 年度堪稱驚豔的青春佳作
    本次曝光的海報中,糖精廠的一眾老江湖被分為兩派,兩派人物各踞一方,關係對立,劍拔弩張的氣氛一觸即發,黑道感撲面而來。董子健表情張狂側首注視,李夢神情冷漠目光如水,李大光、尚鐵龍兩位老戲骨江湖感十足,神態各異。
  • 董子健領銜《少年巴比倫》 打造「工廠青春片」
    《少年巴比倫》劇照     《少年巴比倫》近日亮相「2014青島全國電影院線國產影片推介暨市場研討會」,該影片是董子健主演的第三部表現「青春成長史」的影片,首次打造此次由他主演的《少年巴比倫》則首次打造「工廠青春」概念,以工廠和車間為故事發生地,完成對「工廠時代」落幕的追憶和反思,創作一部完全記錄「工廠少年青春成長」的影片。
  • 董子健「丟書」引網友解讀《少年巴比倫》狂潮
    董子健演繹不羈少年的有種青春 《少年巴比倫》片名意義何在   從電影《少年巴比倫》宣傳伊始,就有不少人猜測片名是什麼含義?有網友分析,《少年巴比倫》從片名看十分類似日本著名漫畫《東京巴比倫》,工廠扛把子路小路英氣勃發,保衛科長王明偉岸兇猛,二人相愛相殺,CP感十足。也有網友聯繫之前發布的一系列預告片得出結論:巴比倫大城傾倒後成了魔鬼和汙穢之靈的巢穴,代表了邪惡和奢華墮落,而戴城糖精廠則有「閒漢們的桃花源」的隱喻。網友的猜想角度多樣,一時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少年巴比倫》
    劇情簡介:  上個世紀90年代的戴城,路小路在一家糖精廠上班,他是個愣頭青,不知道未來和生活目標在哪裡。跟著一個叫「牛魔王」的師傅混,沒學會半點技術。直到某天,路小路遇見了一個叫白藍的廠醫,他的人生由此發生了改變……  神吐槽  A:劇本和剪輯有很大問題,全片碎片感太強,場景轉換生硬,敘事和鏡頭較弱,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只是串在一起的一些事,整體上也沒什麼大的意思。我很清楚他想拍成哪一類,不過水平還差得挺遠。喜劇的部分多了點,對原著黨來說男女主裡裡外外還是差了點意思。
  • 讀書|終將逝去的青春-《少年巴比倫》
    一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少年巴比倫》,作者路內,講述了一個「不良」青年路小路的青春故事,2017年1月13日電影版公映。主人公路小路高中畢業後,父親找關係把他塞進了糖精廠,他先做鉗工,後做電工,沒有任何技術,也沒有人教。做鉗工時,具體工作是擰螺絲,做電工時,具體工作是換燈泡。在這樣混混沌沌的日子裡他認識了「廠花」白藍,白藍心高氣傲,不甘心一輩子窩在糖精廠。
  • 《少年巴比倫》原著和電影臺詞分享
    一這是第二次刷電影《少年巴比倫》本電影根據路內同名小說《少年巴比倫》改編,內容上基本上遵循了原著。可惜的是原著被拿回老家了,要不然還能對照一下。《少年巴比倫》路內《少年巴比倫電影中的主人公路小路:化工技校—戴成糖精廠—廠醫白藍—上海—辭職電影中真實展現了工人的生活和青春,路小路的扮演者董子健的氣質能夠契合主人公的人物定位。至少在我們的青春中並不全是俊男靚女和無病呻吟的傷痛。那個人他不一定很高、長得也不帥、甚至不會打籃球,工人的臉上至少不會死白白淨淨的。
  • 《少年巴比倫》董子健真會挑戲,意想不到的驚喜,粗糙但有靈氣!
    《少年巴比倫》上個世紀90年代的戴城,路小路是糖精廠青工。高考失利後一心想成為售貨員,卻又陰差陽錯地進入糖精廠成為一名工人。糾結與矛盾的集合體,表面張揚狂放,其實內心單純善良。一方面青蔥衝動,受荷爾蒙支配,有些無所畏懼,另一方面對待感情及未知世界又懦弱、膽怯。不知道未來和生活目標在哪裡。
  • 國產青春系列《少年巴比倫》熱血經歷勵志前行
    「巴比倫」是啥?「巴比倫」意為西方文明的搖籃,而原著小說起名為《少年巴比倫》也是這個意思。《少年巴比倫》是由青島帝帕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瓏藝影視、三樂影業、愛潤東方影業、華誼兄弟出品,相國強執導,董子健、李夢、尚鐵龍、李大光等主演的喜劇電影。影片改編自路內的同名小說,講述了路小路在戴城工廠的青春熱血經歷與愛戀故事。
  • 遺失的青春,迷惘的自我——《少年巴比倫》
    今天要說的電影是《少年巴比倫》導演: 相國強編劇: 陳建忠 / 路內主演: 董子健 / 李夢 / 尚鐵龍 / 李大光 / 唐小然 / 更多...該片改編自路內的同名小說《少年巴比倫》,《少年巴比倫》作為路內「追隨三部曲」之一。
  • 不是每一部青春片都得墮胎——《少年巴比倫》
    《少年巴比倫》在公映之前曾想改名成《路小路你有種》,送審的時候被廣電總局擋了下來,說片子已經兩年多了,還去參加了電影節,現在改名不通過。兩年多?Anyway,這並不是故事的重點,卻是故事的一個重要的因子。沒有這麼一檔子事,對於路小路像仙女一般的重點大學高材生白藍就不可能到一個破糖精廠當廠醫,路小路的故事也就無從展開——人生最美的不是按部就班,而是陰差陽錯。
  • 《少年巴比倫》:用青春與懵懂書寫快意江湖
    而在即將上映的影片《少年巴比倫》中,卻塑造了另一番新奇的景象,一切關乎於青春的回憶,化作工廠裡漫無目的的工作和生活,主人公路小路如同一股清流,將這個死氣沉沉的工廠,變成快意人生的熱血江湖,書寫了一部非比尋常的「工廠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