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好久沒寫影評了,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喜歡冷門的東西,但是冷門往往意味著兩極分化——太贊或者太爛,太贊的不敢寫,太爛的看不下去;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懶。不幸的是,後一種情況居多。
昨天考了一門試,感覺不太妙,萬幸的是我偷瞄一眼身邊的Kai,他也沒寫多少,我要是不得不再考一遍,至少還有個人陪我,所以回家之後也就看了個電影,名字有些裝逼,叫《少年巴比倫》,海報也有些中二,帶點《猛鉀》的意思。
二、
有多少電影是被片名坑了?當初我差點因為《夏洛特煩惱》這種戲謔的片名而放棄了這部其實還不錯的電影。《少年巴比倫》在公映之前曾想改名成《路小路你有種》,送審的時候被廣電總局擋了下來,說片子已經兩年多了,還去參加了電影節,現在改名不通過。兩年多?其實這部電影早在2014年就拍好了,送去幾個電影展參展,效果都不錯,但是一直拖到2017年才在國內公映,排片特別少,一周左右就匆匆下線了,不免讓人有些遺憾,或許真的跟裡面出現的一些關於1989年敏感事件的引喻有些關係——時間都過了快30年了,當初的那些人們早已被歷史的車輪碾成了碎渣子,但故事還是不敢多說,提一句都不可以。
Anyway,這並不是故事的重點,卻是故事的一個重要的因子。沒有這麼一檔子事,對於路小路像仙女一般的重點大學高材生白藍就不可能到一個破糖精廠當廠醫,路小路的故事也就無從展開——人生最美的不是按部就班,而是陰差陽錯。
三、
「巴比倫」是啥?「巴比倫」意為西方文明的搖籃,而原著小說起名為《少年巴比倫》也是這個意思,講述了一個小鎮青年在靈魂上的覺醒。路小路作為一個不愛讀書的二流子,在父親四處送禮跑關係的堅持下才進了工廠當鉗工,遇上了氣質與一般廠妹截然不同的下放大學生白藍,瞬間被擊倒——所以世間千萬種人,千差萬別又大抵相似,當年奪了江山的一眾泥腿子將軍們還不一樣喜歡知識分子女大學生?一個小鉗工也有追求美的欲望啊。
然而泡妞也是要講究基本法的,門當戶對的愛情才有發展的未來,如果你真的要啥沒啥,那麼「諾丁山式的愛情」終究只能在電影裡出現,單從這一點上來說,古人誠不我欺。
白藍雖然與路小路年齡相仿,但是早前的父母雙亡和因故被下放的經歷使她看破世態炎涼,而女孩子天生就是要比同年齡的男生早熟一些。無論怎麼看,路小路都是一個要被「女老司機」玩弄於鼓掌之間的人物。奈何心累的女生就是容易被單純的青年所打動,但是她知道自己不屬於這個小鎮,所以她給了路小路一段美好的初戀,鼓勵他去上夜校,不要甘心做一個普通的車間工人,甚至連第一次做愛都是她主動——不過觀眾從一開始就應該清楚,這兩個人的故事是不可能善終的。
因為井上雄彥早就告訴我們,青春的夢想往往是不完美的。
四、
為什麼推薦這部電影?不僅是因為它的色調調得好,整部片又有一種生鐵的冰冷感,挺契合90年代初瀕臨解體的國營工廠背景,更是因為它跟我之前看過的青春片不太一樣。
之前看過太多的青春片,幾乎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從高中追到大學,異地之後女生因為男孩子的遲遲不成熟而分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大學裡追上了,墮個胎,劈個腿(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要不然再加點穿越的元素(夏洛特煩惱)?這麼些電影看下來,我差點以為自己的青春是單機版的:我怎麼就一心只讀聖賢書,既沒三角戀過,自然也就沒機會讓哪個誰為我墮過胎?
誒,這麼想想好像是有點白活了這一遭。
而《少年巴比倫》則是如此特別的青春片,不同於以往我們刻板印象中的那些:關於大學的、高中的青春故事,這部青春和學校幾乎毫無關係,甚至帶著一些的農業重金屬的味道,所以會顯得和觀念裡的青春電影如此不同。路小路的青春對於觀眾而言似乎是更加陌生一點,於是就帶來了一種奇妙的距離感,在這片或寬或窄的距離裡將你不斷地挑逗,如同戀人一般,讓欲望帶著你往下看。
五、
就像最近妹子們看韓劇是為了南柱赫,我有時候看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也是衝著女主角去的。我本來就不愛看武俠題材的影視作品,上一次看還是小時候跟著我爸看李亞鵬版的《笑傲江湖》,但是新版射鵰已經播了24集了,我一直有追著看,最大的原因莫過於李一桐演的黃蓉。而在《少年巴比倫》裡,我又被李夢驚住了。
談不上有多美麗,但是一身的確良襯衣、短裙和白板鞋的「白藍」就是跟戀人離別的火車站月臺很搭。李夢標誌性的厚嘴唇要多性感有多性感,那是跟舒淇截然不同的清純。我跟路小路都知道再也見不到白藍了,但還是很想去上海找一找她,哪怕只是找一找。
有一次我媽跟我說,現在聽到的熱門人物很多都是90後了,我說,那當然啦,現在NBA選秀的人年紀都比我小了,這個社會差不多就是90後開始接班了。曾經被妖魔化的、「社會就要敗在這一代人手上」的90後們,年紀最大的也要27歲了,我並沒有看到多少不穩重的影子,約莫是時光已經幫父輩把我們打磨圓滑了。李一桐和李夢都是90年出生的女演員,看過一些她們的採訪,談吐之間都比較沉穩大氣,沒有什麼年少的氣盛,反而有點與漂亮臉蛋所不搭的「老幹部」模樣。
人都是會變的嘛,看不準的只是進步還是退步。
六、
關於逝去的青春有數不清的緬懷方法,有的人把它寫成了歌,有的人寫成了書,還有的人拍成了電影來圈一波錢——我絕對不是黑趙薇(其實我就是)——關鍵是,你的緬懷不能是無用功,不能是無病呻吟。你得功利一點,從中得到點什麼。
白藍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麼,她對路小路的感情是真的,但是她對個人前程的追求也是真的,所以她勇敢地做出選擇;路小路則用一副不屑的面孔來面對這個比較操蛋的社會。
某種程度上而言,他們都是生活中的強者,至少他們都勇敢地為了自己的生活而生活,與這個社會保持一定的距離,獨善其身。
所以你,看完我這篇東西,是不是該放下手機,坐到桌前好好學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