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上個世紀90年代的戴城,路小路在一家糖精廠上班,他是個愣頭青,不知道未來和生活目標在哪裡。跟著一個叫「牛魔王」的師傅混,沒學會半點技術。在鉗工班,除了擰螺絲之外什麼都不會。在電工班,也只會換燈泡。除此之外,他還喜歡遲到、打架、翻工廠院牆,也結識了一幫兄弟們。直到某天,路小路遇見了一個叫白藍的廠醫,他的人生由此發生了改變……
神吐槽
A:劇本和剪輯有很大問題,全片碎片感太強,場景轉換生硬,敘事和鏡頭較弱,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只是串在一起的一些事,整體上也沒什麼大的意思。我很清楚他想拍成哪一類,不過水平還差得挺遠。喜劇的部分多了點,對原著黨來說男女主裡裡外外還是差了點意思。
B:整部電影就是工廠大爆炸後的青春碎片,借鑑《陽光燦爛的日子》的片段,從旁白到鏡頭,都未免太多了點,實在影響了成色。把工廠裡奇形怪狀各種人寫得不錯,但是很難有完整的、噴薄而出的情緒。
C:青春不是這麼用力和缺少細節,覺得導演是急著趕著終於講完了這段故事,因為太愛這本小說了,而書裡那股濃烈的悲傷情緒還是沒有被表達到,挺遺憾的。迷茫和荒誕只能靠黑白和旁白讀出,未免太過單薄。
打醬油
A:這才是青春喜劇嘛!詼諧幽默與歷史反思相結合,既有情懷又有趣。
頂一下
A:今年,我看過的最好的國產青春片,一個關於初戀故事的少年心事,用戲謔而又調侃的口吻,用兩個人的愛情故事,以小見大,講述了那個時代的工人故事。董子健作為旁觀講述,李夢最出彩。劇情忠實於原著小說,是一個不錯的改編。
B:作為新人導演作品,影片還是蠻多驚喜的,整體都有一種玩的心態。加上文本本身的基礎很好,那個下崗之前的狂歡期,閒漢們的桃花源。雖有瑕疵,仍值得一看。笑點多於淚點,還可以做得更好,但已經超過90%國產片。
C:電影把小說的精彩和缺憾都表現出來了,董子健和李夢把我心中的小路和白藍演活了。還原了小說中的每個小人物,他們構成了戴城人在那個年代的集體風貌。良心之作。作為新人導演,很難得拍出這麼良心的電影,期待有後續更多佳作。(李申)
原標題:《少年巴比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