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榮,原名楊宗貴,山東省牟平縣(今煙臺市牟平區)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歷任戰士、班長、團偵察排長等職。參軍只有一年多時間。從1946年2月進駐海林剿匪,他參加大小戰鬥上百次,多次立功受獎,並被評為「偵察英雄」、「戰鬥模範」。照片中是楊子榮生前使用的水壺。
1938年底,他在鞍山千山採礦區當礦工。期間遭到日本監工的打罵,在一次看到日本監工打自己的工友時,奪過監工的皮鞭,為自己的工友出了氣。事後,楊子榮在工友的幫助下,逃離了礦山,回到了老家牟平。1945年8月,楊子榮參加八路軍解放牟平城的戰鬥。照片中是楊子榮化裝時穿的日本黃呢大衣。
1945年秋,楊子榮報名參加八路軍,編入膠東海軍支隊,10月下旬,膠東海軍支隊赴牡丹江地區剿匪。由於牡丹江地區匪患嚴重,部隊派楊子榮在內的30多人,化裝成便衣,先行到達海林鎮。楊子榮進入有百餘人槍的地主武裝孫江司令部,敦促其放下武器,拒降者,就地繳械。1946年2月2日,海林鎮解放。照片中是楊子榮化裝進山是戴的狗皮帽子。
1946年3月20日,三營在杏樹溝追擊李開江部,李匪據險頑抗。楊子榮帶領一班人迂迴到敵人陣地側後,楊子榮示意副班長和戰士隱蔽好,自己獨自一人出來做掩體,威逼400多名匪徒放下武器,迫使匪首李開江、張德振投降。戰鬥結束後楊子榮被評為團戰鬥模範。照片中是楊子榮生前使用的手槍。
當時大股匪徒殲滅後,還有部分小股殘匪流竄於深山老林中。於是部隊組建武裝偵察小分隊(團偵查排),消滅殘匪。小分隊負責人由既熟悉當地情況,又有獨立指揮作戰能力的楊子榮擔任.小分隊組建後,首先生擒了所謂許家四虎(許福、許祿、許禎、許祥),消滅了「九彪」李發林、馬希山等慣匪,其後楊子榮帶領四名戰士,化妝成敵人,深入林海雪原,摸清敵情。這張照片中是楊子榮使用過的望遠鏡。
1947年1月26日,楊子榮一行6人接到命令後進山剿匪。楊子榮先是用土匪手勢和黑話試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難,走投無路,想請人幫忙牽線,投奔個山頭。一個自稱姓孟的工頭將楊子榮一個人領到一個屯子裡,兩人先是一番土匪黑話試探,見楊子榮對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實身份。一位自稱姓劉,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稱為連長,兩人表示同意引薦楊子榮等人上山。照片中這把尖刀就是楊子榮化裝為土匪時所佩戴的。
不久,楊子榮如約來到工棚並讓戰士把土匪給綁了,並假意解釋說: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說。兩個土匪覺得到了山上自會見分曉,也沒太在意,就領著楊子榮他們直奔「威虎山」。到了山上,楊子榮命令各自佔據有利位置,槍口對準土匪。就這樣,楊子榮等戰士沒費一槍一彈,端了土匪的老窩,活捉了「座山雕」和土匪13人。照片中是楊子榮生前使用過的水壺。
1947年2月6日晚,楊子榮隻身打入虎穴,與武裝偵察小分隊裡應外合,活捉了國民黨保安旅長、牡丹江一帶匪首「座山雕」。東北軍區司令部給楊子榮記三等功,並授予他「特級偵察英雄」的光榮稱號。照片中是楊子榮生前穿的鞋子腰帶以及大衣上的紐扣。
1947年2月23日,楊子榮在追殲頑匪鄭三炮、丁煥章時,因天氣嚴寒,其手槍槍栓凍結,不能擊發,在戰鬥中被敵人的彈擊中,不幸犧牲,時年31歲。為表彰楊子榮的英雄事跡,東北軍區司令部授予他「特級偵察英雄」、「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並將其生前所在的排被命名為「楊子榮排」。這張照片是楊子榮生前唯一一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