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島內目前在身份認同上「較悲觀」,但...
在議題二「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的討論中,主持人黃智賢提到,美國與臺灣民進黨在包裹著「維持現狀」糖衣時,實則在用各種法案、用語、派遣人士,通過將臺灣問題「國際化」來改變臺灣現狀。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表示,島內目前在身份認同上「比較悲觀」,但兩岸仍然存在走向和平統一的土壤。張亞中表示,和平統一在臺灣方面有三點阻礙。
-
和平統一希望有多大?兩岸專家提有壓力下「以武促統」
「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兵戎相見是當前解決臺灣問題的最後選項嗎?在2021《環球時報》年會上,兩岸學者圍繞此議題唇槍舌劍,與會者認為,統一是歷史大勢,武力統一是最後選項,誰也不樂見戰爭,和平統一雖具有高難度,但要有自信去創造和平統一這個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新的、更大的奇蹟。
-
臺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承認敗選後,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於11日晚間宣布請辭黨主席。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3日報導,臺灣「孫文學校」校長、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13日表態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報導,張亞中在參選宣言中批評國民黨,這幾年組織渙散,人才凋零,當權者仍然只會跟著對手的論述當應聲蟲。張亞中說,「他們(指『對手』)批評『和平協議』,我們就不敢要和平協議!
-
張亞中:臺灣選的不僅是總統更是理念
這讓有意參選的臺大教授張亞中深感無奈。 今年1月7日就已經宣布有意參選「總統」的「孫文學校」總校長、臺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幾乎就沒在輿論的聚焦下。不過,張亞中並沒有氣餒,這位曾經數次為臺灣「總統」候選人鼎力相助的輔選員,如今自己披褂上陣。優勢是,幾十年的經驗和研究,已經形成完整的臺灣治理的政見和理念。
-
前美媒記者:大陸武統臺灣條件完善 2018年可部署
日前,前美聯社駐臺記者溫逸德(Peter Enav),近日以〈Taiwan Under the Gun: An Urgent Call to Action〉為題撰寫評論,放言稱「中國大陸將在2018年會武統臺灣」,他還稱,「武統」條件已日漸趨向完善,預估2018年下半年可部署完成。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溫逸德在文中指出,最可能實現和平統一臺灣的時刻,就是馬英九當局執政時期。
-
國民黨「異類」張亞中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韓國瑜剛剛伸手拿下的高雄市,周錫瑋曾經坐陣的臺北縣,都是可圈可點的本錢,郭臺銘也好歹剛剛才從人多錢也多的鴻海集團抽身出來,很有些財大氣粗的架勢。五個人裡,「治理人數」最少的,怕是孫文學校校長、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
-
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
在28日舉辦的「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上,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作家藍博洲說。連日來,臺灣社會舉辦多場「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各界人士呼籲,勿借「二二八」事件操弄「臺獨」、挑動對立。 為紀念「二二八事件」71周年,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與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28日舉辦《春天——許金玉與辜金良的路》新書發表會。
-
張亞中:要真正做「中國國民黨」,再不能做「美國、臺灣國民黨」
編輯:凝冰隨著2020年臺灣地區選舉,國民黨失敗主席吳敦義下臺,誰將接替國民黨主席的話題甚囂塵上,孫文學校的校長張亞中表示,自己打算參選國民黨主席。《環球時報》對他進行專訪,張亞中說,國民黨不應該在像原來那樣是「美國、臺灣國民黨」,而是要真正做「中國國民黨」,他如果能當選的話,願意成為維護和創造和平的使者,跟大陸籤訂「國共兩黨創造兩岸和平的備忘錄」。
-
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有多大?邱毅提出8個障礙
近日,就和平統一有多大的可能性這個問題,兩岸專家展開激烈討論。兩岸專家熱烈討論和平統一可能性根據相關報導顯示,12月5日,《環球時報》2021年年會舉辦。在年會上大家熱烈討論「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據悉,王在希指出,有三個原因表明當下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病亡 終年98歲
臺北榮總今日(7月30日)證實,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已在晚間19點24分病亡,終年98歲。
-
李毅紐約演講:北平方式 統一臺灣 一國兩制 臺灣方案
鑑於獨派、天然獨在臺灣天天壯大,統派在臺灣日漸衰亡,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有效辦法,可以是:北平方式,統一臺灣。最多五年之後,大陸就有條件從容解決臺灣問題。一國兩制的臺灣方案,究竟是個什麼樣子,臺灣人民很想知道,現在亟需公示。
-
張亞中演講全文:國民黨如何再起?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應邀以《和平政綱與國民黨的再起》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張亞中在演講中表示,論述、人才和組織是一個政黨的三個關鍵,而論述又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介紹了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的歷史過程,與1990年代以來兩岸針對「一個中國」的分歧與論述的演變。
-
思享大咖說丨臺灣誤判大陸?臺灣會是「炮灰」?他們這樣說…
中美關係緊張,臺灣會怎樣? 日前有一篇題為《前瞻中美博弈大棋局》的文章對臺灣的前途表達了深刻的擔憂。張麟徵在臺灣大學讀取法律系學士學位後,赴法國取得巴黎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返臺後長期任教於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現已退休,為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現年81歲。張麟徵是臺灣學術界當中的統派代表人物之一,長期與「臺獨」分裂勢力作鬥爭,追求兩岸和平統一。除了學問精深之外,張麟徵也常常上電視政論節目針砭時弊,立場鮮明,思路敏捷,直言不諱。她長期關注兩岸形勢,對民進黨的批評毫不留情,對國民黨也是鞭策有加。
-
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病亡
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30日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許多評論說,這樣的死法是便宜他了,他應該親眼看到兩岸統一的一天。《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表示:李登輝病亡。對一個離世的老年生命,同情是正當的。但對一個曾經在重要關頭推動臺灣「去中國化」的關鍵政客,我想說,這個人一定會在中國歷史上遺臭萬年。
-
張亞中:中天被關本質是「反中」,民進黨不允許臺民眾與大陸走近
臺灣著名學者、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教授受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邀請,於12月12日通過視頻演講方式在「華盛頓論壇」作了主題演講,就中美關係和當前的兩岸問題解析形勢,與聽眾分享和討論觀點。由於演講是在美國大選即將塵埃落定、臺灣島內「臺獨」勢力猖獗、臺灣執政當局「倚美抗中」、臺海形勢嚴峻的情形下舉行,海外僑胞格外關注。據中評網報導,張亞中的演講由解析中美關係開始。張教授分析說,從歷史上看由美國發起的徵戰非常多,這對美國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
白狼張安樂:回臺灣就為了宣傳一國兩制和平統一
編者按:日前,「白狼」張安樂在臺灣接受《晶報》專訪,親述他從臺灣到美國再到大陸的叱吒人生。他聲稱,「自己這次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回到臺灣,就是為了宣傳『一國兩制和平統一』。」 一下飛機,他就拿出了自己撰寫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宣傳冊,遮蓋住了臺灣刑事當局給他戴上的手銬。回臺後,張安樂在節目中舌戰綠營。他還計劃於2016年帶領中華統一促進黨參加臺灣選舉。
-
親綠學者聲稱大陸統一臺灣有三大目標 臺灣至少要做到三件事
臺灣中正大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18日出席民進黨舉行的一場座談會聲稱,降低戰爭風險的關鍵在於嚇阻,而臺灣在戰略嚇阻上至少要做到三件事,包括建構「打不下來的意志、打不過來的戰略、打不起來的環境」,三個要件完備,大陸就無法輕易動武。林穎佑以防範大陸武力攻臺為題,分享臺灣如何在軍力不對稱的狀態下,避免戰爭風險。
-
大覺夜談:深化九二共識與臺灣出路
9月16日,應臺灣大學教授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常務理事張亞中的邀請,來自北京、上海、臺灣、香港的多位學者應邀來到聞名華夏的星雲法師祖庭——宜興大覺寺盤桓兩日。張亞中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張亞中教授首先就此次大覺寺夜談的緣起與目的向與會學者們做了說明。他說,最近舉行的國民黨全代會通過了新的政綱,這個新政綱的核心內涵就是「深化九二共識」, 積極探討以和平協議結束兩岸敵對關係的可能,扮演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的角色。
-
克服認同錯亂,臺灣青年需要高舉統一大旗支持和平統一
,就連原本最單純不過的2017年《中國新歌聲》兩岸歌唱交流比賽在臺灣大學校園,都被「臺獨青年」鬧場搞得活動最後不得不中止。在六月份更有「臺獨政客們」打著「反紅媒遊行」來抹黑大陸抹黑兩岸交流,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臺獨政客」們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而殘害一代又一代臺灣青年的證據。如今更為離譜的是,這群「臺獨政客」操弄著「覺青」使得臺灣內耗不斷,另一方面又將這不可取的做法傳授給香港的「廢青」,也導致香港在這些年來不得安寧,香港的「廢青」更是不斷的破壞香港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