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2021-02-19 漫歩經典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注釋

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這一年蘇軾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任太守。

達旦:到天亮。

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與其父蘇洵、其兄蘇軾並稱「三蘇」。

把酒:端起酒杯。把,執、持。

天上宮闕(què):指月中宮殿。闕,古代城牆後的石臺。

歸去:回去,這裡指回到月宮裡去。

瓊(qióng)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像中的仙宮。

不勝(shèng,舊時讀shēng)經不住,承受不了。勝:承擔、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弄:玩弄,欣賞。

何似:何如,哪裡比得上。

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月兒移動,轉過了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朱閣:朱紅的華麗樓閣。綺戶:雕飾華麗的門窗。

不應有恨,何事長(cháng)向別時圓:(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何事:為什麼。

此事:指人的「歡」「合」 和月的「晴」「圓」。

但:只。

千裡共嬋(chán )娟(juān):只希望兩人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裡,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賞。嬋娟:指月亮。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裡比得上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裡,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賞析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裡、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上片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驚嘆造化的巧妙。讀者從中可以感到詩人對明月的讚美與嚮往。 

  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於明月的讚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裡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詩人想像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幾句明寫月宮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潔,把那種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這兩句急轉直下,天上的「瓊樓玉宇」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裡高寒難耐,不可久居。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的決心。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為歌詞帶來一種曠達的作風。

  但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他終於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佔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
  「明月幾時有?」這在九百年前蘇軾的時代,是一個無法回答的謎,而在今天科學家已經可以推算出來了。乘風入月,這在蘇軾不過是一種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為現實。可是,今天讀蘇軾的詞,讀者仍然不能不讚嘆他那豐富的想像力。
  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託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裡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這兩句並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現了作者處理時間、空間以及人生這樣一些重大問題所持的態度,充分顯示出詞人精神境界的豐富博大。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


作者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善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以來「詞為豔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與同樣擅長豪放詞的辛棄疾並稱蘇辛。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在書法方面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相關焦點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東坡有沒有見過月全食?
    這首詞,我到現在都還會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首詞有多出名?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是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寂寞;是王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自然灑脫;是蘇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人生感慨;還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經典傳說?月亮總是匯集了人類無限美好的憧憬與理想,大自然的景物中,數月亮最是浪漫。月亮從來都是文人激發靈感之物,李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最讓人印象深刻,兒童眼裡的月亮像白玉盤,生動易懂。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為什麼呢?
    如果你持續一個月,每天都抬頭觀察月亮婆婆,並把她的形狀畫下來,你會發現什麼呢?沒錯,月亮每天都不一樣。
  • 圓缺陰晴今古月,柔心一片逐斜陽;七首浪淘沙令,悲歡離合盡成傷
    皛玊題記:圓缺陰晴今古月,柔心一片逐斜陽。君夢裡見多番,悲歡離合盡成傷。欲醉何曾醉,不過紅塵一夢多迷茫。欲醒何曾醒,不過千秋功過幾滄桑。何故多惆悵?殤痛痴狂人生別樣。欲醉又難醉,欲醒又難醒,混沌如此費思量。看花開,復花謝,世事無常,終歸是,萬般紅塵皆虛妄。吾且高歌吟一曲,率性今生醉蒼茫。
  • 四川眉山三蘇祠,問月蘇東坡: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四川省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蘇軾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其父蘇洵取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意即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二人從小在一起讀書,蘇轍小時候就向其兄蘇軾學習,未曾有一日相離,在寫作上也儘量學習其兄,文風亦頗見相似之處。
  • 殘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體現的是一種歡樂和美好。「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表達了一種無盡的相思。「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則表達了對世事滄桑的感嘆。那麼,「楊柳岸,曉風殘月」述說了什麼呢?我想,殘月更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悽楚惆悵和孤獨憂傷之情吧。[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螞蟻莊園月有陰晴圓缺答案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月有陰晴圓缺
    螞蟻莊園12月18日的問題已經出來了,「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看到問題的小夥伴都已經開始在腦袋裡思考答案,其實只需要參考沃遊網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攻略,用戶就再也不用擔心會選擇到錯誤的答案,每天都能順利的得到180克飼料。
  • 陰晴圓缺月,且看古人何待之
    陰晴圓缺月,且看古人何待之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那你知道宋朝的文人墨客是如何看待的呢?一起來看看吧!《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著這首詞以月起興,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詞作上片問天反映執著人生,下片問月表現善處人生。落筆瀟灑,舒捲自如,情與景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是蘇軾詞的典範之作。
  • 10月上旬,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三星座陰晴圓缺,花開只為你
    愛一個人,就需要為另一方投入自身的一切。一段感情的遠去,天秤座心裡的憂傷,一時間無法抹除。再次在一起,就代表著相互再也不分離出來。十月下旬,靜水流深,滄笙踏歌,天秤座陰晴圓缺,花盛開只為。水瓶座這一全世界,有那樣一類人,她們一切都完美主義者,追求極致。她們不容易由於一時的糊裡糊塗而做出終身不可原諒的不正確。
  • 為什麼陰晴圓缺的月亮,卻可以帶動「潮漲潮落」,專家告訴你真相
    為什麼陰晴圓缺的月亮,卻可以帶動「潮漲潮落」,專家告訴你真相!提到月亮,你是否想起那些文人墨客筆下的綺麗詩句?你是否聯想到客居他鄉的遊子?你是否感嘆悲歡離合的世事?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曾被譽為孤篇壓全唐,其中一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磅礴大氣,文採上佳。這不由使人想起來,月亮是否與潮汐有著某種聯繫呢?眾所周知,月亮是地球的唯一一顆天然衛星,每當傍晚,一輪明月照九州,格外美麗。
  • 鑑證科|《侍神令》:穿行陰晴圓缺中
    影片近日發布「月相」版海報,晴明、百旎、慈沐等主要人物的線索細節隱藏在月相的陰晴圓缺中。這系列海報以陰晴圓缺的月亮為背景,串聯起八大主要人物不同的角色心境。陳坤飾演的晴明一頭銀色長髮,馭蛇佇立,看似離經叛道,其腳下大蛇的眼睛卻暗藏玄機——白衣晴明隱藏其中,一如其身後明亮的滿月,寓意他身懷大義心志堅定。周迅飾演的百旎則置身符咒之中,手持法杖英氣十足,體現她陰陽寮掌案的身份。
  • 螞蟻莊園月有陰晴圓缺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月有陰晴圓缺[多圖]
    螞蟻莊園12月18日選擇什麼答案是正確的?今天的問題是月亮的圓缺變化原因,找到原因即可,每天通過答題獲取180克的小雞飼料,每個人只能答一題並且領一次飼料獎勵,答題答對之後千萬不要忘了領取飼料哦!遊戲鳥小編會將最新的答案分享在下方。
  • 「月有陰晴圓缺」:古代關於月亮的那些事,你知道嗎?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是蘇軾中秋詞《水調歌頭》中的名句。在地球上看,月球的形狀經常在變化,它圓了又缺,缺了又圓,時而彎弓斜掛,時而銀鏡高懸,有時是半個夜晚的弦月,有時整夜都看不見它。
  • 毛澤東詩詞中的陰晴圓缺
    詩人毛澤東也不例外,多次吟詠月亮,既有傳承更有新意,抒發了人所共有的離愁別緒和萬般情思,更寄寓了不同凡響的精神寄託和人生追求。照橫塘半天殘月《琵琶行》有吟:「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人們都渴望圓滿,現實卻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因而「殘月」總令人感到冷清孤寂、悽楚悲愁。如王昌齡《青樓怨》:「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
  • 引起月亮的圓缺變化的原因是什麼螞蟻莊園 螞蟻莊園月亮圓缺答案...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選項月球的自轉月球繞地球的公轉答案:月球繞地球的公轉答案解析:月球發生圓缺變化的現象,其實是月球繞地球運轉時,在地球上看到月球光亮部分的多少而已。月球每個月都要繞地球公轉一周,所以,在地球上每個月都能看到月球受光部分的面積有時大,有時小。
  • 螞蟻莊園月有陰晴圓缺答案解析 12月18日今天支付寶螞蟻莊園答案大全
    螞蟻莊園12月18日選擇什麼答案是正確的?今天的問題是月亮的圓缺變化原因,找到原因即可,每天通過答題獲取180克的小雞飼料,每個人只能答一題並且領一次飼料獎勵,答題答對之後千萬不要忘了領取飼料哦!支付寶螞蟻莊園12月18日問題: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
  • 夢有陰晴圓缺
    要知道,凡爾納寫這部小說的時候,飛機和汽車還沒有發明,冥王星和銀河系還沒有被觀察到,甚至連一張詳細的月面地圖都沒有。而凡爾納只是一個文科生,拿到的是法學學士學位,卻可以在37歲時如此精準地計算出如何把人送到月球上去,不得不叫人佩服!   當然,凡爾納小說裡還有許多不合理的猜想——比如光的速度還不如電,月球表面有空氣,最不科學的地方就是那門哥倫比亞大炮了。
  •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八月十五中秋節,均有賞月的習俗。也許正因為十五的月亮是圓月,也許是十五的月亮象徵著團團圓圓,圓圓滿滿,和和美美,完完整整,齊齊全全,順順利利……滿圓如詩如畫,給人美的享受,有著美好的象徵意義,給人無限遐想,寄託著相思……美好的事物總是寶貴的。
  • 蘇軾+王菲=明月幾時有
    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