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德企在江蘇布局新興領域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蘇州6月23日電 (周建琳)23日來自江蘇太倉市商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16個德國項目備案立項增資擴產,註冊外資超8500萬美元,已與去年全年德企註冊數持平;項目到帳7250萬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德企到帳數。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這組數據表明德國企業深耕中國的信心堅定。

目前,太倉集聚德企300多家,每平方公裡德企密度(中德創新園)達15家,總投資達50億美元。最近幾年德企投資方向都聚焦在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新興領域。

博澤驅動系統項目是博澤集團今年在太倉市投資的又一個新項目,將順應汽車產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化的發展趨勢,主要生產電動空調壓縮機、制動助力電機、搖窗電機等汽車電機系統。根據計劃,該項目將於2021年4月投產,投產後年產值達50億元人民幣。

德國博澤集團是全球四十強汽車供應商。該集團於2014年在太倉成立博澤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生產汽車零部件。

太倉規模最大的德企舍弗勒集團,最近籤約電驅動及航空部件兩個新項目,面對中國快速發展的新能源市場,不斷加強研發和生產能力。

「每日行駛的『復興號』高鐵中,2000餘輛都有卓能的身影。卓能為高鐵項目製造牽引和制動系統。」卓能電子(太倉)有限公司電子事業部運營總監錢昀透露,在有了高鐵項目的成功經驗之後,目前卓能正在緊密布局發展航空事業。

卓能集團是德國典型的家族企業,2004年在太倉成立子公司,生產電子控制模塊、測試設備和逆變器等。主要客戶包括中國高鐵、蘋果公司和蔚來新能源汽車等。

「卓能剛來中國的時候,在華只有28名員工,現在員工數有500多名了,去年營收超過1億歐元。」錢昀稱,員工的增幅與營業額的漲幅同步,直觀印證了卓能中國的業務水平以及集團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完)

相關焦點

  • 奶酪市場增速迅猛 乳企加碼布局
    妙可藍多被稱為「奶酪第一股」,此次動作被業內看做是對奶酪行業的再次布局,事實上,伊利、三元、恆天然等多家乳企也都在積極布局奶酪業務,僅奶酪棒一個單品便有不下20款產品。 ■新快報記者 陳思陶 奶酪棒成大單品 各品牌競爭白熱化 在商超的貨架上,色彩鮮豔、形狀可愛的奶酪棒十分吸睛。正在選購的消費者告訴記者,孩子一天可以吃五六個。
  • 多家險企稱A股仍具較高吸引力 看好科技、線上消費、大健康等領域
    原標題:多家險企稱A股仍具較高吸引力 看好科技、線上消費、大健康等領域 摘要 【多家險企稱A股仍具較高吸引力 看好科技、線上消費、大健康等領域】險資現階段最看好哪些行業和領域
  • 全球化布局提速,民族乳企聖元布局韓國市場引關注
    原標題:全球化布局提速,民族乳企聖元布局韓國市場引關注聖元自成立至今,秉承專業、關愛、可信賴的企業理念,在乳製品及營養健康服務領域穩固發展,充分展現了民族乳企品牌的國際影響力。8月18日,聖元集團在韓國布局的金淘工廠正式投產。作為韓國仁川港第一家入駐食品生產企業,將作為引入外商標杆企業。
  • 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外資成重要增量資金
    今年以來,外資機構對於A股市場增配力度持續加大。同花順數據顯示,年內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超過1800億元。此外,外資調研力度也有所增加,年內調研A股上市公司數量近600家。而在近日發布的外資機構2021年度投資策略中,摩根史坦利、高盛、滙豐等多家外資機構均表達了對中國資產的看好,預計明年外資仍將成為中國市場的重要增量來源。
  • 當龍頭開始布局海外新興市場意味著什麼?_鳳凰網
    原標題:當龍頭開始布局海外新興市場意味著什麼? 要聞 當龍頭開始布局海外新興市場意味著什麼?2018年12月11日 22:18:45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建投海外投資」,作者陳萌、孫曉磊、劉凱。 網際網路公司產品出海和資本出海並重,近兩年更偏向於新興市場布局 (1)資本出海的典型代表是阿里、騰訊,近年來投資額度不斷擴大,並以公司原本業務為核心實現投資領域多元化。阿里的電子商務和金融領域的海外投資金額佔比達37%,騰訊以遊戲投資為核心,同時覆蓋13個行業的海外布局。
  • 本土乳企持續撬動奶酪市場
    在國內乳企加碼奶酪業務下,國內奶酪產量快速增長。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奶酪行業市場需求前景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零售奶酪終端市場規模約65.5億元,2010—2019年複合增速達到22%,預計2024年將達到112億元,預計2020-2024年年均複合增速12%。毋庸置疑,奶酪消費的逐年增加,也為國內乳企發展奶酪業務留下了空間。
  • 恆天然25億出售中國牧場群 鮮奶市場擴大乳企加碼奶源布局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乳企布局奶源愈演愈烈,僅今年7月以來,蒙牛、伊利、中國飛鶴等龍頭就相繼加入「搶牛大戰」。 對於此次三元和天然乳業收購恆天然在中國的牧場,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三方是各取所需。
  • 江蘇智慧財產權保護聚焦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13個先進位造業集群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蔡姝雯)今年4·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的主題為「為綠色未來而創新」。江蘇聚焦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13個先進位造業集群,推進智慧財產權強企行動計劃,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訓工程,築牢保護機制,厚植智慧財產權沃土,為產業及企業創新賦能。
  • 中國車企逆風「走出去」
    新華社發  中國車企海外市場開新局  □記者 閆磊 綜合報導  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半年開始,中國車企在海外顯現逆勢發展勢頭,不僅彰顯了生產能力韌性,還在諸如新能源和智能駕駛等前沿領域深化布局,有望隨著區域經貿環境升級,成為未來中國車企在海外擴張的新動能。
  • 大摩王瀅:看好外資流入勢頭 中國市場估值溢價持續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對話大摩王瀅:看好外資流入勢頭,中國市場估值溢價持續一改此前北上資金流出情況,4月以來資金持續湧入A股吸籌。數據顯示,年內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已超510億元人民幣。不過,外資踴躍進場的情況是否能持續?
  • 影業公司拓展業務領域 布局劇集市場尋求突破
    行業經濟的不景氣,讓很多影視公司開始思考對策,尋求新的業務布局。在疫情期間,由於大眾的生活方式改變,使得電視劇、網劇等視聽領域成績突出。因此,光線、華誼、萬達等多家以電影業務為核心的影視公司,紛紛開始加大電視劇業務布局。此舉不但能緩解電影院停擺帶來的行業危機,長遠來看,頭部公司的入局還能提升劇集市場整體水平,有助於影視行業的向好發展。
  • 出口企業加速優化市場布局
    ,開拓新興市場,「西方不亮東方亮」。蒲寒松表示,面對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形勢,公司持續加大力度開拓新市場,優化市場布局,推動市場多元化發展,「市場多元化策略成為本行業外貿『穩中提質』的強大推動力之一」。這並非個例。
  • 今日操盤:順周期爆火外資掃貨超百億 國際投行競相看好新興市場
    國資委: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業 打造三個標杆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傑明在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現場推進會上表示,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重點企業要緊盯世界一流的奮鬥目標,圍繞管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統籌發揮管理改革和創新合力,打造推廣一批標杆企業、標杆項目和標杆範式。
  • 2019日系品牌銷量解讀:市場佔比逼近德系,品牌內部現「聚集」效應
    梳理2019年國內車企的銷量表現,我們發現,德系和日系是最光鮮的兩大系別。 在中汽協統計的乘用車各系別市場份額比較中,中國品牌、美系、韓系、法系的市場份額均呈現不同幅度的下滑,唯有德系和日系是2019年度市場份額呈上升趨勢的兩大系別。
  • 營收斷崖式下跌 中國市場成蒂芙尼等跨國公司2020年唯一盈利市場
    儘管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強,但在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深化對外開放,積極為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紓困解難的背景下,這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不但沒有止步,反而成為今年世界經濟的一大亮點,中國市場在跨國公司全球業務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避風港、創新源、首秀場,成為跨國公司在華業務發展的三個關鍵詞。
  • 影院重啟,各大廠商加速布局電影屏,LED電影屏市場可期?
    圖源於LG 利亞德積極拓展影院市場 國內LED顯示屏企業方面,行業領先企業利亞德加速布局 為進一步提升智能顯示業務盈利能力,2019年利亞德拓展了兩大市場,分別為消費電視市場及影院市場。其中消費電視市場,利亞德已發布PLANAR、LEMASS兩個品牌,新產品含Micro-LED電視。日前,PLANAR還與國美零售達成戰略合作,以「大尺寸」、「8K」、「Micro LED」為核心標籤推廣大尺寸電視。
  • 世界500強霍尼韋爾新興市場中國總部在漢揭牌
    我們對武漢持續發展充滿信心,為中國不斷擴大開放感到鼓舞,將在中國持續創新,滿足本地客戶需求。」霍尼韋爾新興市場總部及創新中心揭牌儀式。記者高勇 攝5月19日,霍尼韋爾公司新興市場總部暨創新中心在漢揭牌,該公司全球高增長地區總裁沈達理在視頻致詞中表示。
  • [公司]漢鼎宇佑:三股東江蘇聯峰持續減持
    這也是江蘇聯峰在2019年3月6日成為漢鼎宇佑第三大股東之後,第三次連續減持。從開始的增持看好到之後的接連減持,背後有何原因?  公告顯示,江蘇聯峰在2019年3月份增持之前,已在2018年10月通過大宗交易持有漢鼎宇佑1.58%股份。漢鼎宇佑公告稱,江蘇聯峰增持公司是看好其在智慧城市和智慧醫療領域的布局。  漢鼎宇佑創立於2002年,以智能化起家,並於2012年登陸創業板,實現了10年上市的奇蹟,很快就發展成為行業領軍企業。而江蘇聯峰背後的永聯村吳氏家族則更為引人注目。
  • 太倉:注重產業升級 優化營商環境 5年新增百家德企
    「十三五」期間,圍繞「共塑創新」,該市踩準節拍,做大德資規模,推動在太德企創新研發、轉型升級,太倉高頻參加國家層面對德交流互動,形成中德融合創新高位發展格局。5年增百家德企,德資規模持續做大2020年初,博澤驅動系統入駐太倉,最近,賽斯流體技術設備落戶高新區,德資企業落戶熱情絲毫沒受疫情影響。
  • 新興市場資金流入創新高背後:中國資產吸金能力「一馬當先」
    東方資本(East Capital)合伙人Jacob Grapengiesser認為,當前全球資本對新興市場的押注正趨於多元化,比如不少機構看好中國和印度的經濟持續增長,也有那部分資本押注旅遊業復甦將令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