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2020年世界窮人日文告:向窮人伸手施惠

2021-02-15 天主教靈修

新冠*yi*情突然而至,令我們措手不及,深感迷惘和無力。然而,向窮人伸出的手絕非一朝一夕而成,它反倒見證出我們如何妥善準備辨認出窮人,在他們有需要時加以扶助。教宗方濟各在2020年的世界窮人日文告中闡述了這一點。聖座新聞室於6月13日以直播形式召開記者會,介紹了本年度的窮人日文告,主題為「向窮人伸手施惠」(參閱:德七36)。

舊約《德訓篇》的睿智勸言貫穿了第四屆世界窮人日文告。教宗指出,這些金玉良言的作者生活在大約主歷前兩百年,「這些意義深遠的話語今日也有助於我們專注於本質,跨越冷漠的障礙」。《德訓篇》開門見山便為許多具體的人生處境提出建言,其中包括貧窮。在一頁又一頁的金玉良言裡,我們發現這位作者「再三提及天主,卻又不忘關注具體的人」。事實上,「獻給天主的祈禱,以及對窮人和受苦者的關懷,二者之間密不可分」,因為在服務窮人時,上主降福我們,祈禱得以實現。

關注窮人絕非易事,但這是把個人和社會生活導入正確方向的必要條件。面對物質和精神匱乏的人,我們總會問自己該如何提供協助。教宗表示,「基督徒團體蒙召參與這分享的經驗,意識到我們責無旁貸。為了成為窮人的支柱,首要之務是親自活出福音勸諭中的貧窮」。在這方面,教會確實沒有全面的解決方法;但是教會能「籍著基督的恩寵,作出見證和分享之舉,並感到有義務為缺乏生活所需的人提出請求」

接著,教宗在文告中談論了許多「伸出的手」。首先,伸出手的人會發現自己能通過行動來賦予生命意義。再者,「伸出的手」是一種記號,令人立刻聯想到「親近、關懷和愛」。「在病毒肆虐全球,帶來痛苦和死亡、不安與迷惘的這幾個月裡,我們能看見多少伸出的手!」它們是憂心忡忡的醫生伸出的手,試圖為每個病患找到正確的解藥;它們是護士伸出的手,即使超過工作時間,也在照顧病人;它們是政*fu*人員伸出的手,想方設法儘量解救更多的人;它們是藥劑師伸出的手,在與人接觸的高風險中處理眾多需求;它們是志願者伸出的手,援助在街頭或家中糧食短缺的人;它們是勞動者伸出的手,提供基本服務、保障安全。「我們還能描述許多其它伸出的手,甚至撰寫一篇善行的德敘禱文。這所有的手都挑戰了傳染和恐懼,帶來支持與安慰。」

教宗寫道:「這次*yi*情突然而至,令我們措手不及,深感迷惘和無力。然而,向窮人伸出的手絕非一朝一夕而成,它反倒見證出我們如何妥善準備辨認出窮人,在他們有需要時加以扶助。慈悲的工具並非一蹴可幾,卻需要日常鍛鍊,第一步驟是要意識到我們多麼需要先得到那伸向自己的手。」

在當前的*yi*情中,「我們感到更加匱乏和軟弱」,因為我們體嘗到自己的限度和自由受限制。而在足不出戶的寂靜中,「我們重新發現簡樸的重要性,回歸本質,培養出新的兄弟情誼的需求,好能互相協助,彼此尊重」。因此,「向窮人伸手施惠」這句勸言,邀請所有感到命運相連的人負起責任,替最弱小者扛起重擔,誠如聖保祿所言:「你們應彼此協助背負重擔,這樣你們就滿全了基督的法律。」(參閱:迦六2)關於這點,《德訓篇》提出了扶助弱小的具體行動:「不要中止哭吊的人,要同哀悼的人一同哀悼。看望病人,不可怠慢。」(七38-39)

此外,談到「向窮人伸手施惠」,教宗也提及截然相反的態度,也就是:袖手旁觀,對貧窮無動於衷,反而經常成為同謀。冷漠和冷嘲熱諷是他們的家常便飯。除此之外,有些伸出的手在電腦上飛快地把大筆金錢從世界的一端轉到另一端,造就極少數人的富貴和黎民百姓的苦難;另外有些伸出的手靠販賣軍火來累積財富,卻讓孩子等其它人的手用這些武器來撒播死亡和貧窮;還有些伸出的手暗地裡違法互惠,快速又腐敗地斂財。為此,教宗疾呼,務必把這些手「轉變成促進全世界正義與和平的工具」。

《德訓篇》這段規勸的結尾是:「你在一切事上,要記得你的末日。」教宗闡明這句勸言的雙重詮釋,說:「第一個詮釋點出,我們必須隨時考慮到我們生命的終結。」謹記我們共同的命運有助於在生活中關注赤貧者和缺少機會的人。第二個詮釋格外強調目的,因為「我們生命的目的敦促我們樂此不疲地實踐計劃、踏上旅途」。「我們每個行動的目的必會是愛」,所以我們朝著愛前行,分享、奉獻並服務。

教宗最後懇求天主之母、眾窮人的母親陪伴我們每天與窮人相遇的旅途。願聖母瑪利亞的轉禱能把「伸出的手化為分享的擁抱、重新尋獲手足之愛的相擁」。

相關焦點

  • 教宗方濟各第一屆世界窮人日文告
    第一屆世界窮人日文告 常年期第33主日
  • 剛剛教宗發布2019世界病人日文告--德蘭修女,對任何遭受苦難者的無償愛情典範
    【教宗影片】教宗改變世界的10句話,你都知道嗎?【磐石之聲】教宗直言「與其進堂後憎恨他人倒不如像無神論者一樣生活」教宗方濟各2019年世界病人日文告:分施是基督徒的健康顯示器教宗方濟各為第27屆世界病人日發表的文告強調了「白白分施」的含義,指出分施是能夠向個人主義和當代社會分裂提出挑戰的典範。本屆世界病人日將於2月11日在印度加爾各答舉行。
  • 教宗世界病人日文告:拒絕偽善,優先建立與病患的個人關係
    (梵蒂岡新聞網)聖座於元月12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第29屆世界病人日文告,主題為「你們的師傅只有一位,你們眾人都是兄弟」(瑪廿三8)
  • 【磐石之聲】第56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切莫對天主的召叫充耳不聞
    文/梵蒂岡新聞網網站 編輯/海鷗傳信RC公共平臺【磐石之聲】教宗:基督徒不要成為偽君子,不要粉飾自己的靈魂/為天主與人的修和服務【四旬期必看】耶穌受難記(天主教版)第56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教宗方濟各在第56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中如此勉勵道。許諾和冒險是教宗方濟各在第56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中強調的兩個幅度。這份文告的靈感來源是耶穌召叫首批門徒的事跡(谷一16-20),以及剛結束的兩大盛事: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和巴拿馬世青節。教會在這些活動中聆聽青年和他們的所需,試圖向他們作出具體回應。
  • 《特蕾莎修女》:「做一個住在窮人中間的窮人」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2016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支月英,她是一位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裡,離鄉鎮45公裡,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 窮人賺錢靠什麼,2020最新適合窮人創業的好項目,建議試試
    目前很多人面臨職場生活的壓力,都對於未來的生活可謂是沒有明確的目標,尤其是現如今生活在農村的人,對未來的生活更是不知道該從何發展,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適合窮人的好項目呢?今天小編總結了2020最新適合窮人創業的好項目,投資少風險低,發展前景好的幾個小本項目,希望今後的生活中更多的人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 教宗方濟各:第54屆世界傳播日文告
    (出十2)生命成為故事我想將今年的世界傳播日文告專注於「講故事」這個主題上,因為我相信,我們若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我們就必須從美好的故事汲取真理,而這些故事是能夠建立,而非拆毀,能幫助我們再次尋根和獲得力量,一起向前邁進。
  • 窮人窮,真的是因為窮人思維嗎?
    更有甚者對窮人大加鞭笞,只要提到窮人,就是窮人思維在作怪。窮人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能做長遠打算。為此出現了許多訴說窮人思維的故事。來證明窮人的智慧低下,目光短淺。可是我們不禁要問,窮人窮,真的只是因為窮人思維嗎?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很窮很窮的窮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一片貧瘠的土地,務農為生。
  • 窮人缺什麼 (3)
    所謂最小的代價,是和傳統媒體相比。富人看演出,窮人看電視;富人看畫報,窮人看報紙;就算是報紙,也分得很細,有的是白領報,有的是市民報,有的賣二元,有的賣五角,價格不一樣,檔次也不同。上網則簡單得多,只收上網費,至於價格,該多少是多少,國家有規定,電腦有程序,就是比爾蓋茨來了,想多交幾元也不行。窮人又要說了,比爾蓋茨交幾元,相當於十牛一毛,我們也交幾元,那可就相當於砍掉一隻牛蹄子了,不公平呀!
  • 註定「一事無成」的窮人,往往有一種可悲的窮人思維,你中招沒?
    註定「一事無成」的窮人,往往有一種可悲的窮人思維,你中招沒?這種可悲的窮人思維,就叫「我沒有機會」!社會上有許多一事無成的窮人,他們的可悲之處不在於沒有機會,而是當機會來到他的身邊,向他伸出成功之手時,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他們可能正躺在床上睡大覺呢!而當他們看到別人發財致富之後,又會找藉口安慰自己說:「怪只怪老天太不公平,我沒有機會啊,機會都留給了別人。」這無疑是一種可悲的窮人思維。
  • 殘酷底層與上流社會: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歡迎窮人
    人人都有生存的權力,可不是人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力,透過殘酷底層與上流社會,才會發現雖同樣是人,可這個世界不歡迎窮人。 紀錄片拍攝了居住在倫敦的富豪們的食物有多麼奢侈,5000英鎊一杯的酒,數十萬人民幣的魚子醬,紀錄片中的倫敦富豪們對這樣的價格早已經司空見慣,他們一頓飯的花銷可能是普通人幾十年的積蓄。 這樣的花銷在底層窮人聽來甚至會被當成謊言,窮人和富人生活在兩個天差地別的世界。
  • 為什麼中國窮人光棍那麼多
    難道說世界上唯獨中國窮人最窮嗎?世界上窮的國家窮人多得是,有的國家窮人一個男人為什麼都能娶上幾個媳婦呢?中國窮人光棍為什麼那麼多呢?只因為別的國家女人多男人的少。甚至有的國家窮,窮人窮的更可憐就是資源豐富女人泛濫成災,女人都嫁不出去所以男人就沒有一個光棍漢。
  • 天主教兩代教宗間的權力交接《教宗的承繼》
    《教宗的承繼》爾南多·梅裡爾斯導演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講羅馬天主教兩代教宗間的權力交接,教宗是天主教最高領袖,雖然在西方教宗跟教皇的內涵不同,但中文世界一般混用,下面我也習慣性地教皇了。2005年羅馬天主教第264任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因病去世,教庭急需選出新的教皇來統領12億信眾,大主角齊聚梵蒂岡,投小球,選出新一任的教皇,一旦達到了法定多的票數,西斯廷教堂的煙囪裡就會冒出白煙,達不到就會冒黑煙,第一輪的是黑煙,第二輪也黃了,第三輪有結果了,來自德國的本篤16世拿到了多數選票,順利當選第265任教皇這個位置,一般都是由來自歐洲的主教擔任。
  • 教宗的承繼
    對本篤教宗辭職的驚諤惋惜和對新教宗方濟誕生的高興喜悅幾乎是同時存在於心裡。這樣的情感似乎只有在天主教會裡才能看得見,因為,包容與愛最終會戰勝各種分歧和不解。縱然傷感會隨著各式各樣的困惑,但是向前的決心很快就能放回天主聖神的指引之下。《教宗的承繼》可以說就是在教宗新舊交替這件事情上給全世界尋找一種「合理化」解釋。
  • 教宗的承繼:一堂義大利語言文化課
    現實(上圖)與影片中(下)的兩位教宗天主教世界迎來了兩名在世的教宗,這是一千年來未曾有過的。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是著名神學家,被外界視為保守派,而耶穌會士出身的方濟各個人風格更平實樸素,被認為是開明的改革派。
  • 什麼是窮人思維?
    由窮人變富人是一個艱難和漫長的過程,但比起做窮人來說,做一個思想上的「窮人」更為可怕。什麼是窮人思維?先來看一個故事:有個窮人,很窮,一個富人見他可憐,就起了善心,想幫他致富。富人送給他一頭牛,囑他好好開荒,等春天來了撒上種子,秋天就可以遠離那個「窮」字了。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
  • 窮人「致富」的機遇來了?2020年4大暴利行業,利潤高,成本低!
    身為窮人,肯定有這樣一個疑問,同樣都是人,為啥我不如富人賺錢多?同樣的工作時間,為啥人家賺的錢比我多? 其實窮人和富人之間,差的往往是一個機遇。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結果表明,窮人貧困的根源在於他們獲取信息的有限性。
  • 每次看完國產劇中窮人的生活,對不起!是我不配當窮人
    每次看完國產劇中窮人的生活,對不起!是我不配當窮人2019年一部韓國電影在各大電影節上大放光彩,一舉拿下了多項獎,不僅拿下了金棕櫚最佳影片獎,今年也是拿下了奧斯卡最影片獎,足以可見,此片的質量有多好,而看了此片的人,也對影片有著很不錯的評價。
  • 《紅樓夢》是一部「窮人的經濟學」
    西奧多·舒爾茨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致力於農業經濟學的研究,提出了窮人經濟學理論。舒爾茨說:「世界上大多數是貧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那麼你就會懂得經濟學當中許多重要的原理;世界上大多數貧窮人當中,又主要以農業為生計的,如果你懂得了農業,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這段話被後來者廣泛引用並不斷引申。
  • 【公教動態】| 關於教宗的新書發行 教宗直言同性戀問題
    教宗談到當天晚上即將開始的將臨期,說這是「安慰和希望的時期」,並進入新的禮儀年,「帶來天主的新意,因為天主是一切安慰的主」。(梵蒂岡新聞網)適逢本篤十五世教宗頒布《夫至大》宗座牧函一百周年,教宗方濟各欽定2019年10月為特別傳教月,邀請教會履行她的傳教責任。11月30日上午,斐洛尼樞機、宗座傳教善會主席達爾託索(Giampietro dal Toso)總主教、宗座傳教聯盟秘書長梅洛尼(Fabrizio Meroni)神父都出席了在聖座新聞室召開的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