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小孩早熟,大人晚熟。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就能告訴你,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上下車要按順序排隊,可一個成年人卻經常跟你說,法不責眾,挨罰的一定不是你。
可見,一個人心智成熟與否,和年齡沒什麼關係。
經常有人問我,心智成熟的人,應該什麼樣?自認做的不好,所以,往身邊人身上找了找,我發現,心智成熟的人都有三個特點。
先說說最近身邊發生的一件事兒。
兩個過去關係挺好的鄰居,產生了矛盾,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居委會派了好幾撥人來調解,還是沒完沒了地折騰,原來,其中一家老兩口養了一條泰迪狗。
那隻小狗,我見過,才幾個月大,成天蹦蹦跳跳的,活潑得不行。我一直覺得老人養狗是子女不在身邊時,特好的一種情感寄託。可沒想到,因為這條小狗,二老每天要遭鄰居的白眼。
二老的鄰居是一對八零後小夫妻,妻子特別怕狗,看見狗就躲得遠遠的,可是兩家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就算再努力地躲避,也難免有個面對面的時候。
不久前,一次電梯偶遇,嚇了怕狗的小姑娘一跳,她的丈夫衝到前面,就要踹狗,可是老人特別有禮貌地一邊道歉,一邊抱起小狗。
從那以後,這對夫妻就不依不饒地在小區裡逢人就說,這年頭,養狗的都有病。人還養不活呢,還養狗。他們甚至想組織小區居民寫一個聯合聲明,抗議社區養狗。
當然,並沒有人響應。鄰居一個二孩兒媽無可奈何地說,我們家孩子都不玩兒拉幫結派這一套了。這對小夫妻大概也不知道,自己已經默默地成為社區裡幼稚的典範。
小區裡,不喜歡寵物的,甚至害怕寵物的人有很多,但他們從不評論養寵物者的生活方式。這也是我特別喜歡這個小區的原因,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沒有一種閒言碎語可以成為輿論暴力。
有時候,你問他們,真的能接受那些巨大的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嗎?他們會瀟灑地擺擺手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這有什麼大不了呢。
所謂成熟,就是一個離「必須」越來越遠的過程。
能接受的人越來越多,看不慣的事越來越少,不再用自己的三觀衡量別人的言談舉止,也不再製造輿論來強迫別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