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覺、危機感、求生欲,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四個階段——天人合一思想體系第四集01
一個人從小到大,從設想到成果,從夢想到成功,可以推論出如下四個階段。
一是幻想階段,時間線在人的孩提時代;二是依賴階段,可能生理已經成年,但心智還是巨嬰;三是行動階段,這是真正的身心成熟;四是回饋成果階段,人生強人,縱橫捭闔!
幻想階段(孩提)
1、幻想(孩提)階段:純粹的抽象思維,無需根據地放飛想像。
所有的幻想都是自欺欺人。
還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嗎?總想像著自己長大之後,會成什麼樣子?是強人,是總統,是科學家?
最後呢,這些願望大都沒有實現吧? 為什麼,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思維,沒有行動的支撐,是片面的、跳躍的,既不持續,又不聰明。沒有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依賴階段(巨嬰)
2、依賴(巨嬰)階段:沒有發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依賴外界給予謀求生存;
在上述階段長大後,發現自己只是一個凡人。甚至只是一個弱者。一個總是被傷害的人。所以,你認可了命運的不公,也認可了自己的不作為,所以「月光」很正常,啃老亦無妨。可你真的只能是弱者嗎?你只是被失敗打擊的習以為常的可憐人而已。因為你跪下了自己要強的膝蓋,所以各種困難也就在你面前作威作福。
當沒有了鬥志,精神的支柱被現實磨滅,也就只能如藤蔓一樣依附強者;如蟲子一樣寄生。
其實,你需要的是保持幻想階段的目標,保持那個時候的銳氣,補強智識與經驗不足的心智,學會腳踏實地的行動。
可結果呢?目標幻滅了,銳氣消失了,心智不成熟,行動還懶惰。活著猶如行屍走肉,這是怪命運的打擊還是自我的放逐呢?
無論這樣的人形體有多大、多老,他的心智不過是「巨嬰」,苟活於世而已。
行動階段(成人)
3、行動(成人)階段:懂得自身思想與客觀實際的相結合;
通過第一階段的幻想,也經歷了第二階段貴人的輔助的反思。他們告別了思維的幼稚,也告別了依附於人的軟弱,以智慧建立計劃,以強硬展開行動。無論去路有多少障礙,都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內心中的一個信念自強不息,報恩而非依賴、索取;另一個信念是修心開智,深知沒有智慧的行動都是盲人摸象,只會徒勞無功。所以他們向長者學習、向同行學習,向敵人學習,總是要找到最有效率的方法,找到最能產生結果的智慧,以此敢於直面競爭、並敗敵致勝。
當懂得了責任,注意調整自己的方法,並在現實中用行動來糾偏,那麼就可以競爭中取勝。其結果就可以呈現。
回饋成果階段(強人)
4、回饋成果(強人)階段:行動產生成果,成果改變世界,讓夢想照進現實。
到此階段,從一開始的不知天高地厚,到被現實擊敗的心灰意冷,再到背水一戰的絕地反擊,終於走上了人生高點。若能珍惜過往的經驗,前事不忘,慎終、追遠,便可持續的自我超越。
以持續的行動,創造持續的成果。以持續的積累來回饋這個世界,而兒時的夢想也可以再次被觸摸。
由是觀之,人生就是一個正反、正反、正反的循環;兒時的無邊夢想為正;青年時的撞到南牆為反;面對逆境的勇敢蛻變為正;現實中的各種誘惑為反。在如上考驗中,始終心中有正念,謹防反面事件的發生。於一念前行中,常思各種問題並提前預防,如此才能為人生的終局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最近網絡上有一個熱詞,叫做「求生欲」,特指在與戀人相處時,能及時發現問題並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給出好的辦法,從而順利通過考驗。否則被分手都不知道原因。
這其實就是兩個字「警覺」,能以反向思維提前發現看似「好局」中潛存的問題,才能不因問題突然爆發而措手不及。猶如近階段的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一樣,如果能有更多的「八勇士」來做吹哨人,可能這次疫情就不會有這麼廣泛的破壞力了。
由是觀之。一個人常處於一二階段,就是因為沒有「警覺」「危機感」「反向思維」;我們應該面對目標能以正向思維來貫徹;面對問題則以反向思維來發現,面對挫折逆境等反面打擊依然有正面信念。
如此正反結合,才能不在一二階段碌碌無為;也才能在第三階段甩開包袱、展開行動,進行人生的逆襲;也不會在第四階段痛失好局,而是事有可為、大幹快上;事不可為、靜守從容;如此慣於世路艱辛,才能碩果纍纍,真正回饋一路走來對你關愛有加的每個人,給他們最好的物質保障與智慧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