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級的心智模式成長模型

2020-12-1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有很多人會問,看過很多道理,為什麼還是掌握不好,過不好這一生呢?筆者給出了答案——知識是別人的,心智是自己的。只有覺知到心智模式,才是自我超越的起點。

去年,美團王慧文的一個朋友圈引發熱議:

他轉發了上面這個模型,鄧寧-克魯格心理效應,並附上自己的解讀:

有擔當的管理者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把下屬從愚昧之巔推到絕望之谷,至於他能否爬上開悟之坡,就看個人造化了。

鄧寧-克魯格效應(The Dunning-Kruger Effect),也稱達克效應(D-K Effect)。

大意是說:

自我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認知偏差就越大,越容易自我膨脹(站在愚昧之巔);反過來,自我認知水平越高的人,認知偏差就越小,越容易自我超越(走上開悟之坡)。鄧寧更一針見血地說:如果你沒有能力,你就不會知道自己沒有能力。

整個人生,分為四個階段: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本質上,這4個階段,是一個人心智模式,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成長過程。

如何從愚昧之巔走到開悟之坡?有很多種方法,我們給出了一個全新心智模式成長模型。

所謂心智模式,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如何認知外部事物?如何思考,如何行動?

我們把人的一生分為7種心智模式,分別是吸收性心智、他律性心智、自我性心智、選擇性心智、對標性心智、成長性心智和覺知性心智。

一、吸收性心智(0-6歲)

蒙臺梭利是一位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開創了一個新品類「蒙氏幼兒園」。

蒙臺梭利認為0-6歲的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其中,0-3歲是無意識,3-6歲漸漸開始有意識。

吸收性心智有幾個特徵:

兒童沒有固有心智模式,他們用無意識進行學習和記憶,所以毫不費力;兒童可以同時進行多任務活動,比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和大人說話,一邊玩遊戲;兒童的心智像海綿一樣,不分好壞,言傳的,身教的,不言之教的,全部吸收;兒童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敏感期(事半功倍的能力爆發期)。

二、他律性心智(6-16歲)

進入小學以後,被學校和家長嚴格管理和督促(這是他律,不是自律),認真學習,進步飛快。

這一階段是人生中智力水平進步最快,每天都在接觸大量的新知識,創新思維非常活躍(每天的念頭中,新念頭佔比非常高)。

三、自我性心智(16-26歲)

自我性心智時間長短,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人一輩子都非常自我,也有人一輩子都謙虛好學。

12-16歲,孩子的自主意識逐漸增強,有點像剛剛學會騎自行車,又不能熟練掌握,經常發生事故一樣,孩子在這一段特別叛逆。

一般,我們認為孩子16歲起,就具有相對的獨立人格。

18歲上了大學離開父母視線以後,他律突然沒了,自律還沒有形成,自主意識極度膨脹。

直到戀愛、結婚、生子,需要犧牲自主空間,需要與他人達成妥協,他律的規則又逐漸上來了。

有的人一生都走不出自我性心智,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經常批判別人,主要健身運動就是網上抬槓(用自己的價值觀去給別人打分,總在看別人負面)。

也有的人非常善於發揮自我性心智,揚長避短,成為意志力和執行力超強的領導,往往能取得特別大的成就。

四、選擇性心智(26-36歲)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其實,這講的是我們進入社會以後,開始進行一系列重大選擇,從事業到家庭。

這些重大的選擇,往往是在我們心智都不是太成熟時決定的,因此,需要運用到特別大的潛意識的力量,來克服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

這種潛意識的力量之強大,會讓我們變成路徑依賴。也就是選擇性心智。

路徑依賴,決定著我們有穩定的喜好和穩定的排斥。

選擇性心智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選擇性記憶。

一旦進入選擇性心智,人生就進入了下降通道。於是,我們思維模式就逐漸固化了,進入了能力舒適區,走不出來。

五、對標性心智(36-46歲)

如果事業還算順利,我們就算一輩子走不出來選擇性心智,我們也感覺不到,依然幸福滿滿。

可是,如果40歲左右,事業忽然不順了,突然發現比自己優秀的同齡人比比皆是,再加上經常收到信息:

別人家的孩子又怎麼樣進步了?別人家又怎麼買房買車了?

於是,進入了對標性心智。有的人在比較中迷失了自我,自信坍塌,跌進絕望之谷。

凡事都有利弊,也有的人一下子心態就轉變了,心也虛了,人也謙和了,空杯心態也出來了。

經常研究對標的長處,學以致用,就從絕望之谷逐漸爬出來了。

一個人最大的風險就是看不到任何風險。一個人一生高度,取決於能找到多少個對標?就是「用師者王,用友者霸」那種對標。

六、成長性心智(46-56歲)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

一個人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從四十歲開始。

40歲以後,一部分人性格溫和了,把注意力從外部評價上,往回收。不需要得到別人的表揚,也能自我燃燒。被別人誤解,被惡意批評,也不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穩定。

一部分人找到自己的第二次生命,豁然開朗。原來「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於是,進入成長性心智。此時,我們已經錯過了人生最佳學習階段(6-16歲),而且,我們已經形成了大量固化思維和路徑依賴。

成長,就是一系列的破殼而出,自我革新。破的就是固化思維、路徑依賴、舒適區、對不確定性的恐懼,也叫破我執。

少數人會進入「物我兩忘」的心流狀態,從而開啟人生的第二高峰期。

七、覺知性心智(56歲以後)

一個人一旦進入成長性心智,就很容易進入覺知性心智。

我們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通常分為兩種:一是靠感性來感知,二是靠理性來認知。

這兩種方式,長期以來都受到選擇性心智的主導,也就是始終我們要判斷對與錯、善與惡、美與醜。

覺知性心智,有一種方法,叫正念。正念,就是不加評判地對當下的覺知。

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不就是老子說的「復歸嬰兒」麼?這種心理狀態,在我們一生中,只有在6歲前才有,那時叫吸收性心智。

覺知性心智,與吸收性心智有相似之處,但還是有本質不同的。

儘管不判斷對與錯,並不意味著人就好壞不分了,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了知分別而不起分別心」。

我們與自我和解了,很多一直在糾結的「我執」與眾多心結,在這一刻就打開了。

覺知性心智,對認知過程與認知策略,都加以覺察與監控。

生命,會呈現一種強大的旁觀者效應。這個旁觀者,正是來自於潛意識。6-16歲所擁有的那些超強記憶力,又恢復了。

覺知性心智,對認知資源的分配能力大大增加了,還會出現狙擊手效應。心流所帶來的良好競技狀態經常出現。

在覺知性心智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無沾染,出入無礙。專注、通感、直指人心,乃至創新思維都大大激發了。

總之,這七種心智模式,是鄧寧-克魯格心理效應中從巨嬰走向大師的戰略路線圖。

吸收性心智和覺知性心智,都是「我執」比較弱的返樸歸真。區別是:前者是一張白紙,後者是知世故而不起世故心。自我性心智和選擇性心智,都是「我執」比較強的自我實現。區別是:前者在建構自己的房子(思想體系),後者是房子不再保養和維修了。他律性心智和成長性心智,都是一生中自我迭代最快的好時光。區別是:前者是他律,以學習知識為主,考試成績是標準;後者是自律,以學習技能和思維為主,解決問題是標準。對標性心智,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天使的一面,可以催人奮進;魔鬼的另一面,就是自信坍塌。經常有人會問:為什麼學習了大量的知識,懂了很多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答案是:知識是別人的,心智是自己的。只有覺知到心智模式,才是自我超越的起點。

#專欄作家#

曹升,灰度認知社創始人。專注研究傳統產業+網際網路、認知商業化、領導力禪修。擔任滴滴出行用戶價值課程講師、美團外賣CEO課程特約講師、360產品經理訓練營課程講師、水滴產品學院特約講師、知脈對標學院聯合創始人&首席產品官、北大創業營特約講師、經濟觀察報特約研究員、中國建築裝飾協會首席戰略投資顧問、多家知名公司投資顧問等。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大師級心智模式的底層邏輯
    本質上,這4個階段,是一個人心智模式,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成長過程。如何從愚昧之巔走到開悟之坡?有很多種方法,我們給出了一個全新心智模式成長模型。我們把人的一生分為7種心智模式,分別是吸收性心智、他律性心智、自我性心智、選擇性心智、對標性心智、成長性心智和覺知性心智。一、吸收性心智(0-6歲)蒙臺梭利是一位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開創了一個新品類「蒙氏幼兒園」。蒙臺梭利認為0-6歲的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 90後勵志作家,2020全新心智成長作品,《失落的寶典》重磅問世!
    22歲那一年,剛大學畢業的我,吹了一個牛,未來10年我要成為一位心智成長導師和作家!25歲那一年,我發布了人生首部青春文學作品《當夢醒來》,也取得了3個月銷量破萬的成績!28歲這一年,感恩疫情過後我還活著,並且順利發布我的第二部作品《失落的寶典》!
  • 七大心智模型,讓營銷更高效!
    今天,和你聊點AI 做不到、人類獨一份的本事:高效營銷的心智模型,以及最重要的——在實戰中的應用方法。畢竟,不給方法,只給你一堆名詞解釋:xx 效應、xx原理、xx模型,那你不如去看百度百科!很多朋友可能沒聽說過心智模型,或者聽說過但有點懵,不知道具體怎麼用。其實無論做市場、策略還是做文案,幾乎每個環節都會涉及到心智模型,小到設計交互、挖掘洞察,大到策略定位、市場細分。
  • 心智模式,主宰我們的真實世界
    關鍵在於我們是「仁者」還是「智者」,也即取決於我們的心智模式。同一事物、同一情境,在不同心智模式過濾之下,會在心中裡形成不同概念和印象,這些概念和印象會決定我們的行動。所以,真實存在的、影響我們最大的,並非外在世界,而是受心智模式過濾後的內在世界。因此,改造心智模式,就能改造自己的內在世界。佛家講,一念即是菩提,一念即是煩惱。著眼點在自己的心念,而非外境。
  • 大師級代言+大師級工藝,北鬥星「大師級·真蒸烤」重新定義蒸烤一體集成灶
    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作為「新生」的北鬥星,卻憑藉獨特的設計、創新的性能、極致的工藝以黑馬之姿迅速成長為行業新秀。如今,在蒸烤類集成灶已經成為各大企業標配的當下,北鬥星以高精尖的大師級工藝打破蒸烤技術天花板,解決「蒸不熟,烤不透」的行業普遍性問題,以」大師級,真蒸烤「重新定義蒸烤一體集成灶。何為大師級?何為真蒸烤?發布會上,北鬥星研究院院長張祥程先生,為大家帶來了詳細解讀。
  • 為什麼說你的心智模式,會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於是,當我們加深某一領域的知識時,我們的目標不應是收集大量信息,而是建立一個心智模式。這也是偉大成就者的共同特徵:在他們的領域,他們都有高度發達、精細的心智模式。高度發達、精細的心智模式是決定你人生方向的關鍵之一,對所有人來說,建立良好的心智模式會使你的表現更出色,並且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 【分享】SketchUp 素材模型下載 /SU草圖大師模型免費下載-011【鋼琴模型】
    :鋼琴模型一個2020年9月20日SketchUp軟體又稱草圖大師  是一款優秀的設計工具軟體上手簡單,效果不錯,可以使用各種插件我曾經一直在想,我想打造一個微信的SU草圖大師免費模型分享平臺,分享各類小模型
  • 還不懂這7個心智模型?小心來自AI的暴擊
    今天,和你聊點AI 做不到、人類獨一份的本事:高效營銷的心智模型,以及最重要的——在實戰中的應用方法。畢竟,不給方法,只給你一堆名詞解釋:xx 效應、xx原理、xx模型,那你不如去看百度百科!很多朋友可能沒聽說過心智模型,或者聽說過但有點懵,不知道具體怎麼用。
  • 真正能成事的人,都是「心智突圍」的高手
    我們被習慣所左右,不假思索地按照習慣的模式去看問題、做事情,就像物體順著自己的慣性運動一樣。其實,習慣的背後是一個人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就是一個人對人、事、物慣有的態度和看法。心智模式是不易覺察的,它有一種「框架效應」,讓我們不自覺地選取一種取景框,根據自己的感知偏好,選擇性地接納事實,選擇性地看到我們心智模式裡認可的東西。
  • 史詩級樂高展引爆奧克蘭,世界級樂高大神亮相,紐西蘭首發新作模型,7.5米樂高模型稱霸南半球!
    各位樂高迷們一定很想近距離欣賞大神級別的樂高模型吧?明天(12月3日起)在奧克蘭博物館舉行的Brickman Awesome:史詩級樂高作品展 你萌千萬別錯過!展品包括南半球最高的樂高模型——高達7.5米的NASA SLS火箭。該樂高火箭模型的搭建耗時500小時,由45萬塊樂高積木拼接而成。
  • 豆瓣8.1分,讀完這本書簡直賺大了,幫你解開心智之謎:心智探奇
    有框架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晰的理解事物,有了簡化模型就可以更直觀的審視問題。舉幾個慄子:地球有70億,我們只能感受到,哇!好多人,但只是很模糊的感知。如果說幾個經常用的分析框架:男女、種族、國家、五大洲、文化、信仰等等,用這些框架模型去看70億人,是不是清晰很多。
  • 面向神經機器翻譯的篇章級單語修正模型
    《面向神經機器翻譯的篇章級單語修正模型》[1]是EMNLP2019上一篇關於篇章級神經機器翻譯的工作。針對篇章級雙語數據稀缺的問題,這篇文章探討了如何利用篇章級單語數據來提升最終性能,提出了一種基於目標端單語的篇章級修正模型(DocRepair),用來修正傳統的句子級翻譯結果。
  • 第58屆靜岡模型展【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賽】參展實錄回顧
    對於海外參展而言,最困難的恐怕就是展品的攜帶了,一件件精緻的模型展品,都禁不起航空託運這道坎。因此,幾乎每位成員都儘可能的將日用行李託運,手提參展模型登機,畢竟模型對於參展的每個人,都是優先級放在首位的。
  • 艦船模型大師笹原大,出席第十四屆【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賽】
    第十四屆【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賽】來了!HUNTER噴筆,成為第十四屆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賽獎盃贊助商這次公布本屆賽事首位重磅嘉賓:他就是日本著名艦船模型製作大師——笹原 大先生!主要在《月刊Model Graphix》和《艦船模型專業雜誌Navy Yard》上發表1/700艦船模型作品。
  • 【國內模型盛會】天蠍大師帶你遊2015年香港比例模型公開賽【195P】
    今天的推送文字,全部由剛剛在2015年香港比例模型公開賽上獲得人物組獎牌的天蠍老師提供!照片採取了天蠍老師和Facebook的Raymond Wu老師的照片。在此也感謝各位老師對我們公眾號的一貫支持哦!
  • 草圖大師如何開啟透視?草圖大師開啟透視的操作步驟
    草圖大師如何開啟透視?如果我們想要在草圖大師Sketchup裡面對模型的整體構造進行修改觀察的話,有沒有辦法開啟SU模型的透視模式呢?本期,模型雲就為您整理了Sketchup草圖大師開啟透視的步驟,一起看看吧!
  • 閱讀是如何提升心智的?
    《洋蔥閱讀法》在「學習提升心智」這一節裡,論述了讀書能拓展人的知識面,能豐富人的學識,讓人懂得更多以前不懂的東西。但是,這個量變到質變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到底什麼是心智模式的提升呢?我們過去的體驗、經歷、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們的心智模式,那是我們的固有思維,也是我們的思維定勢。比如,一個貨車司機正在爬坡,迎面來了一輛車,車上的司機對他大喊:豬!貨車司機火了,大罵:你他媽的才是豬呢!
  • 打破成長壁壘,有書打造2020終身成長大課
    基於終身教育成長飛輪,打造現象級國民成長大課此次有書成長的力量共讀大會基於有書終身教育成長飛輪模型,從激發願力、提升效率、促進完成、學以致用四大維度為千萬用戶打造了一場國民級的成長大課通過激發用戶的好奇心,影響用戶不斷提出好的問題,從而發現自己的成長壁壘,找到自己的知識盲區,再根據科學的非線性成長模型引導個人提高學習效率,激發持續的成長動力,從成長力、學習力、幸福力、記憶力、寫作力五大維度高效促進學習能力持續提升,進而獲得學以致用與知行合一的成長型收穫,最終找到突破逆境的成長砝碼,提升綜合競爭力。
  • 心智遊戲電影:電影工業的新出路?
    這些表面上看起來不太好懂、對觀眾不友好,但實際是對觀眾發出強烈召喚,需要觀眾與電影一起玩遊戲的電影,被電影理論家埃爾塞瑟形象地稱為心智遊戲電影。這些影片裡常常會有詭異的細節、複雜的敘事、心智失常的主人公等,讓觀影過程變得十分燒腦,甚至必須多次觀看,才能對影片完全掌握。從2000年的《記憶碎片》開始,諾蘭的電影大都可以歸入這類心智遊戲電影之中,或至少具有心智遊戲電影的某些元素。
  • 層次高低與心智密切相關,真正層次高的人都有這五個心智,你有嗎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層次與一個人的心智密切相關,你的心智越成熟,你的層次就越高。而我們的心智越不成熟,我們的層次也會越低。而要想提升我們自己的層次,我們首先要學會糾正自己內心不成熟的心智模式,你的格局才會越來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