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你的心智模式,會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2021-02-23 精讀

本文開頭,先聽我講一個小故事:

雨後,一隻小蜘蛛很艱難地向牆上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溼,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向上爬,儘管一次又一次的掉下來……

第一個人看到了,幽幽地嘆了一口氣,自言語道:「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終日忙碌卻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

第二個人看到了說:「這隻蜘蛛真是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過去?我以後可能不能像它一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有事情不再往牛角尖鑽。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所感動。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並願意重新面對他最害怕的挑戰。

為什麼三個人在觀察同一件事後,看法、心理反應、行動會如此不一致?

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故事中的三人心智模式的不同,對外事物的認知角度不同,思考問題的路徑不同,所以最終採取的行動也截然不同。

心智模式是什麼?

心智模式作為一種抽象的綜合認知能力,根深蒂固存在於我們的心中,影響我們理解世界。

簡單來說就是,你所看到的,可能只是你想看到的

我們每個人都逃脫不了心智模式的控制,但同時也可以運用它來學習更多知識,遇事更得心應手。

於是,當我們加深某一領域的知識時,我們的目標不應是收集大量信息,而是建立一個心智模式。這也是偉大成就者的共同特徵:在他們的領域,他們都有高度發達、精細的心智模式

高度發達、精細的心智模式是決定你人生方向的關鍵之一,對所有人來說,建立良好的心智模式會使你的表現更出色,並且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心智模式形成思維框架,放置你日益增長的知識。

班傑明·富蘭克林,涉及的領域眾多,成就頗豐,並曾被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等人稱為「美國第一個偉大的文學家」。

在富蘭克林的自傳中,我們知道他是如何從一個普通人蛻變為傑出人士的。其中關於他如何自學寫作的細節,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他注意到創作需要大量的詞彙,於是在閱讀《旁觀者》的時候他用詩歌的方式重新改寫裡面的一些文字,等到他忘記的時候,又將詩歌改寫成散文,最後把他寫的東西與最初的文章一一比較。

其次,他覺得一篇好文章的關鍵在於組織結構,因此他對文章中的每一句都進行注釋,並把每個注釋寫在一張紙上,將順序打亂放置幾個星期,直至他忘掉那篇文章。

這時他又將這些註解按照正確順序排列下來,並且嘗試將那篇文章重寫一遍,與原文對照。這樣重複多次,他就會發現很多錯誤並將其修改過來。

富蘭克林就是用這樣的拆解、重組的方法來獲得長時間的記憶力,他在自己的心智模式內將大量知識整理有序,使之產生巨大的威力。

良好的心智模式會更易於我們學習知識和獲取新信息,因為它會使我們形成思維框架,不把知識當成孤立的數據,而是當作一個易於理解的大畫面裡的一部分。

心智模式能幫助你把相關與不相關信息區分開來。

在一項研究中,優秀飛行員和飛行學員同時聽一個航空控制中心的無線通信,然後被要求複述所聽到的內容時,優秀飛行員明顯表現的更出色。

飛行學員比優秀飛行員回憶了更多「填充物」式的、沒有實質意義的詞語,而那些優秀飛行員複述了更多有重要含義的詞語。

因為那些要求被複述的信息早已是優秀飛行員心智模式的一部分,所以他們更能夠釋放思維資源,把腦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去處理真正重要的信息

不僅飛行員,其實生活中的各行各業都體現了這個道理,經驗越豐富的人越能專注於重要的事情上。尤其在某個環境遇見新情況時,這種能力就越能凸顯其價值。

心智模式能幫你預測下一步將要發生什麼。

心智模式是人們在特定環境下基於自己的經歷總結形成的,我們就藉助於這個心智模式來觀察、思考、行動。

因此,經過長時間積累的人能夠清楚地知道在系統中,那些剛發生的事是如何影響接下來要發生的事的。

比如消防員,老手消防員看到一個火災場景,就會使用自己的心智模式去推斷什麼導致了火災,並預測接下來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是什麼。而新手只會看到明顯的情形,如火勢等。

我們說實踐出真知,心智模式也是個人在長時間的實踐後得到的經驗,並且穩固地保持在記憶深處,對我們的判斷和決策有著巨大的參考意義

以上就是心智模式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但也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心智模式並無絕對的對錯、好壞之分,它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在沒有太大變化的環境下,現有的心智模式將使我們遇見問題時得心應手;另一方面,如果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用原有的心智模式去觀察、思考和行動就會處處碰壁。

因此心智模式永遠不會過時,但也需要不停地擴展和改進。

管理學家彼得·聖吉說:

我們每個人都逃脫不了心智模式的控制,我們都是經過自己的方式、主觀的方式來觀察這個世界,所以說這可能是一個虛擬的世界。

因此,我們要時刻記得開闊自己的視野、審視自己的內心。通過自省,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使之更能「為我所用」。

記住,你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相關焦點

  • 面對低谷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人在繁華之中難以保持清醒,容易被世間紛雜衝昏頭腦,但是一個人能在低谷之中用更強大的心智對待低谷,相對來說才更加艱難。 《菜根譚》中說: 長袖善舞,多錢能賈,漫炫附魂之伎倆;孤槎濟川,只騎解圍,才是出格之奇偉。
  • 大師級心智模式的底層邏輯
    大意是說:自我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認知偏差就越大,越容易自我膨脹(站在愚昧之巔);反過來,自我認知水平越高的人,認知偏差就越小,越容易自我超越(走上開悟之坡)。鄧寧更一針見血地說:如果你沒有能力,你就不會知道自己沒有能力。
  • 《格局》眼界決定境界 格局決定人生
    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不一樣,格局也不一樣。 表面看來,「格局」這個詞顯得空靈縹緲,格局到底是什麼,誰也看不見,誰也摸不著。矽谷投資人、前騰訊副總裁吳軍也沒有給「格局」這個詞一個明確的定義,但在字裡行間中,人們能夠感受到他對格局的理解,那就是上升到一定層次、一定境界的人生態度,是人的眼界、心胸、氣度的總和。
  • 大師級的心智模式成長模型
    有很多人會問,看過很多道理,為什麼還是掌握不好,過不好這一生呢?筆者給出了答案——知識是別人的,心智是自己的。只有覺知到心智模式,才是自我超越的起點。大意是說:自我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認知偏差就越大,越容易自我膨脹(站在愚昧之巔);反過來,自我認知水平越高的人,認知偏差就越小,越容易自我超越(走上開悟之坡)。鄧寧更一針見血地說:如果你沒有能力,你就不會知道自己沒有能力。
  • 層次高低與心智密切相關,真正層次高的人都有這五個心智,你有嗎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層次與一個人的心智密切相關,你的心智越成熟,你的層次就越高。而我們的心智越不成熟,我們的層次也會越低。而要想提升我們自己的層次,我們首先要學會糾正自己內心不成熟的心智模式,你的格局才會越來越寬廣。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媽媽回答:這位媽媽回答:「因為媽媽要學習新的知識、結交新的朋友、不被社會淘汰呀,就像你是學生,就要好好學習,要和朋友好好相處一樣。」誠然,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拿起工作無法陪你,放下工作無法養你;但是,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父母的回答,卻會如金科玉律般,影響孩子對於職業、乃至人生最初的看法。
  • 心智模式,主宰我們的真實世界
    大概不會意亂情迷、口水直流;而是會覺得,這位阿姨好奇怪,為什麼不穿衣服呢?猴子看到一大顆鑽石,它有什麼感受?大概不會兩眼發光,腦補「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畫面;或許,它只是看到了一顆石頭。股民看到股票大跌,會有什麼感受?有人看到了可能繼續下跌的「瘟神」,如不斬倉可能虧更多;有人看到了「落難的王子」,低價買入未來能賺錢。
  • 你的格局決定了你人生路上的寬窄
    為什麼有的人會把錢看得那麼重要,而有的人雖然沒錢,但是需要付出的時候,乾脆利落,不求回報,這兩種人就是兩種格局,未來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我們都喜歡,交一些正能量的朋友,因為他們身上有一種自信,堅強,堅持,忍耐,與他們長時間的相處,會影響我們的一些行動,和積極的思想,就像你與壞的人經常相處,有可能會被他們帶偏學到一些自認為好的,其實是投機取巧的事。
  • 吳昕解鎖了新技能,你的模式決定了你的人生。
    她淡淡的說:「說沒有遺憾是假的,因為我真的沒有贏一次,但我拼盡了全力,盡力之後就要直面輸贏。」成年人的世界,要懂得直接面對,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一、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你的模式決定了你的人生。人生的痛苦也許千差萬別,但內在的模式大同小異,比如:悲觀模式、內耗模式、痛苦模式、假裝忙碌模式、目中無人模式、指責模式、受害者模式、操控模式、恐懼者模式和焦慮模式等。
  • 格局決定結局,人生沒有返回鍵,你的決定步步是關鍵
    人生的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一代宗師》格局小的人,是見自己,處於人生的第一階段;而格局大的人,見眾生,處於人生的最高階段。我們要想謀大事者就必須要有大格局,因為格局決定結局。而格局小的人眼中只有自己,眼中只有利益、眼中只有藉口;這樣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那什麼才能稱為大格局呢?
  • 夜讀|格局,決定人生結局
    欲成大器,先有格局。有句很火的話:「你站在2樓往下看,樓下全是垃圾;你站在80樓往下看,樓下皆是美景。」人生是美景還是垃圾,決定於你所處的位置和看問題的高低,這就是所謂的格局。因為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能譜寫出怎樣的結局。一個人的格局越來越大,有三個跡象。一、做事不怕慢俗話說:「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
  • 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格局有多大,前途就有多光明
    格局對於一個人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實際上,格局決定著我們的結局,我們的格局有多大,我們的前途就有多麼的光明。人生就像是一盤棋,我們就是這盤棋的棋手,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就是在棋盤上落一顆子,落子無悔,我們所下的每一顆棋都會對整個棋局帶來影響。
  • 智幫諮詢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人在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擾。有時候是原生家庭的困境,有時候是事業追求的迷茫,有時候是對於外界認可的執著。每個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經歷,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式,然後再用這個思維模式,去理解世界,面對人生。因為思維模式的不同,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結果也會截然不同。
  • 思維模式決定你人生的高度-《終身成長》
    為什麼有的人事業家庭雙豐收,人生之路美滿成功,有的人工作家庭都是一地雞毛。 成功的人和其他人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決定了你在成功的路上能走多遠。
  • 思維模式不同,直接決定了你格局、眼界和結果的不同!
    如何通過這種簡單思維,讓你賺到別人賺不到的錢?如何通過這一種簡單的思維,讓你賺到別人賺不到的錢,取得和身邊人不一樣的結果?有人說:不打破些東西就不足以緣起!然而,有時也會對顯而易見的事情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肉食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於世,人類刀耕火種後就逐步出現了熟食,麵食。但,直到過了幾千年後,由於某人忽然發現,才將肉食和麵食「饃饃」合而為一,發明了「肉夾饃」,西方後來出現的就叫做「三明治」。
  • 你的思維和眼界,決定了你的格局
    你的眼界,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俗話說,眼界決定境界。  一個人能攀登到怎樣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自己的眼界決定的。  2014年,央視主持人董卿離開了自己安身立命13年的崗位,去美國進修。  很多時候,我們都想要擁有更廣闊的人生。但別人的一句質疑、心中的一絲慌亂,我們便立馬繳械投降。  而真正有眼界的人,不僅能看得遠,而且不管遭受怎樣的阻礙都依然堅定不移。  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生活的真相。唯有高瞻遠矚,才能擁有更大的世界。
  • 人生沒有模式;只有經歷,經歷越多;心智越成熟
    人生沒有模式;只有經歷,經歷越多;心智越成熟;經過一些事,就會明白一些理,經歷一些人,就會懂得一些事,都說時光越老,人心越淡,其實是經歷的多了,
  • 人的命,格局定,掌控你的人生,從好的格局開始!
    網上有句很火的話:「你站在2樓往下看,樓下全是垃圾;你站在80樓往下看,樓下皆是美景。」人生是美景還是垃圾,取決於你所處的位置和看問題的高低,這就是所謂的「格局」。站得夠高,天大的事也會變得渺小如斯;站得太低,再小的事也宛如天大的難題。曾國藩也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因為,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能譜寫出怎樣的結局。
  • 你的逆商,決定你了人生的高度(收藏)
    逆商的高低,決定人生的高低巴頓將軍說: 「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透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這個反彈力,就是逆商,決定你在遭受挫折的時候,能否經得起打擊和壓力。只是失敗一場,就選擇放棄,不得不說,逆商決定一個人在歷史上的地位。決定逆商高低的四個維度逆商是有四個維度組成,分別是:掌控感、擔當力、影響力、忍耐,這四個維度決定了人的總體逆商。
  • 《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一個人的格局大,未來的路才能寬!
    在《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一書的扉頁上寫著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曾經講過的一句話: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懷、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一個人的格局大了,未來的路才能寬!我們今天就從馬雲講起。如果把人的成長比作是建房子,那麼一個人的格局就是這個房子的框架,有什麼樣的框架就有什麼樣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