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伴們,有木有發現平常看番的時候總有人在看動作戲(請注意,真是真·動作戲!或者應該說是打鬥戲)刷「這幀數太低了」「這幀數我給差評」之類的,但你並不懂他們說的幀數是怎麼一回事,其實,他們是在發這種貌似高大上實際也是高大上的高逼彈幕,讓你仰視他們(或許他們的OS就是:你們知道這打鬥戲為什麼會那麼渣,就是因為幀數問題!)從而達到鄙視的目的!次元醬這就給你們這群不明真相的吃(chun)瓜(huo)群眾來講講課!
由於人眼視網膜具有殘像效應,因此切換畫面時,人腦內仍然會存在上一幅圖片的視覺,這樣,當高速切換畫面時,人大腦內的影像就能連起來,在視覺上形成連續的動畫效果。
因此「幀」的概念就是指「畫面」,1幅畫就叫做「1幀」,每秒幀數指的就是「每秒播放的畫面數」。
日本動畫平均每秒8張,但是只是平均數字,如果是靜止畫面只要一張就行了,如果是對話的畫面一般只要畫嘴的小、中、大,也就是三張左右,而如果是打鬥場景則要求較高,為了流暢一秒24張以上、30張也是有不少的。而畫面上下左右移動也只要一張就行了,比如說EVA中,就有64秒用1張畫的案例,而如果動作幅度不是太大、能讓觀眾感覺到在動的一般只要八張就可以了。比如說東映的TV動畫近年有「3500縛」之稱,東阿尼要求每一集的TV動畫的動畫枚數絕對不能超過3,500枚(以前是「3000縛」)。
CANAAN的平均每集的動畫枚數是7,000枚,這個數值在深夜動畫是很高的了,甚至一般的周末黃金檔的3A大作都達不到這個數值。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UN-GO的單集平均動畫枚數都接近6,000枚了(骨頭社董事長南雅彥稱難以置信 → 大概暗指錢都不知道花到哪裡去了)。在單集方面,銀河美少年最終回超過13,000枚動畫枚數成為業界傳說;BLOOD-C最終回動畫枚數也超過10,000枚。
18X OVA方面,梅津泰臣的A Kite、菊地康仁的影Shadow的平均動畫枚數都超過10,000枚。在劇場版方面,日本一些成本超過20億日元的S級動畫電影的動畫枚數達到驚人的數值,比如幽靈公主的動畫枚數是144,000萬枚,蒸汽男孩的動畫枚數超過180,000枚。而近年的虞美人的動畫枚數也有80,000枚之多。
因此製作成本也非常高!
【TV動畫】一集的成本在1000w-3000w日元之間,換算成人民幣為60w-185w之間。據說最貴的一部似乎是3600w日元。
【BD/DVD】6000w日元以上,人民幣是370w以上。
【劇場版】最窮逼的公司做是五億日元左右,一般的公司做是十億日元以上,宮崎駿每部動畫成本在20億以上。
近年動畫裡出現辣麼多動作不流暢,或多或少因為製作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少畫幾幀而出現的!但素,萬花叢中一點紅,京都動畫公司因超細膩高幀數作畫而被大家成為良心企業,相信看過《冰菓》《Free!》《吹響吧!上低音號!》的小夥伴都知道,看京都動畫絕對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