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理「民告官」,這個法官是怎麼保持「硬氣」的?

2020-12-24 環球網

本文轉自【半月談】;

「出庭應訴的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必須如實陳述,不能遮遮掩掩,更不能歪曲客觀事實……」在一場法院行政庭法官與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的座談會上,半月談記者第一次見到了孫豔紅——那個傳說中腰杆很硬的法官。她談問題一針見血,提意見不留情面,讓人印象深刻。

「審理『民告官』案件,法官的腰杆必須硬,堅持對法律負責、對事實負責、對群眾利益負責。」常年從事行政審判工作的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啃掉「硬骨頭」:讓「民告官」不再唱獨角戲

1990年,孫豔紅考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為一名法官。2012年至今,她一直擔任行政審判庭庭長。行政審判的日常工作就是審理「民告官」案件,這項工作極具挑戰性,首先要過的一關就是,讓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孫豔紅在辦公室工作

「之前大家普遍感覺,站在被告席出庭挺丟人。」赤峰市某旗政府一名副旗長坦言,自己往往是派律師、工作人員作為訴訟代理人出庭,庭審結束後再聽他們轉述。

「必須扭轉這種局面,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孫豔紅決定先抓典型個案,啃掉幾塊「硬骨頭」,打開局面。

曾有兩次庭審,原本行政機關負責人都答應出庭應訴,但眼看就要開庭了,一名聲稱臨時出差、無法到庭,另一名來了現場,一看旁聽群眾很多,扭頭就走。

孫豔紅果斷決定延期開庭,並主動登門闡明法律依據,要求負責人必須出庭應訴,否則就下發司法建議。

通過她的工作,後續庭審中,兩名負責人分別出庭應訴。「恰恰由於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了解到了更多案件細節和法律規定,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原告撤訴。」參與其中一次庭審的律師丁海峰說。

孫豔紅還帶領行政審判庭著手建章立制。他們梳理發現,行政審判案件涉及的行政機關多為公安機關、住建部門,於是通過溝通協調,建立合作機制,聯合印發有關文件,明確了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的規定。

制度推出後,第一個出庭應訴的是赤峰市某旗公安局局長。庭審當天,赤峰市公安局組織了200多名派出所所長、教導員到庭旁聽。

庭審結束後,這名旗公安局局長表示,執法工作,程序必須規範,將以案為鑑,組織全體幹警認真開展自查和學習。

一個一個案件攻破,一個一個單位走訪,如今在孫豔紅帶領的行政審判庭努力下,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成為常態,「民告官」不再唱獨角戲。

挺起「硬脊梁」:在我們眼裡,信奉的唯有法律

近幾年,赤峰市城市建設迅速。但在此過程中,涉及徵地拆遷、拆除違章建築的行政案件也不時出現。這類案件往往涉案人數多,牽扯利益複雜,審理壓力較大。壓力主要來自地方政府,因為一些重點項目時間緊、責任重,一旦進入行政訴訟程序,時間成本巨大。

特別是在有的行政案件中,行政機關行為確實違法,但仍通過種種渠道向法院施壓,甚至以各種途徑找孫豔紅等法官說情。

最多時,孫豔紅一天能接到三四十個電話,都是談案件的。「市裡、縣裡分管城建的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我幾乎認識了個遍。」孫豔紅笑稱。

面對重重壓力,孫豔紅挺起「硬脊梁」,以過硬的法律功底、豐富的司法實踐,精心審理每一起案件。

赤峰市松山區副區長王鵬飛分管承建。他今年8月剛剛到任,目前已8次出庭應訴。「有些案件我們敗訴了,主要是程序不嚴、證據不足。」王鵬飛說,行政機關、公務人員必須遵紀守法、依法行政。「孫法官像『啄木鳥』一樣找出行政行為的病症,雖然讓人一時臉紅,但終歸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最終的追求,就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孫豔紅(左二)參加庭審

在孫豔紅的帶領下,近年來,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每年判決行政機關敗訴的案件比例均近30%,始終位居全區前列。「在我們眼裡,信奉的唯有法律!」孫豔紅堅定地說。

硬氣女法官也有溫度

長髮披肩、聲音柔和,生活中總是面帶笑容。其實,這名硬氣的女法官很有溫度。

孫豔紅的溫度,體現在她高度的責任心上。赤峰市鐵南棚改工程是重大項目,涉及千家萬戶的利益。孫豔紅帶領行政審判庭成員,積極配合轄區基層法院組成「法官工作室」進駐項目,數十次趕赴現場指導基層政府依法行政,並直接把指導會開在了施工現場,累計化解矛盾糾紛數百起,讓大量當事人免於訴累,也為項目高效推進提供了法律保障。

孫豔紅的溫度,體現在她極度的耐心上。多年前,她曾接待一名基層院所辦案件的當事人,此人因改裝爆炸物被判刑而後上訪。經過耐心地講法律、講政策,拉家常、聊生活,這名當事人從聲嘶力竭、跺腳拍桌,逐漸變得心情平復、眉頭舒展,最後心服口服、攤手釋然。

臨回家時,孫豔紅突然被告知,當天接待的當事人一直拎著的兜子裡裝滿了雷管。「現在想起來也不是害怕,而是很欣慰,這兜雷管因為我的苦口婆心沒有引爆,當事人沒有因為一時糊塗鑄成大錯。」孫豔紅回憶道。

一次主題發言中孫豔紅說過: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有信仰、有情懷、有溫度的法官,才是好法官。

法官的胸間應當充滿正氣,法官的眼睛應當蔑視特權,法官的肩膀應當扶持弱小,法官的兩袖應當一片清風。

相關焦點

  • 審理「民告官」,這個女法官是怎麼保持「硬氣」的?
    「審理『民告官』案件,法官的腰杆必須硬,堅持對法律負責、對事實負責、對群眾利益負責。」常年從事行政審判工作的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啃掉「硬骨頭」:讓「民告官」不再唱獨角戲1990年,孫豔紅考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為一名法官。
  • 「民告官」審判如何讓各方「服氣」?上海法官鑽研四字「法寶」
    如何審理俗稱「民告官」的行政案件?如何回應個別當事人的所謂「擔心」?這起案件是群體性糾紛,矛盾突出、訴爭激烈,案件審理頗為棘手。在這起案件中,張文忠認為可以做些改革探索,他後來兼顧使用了雙方訴辯對抗與法官提問兩種庭審方式。
  • 這夥人在井陘等地敲詐勒索〡井陘礦區「民告官」,3部門被...
    、涉惡犯罪案件,依法準確打擊犯罪,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贊皇法院高度重視涉黑涉惡案件的審理。 經開庭審理,依法認定的有21起,敲詐金額達20餘萬元,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營商環境,給當地經濟發展造成惡劣影響。
  • 李思輝:「民告官」是公民權力沒啥不好意思
    於是一紙訴狀,把廣東省衛計委告到法院。前幾天,廣州中院作出一審判決,裁定「保密需要」之說站不住腳,責令廣東省衛計委在15個工作日內,重新作出處理。(據新華社報導)  一個普通公民,告贏了財大氣粗的廣東省衛計委,此一勝利,既捍衛了公民的合法權益,又不偏激、不激進、沒有硝煙和血淚。
  • 告官要見官,上海這個區規定「官員」出庭應訴率不得低於80%
    多年來,在「民告官」訴訟中如何推動行政首長自覺出庭應訴,一直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卻鮮見實效的一件難事。普陀區通過構建常態化工作機制,切實提高行政首長出庭應訴能力和自覺性,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從而進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法治政府建設關鍵在幹部,法治社會建設關鍵也在幹部。
  • 冬日的暖陽-西鄉塘區法院民一庭劉春花法官收到一面錦旗
    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2020年12月7日的早上,一位當事人走進了西鄉塘區法院民一庭,他將手中一面「執法秉公高效 人民的好法官」的錦旗交到西鄉塘區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庭長劉春花法官和周琦助理的手中。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 提告羅智強妨害名譽,謝長廷:靜待審理結果
    針對臺灣「駐日代表」謝長廷提告妨害名譽,臺北市議員羅智強今天在法院開庭前接媒體受訪向謝長廷喊話要告人就別躲,請他出庭對質。對此,謝長廷在臉書發文回應,雙方都有聘請律師,既然已經進入訴訟,就尊重法律程序,靜待審理結果。
  • 沉默多年,刀郎終於硬氣一回,忍無可忍將她告上法庭
    沉默多年,刀郎終於硬氣一回,忍無可忍將她告上法庭,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原來是刀郎狀告降央卓瑪表演侵權的案件開庭審理刀郎隱忍多年之後,終於將她告上了法庭,雖然歌曲是可以隨便唱,但沒有版權卻用於商業演出牟利就不應該了
  • 法官追夢人 我正青春:法官劉沛佩的一天
    是身著法袍、手握法槌、嚴肅地開庭審理案件?是溫聲細語、耐心地傾聽當事人的訴求?還是聚會凝神、認真地書寫判決文書?但是對於法官如何度過他們的一天,如何審理好每一起案件都感到陌生。法官的日子怎麼過的?是清閒、優雅還是繁忙、緊張?真實情況如何?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今天,新鄭法院微小編帶大家近距離觀察法官劉沛佩怎樣度過她的一天。
  • 洋浦法院案件審理「告」「辯」「調」「論」「答」貫穿全程
    本報訊 (見習記者黃昌平 通訊員裴頡 石磊)洋浦法院自開展量刑規範化工作以來,一直致力於將該項工作與案件審理程序無縫連接,不斷增強可操作性,使其貫穿案件審理全過程。
  • 【榮耀海法】海州法院民二庭法官郭敏被評為「2020年度江蘇省巾幗...
    近日,由江蘇省婦女聯合會、江蘇省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活動領導小組和江蘇省婦女「雙學雙比」競賽活動領導小組共同評選出的2020年度全省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典型名單公布,海州法院民二庭法官郭敏被評為「2020年度江蘇省巾幗建功標兵」。
  • 法官看法官丨李明娟:用最好的青春書寫最美的奮鬥
    人物名片 李明娟法官現場調解案件 雙方握手言和 如果說高考後選擇法學這個專業時並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那麼畢業時手中攥著法律職業資格證時方向卻很明確,也機緣巧合考入港口區法院,如今已是第九個年頭。我經常問自己當初考入法院的初衷是什麼,是法官這個職業聽起來高大上?還是覺得自己所學所想能在審判崗位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 新聞速遞||不穿法袍的法官
    《人民陪審員法》頒布以來,銅川市共選任人民陪審員332名,這個不低於員額法官數3倍的人員群體,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社會重大影響案件的審理中。陪審現場 2019年12月10日,新區審判庭依法開庭審理被告人袁某某等25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一案,這是自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銅川法院審理的首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
  • 【定分止爭】當庭止爭,調解定分,法官消弭徵地款糾紛
    【定分止爭】當庭止爭,調解定分,法官消弭徵地款糾紛 2020-10-20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超出審理期限未辦理案件,我們該如何救濟
    一、關於法定審限首先,法律明確規定了法院的審理期限,我國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按照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理完畢。因此,對於一審普通民事案件,法院審理期限的延長並不是法官隨意為之,需要滿足特殊情況加審批程序,二者同時滿足了,才可以延長審理期限。而對於上訴案件呢,同樣,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的審理期限為立案之日起3個月,3個月內需要審理終結,如出現特殊情況需要該法院院長審批同意,方可延長。此處未明確規定可以延長的時間,因此,此處賦予了審批人的自由裁量權。
  • 檢察官法官聯手調解 再審「冤家」法庭言和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2007年2月說起。當時,會澤縣金鐘鎮政府應當地居委會的需要,為轄區第5村民小組修建了一個抗旱蓄水池,修建資金由鎮政府全額撥付。水池修建好後,金鐘鎮政府於當年3月28日以文件規定形式將該農田水利工程交由村(居)委會全權管理經營,同時明確在防汛、抗旱季節具體操作由水務所統一指揮和調度。
  • 壽縣法院民一庭庭長吳欣被評為 「全國優秀法官」
    壽縣法院民一庭庭長吳欣被評為 「全國優秀法官」 2021-01-12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遼寧高院民一庭未審先判不審硬判打造「葫蘆案」
    守約方的欠款還沒有經過任何審理,法官先幫助欠款方把合同解除了。當事人依法抗爭,趙碧濤法官在下一次開庭時又不得不在庭上宣布「合同暫不確認解除」。趙碧濤法官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戲劇性表演,真是把國家法律當成了兒戲!在原告再三強烈要求下,第二任合議庭也被迫走上了被迴避的不歸路。 場三:第三任合議庭違法表演(主審法官孫維良副庭長):明知違法而故意違法,不審硬判。
  • 鎮黨委書記開會罵人被訴索賠1元怎麼回事?江西高安一書記謾罵侮辱...
    鎮黨委書記開會罵人被訴索賠1元怎麼回事?這要從一封投訴信引發的事件講起!9月15日,江西高安一鎮黨委書記在會上罵人被訴至法院索賠一元引關注。原告陳武鉗稱,2月24日大城鎮領導幹部大會上,鎮黨委書記徐江匯對他進行惡毒謾罵侮辱。15日,大城鎮黨委書記徐江匯回應稱,會上的發言並非針對陳武鉗,只是布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