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的2017:誰賺了,誰又虧了?

2021-03-02 虎嗅APP

來自:一起拍電影

作者:魏建梅

 

拍電影並不是一個容易賺錢的買賣。

 

2017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高達559.11億,相比2016年增長了13.45%,這一年國內電影市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在這繁榮的數字背後卻是影片大面積的虧損現象,僅有很少一部分影片可以實現盈利。

 

一起拍電影通過走訪調查、數據整理,統計出2017年國產電影TOP100的盈虧現象表。


註:一部影片的盈利渠道除了票房,還有網絡版權收入、前期廣告植入、溢價收入、衍生品收入等,上表只是以票房收入為主,將其與影片的製作和宣發成本相比較,做出盈虧判定。對於收入分帳與成本差距不大的我們也會進行重新歸類。


慘烈現狀:僅有不到10%的電影實現了盈利

通過上述表格我們可以看到,在2017年國產電影TOP100中,僅有28部影片做到了盈利,19部做到了持平,而剩下的53部,則全都處於虧損狀態。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500萬製作成本+300萬宣發算是製作的最低水準了,這也就是說,電影片方如果不能獲得800萬的票房分帳,那這部電影基本也就是虧本無疑了。

 

照此分析一下表格當中的影片,後半部分幾乎都是虧損狀態,最後一名《極致追擊》製作成本約8000萬,宣發2000萬,然而分帳票房卻僅為1664.3萬,片方分帳也才610.5萬,這樣的反差著實讓人唏噓。

如此,也幾乎可以斷定,2017國產電影排名100以後的電影基本大多也都是虧損狀態。

 

而且,據了解,2017年備案影片過千部,製作798部,這樣來看,2017賺到錢的影片也就可能不及10%。

 

正如「二八定律」,只有站在金字塔頂端的20%才能獲得收益,剩下的80%都處於虧損狀態,無法盈利。

即使2017年出現了很多像《戰狼2》《前任3》這樣的爆款之作,但國產片的普遍虧錢,依然是不爭的事實。

 

那到底什麼樣的影片回報率高呢?通過上述表格,我們或許可以窺探出很多秘密。

 

都是什麼樣的電影賺了錢?

 

1. 喜劇類影片回報率較高,懸疑、奇幻、愛情等題材風險較大

 

縱觀表格中28部盈利影片,可以發現,其類型大多都是以喜劇為主,像是《羞羞的鐵拳》《前任3》等,而且喜劇片由於題材的限制,所以成本一般也不會很高。

因此,《羞羞的鐵拳》憑藉8000萬製作成本贏得了22億票房,《前任3》依靠3000萬斬獲19億票房,這樣的回報率是顯而易見的。

 

另外,這些成功盈利的喜劇片,除了在題材和檔期的優勢外,不得不提的是在重工業上做出的突破。

比如,《西遊伏妖篇》《功夫瑜伽》等都在原有喜劇優勢的加持下,加入了重工業,成為了今年為數不多賺錢電影中的佼佼者。

 

相比於高回報率的類型趨同,2017虧損影片類型可是各有各的不同,總的來說,懸疑、奇幻、愛情等題材在盈利的風險性上還是比較大的。

 

懸疑類型的電影對劇作和手法都有較高的要求,不容易出彩,在票房上也難以有大的突破,像《非凡任務》一個億的成本片方只回本5000多萬,《拆彈專家》《記憶大師》也差不多一個億的成本,回本也在一個億左右,勉強持平。

其實這些影片在質量上都還算過關,但是在票房表現上卻都不盡如人意,像《嫌疑人X的獻身》這一類口碑、票房雙豐收的畢竟還在少數。

 

奇幻類型中,像《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二代妖精之三生有幸》等的製作成本和宣發成本都不低於一個億,但是片方分到的票房也在一個億作用,虧損也就是註定的結果。

題材不接地氣,內容架空,在現實題材崛起的今天,奇幻類影片要想出彩,會變得越來越難。

 

愛情片可以說覆蓋最廣泛的一類影片,但是也正因為多,所以要想做好,也更加不易。

歲末,喜劇愛情《前任3》成為當之無愧的票房黑馬,給2017年的愛情電影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是縱觀全年,愛情片還是以虧損為多。

《瘋嶽撬佳人》《合約男女》《有完沒完》等都沒有在市場上激起一絲水花,就連《喜歡你》這種口碑較好的影片也只是做到了盈虧持平。

 

2. 高質量小投資的春天來臨,沒有什麼類型是爆款絕緣體

 

縱觀現在的電影項目,動輒投入上億,製作方大肆宣稱大投入、大製作,但往往投資上去了,質量卻沒上去,只是空有其表,無法仔細探究。

而且,影片在過多投入的同時,無形之中也降低了影片的回報率,加大了回本難度,像《英倫對決》《妖貓傳》《空天獵》等都是投入很多,然而卻沒有得到相應票房回報的影片。

 

相比之下,2017年很多小投資的影片卻意外收穫了很多觀眾的青睞。《羞羞的鐵拳》8000萬贏得22億票房總成績,《前任3》3000萬目前斬獲19億票房,《十八洞村》1000萬獲得1億.

沒有大投入,也沒有大場面的製作,小成本影片取勝法寶只有過硬的質量,這也是如今影片的難得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中產階級的消費升級需求下,文藝片在2017年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受眾,文藝片市場也有逐漸升溫的趨勢。

像《岡仁波齊》《七十七天》《十八洞村》等都不同程度地依賴自己的小成本投入實現了盈利。年末,《芳華》這一文藝片爆款的出現更是將這一年不斷發展的文藝片推向了金字塔頂端。

 

儘管在主流市場上依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從市場的多元化來看,文藝片的發展壯大是一種更開放、更進步的表現。

而且相對來說,小投資的文藝片也不失為一種穩健型「打法」,文藝片市場上逐漸會擁有一部分固定受眾,小投資是在豐富市場的情況同時,也能夠保證收益。

 

另外,暑假檔一部深刻反映社會歷史問題的紀錄片《二十二》也表明,沒有什麼類型是爆款絕緣體,只有質量夠硬,就不愁賺不到票房,這也是該影片雖然只有300萬製作,80萬宣發的成本,但卻收穫1.7億票房,得到觀眾一致好評的原因。

 

3. 18部動畫片10部盈利,重映也擋不住賺錢的腳步

 

通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2017年國產電影TOP100中,動畫片也佔據了不小的分量,而且18部影片中有10部都盈利。

比如,《熊出沒·奇幻空間》《十萬個冷笑話2》《大護法》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收益。

 

除此之外,2017年的動畫片市場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即重映,像《麥兜響噹噹》《黑貓警長之翡翠之星》《麥兜噹噹伴我心》等5部動畫片都是重映,而且全都盈利。可見,針對小孩子的影片市場依然前景巨大。

 

但是,像《昆塔:反轉星球》《豬豬俠之英雄豬少年》《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玩偶奇兵》《阿唐奇遇》這些動畫卻出現了虧損。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些影片都是3D動畫,如此一來,影片的製作成本自然要上升。這些影片中,製作成本最高的有8500萬,最低的也有2000萬,而一般的動畫片只需500萬就夠了。

所以說,一味追求大製作並不是一個划算的行為。而且,觀看3D影片需要佩戴特定的3D眼鏡,小孩子不習慣或不喜歡佩戴也可能是造成3D動畫票房不高的一大原因。

 

盈利影片標配:高質量、好檔期、巧宣發

我們說一部影片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質量,這是影片要想成為爆款的剛需,但除此之外,影片要選擇在什麼檔期上映,要配合什麼樣的宣發方式和渠道同樣功不可沒。

 

仔細分析部盈利影片,其成功大多都有重要檔期的加持:

高質量影片再加上合適的檔期,爆發的可能性相比較同時也會更高。

 

影片定檔在重要檔期成功的可能性大,失敗的可能性也更大。一眾影片集體扎堆,伯仲之間誰更勝一籌自然也會很快被市場檢驗出來。

所以,高質量影片票房會持續走高,較差一點的則可能會停滯不前,草草收場,像《極致追擊》搶佔國慶檔顯然就不是太明智的做法。

 

另外,宣發也是影片成功的一大關鍵,在這方面,《前任3》激活了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以及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進行深度合作。

通過「感激前任珍惜現任,每個前任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這一話題與觀眾進行互動,直接助力影片宣傳。

 

 

在《前任3》熱映期間,我們可以看到,在快手、抖音等頁面有好多關於觀眾在看完影片後在電影票痛哭,或者現任與前任打架,亦或模仿影片角色在廣場大喊我愛你、吃芒果等橋段,從線上蔓延到線下,鋪天蓋地地一場「前任風」就此形成,這樣的宣發策略無疑也是成功的。

 

得頭部內容者得天下

2017年共上映376部影片,總票房559.11億,而排名前十的影片就貢獻了177.1億,約佔全年總票房的32%,這告訴我們:得頭部者內容得天下

 

如今,中國電影市場已經從渠道拉動票房的時代升級為內容帶動票房升級的時代,作品質量如果不夠硬,沒有頭部內容的助推,票房增長就無法實現。

排名前十的影片中,像《戰狼2》《羞羞的鐵拳》《西遊伏妖篇》《芳華》等,不管是重工業影片,還是輕工業愛情片,亦或小成本文藝片,其內容質量都經得起推敲。

 

這些高質量影片的出現也恰恰向我們證明了劇情製作質量過硬的頭部內容成為了市場的主力,只有抓住了頭部內容,才能夠贏得觀眾,贏得市場,而且內容質量是可以取代「流量」「IP」這些因素的,當下電影市場也是有能力消化這樣的影片的。

 

 

現在電影的投入與產出比越來越成正比,未來受市場青睞的影片無疑也是像TOP10中的影片一樣對內容精益求精的作品。

長此以往,這對中國電影市場的良性發展能夠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創作者與觀眾也都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這也是保證市場合理健康運行的標準。

 

2017年的電影市場用事實證明,市場一直是頭部內容的天下,TOP10的影片遠超後面所有的炮灰電影,一部《戰狼2》帶來的意義也遠超於100部垃圾影片,只有持續走向頭部內容的開發,保證影片質量,才是未來市場的可行之路。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別了,八一電影製片廠

中美電影的2018:好萊塢應該盯緊騰訊和萬達?

請把看2D電影的權利還給我們

一個菸民「替煙」的健康靠譜解決方案

一個避免「二手菸」的完美可行方式

一個鬧心辦公場合封閉場所想抽而不得的治療利器

不謙虛的講,兼具人性化&性價比&設計品質的

山嵐Laan電子菸,會是你極佳的解決方案

建議你給自己,一個「更健康&隨性」的抽菸方式

戳小程序,捕獲兼具逆天顏值的紀念限量版

👇👇

相關焦點

  • 2017國產電影TOP100盈虧全解析:28部盈利,19部持平,53部虧錢
    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通過走訪調查、數據整理,統計出2017年國產電影TOP100的盈虧現象表。2017年國產電影盈虧現狀:僅有不到10%的電影實現了盈利通過上述表格我們可以看到,在2017年國產電影TOP100中,僅有28部影片做到了盈利,19部做到了持平,而剩下的53部,則全都處於虧損狀態。
  • 2017年度國產十大爛片
    昨天婊姐回顧了2017年度的10大院線國產佳作,今天我們來盤點10大國產爛片。
  • 明星倒騰房地產:誰賺了,誰虧了?
    實際上,為了賣掉加州新港灘的三層豪宅,這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掌舵人不僅花了兩年的時間,而且房價還打了個七折:從2017年2月的1100萬美元,降到了今年秋天的成交價790萬美元。和理想價位相比,巴菲特的確虧了,但在投資回報率上,他其實並不算輸。
  • 盤點|2017國產電影中的「奇葩說」
    2017年的國產電影市場,讓人欣喜地湧現出不少商業上或藝術上的成功之作。不過,也依然有大量粗製濫造的電影。試圖將這些影片逐一鞭屍示眾,無疑是對讀者寶貴時間的浪費。筆者「精挑細選」,擇其要者,為讀者遴選出數部「奇葩」電影,與大家品玩賞鑑。
  • 90年代高分國產電影內地篇,誰說國產電影一定爛
    90年代是中國電影史上極其特殊的一個時期,改革開放的時期,也是佳作頻出的時期。誰說國產的電影一定爛,看看下面的這一些優質電影。 陳凱歌的巔峰之作,中國迄今為止拿到的唯一一個金棕櫚獎,甚至可以說是中國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部電影
  • 2017下半年國產電影盤點:進口片重壓之下,誰能成為年度黑馬?
    目前,佔據國內票房前十名的仍然以《速度與激情8》《金剛:骷髏島》《極限特工:終極回歸》這樣的進口片和《功夫瑜伽》《西遊伏妖篇》這樣的國產賀歲片為主,半年來國產電影表現平平,雖偶有佳作,但都缺乏爆發性的表現。不過,更多大導演、大IP、大製作的電影正蓄勢待發,2017下半年仍有許多值得期待的作品。老牌名導是否能帶來一針強心劑?
  • 世界足壇10大賺錢交易:C羅排第8 巴薩究竟是賺是虧?
    世界足壇10大賺錢交易:C羅排第8 巴薩究竟是賺是虧?那麼前10名都有誰呢?C羅位居第8名,而梅西所在的巴薩,既完成了最賺錢的交易,也做了兩筆超級虧錢的買賣。
  • 每當國產爛片撲街,導演都把鍋甩給了誰?
    畢竟在2015年,吳亦凡主演的《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還是賺了錢的。 國產電影甩鍋理由大賞 不管怎麼說,滕華濤關於電影失敗原因的一番言論,到底還是引來了不少人的反感,其中引起轟動最大的是演員向佐
  • 2017暑期檔,誰是最熱門的動畫電影?
    日的電影檔期)動畫電影(含漫畫改編真人電影)大戰蓄勢待發。《變形金剛5》、《賽車總動員3》、《神偷奶爸3》等國外大片來勢洶洶,誰能席捲全球票房?《阿唐奇遇》、《大護法》、《十萬個冷笑話2》等國產動畫電影能否脫穎而出,再創《大聖歸來》的輝煌,在競爭激烈的暑期檔佔得一席之地?繼
  • 國產動畫電影的半壁江山—《熊出沒》的幕後操控者是誰?
    國產動畫電影的半壁江山—《熊出沒》的幕後操控者是誰?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大影院響應國家號召停止放映,共克時艱!所以今年的電影市場只能處於「休眠期」,而去年2019電影市場,最賺錢的無疑是《哪吒之魔童降世》斬獲了50.9億票房,但是我們可能忽略了一部兒童向動畫電影,《熊出沒》2019年上映的事 《熊出沒—原始時代》這部電影是由深圳華強方特動漫有限公司出品!
  • 2017多部戰爭大片將上映 國產電影質量亟待提升
    「《羅曼蒂克消亡史》,很難那麼有熱情地去扒一部影片背後的故事」……當記者廣泛向各種類型群體的觀眾徵詢心目中的好電影時,有些觀眾很爽快地舉出某一部或某幾部影片,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觀眾稱選不出來,「看完就忘記了,沒有印象深刻的。」但觀眾對2016中國國產電影有一個整體的觀感——爛片也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 2017年好看的國產電影盤點
    2016年的國產電影為國內電影市場貢獻了264億人民幣的票房,這個數字佔國內票房總量的58%,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份額中混雜著不少濫竽充數的爛片,但也有像
  • 10個片子8個虧,國產動畫電影離原力覺醒還要幾年?
    10個片子8個虧,國產動畫電影離原力覺醒還要幾年? 10個片子8個虧,國產動畫電影離原力覺醒還要幾年
  • 2017國產電影TOP100中,僅28部盈利、19部持平
    來源:南方都市報 拍電影並不是一個容易賺錢的買賣。
  • 「三年血賺,死刑不虧」在B站禁用:鼓吹犯罪你們叫玩梗?
    2017年5月18日,Bilibili發布公告《整治低俗彈幕——「別拿沒素質當幽默」》,聲明「嗶哩嗶哩上部分低俗梗的過度使用(一陣抖動、三年血賺等),破壞了彈幕氛圍,給 up 主和觀眾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並公布具體措施,第一條即為「禁止使用「三年血賺,死刑不虧」及類似違反法律法規語句發送彈幕、評論。」
  • 電影推薦:2019年即將上映的國產電影,誰能成為「國產神作」?
    隨著國產電影行業的越發成熟,越來越多優秀的電影人開始投身這個行業,從而產生了很多優質的國產電影,在新的2019年裡即將上映的眾多國產電影中,究竟誰能成為一下部「藥神」?成為我們心目中的國產優質電影呢?下面讓我們依次盤點:2019年7月中國上映 日月
  • 流浪地球延長放映兩個月,誰是國產電影延期之王?網友:就是它!
    按照行業規則,電影密鑰有效期一般是一個月,但是,如果有的電影持續保持熱度,正所謂「時間就是金錢」,既然電影有吸金能力,發行方自然就會考慮將密鑰延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國產電影都有哪些是密鑰延期了,誰又是真正的國產電影延期之王?它的電影票房是否因延期而成為神話呢?
  • 炒外匯賺的是誰的錢?
    那麼,炒外匯賺的是誰的錢?  我們交易盈利,那必然對應的人有虧損。同樣,我們虧損了,那就是有別的投資者盈利了。  外匯是個24小時交易,當天可以無數次買賣,可以買漲也可以買跌,且有槓桿。  槓桿就是你100塊錢可以當10000塊來用,這是100倍的槓桿。也有提供500倍槓桿,甚至800倍槓桿的。
  • 王青馮建宇自費拍電影靠譜嗎 明星當老闆誰賺誰賠(1)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火爆,明星們的身價也水漲船高,但人家曉明哥說了「片酬一點都不高,你看人家歐美市場明星都是有分成的」。的確,與片酬比起來,規模巨大的票房收入更是一塊大蛋糕,於是明星們也紛紛以投資人的身份加入到了電影的整體運營中。
  • 寧浩徐崢陳思誠,誰將成為國產電影百億票房導演第一人?
    2021年春節檔,陳思誠導演或將憑藉《唐人街探案3》成為國產電影百億票房導演俱樂部首個成員。據貓眼APP統計,國產電影導演票房累計排行榜TOP10中,寧浩、徐崢、管虎分別以98.92億、92.06億、85.37億成績位列前三甲。陳思誠、吳京、周星馳、林超賢等國內知名導演,也位列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