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是怎樣的體驗?你是敏感性格的人嗎?看看這些特徵,你中了嗎

2020-12-24 教育趣點談

在網上曾看到這樣一句話:「敏感的人好比拿著一一個 放大鏡看世界,所有的美好都加倍,所有的醜惡也都加倍。過於豐富的想像力讓一點點甜變成甜到發齁,讓一點點苦變成痛不欲生。自己的心情整日有如坐過山車一般,活得像個雙向障礙的神經病。」

性格敏感的人一般在生活中會比較累,而同時在現實生活中性格敏感的人卻也不在少數,甚至可能我們自己或者自己周圍的人都是敏感性格的人,只是不清楚。而性格敏感的人具體哪些特徵?看看這些!

一,「總感覺在談論自己」

當坐著自己周圍的人突然間在說悄悄話的時候,會感覺他們的眼神好像落在自己身上,感覺他們在談論的是自己;當三個人一起聊天時,突然其他人要遠離自己談論事情時,會猜想他們會不會說自己什麼;當自己在做某件事情時,別人在旁邊說悄悄話,會想自己是不是幹得不好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在身邊發生的各種事情都容易聯想在自己身上。

二,「她/他會怎麼看我」

在現實生活照中經常出現當自己做完或者沒有做完一些事情時,會在意別人因為這件事情而對自己的看法,比如自己主動幫助老師做一些事情,而到最後卻出現意外,沒有很好的完成,這時候老是會想:老師會不會以為自己沒有努力做,會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什麼能力的人等等,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會不好。

三,「我應該沒有做錯吧」

在做完一件事情,而對於這件事情自己認為不是完成得很好時,會經常回想自己當初一些具體的細節,回想自己有沒有做錯,並努力為自己沒有做錯尋找理由和證據,或者在朋友突然間有些冷淡的時候,會糾結是不是自己做錯什麼,在沒有得到答案之前會一直糾結下去等等。

最後,這些諸如此類的事情對於敏感的人來說幾乎是不受控制的,而在這些時候他們是需要別人的理解和關懷!而對於敏感性格你是怎樣看,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性格敏感的人活得會很累嗎?
    一個性格敏感的人,聽起來好像不好相處,感覺這種人很脆弱。其實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這種性格從另一面講恰恰是一種常人不具備的天賦,只是你是否能夠做到正確的打開方式,如果開竅晚的話,也許會有很長一段的痛苦和黑暗要度過。
  • 高敏感型人格是種天賦 ||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
    大約70%的內向者是高敏感型人格,而不是所有內向者都是。有些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人,其實也擁有這種特質。在人群中,大概有30%的人是屬於高敏感型人格。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如果不太確定,先對照下面這份清單自我檢測一下。1、有著超乎於常人的想法、疑問和很多情緒。
  • "你太敏感了" :高敏感族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他們都是一群容易敏感、心靈脆弱的人,心理學家把這群人叫做「高敏感性人群」。據統計,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高敏感型人格。毫無疑問,有些人生而敏感,許多作家、藝術家和思想家身上都帶有高敏感型人格的特徵。高敏感型人大多會因為自己的「敏感」而痛苦不堪,他們努力嘗試,努力討好和迎合他人,想要將自己變成他人期待的樣子,但他們的靈魂太過脆弱,以致於他們總是很快就陷入疲憊和難以言說的無力感中。那麼高敏感真的是一種負面特質嗎?丹麥心理學家伊爾斯·桑德在《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中指出,高敏感性特徵的確給人帶來了痛苦,但高敏感同時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
  • 敏感真的是缺點嗎?敏感的人有哪些表現?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高敏感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很可貴的,因為他們會比很多人更容易感知到美好,但他們也是可惜的,因為敏感總被看成是一個糟糕多事的特點。作者丨大將軍郭把感知的觸角越多地伸向外界,就越少對自己的關注,他們無論是思考還是行動,都會把別人的情緒狀態當做一種比自己更重要的參考標準。(4)考慮事情更全面VS完美主義感知到的細節多,自然會把這些細節納入到認知框架當中,所以,敏感的人會把事情和人物關係考慮得更為全面,在行動之前,反覆思量,小心謹慎。
  •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嗎
    盡然高敏感這個特質,包含在內向的性格裡面,但並不是所有內向的人,都是高敏感的。有些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人,其實也擁有這種特質。 除了一小部分是天生的之外,大部分都是後天的環境塑造而成。在人群中,大概有30%的人,是屬於高敏感一族。 那這種敏感的特質是怎麼來的呢?
  • 你是高敏感人群嗎?來看看這份檢測表就知道了!
    如果你覺得以下幾條比較符合自己:●朋友無意中跟你開一句玩笑,你就覺得對方在鄙視你,感到很難過●另一半不小心忽略了你一下,你就覺得對方不是很愛你,感到很傷心●跟別人對視了一眼,看到對方眼神透露出不屑的味道,你就認為對方看不起自己●甚至你去做事情,你就總認為自己是那個經常把事情搞砸的人,做事戰戰兢兢那麼你很有可能是高敏感人群
  • 高敏感型人格的行為特徵,高敏感是一種天賦還是詛咒?丨MBTI職業性格測試
    高敏感型人格是一種人格特質(而非一種「症狀」),具備這種人格特徵的人約佔總人口的15%-20%,高度敏感的人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對微妙刺激的敏感加工上,這是他們最基本的特性,主要體現在具備這種特徵的人群常常能感受到別人忽略的微妙事物
  • 怎樣判斷自己是敏感肌?這幾點你有嗎?
    原標題:怎樣判斷自己是敏感肌?這幾點你有嗎?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對敏感肌的話題愈加關注。一項專門針對中國人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有45%的消費者被敏感肌問題困擾,並且從2014年至今,中國敏感肌人群一直呈高速增長的趨勢。同時,亦有大數據顯示,現代女性平均每3個人裡就有1個是敏感肌。敏感肌人群就在我們身邊,也許你自己也是,但因為症狀比較輕而沒有意識。
  • 心理學:內心敏感脆弱者的4大心理特徵,你中了幾個?
    心理敏感其實是一種很強大的能力,能幫我們很好的發現他人的需求,從而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但由於內心敏感常常伴隨這一些,所以有很多人都受困於這種能力。你的內心敏感脆弱麼?看看下面這4個特徵的人,你中了幾個吧?
  • 高度敏感的人具備的5大特徵
    以往一系列研究已經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大約有15%—20%的人都是非常敏感的,但是很多的人並不知道成為敏感的人意味著什麼
  • 擁有高敏感型人格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蘇菲說
    隨著伊爾斯・桑德的《高敏感是種天賦》這本書的熱賣,『高敏感人群』這個定義開始不定期的在一些媒體中出現。通常『敏感』這個詞在我們的語境裡都帶有負面含義。往往令人想起林妹妹一樣多疑、玻璃心、消極、甚至內向和自閉等特質。也因為這些固定概念,讓許多屬於高敏感人群的人不自知,或者不想承認自己的這個特點。
  • 高敏感者的26個特徵
    敏感程度高,會給人際關係、個人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那麼,您是一個高敏感者麼?以下是高敏感者的26個特徵,可以逐一校驗之。你知道周圍每個人的感受,因為這些情緒已經潛移默化的滲透到了你的內心。以至於如果你在新聞中看到一些不好的東西,你就會想像它會有怎樣的感覺,然後在未來的幾天時間都會念念不忘。
  • 性格敏感的人會很累,怎樣調整呢?戳開看
    性格敏感的人是會很累:性格敏感的人,做不到坦率,做不到任著自己的性格或者情緒發脾氣。他們很在意別人的感受,害怕別人不高興,總是想讓別人高興。性格敏感的人還可能成為討好型人格的人,也可能成為沒有立場,搖擺不定的人,讓自己的工作陷入兩難境地,會感慨「真難啊」。敏感的人會被動性地洞穿對方的難處,就不能無動於衷,總想著為對方分擔一些,就算是要委屈自己。往往敏感的人在事情未發生就提前自我創造了痛苦。性格敏感的人共情能力會高於他人。他們的累不僅是對自身行為敏感,更會成為他人的「情緒垃圾桶」。
  • 心理測試:你是敏感的人嗎?分析出你的人格特質是哪一種
    心理測試:你是敏感的人嗎?分析出你的人格特質是哪一種 測試開始: 提示:本題得分採用線性判別函數模式,請牢記自己的得分。 1、假如你有空餘的時間,你對下面哪種事情更感興趣?
  • 月亮等級測評丨你是溫柔、敏感又戀舊的人嗎?
    如果你出生星圖中的月亮、巨蟹座或第四宮能量很強,那麼答案是肯定的。這是著名佔星師唐娜·坎寧安最受歡迎的一個測試,會為你星圖中的月亮特質打分,快來看看你的月亮能量達到第幾級了?月亮守護巨蟹座。如果你的太陽、月亮、上升或幾顆行星都在巨蟹座,那你就是巨蟹座人。這些人是真正的月亮型人。
  • 「關門聲大點,就覺得你不愛我了」|高度敏感型人格的4個顯著特徵
    最近「女生性格太敏感是什麼體驗」的討論被刷上熱搜。許多網友紛紛談了自己和身邊夥伴的親身經歷。但有時,也會讓人感到很累,很有壓力,因為如果你是一個對生活經歷深度處理的人,那麼你在生活中所有的經歷都會被深度處理,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的經歷。
  • 敏感又倔強的雙魚,你了解嗎?
    敏感又倔強的雙魚,你了解嗎? 不愛計較是真的,但是雙魚座並不代表就會忘記,事實上雙魚座的記性很好,那些對他們好的人,那些兇過他們的人,他們都記得,只是表現在外的還是老樣子,似乎雙魚座已經忘記,但是心裡早已有了隔閡.
  • 女人啊,知道你的敏感帶在哪嗎?
    女人的敏感帶 女人啊,絕壁是一個奇特的物種。
  • 不易融入群體並不是性格內向!想沒想過或許你是高敏感一族?
    Elaine Aron 認為高敏感族其實是一類很容易受外在環境的刺激所影響的人,而且他們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都很容易會被放大。簡單來說,高敏感的人會很害怕處於一個不熟悉的環境,對於環境中的光線、氣味、聲音、溫度亦會特別敏感,反映著他們有著比常人更敏感的神經系統。
  • 敏感的你,我想對你說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我想,你一定會非常理解我。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些表現太「矯情」,甚至有些「傲慢」「自私」「不近人情」—— 但實際上,只有真的有過這種感受的人,才能體會到背後那種心理負擔和掙扎:我們並不是不想「跟別人一樣」,但是,真的很困難。這不是開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