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企業就像是江湖裡的各大門派;江湖之大,容得下幫派間的各領風騷;然而,江湖又世事無常,各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日前,國內植物蛋白飲品市場曾行形成了「南椰樹、北露露、西(南)唯他、東銀鷺、中養元」群雄爭霸的局面。
提到銀鷺,我們就不得不說銀鷺花生牛奶這個曾經市場佔有率超八成以上,讓銀鷺在東南角的植物蛋白飲品中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銀鷺八寶粥和銀鷺花生牛奶已經成為了八零年代的深刻回憶,在它們最受歡迎的時候,甚至還邀請林俊傑寫了一首歌。然而,最終100億銀鷺帝國卻牽手百年雀巢,離我們愈來愈遠了…
「銀鷺」品牌名稱,源於「銀城」和「鷺島」。銀城,就是現在廈門同安區的「別名」、「白鷺島」,當時指的是廈門島,其實銀鷺的前身,廈門同安是一個村辦集體企業。說起「八寶粥王」銀鷺的創辦歷史,堪稱一部教科書級的傳奇。
它的主要創始人是陳清水和陳清淵兄弟,祖籍福建省廈門市湘安新圩,陳氏兄弟,早年曾生活在一個偏僻的村莊。陳氏兄弟的父母都是農民,他有一個上了年紀的祖母,還有九個兄弟姐妹,陳清水作為家裡的大哥,自然早早就肩負起了家裡的負擔,小學才上了四年就不得不輟學回家幫忙。
我不得不說,陳清淵比哥哥幸運一點,當他的父母堅持要他上學,陳清淵高中畢業,他成為麻塘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也因為讀書,畢業後,陳清淵先是在馬塘村做會計,後來去了新衛公社工作。又因為他的弟弟陳清淵的關係,到處經營運輸的陳清水,開始幫助當地供銷機構經營蔬菜運輸。在此期間,由於蔬菜的易腐,他幾次賠錢。兄弟倆決定開始長期經營,不用擔心腐爛的問題,經過多次走訪,兄弟倆決定做罐頭,便於保存和運輸,但成本太高。
1985年,陳氏兄弟和六名村友集資3萬元,在同安創辦了新衛興華罐頭廠(銀鷺的前身)。1988年,標準罐頭生產總廠建成,銀鷺進入「茁壯成長」期。其中,1990年,愛國華僑黃福華先生投資20萬美元,成立了中外合作企業廈門通懋罐頭食品有限公司,而1992年八寶粥試產成功並投放市場,銀鷺一舉成名。
此後,「銀白鷺愛的味道」這句廣告詞也讓無數人記憶猶新,而陳清元也以20億元的身價在2009年進入了胡潤富豪榜。2010年銀鷺年銷售額超過54億元,2011年銀鷺工業園區產值超過100億元。然而,就在那一年,陳清淵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與外國品牌雀巢合作,後者輕而易舉地以1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銀鷺60%的股份。
然而,當時雙方實際上開始發展為一種合作利益,而不是真正的併購,銀鷺這個品牌將繼續在市場上存在,獨立發展。最重要的一點是,銀鷺合資企業的創始人陳清淵仍擁有控制權。因此,陳清淵認為,雀巢在飲料行業擁有這麼多年的發展經驗,同時背後有巨大的資金支持,將銀鷺賣給雀巢是銀鷺發展的一個很好的選擇。在雀巢的幫助下,原銀鷺在2013年的銷售額達到了111億元的峰值。
然而,像許多被外國投資者收購的公司一樣,銀鷺也未能倖免。2017年4月,雀巢從銀鷺食品的合作夥伴那裡額外收購了合資企業20%的股份。2018年6月,雀巢重新收購銀鷺剩餘20%的股權,最終獲得銀鷺100%的控股權,從此銀鷺食品全部歸雀巢所有。2018年,雀巢在大中華區的營收為474億元,而2019年的總收入比2018年高出近7億元。然而,收購的銀白鷺越來越多售罄,業績一直在下滑,一年不如一年。
多年以來,中國企業被外資企業併購後,將「民族品牌」放棄或是雪藏,一直是吃瓜群眾不能容忍的。畢竟,真的有不少「民族品牌」,在被外資收購後,落得不能善終的下場。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