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飲料巨頭倒下,巔峰時產值百億,如今卻被外資收購,結果惋惜

2020-12-28 爾東商業觀察

文:小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企業就像是江湖裡的各大門派;江湖之大,容得下幫派間的各領風騷;然而,江湖又世事無常,各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日前,國內植物蛋白飲品市場曾行形成了「南椰樹、北露露、西(南)唯他、東銀鷺、中養元」群雄爭霸的局面。

提到銀鷺,我們就不得不說銀鷺花生牛奶這個曾經市場佔有率超八成以上,讓銀鷺在東南角的植物蛋白飲品中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銀鷺八寶粥和銀鷺花生牛奶已經成為了八零年代的深刻回憶,在它們最受歡迎的時候,甚至還邀請林俊傑寫了一首歌。然而,最終100億銀鷺帝國卻牽手百年雀巢,離我們愈來愈遠了…

「銀鷺」品牌名稱,源於「銀城」和「鷺島」。銀城,就是現在廈門同安區的「別名」、「白鷺島」,當時指的是廈門島,其實銀鷺的前身,廈門同安是一個村辦集體企業。說起「八寶粥王」銀鷺的創辦歷史,堪稱一部教科書級的傳奇。

它的主要創始人是陳清水和陳清淵兄弟,祖籍福建省廈門市湘安新圩,陳氏兄弟,早年曾生活在一個偏僻的村莊。陳氏兄弟的父母都是農民,他有一個上了年紀的祖母,還有九個兄弟姐妹,陳清水作為家裡的大哥,自然早早就肩負起了家裡的負擔,小學才上了四年就不得不輟學回家幫忙。

我不得不說,陳清淵比哥哥幸運一點,當他的父母堅持要他上學,陳清淵高中畢業,他成為麻塘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也因為讀書,畢業後,陳清淵先是在馬塘村做會計,後來去了新衛公社工作。又因為他的弟弟陳清淵的關係,到處經營運輸的陳清水,開始幫助當地供銷機構經營蔬菜運輸。在此期間,由於蔬菜的易腐,他幾次賠錢。兄弟倆決定開始長期經營,不用擔心腐爛的問題,經過多次走訪,兄弟倆決定做罐頭,便於保存和運輸,但成本太高。

1985年,陳氏兄弟和六名村友集資3萬元,在同安創辦了新衛興華罐頭廠(銀鷺的前身)。1988年,標準罐頭生產總廠建成,銀鷺進入「茁壯成長」期。其中,1990年,愛國華僑黃福華先生投資20萬美元,成立了中外合作企業廈門通懋罐頭食品有限公司,而1992年八寶粥試產成功並投放市場,銀鷺一舉成名。

此後,「銀白鷺愛的味道」這句廣告詞也讓無數人記憶猶新,而陳清元也以20億元的身價在2009年進入了胡潤富豪榜。2010年銀鷺年銷售額超過54億元,2011年銀鷺工業園區產值超過100億元。然而,就在那一年,陳清淵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與外國品牌雀巢合作,後者輕而易舉地以1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銀鷺60%的股份。

然而,當時雙方實際上開始發展為一種合作利益,而不是真正的併購,銀鷺這個品牌將繼續在市場上存在,獨立發展。最重要的一點是,銀鷺合資企業的創始人陳清淵仍擁有控制權。因此,陳清淵認為,雀巢在飲料行業擁有這麼多年的發展經驗,同時背後有巨大的資金支持,將銀鷺賣給雀巢是銀鷺發展的一個很好的選擇。在雀巢的幫助下,原銀鷺在2013年的銷售額達到了111億元的峰值。

然而,像許多被外國投資者收購的公司一樣,銀鷺也未能倖免。2017年4月,雀巢從銀鷺食品的合作夥伴那裡額外收購了合資企業20%的股份。2018年6月,雀巢重新收購銀鷺剩餘20%的股權,最終獲得銀鷺100%的控股權,從此銀鷺食品全部歸雀巢所有。2018年,雀巢在大中華區的營收為474億元,而2019年的總收入比2018年高出近7億元。然而,收購的銀白鷺越來越多售罄,業績一直在下滑,一年不如一年。

多年以來,中國企業被外資企業併購後,將「民族品牌」放棄或是雪藏,一直是吃瓜群眾不能容忍的。畢竟,真的有不少「民族品牌」,在被外資收購後,落得不能善終的下場。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又一國外服裝巨頭倒下!巔峰時開店2800家,如今徹底涼涼
    又一國外服裝巨頭倒下!巔峰時開店2800家,如今徹底涼涼推薦語:眾所周知,隨著網際網路經濟和電商的發展,近年來,一些曾經流行的品牌開始走下坡路,門店數量爆減,甚至被市場完全淘汰。而步入2020年,一些傳統服裝巨頭企業日子也不好過了。比如那個曾經讓國內80後為之瘋狂的真維斯,如今就真的徹底倒下了。據澳大利亞《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服裝品牌真維斯2020年1月15日宣布進入自願託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這也意味著,曾經的服裝巨頭真維斯在本部澳大利亞,倒閉了!
  • 國產飲料巨頭興衰史:曾靠一瓶八寶粥年入百億,如今卻被外資狠心拋棄
    由於陳清淵對五環外農村市場獨到的理解,銀鷺八寶粥迅速崛起,很快就成為了一款國民級的寶藏產品。之後,銀鷺一路開掛,花生牛奶、銀耳燕窩、碳酸飲料等產品紛紛出世。據統計,在1999年,飲料市場近80%的份額都被它生產的八寶粥和花生牛奶佔據。
  • 又一國產飲料巨頭倒下,曾拒絕可口可樂收購,如今負債百億破產
    然而,隨著兩大可樂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對這些老牌汽水品牌進行了一系列收購併購,也讓這些國產汽水,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紛紛停工停產。而如今,隨著國潮的興起,以北冰洋、漢口二廠為代表的老牌國產飲料品牌,已經宣布回歸,重回市場,並取得了不錯的反響。而曾經險些被可口可樂收購的匯源果汁,卻要和我們說了再見。
  • 飲料巨頭加多寶倒下?兩年虧損20億,如今為還百億債務被迫賣廠
    前言如今人們喝的大多數飲料都來自可口和百事兩大公司,而這兩個飲料公司也當之無愧的成為全球飲料巨頭。而作為老牌的飲品公司,百事與可口可以說佔據了整個飲料市場的半壁江山。涼茶品牌——王老吉、加多寶面對這兩大外國飲料品牌的催促與衝擊,娃哈哈作為國產品牌也曾躍躍欲試,企圖超過這兩大巨頭,然而效果卻沒有那麼明顯,與此同時國產品牌在不斷尋求超越時,也有一些飲料廠家劍走偏鋒,開創了涼茶飲品。沒想到就是將我國嶺南地區的特產涼茶,製成飲料後卻意外的備受歡迎,而這個涼茶飲料的兩大代表就是加多寶和王老吉。
  • 曾經風靡全國的飲料,現在被國內市場所「淘汰」,賤賣也無人收購
    曾經風靡全國的飲料,現在被國內市場所「淘汰「,賤賣也無人收購在現在商品琳琅滿目的時代,很多人在平時看到的商品以為是國貨,但是其實上並不是國貨。很多人提到這類商品會想到佳潔士、高露潔、養樂多等品牌,這些其實都是來自外國品牌。
  • 中國本土食品飲料品牌,曾年營收百億,卻被雀巢拿下
    多家本土食品飲料企業參與競購,不過截至發稿前,並沒有進一步消息傳出。銀鷺本來是我國本土品牌,但在發展過程中被雀巢收入囊中。事實上,在國內市場上這樣的例子並不少。像樂百氏、益力礦泉水、中華牙膏、徐福記等品牌,都曾賣身外資。接下來,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銀鷺。資料顯示,銀鷺創辦於1985年,經過30餘年的發展,成長為中國罐頭和飲料行業的佼佼者。
  • 又一「國產品牌」回歸,曾家喻戶曉10年前被外資收購,今低調回國
    而今阿里巴巴已經成為我國電商領域中的「佼佼者」之一,騰訊在社交領域中佔據了一席之地,娃哈哈更是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飲料品牌之一。不過,有些誕生於八九十年代的企業,卻沒有如此幸運,在外資進入了我國市場後,像丁家宜、樂百氏等品牌卻陸續被外資收購,因不受重視等原因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當然也有些品牌已經回到了國內企業的懷抱。
  • 國際日化巨頭圍剿民族品牌外資玩中藥概念
    相比上個世紀80年代,寶潔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僅有20人的研發團隊,如今確實不可同日而語。而更重要的是,這還是寶潔第一次在中國擁有自己大額投資的物業。無比相似的是,1年前剛上任的聯合利華CEO保羅·波爾曼造訪中國也正是出席其上海研發中心開幕儀式。
  • 水餃巨頭曾年入15億,全國門店400多家,如今「只配」在火車站?
    卻因為一次對賭協議,導致俏江南被外資掌控,最終創始人被掃地出門。事實上除了俏江南之外,國內還有一個餐飲品牌,也有著相同的經歷。這一品牌也就是大娘水餃,比俏江南還要心酸的是,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在公司開年會的時候,居然被攔著不讓進去,這樣的結局還是令人十分惋惜的。
  • 又一家餐飲巨頭倒下!資產曾上百億,三次上市失敗,如今嚴重虧損
    又一家餐飲巨頭倒下!資產曾上百億,三次上市失敗,如今嚴重虧損!在幾年前,成都出現了一家有趣的火鍋店,餐館的名字叫做「譚滋魚」,在這家餐館的內部貼滿了創始人譚長安和其他明星的合照,但是僅僅過去幾年時間,這家餐館已經不存在了,原來的那個地方已經改成其他餐飲公司。
  • 又一家中國老牌快遞巨頭倒下!曾有10架自營飛機:堪稱國內第一
    ,也讓中通成為了國內最大(快遞運輸量)的快遞巨頭或許也是因為國內快遞企業之間競爭太過於激烈,也讓國內很多知名的老牌快遞巨頭,走下神壇,例如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全一快遞,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全一快遞成立至今已經有19年發展歷史,是國內最早一批成立的老牌快遞公司,在其發展巔峰時期,一度擁有8000餘人,擁有10架自營貨機,在北上廣深、香港等地都設立了大型的快遞轉運中心,
  • 俏江南之後,又一餐飲巨頭「引狼入室」,創始人被外資趕出公司
    在餐飲林立的中國,巨頭俏江南也曾名震一時,創始人張蘭是俏江南的掌舵人,也是「京城四少」之一的汪小菲的母親。年紀輕輕的張蘭靠打工籌集了2萬元,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在她的領導下,阿蘭餐廳越來越好。但張蘭不滿足於小小的餐館,一心想著壯大事業,於是轉讓了手裡的三家酒樓,拿著6000萬創辦了俏江南。
  • 又一個服裝巨頭倒下,千億市值僅剩20億,老闆早套現幾百億娶女星
    最近一年不少服裝公司都遇到了危機,連鼎鼎大名的拉夏貝爾都倒下了。其實除了拉夏貝爾外,還有一家服裝巨頭也倒下了。這家公司就是曾經跟優衣庫、H&M齊名的思捷。思捷最初是來自美國的品牌,後來被香港企業家邢李原給收購了,並且成功發展成為了全球知名的快時尚品牌。
  • 國產飲料巨頭倒下,曾向汶川捐款1個億,今虧損上百億無奈關廠
    而在飲料市場之中,市面上的飲料品牌也是琳琅滿目,諸如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娃哈哈、冰糖雪梨等品牌皆為不少人所熟知,其中,可口可樂以及百事可樂兩家企業更是作為飲料領域的兩大巨頭,在我國飲料市場中佔據了半壁江山。饒是很多國產品牌不斷發力,試圖趕超他們,卻依舊難以撼動其地位。
  • 又一車企巨頭撐不住了?百億債務還不上,老闆早已套現跑路
    但是當一個企業達到飽和之後,一些"不得人心"的必然最先倒下。我國做的數一數二的就是"眾泰車企"和"吉利汽車",提起吉利,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收購沃爾沃,但是現在,吉利已經成為一家市值千億的巨頭公司。吉利混的風生水起,產品質量也越來越好,創始人身價水漲船高,但並不是每個企業都是如此順利,面對壓力,又一車企巨頭撐不住了,百億債務還不上,老闆早已跑路。這家企業就是前面提到的眾泰,當年靠一款"保時泰"瞬間走紅,在外觀上也極為相似,當時讓用戶以極低的價格體驗到了百萬豪車的感覺,火了一陣子。
  • 好消息:又一巨頭來華投資56億!中國或超過美國成最大外資流入國
    來源:金十數據新年伊始,又有化工巨頭來華投資了!據美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全球化工巨頭英力士正準備在中國投資8億美元(約合56億元人民幣)新建工廠。1、英國化工巨頭56億投資之前,德俄已對中國市場投下1630億巨資據悉,英力士這家化工巨頭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倫敦,是全世界最大的化工生產商之一,此次投資主要是由英力士的一家子公司完成,其計劃在中國沿海城市寧波興建一家全資工廠生產可塑塑料。
  • 被誤認為倒下的手機巨頭,搖身一變成5G巨頭,聯手愛立信研究6G
    但外界普遍對功能機關注較少,諾基亞智能機又沒掀起大浪花,大多數消費者仍誤認為諾基亞手機已經倒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個被誤認為倒下的手機巨頭,搖身一變卻變成了5G巨頭。其實,在賣掉手機業務後,諾基亞就確定了通信業務的大方向,並在2015年收購阿爾卡特-朗訊,市場份額也因此從8%一度增長至30%,在全球通信服務商中排名第二。
  • 又一富豪落敗了!百億資產被自己「玩光」,欠下巨額債務「跑路」
    跟隨時代的發展、前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多年時間中我國不少企業家、集團都證明了這一點,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最終的結果就是被淘汰掉。就好比我國的鋼鐵行業,就是這樣最為典型的例子。
  • 曾經年收百億,如今竟被雀巢收購!
    可是近幾年的銀鷺卻持續在走下坡路,如今已被食品行業巨頭雀巢所收購。林俊傑作為銀鷺之前的代言人,為了宣傳產品還特地為銀鷺花生牛奶的廣告創作了《真材實料的我》等歌曲,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也進一步提升了銀鷺的知名度。也許大家一定會產生疑問,為什麼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銀鷺會走向被收購的命運呢?
  • 負債超556億,又一巨頭倒下
    英國最大、全球第二大連鎖影院運營商「電影世界」本周一正式宣布,從10月8日,暫停運營在英國和美國的影院,消息一出,公司股價應聲暴跌60%。電影世界公司2018年收購美國帝王電影公司後,成為全球第二大連鎖院線運營商,目前在美國、英國和中歐地區經營787家電影院,僱用近3.8萬人,其中543家電影院位於美國,128家位於英國和愛爾蘭。受新冠疫情的反覆衝擊,電影世界至今已負債82億美元(約合556.76億元人民幣),今年股價跌幅更是超過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