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獲得了極大地提高,許多人在「吃穿用度」等很多方面也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
而在飲料市場之中,市面上的飲料品牌也是琳琅滿目,諸如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娃哈哈、冰糖雪梨等品牌皆為不少人所熟知,其中,可口可樂以及百事可樂兩家企業更是作為飲料領域的兩大巨頭,在我國飲料市場中佔據了半壁江山。饒是很多國產品牌不斷發力,試圖趕超他們,卻依舊難以撼動其地位。
此種情況下,有的國產品牌便選擇了另闢蹊徑,進而將中國的傳統涼茶開發成為飲料,從而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反響。其中,加多寶與王老吉作為涼茶領域的巨頭,幾乎佔據著中國涼茶市場中絕大部分的份額。
王老吉是由其創始人王澤邦於1828年時創立,在早期時,其在嶺南地區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後來,隨著涼茶的不斷發展,逐漸突破了地域的限制,進而進入了全國市場中。
早些年,由於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王老吉被分為了兩部分,其中的一部分是由王澤邦的後人從香港經營,而另外的部分則在廣藥集團旗下於內地經營。
到了2005年之時,香港鴻道集團的創始人陳鴻道看中了涼茶市場的機遇,於是將王老吉的香港商標從王澤邦的後人手中買了下來,之後又同廣藥集團籤署了內地商標為期20年的使用權,並花下高價將王老吉涼茶的配方買到。
在陳鴻道的經營下,王老吉發展頗為迅速,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傳遍大街小巷,王老吉的銷量也是迅速飆升,成為了涼茶領域的佼佼者。
當2008年汶川地區發生了地震時,諸多企業、地區、個人紛紛自願的捐款捐物,而陳鴻道的王老吉集團也不例外,曾向汶川捐款了1個億,此次善舉。在當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許多媒體爭相報導,更有許多民眾表示,因其善舉要「清空」王老吉。
同年,王老吉獲得了100億之多的銷售額,一度超越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此後,王老吉的發展更是一路高歌猛進,2011年時,其更是獲得了200多億的銷售額。
可惜好景不長,2012年時,廣藥集團不僅禁止了鴻道集團對王老吉這一商標的使用,還舉報了陳鴻道通過向廣藥集團高層行賄,從而以低價租借王老吉的商標。
至此,陳鴻道也便失去了這一品牌,無奈之下,陳鴻道又成立了加多寶,但在接下來的七年間,王老吉與加多寶又因為廣告語以及包裝罐等諸多事情打了不少官司,一直到了2017年,雙方的「紅罐之爭」才結束。
陳鴻道所創立的加多寶雖然也曾紅極一時,其累計的銷售額甚至突破了1000億,不過,在最近年間,其卻走上了「下坡路」,2016年時,其虧損達到14.8億,2017年虧損了5.82億,而到了2020年,加多寶的總債務更是高達130億元,無奈之下,其只好通過裁員、關廠等途徑來自保。對此,很多網友不禁表示,加多寶這一國產飲料巨頭今虧損上百億無奈關廠,可謂「轟然倒下」,風光不再。
而與之競爭數年的王老吉,最近年間卻是一直穩步發展,而今在我國的涼茶市場中,已經佔據了70%左右的市場份額,大家對於加多寶與王老吉之間的「涼茶之爭」有怎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