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巨塔》塔與攀登者

2020-10-12 方方土

醫療技術的進步是伴隨著死亡的,築成白色巨塔的是累累的白骨。在和平的年代,醫者是距離死亡最近的人群,而在人世間,一切的矛盾衝突都無法超越,也終將回歸生與死的命題。人物是作品的靈魂,白色巨塔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來自於塑造得極其成功的主角財前和裡見。醫生不是神,而是人,懸壺濟世,救死扶傷,人性的欲望依舊會透過白大褂投影外放。在前半段的劇情中,藉由財前和裡見,作者將批判的矛頭指向了等級森嚴,充斥著權力鬥爭的日本國立醫大體系。在財前身上,野心和能力齊備,為了理想,可以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鋒芒畢露,毫不掩飾自己對於權力的渴望。同實幹的財前不同,江口洋介飾演的裡見身上帶著理想主義者的光輝,擁有著堅持正直的良知,質疑權威的勇氣,懷揣著對每一位患者的人道主義關懷。行事方式大相逕庭的兩位主角卻又是在矛盾中孕育著統一的雙生子。同樣心懷著治癒更多患者,戰勝癌症的崇高理想,財前渴望攀上高位,用權力掌控一切,縱使他醫術無雙,卻依舊要腳踩金錢向上攀爬;而裡見不願同流合汙,不願弄髒雙手,只是他的敵人太過強大,在汙濁中,彌足珍貴的清者無力反抗。當我剛剛在b站看完劇情講解時,我在思考二者的選擇誰對誰錯。我嚮往裡見的正義,他可以為了堅持真相,在財前的醫療事故案件中站到與醫院對立的患者方出庭作證,無懼失去自己的工作、研究環境乃至家庭;可從結果論的角度,若要實現理想,無疑財前更加成功,在滿地泥濘中前行,又怎能保持一身潔白呢?當我終於有時間看完21集的電視劇後,我才發現,這樣的爭論或許永遠都不會有結果。電視劇給我們呈現的是人性的真實,作者並不希望讀者和觀眾簡單地站上道德的制高點去審判。在時代與環境的大潮中,個體的掙紮實在是太過於渺小,自負強大如財前,最後卻死在了自己的專項——癌症上,一切浮華都隨著生命的逝去失去了意義。到死前,他心中記掛的依舊是如何攻克癌症這一全人類的醫學難題。他早早就選擇了一條權與利糾葛的不歸路,但他也從未忘記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在離世之前,他將接力棒交給了裡見,交給了這個從大學起就和自己對立的對手與朋友,這或許就是對於裡見的信任吧,相信他會肩負起自己的理想,堅定地,執著地一直走下去。醫療劇,是借著醫生與患者,生命的拯救與逝去剖析人性的題材。一念之間的善惡與一瞬之間的生死構成了人世的無限循環,白色巨塔的優秀在於它的現實,在於它對人性的把握,對情感的描繪,還在於在陰暗的世界中,作品中不曾消失的人性之光。裡見醫生就是這道光的代表。自小時候起,我無數次被教導勇敢與正直的意義,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堅持勇敢與正直可能付出的代價。像裡見一樣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少到讓人懷疑,人格的高貴是否在這個世界上一文不值。裡見是難以在那樣的環境中登上高位的,縱使他年少有為也不行,他選擇的正道註定是崎嶇波折的,但醫學的進步是要由財前和他這樣的人共同推進的,我至始至終都認為,堅守原則,願意犧牲的人並非愚者,人做出的選擇,根據是他內心的信念。裡見或許是無力改變現實的人,他的堅持無法建立新的規則與秩序,烏託邦或許永遠都不會存在,但他堅持的意義在於向世界展現了另一種可能性,或許收效甚微,但漫漫長路,體制的進步與完善需要由無數像他這樣的人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著前行。我自問不夠優秀,不夠勇敢,更像庸碌平凡的普通人,我亦曾經歷過生死別離,會在無聊時思考生命存在與消逝的意義,當然無法得出什麼具體的答案。面對未來,或許只能求索與攀爬。財前的結局給我一種「白茫茫一片真乾淨」的感覺。生與死的迷局人類註定無法破解。死亡是可怕的,留下遺憾是悲傷的,選擇前是看不到你選擇的路的終點的。這可能是人生的悲哀,也可能是人生的幸運。

相關焦點

  • 最後的日劇——《白色巨塔》
    通過各種途徑搜到的日劇推薦清單,基本前十甚至前三一定會有《白色巨塔》這部劇的身影。加之《非自然死亡》燃起了我對日本職業劇的喜好,儘管是2003年的老劇,我還是忍著270P額清晰度看完了這部劇。看完之後不得不說,確實《白色巨塔》值得一看,尤其是靜下心來看。
  • 日劇巔峰——《白色巨塔》
    一般的醫療劇總是一昧注重醫生這個職業的高貴性,卻忘記了醫生也是人,醫院也是一個職場,《白色巨塔》沒有避諱這一點。     首先,從小說的題目來看,白色巨塔象徵著醫學界一種難以改變的僵化的權威體制。財前五郎所在的國立浪速大學附屬醫院"外表看來似乎充滿學術的神聖和時代的進步精神,然而在這堵厚實而堅固的圍牆裡,卻充斥著封建的人際關係和特殊的組織結構所織成的關係網。"
  • 悲劇英雄的落幕,《白色巨塔》完結篇
    《白色巨塔》P6:觀看視頻請準備好紙巾這裡是《白色巨塔》微劇場最終part的內容,主要講述了財前被發現患有癌症
  • 【福利】《白色巨塔》劇評+資源
    今天小編們為大家推薦一部經典醫療日劇,《白色巨塔》。該劇改編自山崎豐子的同名小說,是日本富士電視臺開臺45周年高收視紀念劇,共21集,於2003年10月9日首播。文末附資源。白色巨塔裡醫患關係、醫療封建體系為兩個主旨問題,該矛盾在財前和裡見得衝突上表現的很深刻。而法庭上的對抗從法律與醫療本身來看,小說和03版日劇都展現了很高的水平。
  • 《白色巨塔》:探索人性的偉大電視劇
    菲尼最近看完了日劇——《白色巨塔》。喜歡日劇的朋友,聽到這個劇名應當是有種如雷貫耳的感覺,在它的豆瓣評論區都是各種「五星不夠打」、「沒有一處不精妙」這樣的讚美之詞。從原著來說,《白色巨塔》的原著小說是一個巨大的IP,小說誕生於1963年,創作者是日本當代文壇「三大才女」之首的山崎豐子。
  • 白色巨塔 | 悲劇英雄的落幕
    談到醫生的印象,心裡往往會想到所謂的「白衣天使」、「神聖高貴」,而醫院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神聖的「白色巨塔」,不可侵犯。醫生治病救人,消除病患,的確是一種偉大的職業。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同影片名的直白表明,醫院,就是那一座白色的巨塔。
  • 《白色巨塔》白色巨塔
    白色巨塔——經典醫療職場劇,印象非常深刻!1、財前五郎和裡見是2個極端吧,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介於2者之間的醫者吧。對名利和知識的追求都是參半的吧。劇中的裡見去一所小醫院專心醫療是最適合他的出路了,在頂級醫學院爾虞我詐真的不適合他,何去何從,真的沒有好壞,只有是否合適自己。
  • 《白色巨塔》塔底的落寞,塔尖的寂寞
    以此來看財前五郎和裡見修二都是「完美」的人物,不論做到哪一個都是不容易的,他們心中的「白色巨塔」都是值得驕傲值得尊重的。 醫生,自古以來就是神聖而艱難的職業,因此要成為一位優秀的醫生,不論是技術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都是經過了無數次「地獄」般的試煉一步步走向職業生涯。
  • 《白色巨塔》觀劇偶得
    「花森,我錯了嗎, 我承認我無法像裡見一樣坦然面對患者,但是我是認真的,認真地開刀,認真地往上爬,希望爬到最高點,蓋一間最棒的醫院,或許有點不擇手段,但這是沒辦法的事,這樣做有錯嗎?」在我幼年時,我的母親經常會帶著我穿梭於醫院的病區和病房,那種壓抑的心情,就像吳琪在《重新認識疾病、醫療與生死:醫生的角色》裡提到的: 「在醫院科室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裡,疾病帶給人類的痛苦、人類迫切的求生欲望、醫療技術的極致與邊界、臨終者跨越生死的感受、照護陪伴者的心理創傷,侷促中讓人無處躲閃。「 因為青少年的成長經歷,我一直覺得「同理心」對於醫生而言,是痛苦而殘酷的。
  • 白色巨塔:不敢忘、自難忘
    《白色巨塔》在List裡面待了N久,終於在十年後的那一年,解開封印。《白色巨塔》的光環從一出現就久久存在,連後來日系的醫療劇都一再提及「白色巨塔」崩塌一事2013年看過《白色巨塔》之後,2019年因為新的《白色巨塔》要上映,我又看了一遍老版的,還是那麼引人入勝。
  • Vbbasic ▏白色巨塔
    當時教授講授的內容已在腦中漸漸模糊,但是她在講到白色巨塔,談及其中日本醫患糾紛和庭審過程時,激動的神情和專業的談吐是我無法忘記的。雖然在學生時期並沒有去看這部日劇,但是每當想起民訴法學教授、看到近來我國社會的醫患矛盾時,都會想到這部劇。最後,終於在工作了3年後,第一次從頭到尾觀賞了《白色巨塔》。
  • 《白色強人》:香港版的《白色巨塔》
    《白色強人》:香港版的《白色巨塔》 周郎顧曲 2019-07-01 16:14 來源:澎湃新聞
  • 《白色巨塔》灰色無盡的白色塔尖
    白色的巨塔矗立在灰色世界,儘管有光找到的那面閃閃發光,越往上爬越發現灰色無盡,欲望無盡,無法抵達的尖端時刻啃食著人的靈魂,掉下純真的碎屑...但《白色巨塔》不僅僅是簡單的悲劇、喜劇能簡單定義,壞人還沒死,好人受折磨,好人也過著心靈自由的生活,懷著理想的人正在奮鬥...醫療室裡每個人各懷人法,對財前醫生惋惜的醫務局人員、對愛夫的不舍的夫人情人、痛別摯友的裡見醫生、痛惜學生的東教授...等等,看著曾經堅強的財前不堪一擊奄奄一息。不知道佐佐木夫人和兒子在想些什麼,她們是那麼關鍵又那麼無關緊要。
  • 2020年,我仍為這部日劇所感動——《白色巨塔》
    《白色巨塔》號稱「日本國民級小說」。前後經歷過五次翻拍,數次被搬上螢屏。內容直指醫院的黑暗面。時隔多年,仍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近日在B站觀看了一部紀錄片,名曰《中國醫生》,講述了疫情當下的數位中國醫生的戰疫歷程及其內心與現實的種種矛盾衝突。觀畢,很受感動。不由得聯想到這部同樣講述醫者故事的陳年日劇。  醫院,總是比任何殿堂和舞臺更能使人性得以表現與釋放。
  • 【臺劇】白色巨塔 (2006)
    白色巨塔的劇情簡介 · · · · · ·  臺灣聯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蘇怡華(言承旭 飾)年輕有為,善良的他希望能做一個好醫生,心中只想著幫病人解脫疾病的折磨。劉心萍也成為了內科與外科之間較量的主要對象,一場白色醫袍下醜陋的爾虞我詐的人性角力正式開始……  面對一系列的鈎心鬥角以外,蘇怡華與外科副主任邱慶成(戴立忍 飾)也要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線,醫生能醫不自醫。
  • 不朽的經典《白色巨塔》
    ▲關注圈外,帶你感受生活的美好《白色巨塔》(白い巨塔;Shiroi Kyotō)改編自日本作家山崎豐子所著同名長篇小說。醫院是一座「白色巨塔」,社會也是一座白色巨塔。有的人躊躇滿志,一心向上,有的人只想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也有人迷失在無盡的洪流。我們每個人都被困於白色巨塔之中。山崎豐子的這本小說被稱為不朽的名著,這部劇的成就和輝煌也至今未被超越。最近才補完這部劇的我,懊惱為什麼沒更早看到。其中的很多問題,也許需要人用一生才能找到答案。
  • 豆瓣第一日劇——白色巨塔
    《白色巨塔》改編自山崎豐子的同名巨作。號稱「日本國民級小說」。前後經歷過六次翻拍,數次被搬上螢屏。內容直指醫院的黑暗面,時隔多年,依舊具有現實意義。        而在數次拍攝的作品中,03版最為精彩,目前仍是豆瓣上日劇榜一,有圖為證:       日本共拍攝過六版《白色巨塔》,分別為66版,67版,78版,90版,03版,19版(以上為日本拍攝)。
  • 《白色巨塔》:把人性剖開,裡面是赤裸裸的欲望
    這也是「日本的巴爾扎克」的女小說家山崎豐子半個世紀前撰寫長篇小說《白色巨塔》時的初衷。一次住院經歷讓她發現,日本的醫療制度十分黑暗不公,裡面充滿人性的糾葛、黑暗的爭奪,欲望與絕望交織。《白色巨塔》講述了一所看似神聖平靜的醫院裡發生的種種權利鬥爭。每一天,齷齪與光明、邪惡與正義都在激烈較量。主人公財前五郎是國立浪速大學附屬醫院第一外科的副教授,他在食道、胃部的吻合手術方面技高一籌。
  • 醫學小說巔峰——《白色巨塔》
    小編就要給大家推薦一套啦,那就是山崎豐子的《白色巨塔》,它被改編成了同名日劇,並在豆瓣評分9.6分,這一套書被稱為是日本文學界的不朽巨作,甚至還有讀者說,看過白色巨塔的人是不幸的,因為你看過之後,肯定會去找類似或超越它的書,但是很抱歉,最好的已經被你體驗過了。山崎豐子,當代日本文壇「三大才女」之首、日本戰後「十大女作家」之一、日本社會派小說巨匠。
  • 那個比《白色巨塔》更高的世界
    說實話,第一眼就想到了《白色巨塔》中財前五郎和裡見修二。同樣作為對醫療的思考,不知是作者本來就想著向《白色巨塔》致敬還是我個人的想像力實在過於豐富而意外聯想到。這我怎麼看都像是大門和天堂二人發出了和《白色巨塔》一樣的疑問,而這次大門這次給出了一個完全肯定的答覆(最後天堂醫生的遭遇也同樣可以看出作者的這種傾向)。但我想說,誒這尼瑪立場不一樣好不好!?這話也不能這麼說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