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東:電視道歉、師德碼,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教師?

2021-01-16 王開東


這個標題很奇怪,老師本來就是普通人,這樣說似乎有點矯情。除了在特定階段,老師被認為是臭老九,啥時候老師不是普通人了?其實老師也有不普通的時候,比如每年的教師節,那一天全國各大標誌性的景點都會為我們亮燈,並且打出激動人心的標語:老師,您好!老師,您辛苦了!


辛苦不辛苦沒關係,因為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這種生活,這無話可說。但尊重僅僅只有這一天,有時還伴隨著師德師風的專項行動一併開展。除了這一天不普通之外,更多時候教師的不普通就在於社會對這個職業的苛刻要求。你是一個老師,你怎麼能……?


最近有兩件事,讓很多老師毛孔痙攣,汗不敢出。


一是貴州省某地一女教師在人行道上騎車,結果被迫通過電視臺向全市人民道歉,而且連累她所在學校副校長也通過電視臺一併道歉。


二是浙江某市推出了師德碼。用「綠色、黃色和紅色」,對教師師德健康給與認定,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夠拼的了。


先看第一件事,女教師在人行道上騎車,屬於非機動車違反道路管理規定,的確有不文明之嫌,理應受到相應處罰。《道路交通安全法》對此也有明確處罰標準。「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明明有嚴肅的法律法規進行處理,一樣能起警戒作用,小小的一個騎車違規,何以要到電視臺向全市人民道歉呢?


原來當地正在進行文明城市的創建工作,為了鐵腕治理不文明現象,該地發布了《關於開展不文明行為「曝光」行動的通告》。那麼問題來了,這個《通告》有沒有讓人「上電視道歉」的權力呢?


依據《立法法》:「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範」。


第一,當地的這個《通告》是一次專項治理的行動要求,不算是「政府規章」。


第二,即便是政府規章,也找不到支撐該規章的任何法律法規依據。


第三,不但找不到法律法規的依據,該《通告》還與《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處理相違背。按照法律規定,地方規章如與法律法規或上級部門的規章相牴觸,地方規章無效。


第四,上電視道歉,類似於示眾,明顯屬於「減損公民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範」。


正因為如此,法律界人士認為:要求交通違法的女教師「上電視道歉」,小錯大懲,大而無當,不僅減損了公民的隱私權,而且傷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


當地文明辦一名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一旦被發現存在不文明行為,所有行為人需通過媒體向廣大市民公開道歉。


這個答覆有兩個問題。一是所有人一視同仁,只是制度執行層面的公平,並不能證明所發布的《通告》合理合規。


二是真的所有人一視同仁了嗎?即便在最文明的江南,偶爾也會看見騎車人進入人行道。這不僅與個人文明有關,也與道路的規劃相關。我們用腳指頭也能想到,所有人行道上騎車人都到電視臺道歉,再加上單位領導一併道歉,電視臺即便日夜播放也播不完吧?


我們敢斷言,抓老師上電視道歉是有選擇性的,之所以抓住老師不放,最大的原因還是老師是特殊載體,為人師表者不師表,傳承文明的人的不文明,如此殺雞駭猴,才更有轟動效應,專項整治的效果才會更突出。


但他們忘記了,騎車進入人行道是小違規,是很小的不文明現象,而逼迫人上電視道歉,可能是更大的違規,是更大的不文明。文明城市的建設需要慢慢涵養,久久為功,某地如此急功近利,想要跨入文明城市估計不易。


再說浙江某地的師德碼。看似創新之舉,其實完全是為了吸引人眼球,是來自娘家人的昏招。



現在的健康碼,所有人之所以讓渡自己一部分隱私和權利,是因為不如此,面對這個百年未遇的病毒,最終我們所有人都會受病毒侵害。而且更重要的是,健康碼有固定的不以人力為轉移的標準,這個標準是機器算出來的,能確保一視同仁,公平公正。


但師德碼是幹什麼的?某種程度上,師德碼也是一種示眾,甚至比示眾還要糟糕。因為前者電視臺示眾,畢竟還有騎車進入人行道的違規事實。


師德更多的是內在的,看不見摸不著。很難確定一個老師的師德如何。一個滿嘴仁義道德的老師,未必是師德高尚的老師。一個滿嘴「負能量」的老師,很可能是最富正義感的老師,反而是立德樹人的楷模。


沒有抽象的師德,對一個老師來說,教書育人的水平就是最大的師德。


那麼,該市這個師德碼是怎麼來的?按照什麼標準來確定顏色?誰有權利來給老師師德上色?誰有權利改變師德碼的顏色?


給老師師德上色者的師德也需要上色嗎?如果需要,誰來給這些人上色?又有誰來監督?讓他們自己監督嗎?他們值得信任嗎?


如果不需要,老師的師德怎麼能交給不知道師德為何的人評判呢?這樣的評判是公正的嗎?老師們會心悅誠服嗎?誰有不被監督的權利,卻擁有能改變別人顏色的權利?


這些都是大問題,在這些問題未被解釋之前,師德碼一定會遭受批駁。


前幾年,有學校異想天開,給表現不好的學生戴綠領巾,嚴重侵害了學生的隱私,傷害了學生的情感,侮辱了學生人格,結果遭受輿論狂批,師德碼也如是。


師德碼讓我想起了霍桑的偉大作品《紅字》。美女白蘭誤認為丈夫死去,在逃難中,她與一個牧師產生了感情,生下女兒珠兒。在生下孩子不到3個月,白蘭就被罰站在刑臺上整整三小時接受宗教審判,讓她說出孩子的父親。


白蘭堅決不從,最終被迫佩戴上紅字「A」,象徵自己是一個「私通」(adultery)的女人。


但白蘭用自己的勤奮、善良和與人為善,日積月累改變了這一切。最終這個恥辱的紅字「A」,轉化成了「天使」(angel)和「才幹」(able),成為每個人都願意佩戴的時髦標誌。白蘭死的時候,她的墓碑上就鐫刻著這個紅字。


為什麼不能把老師當成普通人呢?只有一個普通人才能教出正常的孩子。有些人不斷想點子對付老師,汙名化老師,恰恰說明了老師這個群體總體高尚,不容易被汙染。即便佩戴紅字,老師也能使之成為冠冕,反而是那些胡作非為的糊塗蟲,有可能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相關焦點

  • 中小學教師「師德碼」火了,師德問題掃一掃,師德健康報告引爭議
    甌越地區中小學出現了創新的舉措,上線了一款名為「師德碼」的高科技產品,當地的教育部門、學校、以及教師三方,都能在線了解教師的師德師風情況,為教師量身定製了師德健康報告。師德碼有什麼功能呢?其實師德碼的功能,和人們平時使用的健康碼的概念差不多,主要是當教師的師德健康是紅色,黃碼代表著會影響到教師的評優、評職稱,教師自身如果存在師德作風問題,可以進行規避。
  • 中小學「師德碼」引爭議,師德作風一掃便知,教師家長各執一詞
    甌越地區中小學出現了創新的舉措,上線了一款名為「師德碼」的高科技產品,當地的教育部門、學校、以及教師三方,都能在線了解教師的師德師風情況,為教師量身定製了
  • 溫州推出「師德碼」:顏色有哪些 綠色黃色紅色代表什麼
    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如何?日前,浙江溫州市上線「甌越師德碼」,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教師本人能在線了解師德師風情況,並可為每位教師出具師德健康報告。  「我們用綠色、黃色、紅色對教師師德給予認定,將應用於教師職稱評聘、表彰獎勵、推優評先等方面。『師德碼』主要用於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職業發展管理,不對社會公布,並會動態調整,伴隨教師整個職業周期。」
  • 延安一女教師掌摑初二男生被停職 曾被評師德優秀
    延安一女教師掌摑初二男生被停職 曾被評師德 時間:2020-07-30 00: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延安一女教師掌摑初二男生被停職 曾被評師德 師者 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上課講知識 學生聽課學知識 不過也有一些不是那麼常規的事兒 近日陝西黃陵縣橋山中學一名初二男生
  • 師德師風個人總結教師
    師德師風個人總結教師(一)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因此,作為一個教師必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和職業觀念。只有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獲得良好的發展,並能對學生嚴格要求。做一個同事滿意,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的好老師。在這一學期中,本人自覺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力爭「為人師表」。現總結如下。
  • 【師德師風】鄭德榮
    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根本保證。民族振興,教育是根本;教育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素質,師德是靈魂。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青少年成長進步的引路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係到廣大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
  • 又有3名教師被處理,師德違規零容忍,傳遞什麼信號?
    最近,老師們著實在網絡上小小的火了一把,屢屢進熱搜,前有瀋陽127中教師金某因有償補課、唆使家屬毆打學生家長,師德敗壞被開除,昨天又有山西3名教師因有償補課、打罵學生,師德失範被查處……>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教師有償補課, 為什麼還有教師頂風作案,還打罵學生、家長,教師為什麼如此瘋狂?
  • 大學教師講授日語課歧視女性,師德何在?
    圖片來源於新聞配圖日前,教育部對8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問題進行公開曝光。其中,三峽大學教師郎某某使用低俗不雅方式授課問題成為典型。郎某某的行為違反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三項規定。根據《教育部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等相關規定,給予郎某某停課、調離教學工作崗位處理,並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取消年度評優資格、扣罰績效工資;對該教師所在的二級學院進行通報批評。
  • 教師拉學生應援明星冒犯了什麼?媒體:教師要有師德
    一小學教師問全班學生:「××(某男明星名)是我的誰?」學生們喊道:「男朋友!」這樣的場景令人尷尬,涉事教師想不被聲討都難。作為個人愛好,年輕教師追星並無不可,但得分場合、分地點,更不能「綁架」學生一起應援明星。有網友提醒這些教師「請嚴格遵守職業規範,在做事前應考慮一下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影響」。這種提醒是中肯的,更是必要的。
  • 師德師風專題培訓 | 2020年度教師暑期學校正式開班!
    為提升我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推動我校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2020年8月1日,2020年度中國政法大學教師暑期學校暨「厚植愛國情懷,涵育高尚師德」師德師風專題培訓班正式啟動。
  • 不管是南郵教師張宏梅,還是湖北大學梁豔平教授,師德才是第一
    師德,是老師們的德行、素養,師德不合格,也便沒有資格當老師,無師德的人站在三尺講臺上教書授課,犀利而言,就是誤人子弟,有無師德,是衡量教師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標。師德師風建設是每一所學校都必須嚴抓的問題,近些年來,教育部也是非常重視對於師德師風的建設,對於那些師德存在問題,個人行為有嚴重問題的教師,將會被逐出教師隊伍,而且終身不可從教。
  • 駐馬店實驗小學開展師德先進個人暨最美教師評選活動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營造良好的師德師風氛圍,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充分展示學校教師風採,7月5日,駐馬店實驗小學開展了以「牢記教育初心,志做四有教師」為主題的師德先進個人和最美教師評選活動。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詮釋了教師職業的神聖和師德師魂的崇高。
  • 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引關注!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正推動教師法修訂
    關於學前教育立法,在線教育專門立法,中小學減負、高校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等問題長期以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在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對上述熱點問題予以回應。 該負責人透露,目前正積極推動學前教育法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立法計劃。
  • 鐵西區即日起開展對教師有償補課及違反師德問題的治理
    為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決狠剎違規補課亂收費之風,規範中小學校辦學和教師從教行為,維護學校和教師隊伍的良好形象,11月30日,區教育局在第五十三中學召開教育系統教師有償補課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區紀委及區政府相關領導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
  • 女教師電視道歉:創文落敗,領導拿市民出的哪門子邪氣?
    網絡配圖女教師很不幸,因為在人行道上騎車,被人逼著上電視公開道歉:「這是不文明行為,我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此,我向全市人民道歉。電視道歉,女教師面對的是不特定的人,包括自己的家人、親友、同事、同學、教過的和正在教的學生及其家長,承擔的心理壓力不言而喻。可是,沒辦法,她犯了錯,撞上了,想不上電視道歉都不行,誰讓她吃著財政飯好拿捏?不就是人行道上騎車嗎?大街小巷屢見不鮮,至於如此小題大做?俗話說,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
  • 年度教師苦情戲碼開場,表演全靠一張嘴的師德報告,我早就聽膩了
    今天給大家聊個事,就是關於我們這裡每年一次的師德報告會既師德標兵評選活動。我們是一個小鄉鎮,中小學教師一共才110多人。每年到年底,這個師德報告會,開展得那是轟轟烈烈。三、師德樹標傷害普通教師;像我們這裡的教師,每年都要被動當聽眾。有教師直言:還不如讓我在學校上課來得實在。聽眾是覺得,一年又一年,年年如此,聽到的內容大同小異,師德事例和自己身上發生的如出一轍。
  • ...擔使命」 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之「立師德 樹師風」 青年教師演講...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握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升教師道德修養水平,弘揚新時代教師精神,12月11日下午,海拉爾第一中學教務科於逸夫樓階梯教室組織開展了 「學四史、踐初心、跟黨走、擔使命」 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之
  • 社會學院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月」師德師風專題講座
    12月18日下午,社會學院在逸夫樓演講廳舉辦師德師風專題講座。作為學院「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月」重要內容之一,活動特邀華東師範大學紀委副書記、監察處處長俞黎陽博士為社會學院教師作了題為「警鐘長鳴:12 起師德失範行為典型案例的背後」的專題講座。社會學院黨委書記張廣利主持講座,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參加。
  • 教育部曝光8起師德違規問題 大學教師用不雅圖文講授日語
    郎某某的行為違反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三項規定。根據《教育部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等相關規定,給予郎某某停課、調離教學工作崗位處理,並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取消年度評優資格、扣罰績效工資;對該教師所在的二級學院進行通報批評。
  • 守師德師風初心 擔立德樹人使命 | 舞蹈藝術中心教師聽評課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師德師風建設是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證,是確保「培養什麼人」的前提和基礎,更是保證教師自覺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