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是人就有七情六慾,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欲:眼、耳、口、鼻、生、死,泛指人的各種欲望。
七情原本不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之所以有人因此得病,是因為七情對人產生了過度且持久的影響。
「心之志在喜」範進中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中舉之後喜暈了,醒了之後又喜瘋了,狀若癲狂,這就是被喜的情緒所控制的樣子。後來怎麼辦呢?有人出主意,問範進平日裡可有最怕的人,說他這是喜的過了,迷了心竅,需要一個平日裡他最怕的人打他一巴掌,嚇他一嚇,病就好了。為何這樣?因為恐勝喜,是克它的關係。
「肝之志在怒」中醫講肝主疏洩、藏血。人若願望得不到滿足,分程度為不滿、生氣、憤怒、暴怒。怎麼讓人得病的呢?這些氣沒有洩出去就會氣鬱,氣鬱則不通。肝是將軍之官,將軍不敢發號施令,憋屈否?找到合適方法把怒氣發洩出來,才能保護肝。
「肺之志在憂」肺為氣主,主肅降,過度憂慮,則會拘急。氣短,呼吸急促,不能肅降。長此以往會損害肺的生理功能。
「脾之志在思」還記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句詞是思傷脾的真實寫照,是說思念,想念讓人日漸消瘦,為何?思慮過度,有傷脾氣,導致食慾不佳,消化不良,運化失常,人自然就會消瘦。
「腎之志在恐」當人收到驚嚇,恐懼時,身體會產生應激反應,你正在路上走著,突然前面竄出一條惡犬,或者其他東西,有人會大叫,有人會大小便失禁,或者朝著對方揮拳,反正人體要在一瞬間做出反應,保護自己,這時候需要能量,外界給不了,只能從身體裡調動,調動的是氣,而元氣要腎精的支持,所以大驚過後身體裡的氣消耗差不多了,腎就傷了,而腎只能慢慢再生產元氣。
人的欲望是不斷在變化的,滿足不了自己的欲望,就會慢慢產生七情中的怒、憂、思、悲,長此以往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而氣在人體內的作用是重中之重,很多人不相信氣的存在,一個人要拼命了,那種氣與勢顯而易見,一個人怒髮衝冠,那種氣也很常見,一個人病怏怏的,那種氣同樣明顯。要讓自己情志健康,只要做到兩點,第一,把握氣的度,不要過。第二,理順自己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