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區域為本次拆遷範圍
泰山支路上破舊的老房
泰山路、吉林路周邊馬上就要拆遷了!3月31日下午,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在吉林支路早市所處的學校操場院內,市北區民生安居建設中心貼出了《泰山路、吉林路舊城改造項目拆遷補償方案》,該項目關涉1400餘戶現居危、破、陋房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好多老百姓都在圍觀,並跟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諮詢著,大家對補償單價比較關注,但是目前還沒公布。
本次1400餘戶要動遷,回遷安置有多種戶型下午2時,記者來到吉林支路早市所處的吉林路小學操場上,操場三面都是拆遷公告或回遷戶型圖。拆遷人是青島市市北區民生安居建設中心,拆遷實施單位是青島市政工程動遷有限公司。方案上的拆遷範圍非常明確:遼寧路 100號—216號(雙號)、吉林路 1號—33號(單號)、臨淄路 1號—13號(單號)、泰山路 53號—105號(單號)、68號—96號(雙號)、泰山支路 1號—9號(單號)、6號、錦州路 87號—149號(單號)、46號—122號(雙號)、錦州支路 1號—17號(單號)、2號—12號(雙號)。
記者得知,被拆遷房屋和補償房屋的面積以建築面積計算。拆遷補償採用貨幣補償和房屋補償兩種方式,其中,住宅、非住宅兼用的房屋,按照住宅房屋進行拆遷補償。泰山路、吉林路舊城改造項目中,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採取就地房屋補償和貨幣補償兩種方式。就地房屋補償的補償房屋地點是就地新建高層住宅。建築面積分別為60平方米左右、70平方米左右、90平方米左右及110平方米左右。
搬家騰房後就可領取選房順序號記者得知,泰山路、吉林路舊城改造項目的應補償面積按照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補償;增加10平方米的住房改善面積;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不足25平方米的 ,按照25平方米計算;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與改善面積之和不足45平方米的 ,按照45平方米補償 ,差額部分由被拆遷人按評估價的 50% 支付放款。
補償房屋的戶型按應補償房屋面積,結合用於補償的新建房屋的戶型設計情況確定。補償原則為按規定應安置面積就近上靠戶型 。實際補償房屋建築面積超出應安置面積部分,按拆遷區域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結合樓層差價結算差價款。選擇房屋安置的居民搬家騰房後,憑驗房合格單、被拆遷人(或公房承租人)身份證到選房順序號發放處領取順序號。
而拆遷住宅房屋實行貨幣補償的,按照應補償面積的計算辦法,被拆遷房屋面積與住房改善面積之和按照評估價格結算拆遷補償金。拆遷房屋面積與住房改善面積之和不足45平方米的部分,以評估價格的50% 計算,計入拆遷補償金。拆遷補償金由拆遷人以貨幣方式支付給被拆遷人。
籤協議的時間還沒定,獎勵政策就出了拆遷補助費用包括搬遷補助費和臨時過渡補助費。搬遷補助費:住宅600元每戶,非住宅按建築面積40元每平方米。臨時過渡補助費:將根據不同情況支付,每月每平方米25元和40元不等。
市北區民生安居建設中心還規定,在規定期限內籤訂拆遷補償協議、搬家騰房的,在領取搬遷補助費和臨時過渡補助費的基礎上,還可享受以下獎勵政策。首先就是速遷獎勵,在期限內前20天籤訂協議、搬家騰房的,獎勵5000元;第21天至30天辦完的 ,獎勵2000元。第二項是綜合補助費,按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260元每平方米補助。第三項是過渡補助費,每戶5000元。第四項是綜合獎勵費,選擇房屋補償的,除按照《青島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應得拆遷補償面積外,獎勵應補償建築面積的15% ,計入應安置面積。選擇房屋補償的 ,按安置面積就近上靠戶型 ,超出安置面積10平方米以內的(含10平方米)按拆遷評估價格結算,10平方米以外按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結合樓層差價結算差價款。選擇貨幣補償的,除應得拆遷補償金外,獎勵應得拆遷補償金的20%,再獎勵20000元每戶。超出騰房期限的,不享受以上獎勵政策。
百姓心聲:沒有異地安置,擔心回遷要補不少錢在公示現場,老百姓紛紛向記者表示,泰山路吉林路拆遷說了十來年了,「到這次應該是說了五六次了,應該是真的了吧?」家住吉林路27號的市民焦先生還是有些將信將疑,「除非有人拿著協議書到我眼前了,給我驗房辦手續,我才能真正相信這個事」。
焦先生說,拆遷當然是好事,這一帶的房子實在是破得不像樣了,「俺這個樓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比我年齡還要大」,廁所都已經壞了七八年了,居民平時都要到附近的大廟山上方便,「實在是不像個住的地方」。家住吉林路 29號的魯阿姨也告訴記者 ,樓上的鄰居有本事的都搬走了,人家都把房子租出去了,就剩下他們這些沒有多少收入的,「盼著拆遷,可是,這要拆了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啊!」魯阿姨說,自己的老伴已經失業十年了,平時就靠出去幹點零活維持家用,「俺住的還是老人的房子,一拆遷,還能不能有個住的地方都是個問題。」
焦先生則給自己算了一筆帳,他告訴記者自己的房子有三十多平方米,即使按照最小戶型回遷的話,他也需要交8萬元,「多少年前就失業了,我拿不出那8萬塊錢啊!」
不少人對這次沒有異地安置的房源心存憂慮,感覺經濟壓力較大。文/圖 記者 郝春梅
◎相關連結 今年市內四區還有哪兒要拆遷 市南區市南區2010年將陸續啟動5個舊城改造項目和1個市重點工程項目,這 6個項目涉及的拆遷居民和單位約3400戶,面積達24萬平方米,項目投資額約33億元。市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全年預計拆遷居民約5000餘戶,拆除面積約35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額約60億元。6個項目分別為:
南村路 46號搬遷置換項目:搬遷範圍為南村路 20號,南村路 46號1、2、3號樓,石村路 17號樓,採取居民自願搬遷形式。
北京路商住停車樓項目:拆遷範圍為北京路 11-25號(單號)、河北路 43-67號(單號)、濟南路 2-26號(雙號)。
濰縣路 19號綜合停車樓改造項目:拆遷範圍為濰縣路 1-37號(單號)、四方路 40-62號(雙號)、博山路2-44號(雙號)。
八大湖小區改造二期項目:該項目即原南京路民政局幹休所及周邊舊城改造二期,拆遷範圍為南京路121號-129號(單號)、131-133號(單號),洪澤湖路 16-20號(雙號)、17-27號(單號),寧夏路 175-185號(單號),巢湖路 4-14號(雙號)、2號、2號甲,太湖路 7-29號,高郵湖路1號。
燕兒島路片區改造項目(二期):拆遷範圍為汕頭路 5-9號(單號),澄海路 16-22號(雙號),香港中路92號、94號。
珠海路 1號拆遷改造項目:拆遷範圍為珠海路、汕頭路、珠海二路、新地大酒店北側道路以南圍合區域。
市北區今年,市北區將加快實施「四線多片」舊城改造,重點實施快速路三期、新疆路高架、吉林路泰山路、大港緯四路、海泊河33號地塊等18個舊城改造項目的拆遷,涉及拆除舊房面積80萬平方米,動遷居民1萬餘戶,是市北區歷史上舊城拆遷改造任務最重的一年。目前,市北區在建「兩改」及房地產項目總共有48個,建築面積526萬平米。市北區今年的目標是,徐家村、膠州路東段、山東路 107號3個市重點「兩改」項目上半年全面開工;東西快速路一期、大連路黃臺路、臺柳路北側等6個項目5300餘戶居民順利回遷。所有擬開工和在建的舊城改造、保障性住房項目要抓進度趕工期,確保按照工作計劃完成拆遷、開發建設、竣工回遷。此外還要加大工作力度,通過配、建、購等方式,落實好2010年市政府下達的配建393套廉租住房、1407套經濟適用住房指標。
四方區四方區今年也要穩步推進城區開發改造,進一步改善居住環境。努力建設一批集商業、居住、辦公 、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加快推進「兩改」項目建設,確保年內嘉善路南片等6個項目主體封頂,雙山村改造等5個項目實現回遷,晶華玻璃廠周邊、宜陽路片區兩個成片開發項目儘快啟動,將拜泉路國稅局宿舍及周邊地塊、窯廠宿舍周邊地塊、中心醫院片區、小水清溝村等片區納入籌備項目,同時做好河西剩餘片等村莊改造前期工作。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實施保障性住房成片開發試點工作,啟動兩片集中建設保障性住房項目,康居公寓年內交付使用,中油通用等6個經濟適用住房項目主體封頂,歡樂濱海城配建項目主體施工。
李滄區李滄區2010年堅持大拆大建,加快城市化進程。抓好「兩改」項目。積極、有序地推進舊城和城中村改造,注重解決西部區域開發建設中的難點問題,穩妥處置東部違法建築。認真抓好安置房建設,完成灣頭、大棗園、尤家、李家庵等社區3000餘戶居民的回遷。重點推進綠城二期、萬科、中海、嘉凱城等改造項目。啟動東興村、楊戈莊二期、石溝、曉翁村、西流莊、坊子街等社區改造。
記者 郝春梅 尚青龍 黃默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