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新未來——節能低碳的電影

2021-02-20 保利國際影城杭州

冰山融化、海嘯席捲、地崩山裂...這是所有人類的夢魘,也是來自電影《後天》中的末日預言。

像足球那麼大的冰雹在東京從天而降;超巨型的龍捲風橫掃洛杉磯;高漲的海水湧進了紐約,連大貨輪都漂進了大街;大冰暴襲來,整個大都會陷進冰雪堆裡,自由女神像被冰雪埋了半個身子;人們無處可逃,遍野是凍僵了的屍體,全球面臨陷入一萬年前的冰河世紀的危機....電影《後天》講述了由溫室效應引發的地球大災難。影片中的震撼畫面,給全世界人類都敲響了環保的警鐘。

回到現實來看,2020年的我們也並不好過。除了新冠疫情泛濫、蝗災肆掠、地震連綿,還面臨著全球變暖引發的一系列災難——炎熱天氣炙烤北方,高溫預警不斷。南方地區則籠罩在洪澇災害的陰影下。淅瀝的大雨狂掃長江以南,暴雨之後,廣東、廣西、江西、雲南、湖南等24個省都遭到了洪水圍堵,橋梁被洪水衝段,路段被洪水灌滿,車輛損失不計其數。

      南澇北旱

這一切真切發生的災難都在警示我們……《後天》展示的異常災害場景,絕非危言聳聽或荒誕幻想,它是全球人類正面臨的現實問題。由於人口猛增,工業迅速發展,環境遭受人為的破壞,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據預測,今後50年,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全球性氣候異常,南北極冰層厚度減小,一些島國被海水淹沒,大量物種滅絕。近些年來,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頻繁出現,來勢洶洶,全球不少地方出現災害性天氣……「後天」在對我們進行「拷問」,拷問的是我們不正確的發展方式,呼籲著我們樹立正確觀念——節能減碳。

影視行業雖不比工業製造,但也是排碳「大戶」。在電影製作過程中,環境汙染主要來源於廢棄垃圾與溫室氣體排放。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調查顯示:僅在 1999 年,美國影視行業產生的碳排放就達到 1500 萬噸。現如今,全球的影視作品數量和規模都遠超從前,碳排放的數字更是成倍劇增。

毫無疑問,電影行業想要可持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了不讓「後天」變「明天」,影視行業開始積極作為,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汙染物排放、制止浪費,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在節能減碳的呼籲和號召下,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影視製作給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碳中和」的概念也在影視行業中傳播開來。所謂「碳中和」,就是通過一些措施來抵消活動產生的碳排放。

2008年5月,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協助上海國際電影節推出中國第一個「碳中和」電影節。 

2015 年,印度上映第一部「碳中和」電影 《Aisa Yeh Jahaan》。主導這部「碳中和」電影是印度的環境研究與教育中心(CERE),這個機構會計算拍攝每個環節產生的碳排放量,並在取景地附近通過種植相當數量的樹木來低調所產生的碳排放。

在技術層面,各國電影製作人也在努力探索減碳新科技,擁抱節能環保的未來電影。

在拍攝熱門電影《像男人一樣思考》(2012)時,幕寶電影公司成為了第一個在現場只使用LED和節能燈泡的製片方。

拍攝《風流昨夜》(2014)時,幕寶電影繼續專注於降低能耗。片方使用LED照明並搭配索尼F65RS數字電影攝影機進行拍攝,即使在昏暗的燈光下也能捕捉高質量的畫面。這樣片方就可以使用現有的電力完成拍攝,而無需集成發電機。

位於英國曼徹斯特的的電影製片廠 Cut to Vectar Project 嘗試改變自己的拍攝方式來減少碳排放,他們採用太陽能供電的 LED 照明裝置取代傳統的電影燈具,大大減少了發電機造成的環境汙染。

當年無極劇組從「碧沽天池」撤走,讓美麗的天池卻遭遇了一場毀容之災——飯盒、酒瓶、塑膠袋、雨衣等生活垃圾代替了原本的杜鵑花海,人造鋼架、破敗木橋無人撤走成為「殘景」。

為減少資源浪費、保護生態環境,也是為了節約拍攝成本,影視公司更多的通過影視特效來實現宏大場景的拍攝,比如爆炸場面、撞車場面等等。相比實景拍攝,特效製作節約了實際拍攝時間,因而會減少劇組人員生活垃圾的排放;同時還可降低拍攝所造成的空氣汙染、布景所造成的浪費。

更為先進的科技,如AR(增強現實 Augmented Reality)技術也逐漸在影視行業中試水。有了AR,電影公司甚至可以省去了後期製作這一步,在電影、電視劇開拍前就製作特效,然後直接將特效以AR的形式疊加在拍攝到的真人影像中。

AR特效是獨立製作的,因此它還可以反覆使用在各種不同作品中,這樣大幅減少了後期製作造成的資源浪費。2020年傑裡米·范胡澤編劇並導演的電影《最後的光芒》就把AR當作講故事的媒介,影片利用空間計算和增強現實探索了一個年輕女人和她的祖母之間難以言說的聯繫。

Cut to Vectar Project製片廠還使用 8K 3D虛擬攝像機進行拍攝,這讓導演和代理商可以遠程觀看超高清的畫面,不一定要前往現場,通過降低人員流動和交通工具的使用,間接減少排碳。

事實上,不僅劇本可以電子化,分鏡頭本、場記表、劇組每日所需要分發的通告單都可以通過電子傳輸來實現。貓眼就推出「影視通告單」的線上程序,幫助劇組實現製片環節的電子化。

自新冠病毒流行之後,美國的電影和電視製作人聯盟起草的提案就包括了一項監管規定——將紙張在劇組的使用減至最低,甚至取消。所有事情都通過電子方式處理,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傳播病毒的風險,還能大大減少紙張的浪費,緩解因砍伐樹木造成的溫室效應。

《後天》電影中傑克·霍爾博士說:「人類度過了上個冰川時期。我們當然有能力度過這一次。一切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從我們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踐行節能減排,倡導低碳生活,不要讓「後現代警示意義」,只成為電影的標籤而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國家的態度,就是我們國民的態度。中國電影行業將努力營造節能減碳環境氛圍,發展可持續性的電影製作,關注節能新科技,努力探索創新製作方法,推動影視產業的節能減碳技術升級改造,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新技術,新未來,綠色影視在行動。

雲觀影、線下追兩不誤

下載保利電影app,購買2020超值通兌券👆

2020所有精彩,一個也不放過

相關焦點

  • 山西晉塔受邀參加第十屆山西省節能環保.低碳發展博展會
    (原標題:山西晉塔受邀參加第十屆山西省節能環保.低碳發展博展會)
  • 維諦技術(Vertiv):AI技術開闢數據中心節能革命新戰場
    在雲上經濟大爆發的當下,作為未來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數據中心對於人工智慧布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近兩年,5G技術的換擋提速,工業網際網路的技術轉型,「新基建」的政策加速,數位化應用的多樣性落地,多方合力正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著數據中心的爆發性發展,無形中也對數據中心這一算力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2012第三屆節能中國先進單位總榜單|有限公司|節能技術|減排_網易...
    JD模式已在長沙市試點並取得成功,為我國未來的城市建設提供了案例與方向。 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在節電、節水、節能等方面積極利用先進的技術產品,並成功開發、研製、應用乾式真空系統節能減排技術。
  • 「節能低碳 綠色發展」扎蘭屯機場場務隊開展節能減排活動
    本網訊(內蒙古機場集團:洪浩然報導)近期,扎蘭屯機場公司飛行區管理部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工作計劃,開展節能減排活動。節能減排出自於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科學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我們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 節能降碳綠色發展 贏得美好未來
    作為關係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能源骨幹企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爭當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引領者、推動者、先行者。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建設新型電力系統、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需要先進技術作支撐。  新一代電網智能調度自動化系統試運行,千萬千瓦級風光電集群控制關鍵技術等一批新能源消納技術被攻克,基於5G的分布式能源監控、大規模電化學儲能電站、主動配電網等示範項目接連投運……「十三五」時期,公司累計開展新能源領域科研項目179項。
  • 美的空調環保冷媒技術榮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節能環保傑出貢獻獎
    10月16日,美的空調憑藉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獲得了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頒發的「節能環保傑出貢獻獎」。節能環保傑出貢獻獎:美的空調助力全球節能減排在過去十年間,美的空調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一起,在《引領住宅空調行業走向更環保的道路》項目上深度合作,該項目旨在用低碳環保的丙烷
  • 廣州統帥高舉低碳大旗成節能補貼首選
    由國家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推出「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惠民補貼細則正式對外公布後,消費者購買中標家電可享受到的最高單臺400元的補貼上限。作為今年到目前為止對家電市場最具影響力的政策,它的出臺無疑引發了整個行業的熱議。
  • ...北京市大學生節能節水低碳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12月13日,第二屆北京市大學生節能節水低碳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在北京建築大學落下帷幕,我校大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獲得北京市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4項,三等獎6項,優秀獎1項。北京市大學生節能節水低碳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教育部高等學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聯合協辦,是北京高校共同參與的一項重大賽事。
  • 「客樂得房車營地暨房谷網低碳體驗園」成為重慶市科普基地
    4月26日,市委宣傳部、市科委、市教委、市科協、市社科聯 聯合發文(渝科委發〔2016〕58號),正式命名「重慶市低碳建築科普體驗中心」為重慶市科普基地。至此,集建築科普、技術展示、休閒旅遊、生態觀光、親子互動、文化體驗、戶外運動和體育鍛鍊為一體的重慶市最具特色的低碳建築科普體驗中心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民眾面前!
  • 從工業神器到生活小家電,綠色低碳賦能健康生活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劉娥新冠肺炎在全球的持續蔓延,讓人們把目光再次集中到綠色低碳產業。綠色低碳產業如何影響人們的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在首屆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上,品羅創新、優行新能源、福瑞萊環保、蘭大GEE等20家綠色低碳企業/團隊的優質項目,獲評大會60強,為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為人們的疫後綠色低碳生活提供新方案。
  • 「未來社區」新賽道,如何跑出新姿態
    2019年,未來社區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後浙江省迅速印發了《浙江省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對未來社區的內涵、目標做出闡釋,啟動未來社區建設試點申報。今年國家對浙江省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時期的發展,提出了新目標、新定位。基于堅實的城市社區建設的基礎,浙江成為了全國首個提出建設「未來社區」的省份。
  • 中國建築節能80%以上時代已至 節能與防火併舉共贏未來
    原標題:中國建築節能80%以上時代已至 節能與防火併舉共贏未來 節能是基本國策,安全始終第一位。相關行業協會領導,華北區域重要門窗、幕牆企業、建築師、房地產開發商等百餘名嘉賓齊聚一堂,深入研討建築幕牆門窗節能和防火玻璃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建築節能80%以上時代已至 超低能耗甚至零能耗前景可期
  • 市場監管總局成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將來臨 | 碳中和一周報
    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將來臨 日前,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的通知》。通知明確,經國務院批准,全國節能宣傳周定為今年8月23日至8月29日,全國低碳日定為8月25日。今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的主題是「節能降碳,綠色發展」。
  • 7-11最新節能型門店 ,電量節省43%、CO2減排54%
    11月25日,日本7-11的官網發布,將在東京都青梅市開設一家節能型門店。不同於常規的門店, 「7-11青梅新町」這家新店,將成為7-11引進最新節能設備及技術的的試點門店。下面將分別介紹節能技術導入的具體表現。
  • 新能源車「加速」發力 還有上車機會嗎?
    下半年以來,「十四五」規劃建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陸續發布,為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目標和方向。此外,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新能源車板塊還能上車嗎?
  • 優倍暖「零度技術」倡導低碳生活 讓天更藍水更綠
    2020年3月,在「科技冬奧、智慧北京」技術產品與創意設計方案徵集活動中,優倍暖「零度技術」因踐行環保理念,倡導低碳生活的提議引發關注。優倍暖零度技術,是由北京優倍暖技術有限公司研究開發並持有,它以零度技術的概念對顛覆性新材料進行定義,是從當前和未來節能環保創新技術的角度進行闡述和規劃,明確了產業發展應以技術創新為推動力,它是對人類文明進步發展過程的前車之鑑,和對未來科技文明高瞻遠矚規劃的共同成果。
  • 鋼鐵行業是低碳綠色發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點
    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新江、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董瀚、中國金屬學會新技術推廣應用辦公室主任姜曦分別擔任上、下午環節的主持人。此次論壇共有來自鋼鐵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產業鏈上下遊的300餘名代表和專家參會。  徐文立指出,  在今年初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鋼鐵工業產業鏈完整、市場化程度高、技術自主性有優勢的特點充分體現。
  • 自然之友·低碳展館亮相北京衛視新聞頻道,向更多人傳播低碳生活理念
    (充滿生機的生態牆)這所家庭式低碳科技館,將常年為公眾免費開放,成為環保志願者交流綠色設計思想的場所,它通過在社區層面進行節能減排的嘗試與實踐,從而總結可推廣的低碳家庭樣本,尋找低碳家庭的能效標準,以及通往低碳宜居城市的路徑和公民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
  • Carlos Maurer:擁抱數字轉型 共創低碳能源未來
    大會上,殼牌集團執行副總裁,全球商務Carlos Maurer做了《數位化與協作對於實現低碳能源未來的重要性》主題演講。而正因為有著相同的目標,殼牌希望與中國攜手,共創低碳未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獨立完成所有需要的解決方案和技術開發,因此我們必須自始而終精誠合作。而考慮到所面臨的能源挑戰的複雜性,我們需要多方協作,聯結來自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
  • 四川:世界地球日,四川發布2019年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為廣泛傳播低碳綠色和氣候韌性發展理念,分享低碳發展優良實踐,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專家評選產生了2019年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一、機構改革後首次領導小組會議召開5月31日,召開四川省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工作,審議通過《四川省2019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安排》和《四川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評價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