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世界槍擊案喪子後抗爭7年,科學家父親選擇在辦公室自殺

2021-02-16 紅星新聞

2012年12月,康乃狄克州桑迪胡克小學發生震驚世界的槍擊案,一名槍手闖入校園,殺害了20名兒童和6名成年人,其中一名遇難者是時年6歲的小男孩阿維埃爾·裡奇曼。

時隔七年之後,在上周,阿維埃爾49歲的父親,傑裡米·裡奇曼被發現在辦公大樓內自殺身亡。

↑裡奇曼被發現在辦公大樓內自殺身亡(圖自: CNN)

這兩聲相隔多年的槍響,宣告了一個家庭的悲劇。然而,在他的生命終結前,這名科學家曾經和自己的妻子忍受悲痛,為研究大腦中暴力的密碼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就在槍擊案發生之後不久,一個問題開始困擾阿維埃爾的父母。「我記得我問,『為什麼有人走進學校,殺了我的孩子?』」阿維埃爾的母親,詹妮弗·亨塞爾回憶,「我需要知道答案,我必須得到那個答案。」

為了追尋這個答案,亨塞爾和她的丈夫裡奇曼利用了他們獨特的專業知識——他們都是科學家,裡奇曼是一位在研究人類大腦方面經驗豐富的神經學家。他們開始了一項任務,試圖解開暴力犯罪者內心深處促使他們採取行動的黑暗動機。

而這也成為了裡奇曼餘生致力的全部工作。直到上周,49歲的他被發現在辦公大樓內自殺身亡。

生前,裡奇曼曾一直孜孜不倦的倡導關注,籌集資金,並與妻子一起成立了以兒子命名的阿維埃爾基金會(Avielle Foundation),致力於為腦科學研究注入更多資金。

對於阿維埃爾基金會來說,裡奇曼是一個靈魂人物,對於受害者、執法者、科學家,他是孜孜不倦的代言人,他接受採訪、進行演講、公開科普——除了擁有淵博的知識,裡奇曼的天才還在於他能夠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非專業人士「翻譯」出他們的研究成果,以便讓其在更廣泛的人群中得到普及和關注。

「裡奇曼是一個被身邊所有人深愛的人。」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埃斯·羅賓遜(Ace Robinson)說,「你從來沒聽說過這個家庭談論過任何特定的大屠殺兇手,他們掛在嘴邊的問題經常是『有哪些理論能夠確保我們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帶來改變?』」

↑桑迪胡克小學為紀念槍擊事件樹立起的木板天使(圖自BBC)

「千百年來,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與他人的聯繫和信任。」

在生前曾經向裡奇曼約稿的專欄編輯心中,裡奇曼是孜孜不倦,而且常常是滔滔不絕的。

他致力於研究人類對自己行為的了解和不了解,將複雜的神經學概念轉化為淺顯易懂的表述,並對全球遏制暴力方面的支出情況如數家珍。

他是一個耐心的人,但同時,他的情感是迫切的。「我們需要真正專注於大腦科學,並應該將談論科學常態化,讓每個人在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感覺很自在。」裡奇曼說,「我們要儘快將這些無形的東西變得有形起來。」

他開始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代理人、經紀人,甚至發言人,包括專業研究者、執法人員和那些被暴力悲劇拋在身後的日漸被遺忘的遇難者家屬們。他們要求進行更多研究的呼聲常常被有關槍枝管制的浪潮所掩蓋,他們還希望討論更多實質性問題——不僅僅是精神疾病。

裡奇曼成為了他們的耳朵和嘴巴,讓很多人都似乎要忘記,他本身也正是承受著巨大喪子悲痛的父親,而他在槍擊案之後的多年還同時承受著某些陰謀論者的攻擊、詆毀甚至死亡威脅——

在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發生之後,一波陰謀論者立刻湧現出來,他們堅持認為此次槍擊案只是「某些禁槍人士炮製出來的一個謊言」,並藉此對一些在事後呼籲奔走的父母進行威脅。此前,已經有兩名陰謀論者被起訴,而裡奇曼也協助起訴了其他陰謀論者,希望讓他們能夠受到法律制裁。

他的角色似乎已經太多。

杜克大學教授、裡奇曼的朋友特裡·莫菲特(Terrie Moffitt)說,把暴力行為的研究與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聯繫起來,只會妖魔化一個主要是非暴力的群體。

莫菲特是一名神經科學家,也是裡奇曼的同事。他在回憶起裡奇曼時曾經表示:「他告訴我,千百年來,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與他人的聯繫和信任。」

「因此,人類的大腦必然是為愛而設計的。如果人們突然對無辜的人類同胞變得暴力,他們的大腦裡一定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器質性病變。」莫菲特說。

↑在去世前一周,裡奇曼還在佛州太平洋大學發表了演講(圖自Raw story)

「大腦中發生的事情,都擁有有形的根源」

裡奇曼曾經抱怨,醫生從來不會對病人說,「你是流感」或者「你是骨折」,然而一到精神狀態的問題時,很多醫生卻經常給他們貼上他們所患疾病的而標籤,比如「你太亢奮」,或者「你是雙向情感障礙」甚至「你是抑鬱症」。

他認為,這些標籤會讓一個人蒙羞,會讓人們在危險的想法出現的時候,率先進入責怪自己的自怨自艾狀態。

「我們承認胃、心這些器官都是真實存在的,可是很多人仍然認為大腦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實際上,大腦中發生的事情,都擁有有形的根源,」裡奇曼解釋到,「我們想說的是,我們的行為來自大腦,因此我們需要擺脫性格判斷或個人缺陷的感覺,否則,人們只會害怕為自己或所愛的人尋求幫助。」

與此同時,其他校園槍擊案受害者的家屬也一直自發出同樣的呼籲。

2015年,《紐約時報》採訪了約瑟夫·薩馬哈(Joseph Samaha)——他在2007年的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慘案中失去了女兒雷瑪(Reema)。

當時他正在領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家庭外展基金會(VTV Family Outreach Foundation)發起的一項行動,旨在幫助大學校園的工作人員在發現學生的行為有問題時,及時向正確的人發出警告。此前,這起案件中的教師們對槍手的文字感到震驚,並向政府發出了警告,但這些行動最終並沒有阻止33人死亡的慘劇發生。

槍擊案發生後很久,圍繞著槍手暴力思想的警告信號一直困擾著薩瑪哈和其他家長。

「這是一門科學,」薩馬哈2015年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說,「這是一條更長的路,但是,這是我們必須種下的種子。」


大腦掃描:揭示犯罪者腦部構造區別

幾十年來,被稱為神經犯罪學家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反社會、暴力和犯罪行為背後的科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阿德裡安·雷恩寫了一本關於暴力思想的書,並成為裡奇曼的朋友。在過去的40年裡,他的發現一直是該領域的關鍵,他是裡奇曼的阿維爾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

雷恩的大部分工作是基於使用大腦掃描直接觀察罪犯的大腦,他所使用的技術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已經有了令人驚嘆的發展。儘管截止到目前,它的使用仍然受到懷疑,但是大腦掃描和該領域其他形式的生物研究仍然具有相當啟發性。

雷恩的一項研究發現,犯罪行為與大腦前部或前額皮質功能低下有關。他所研究的罪犯經常表現出糟糕的計劃和決策能力,缺乏看到後果的能力。與之相關的是,精神變態者通常表現出杏仁核的問題,這也正是連環殺手缺乏悔意的原因,因為他們幾乎沒有能力同情他人的痛苦。

↑近年來,腦部掃描變得越來越敏感,數據科學家已經改進了解釋這些數據的方法 (圖自CNN)

犯罪學研究也集中在邊緣系統。它控制恐懼、飢餓、憤怒和焦慮等情緒,由丘腦、海馬和杏仁核組成。如果邊緣系統和前額葉皮層配合得很好,它會推動我們行動,但如果我們走得太遠,它也會把我們拉回來。大腦邊緣系統會建立起一種記憶,這種記憶會喚起罪惡感、羞恥感和尷尬感。

比如,我們在憤怒的時候可能會到想要做點什麼,但我們從本質上知道這可能是錯誤的選擇,這既是一種後天習得的反應,也是一種生理反應。

儘管如此,瑞恩認為,解決暴力行為背後的社會因素的迫切需要,已經超過了解決生理因素,佔據了中心位置。

「我認為公眾現在比過去更加意識到,在某種程度上,大腦的差異塑造了暴力行為中的個體差異,」瑞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但這些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用於預防暴力,則是另一個問題。」


生前曾幫助制定精神衛生改革法

「基金會的工作還要繼續下去」

多年來,阿埃維爾基金會一直在杜克大學、北科羅拉多大學等地資助研究。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早些時候支持的一項針對雙胞胎的研究,後來獲得了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一筆大得多的資助。該研究比較了同卵雙胞胎和父系雙胞胎,以幫助弄清環境和基因對反社會行為的影響。

裡奇曼和他的基金會同事也是國會的常客,他們幫助制定了精神衛生改革法。2013年,時任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宣布向精神衛生服務追加1億美元資金時,他和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埃斯·羅賓遜(Ace Robinson)就坐在他旁邊。

↑裡奇曼和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在國會辦公室(圖自SBS)

羅賓遜說,該基金會的使命是為治療籌集資金,但也是為了教育公眾,「裡奇曼在處理桑迪胡克小學的悲劇時,超越了那個奪走他孩子生命的人的行為。相反,他想要解決所有促使槍手採取行動的社會和神經科學問題。」

在裡奇曼去世後,他的一位支持者和他的妻子創建了一個GoFundMe頁面,支持阿維爾基金會(Avielle Foundation)和他的兩個年幼的孩子。

在募捐的主頁上,裡奇曼的妻子寫道:「阿維埃爾基金會的工作很有意義,但是,我們的英雄和我的摯愛,是真正的靈魂性人物。他已經因為無法逃脫的悲痛離開了我們,現在,我們要通過我們基金會的持續工作來紀念裡奇曼。」

裡奇曼生前曾經表示,希望人們能在各種情境下對心靈有更多的了解,不僅僅是暴力,還有孤獨、悲傷和絕望——隨著校園槍擊事件不斷增加,各種自殺事件也在增加。

康乃狄克州參議員墨菲(Chris Murphy)在裡奇曼去世前兩周還曾經與他坐在辦公室裡,與他探討如何擴大基金會的範圍。自始至終,裡奇曼從來沒有滿足於讓人們充分了解大腦有多邪惡,他想做的還有更多。

「裡奇曼了解大腦,他知道大腦是如何狡詐的誘使你走向暴力和自毀,但是,他仍然沒有辦法走出自己的掙扎,」墨菲說,「這說明,對於其他正在經歷創傷的人來說,這是多麼困難。」

在裡奇曼生前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電臺採訪時,他曾經談及自己每天的掙扎。他說,女兒死後的那段時間,他唯一的感受是「無盡的心痛」。

然而,當他被問到其他人應該做些什麼去緩解他的痛苦時,裡奇曼的回答是:「討論大腦健康,談論你的感覺和做事的動機,並認識到大腦只是另一個器官……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感到沮喪,這不是性格缺陷。」

「裡奇曼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超越個人悲劇的能力,他認識到我們迫切需要了解暴力的原因,以防止悲劇在未來再次發生,」裡奇曼生前的同事雷恩說,「這既需要驚人的情感勇氣,更需要清晰的思維和冷靜的心態。」

文章綜合自CNN BBC 

紅星新聞記者 翟佳琦 編譯報導

編輯 陳琳

本文為紅星新聞(微信號:cdsbnc)原創

如果您發現本新聞有虛假不實等問題

歡迎向我們後臺留言舉報

相關焦點

  • 一周三起自殺!美槍擊案陰影難散,有倖存者及家人結束生命
    裡奇曼是桑迪胡克小學時年一年級學生阿維埃爾·裡奇曼的父親 (圖自:BBC)紐敦警方表示,裡奇曼的屍體是在他辦公室大樓內被發現。實際上,在槍擊案之後的一年中,她始終經歷著折磨。艾爾洛的母親表示,她的女兒因為自己在槍擊案中倖存深感罪惡,近期亦被診斷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 美國佛州帕克蘭校園槍擊案一年後,19歲倖存者開槍自殺
    驚動世界的美國佛州帕克蘭校園槍擊案,已過去了一年多。
  • 美賭城槍擊案兇手原生家庭|美國近35年槍擊案:「槍聲」漸密,控槍艱難!
    埃裡克說,九旬老母得知槍擊案後,「完全嚇呆了」。事實上,親友都感到難以置信,「我們徹底傻眼,就像從天上砸下一顆小行星。」史蒂芬來自一個破碎家庭,一共兄弟姐妹4人,他排行老大。他的父親班傑明·霍斯金斯·帕多克上世紀60年代因搶銀行入獄,曾於1968年越獄,登上聯邦調查局「十大通緝犯」名單。
  • 震驚世界的槍擊慘案發生後的拉斯維加斯
    「這是可能發生在美國任何城市的悲劇」——槍擊慘案發生後的拉斯維加斯震驚世界的拉斯維加斯槍擊事件發生後不到24小時,這座城市表面上似乎已恢復如常:頂級酒店聚集的街道燈火輝煌,荷官和送酒女郎依舊繁忙……然而,如果多加留意,就不難感受到這裡的異樣。
  • 美《蝙蝠俠》首映槍擊案15人亡 歐巴馬誓言追兇
    當地時間7月20日,美國丹佛市舉行《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的首映現場發生槍擊事件,截至目前至少造成14人死亡,50人受傷。圖為槍擊案現場。中新網7月20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丹佛《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的首映式現場20日發生槍擊事件,當地媒體消息稱,槍擊已造成15人死亡,50人受傷。目前警方已逮捕了一名嫌犯,並正在對其進行調查。美國總統歐巴馬隨後發表聲明,稱對槍擊案感到「震驚和悲痛」, 誓言將盡全力將兇手繩之以法,並照料槍擊案死傷者。
  • 美國槍擊案司機殺死8名同事後自盡
    [提要] 美國康乃狄克州一家啤酒廠發生槍擊案,至少9人死亡,兇手系該公司一名貨車司機,他在作案後飲彈自盡。據稱事因兇手偷盜公司啤酒被開除。這是其從去年11月德克薩斯州胡德堡軍事基地發生槍擊案,造成13人喪生後,美本土發生的最嚴重槍擊事件。
  •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拒絕改變就是一種道德上的墮落
    1. 2007年 拉斯維加斯: 至少50人2. 2016年 奧蘭多: 50人3. 2007年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32人4. 2012年 桑迪胡克小學: 27人5. 1984年 聖思多羅: 21人6. 2015年 聖伯納迪諾: 14人7. 1986年 愛德蒙: 14人8. 2009年 胡德堡軍營
  • 新年之際「世越號」遇難學生父親疑似自殺 沒能走出喪子陰霾
    然而一位父親卻在2019年最後一個月、距離新年只差4天的時候,選擇用極端方式滿懷悲痛地離開人世。他,就是韓國「世越號」沉船事故遇難學生的父親金某。這不是首例「世越號」遺屬死亡事件。2015年5月8日,韓國父親節當天,警方確認一位遺屬自殺身亡。除此之外,還發生了部分遺屬自殺未遂的情況。
  • UCLA槍擊案兇手找到了!竟是一宗連環殺人案...
    昨天,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工程4號樓內突發一起槍擊案。兩人死亡,槍手殺死一人後飲彈自殺。
  • UCLA槍擊案曝死亡名單 先殺妻子再殺教授 兩人慘死是代碼惹禍?
    6月1日,FINAL前夕,UCLA校園發生駭人的自殺式殺人事件。警方證實,一名教授被學生槍殺身亡,隨後槍手自殺。現場還留有槍手的自殺遺書紙條。校園曾一度封閉,氣氛緊張。槍擊事件發生後,流言四散,而校園內曾經流傳最廣泛的版本,是說一名學生因為教授嚴格要求,逼得太緊,導致學生多年無法畢業,然後一氣之下開槍,把教授殺了。
  • ​美國史上最慘槍擊案:已致59死527傷!起底兇手:合法持槍的有錢人,父親是銀行連環搶匪
    美國媒體報導稱,帕多克在上周四(28日)入住酒店,他可能掌握鄉村音樂節的日程細節,精心選擇襲擊的地點和時間。槍手父親為銀行連環搶匪帕多克的爸爸名叫班傑明·霍斯金斯·帕多克(Benjamin Hoskins Paddock),出生於1926年,曾是一個連環銀行搶劫犯,在亞利桑那州搶劫多個銀行。
  • 香港魔警徐步高槍擊案
    .」 → 點選「設為星標 ★ 」為世界大案要案紀實加上星標,就再也不會迷路啦!一、香港魔警徐步高槍擊案香港曾經發生過一件匪夷所思的案件:2006年3月17日凌晨,一名警察在隧道裡對兩名同僚開槍掃射,隧道火併造成兩死一傷。其中中彈身亡的襲擊者徐步高,被認定是另外兩宗殺人案的兇手,這名身負三條人命的無間道者成了香港史無前例的雙面魔警。
  • 賭城槍擊案兇手曝光:退休多金,合法持槍,父親是通緝犯.他何以犯下滔天之罪?
    時隔槍擊案發生已有3天,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依然被籠罩在慘案的陰影中。
  • 如今的電子遊戲,已經專注為校園槍擊案背鍋近20年
    但顯然這次槍擊事件仍然需要一個替罪羊,而川普最終作出的選擇非常符合主流大齡白人群體的觀點——把電子遊戲和校園槍擊案聯繫起來。而川普顯然是這種觀點的贊同者,早在2012年康乃狄克州紐頓市桑迪胡克小學的槍擊案發生後,他就在推特上寫道:「我們必須制止電子遊戲中宣揚暴力的行為——那正把孩子變成殺人的怪物!」
  • 剛剛,香港的槍擊案,發生了什麼!
    ,就發生了一起驚險無比的槍擊案!(圖片來源:蘋果日報姜偉康攝) 就連身處北京的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槍擊發生後不到1小時,下午4點左右就表示:「非常關注鰂魚湧公園的槍擊案,今次有人受傷,相信警方要馬上深入調查,希望幾位傷者早日康復。」
  • 沙省校園槍擊案17歲疑犯被控12罪 4死者信息公布
    ,包括4項一級謀殺罪、 7項企圖謀殺罪及1項未經許可藏有槍械的罪名。警方沒有透露7個傷者是教職員抑或是學生。該社區居民的自殺率一直是沙省最高,亦較全國平均率高出兩倍。目擊者形容案發時情況混亂。有認識嫌疑人的同校學生表示,疑人平日一向沉靜。死者介乎13至35歲間沙省校園槍擊案轟動全國,案中四名死者各有不同背景,年齡由13歲至35歲不等,既有學生亦有教師,其中一人原居於安省艾士橋鎮。
  • 噠噠噠驚心動魄】美國最慘槍擊案!50人遇難超406傷槍手瘋狂掃射
    大洋彼岸的美國卻傳來了震驚世界的消息。美聯社報導:64歲的槍手史蒂芬·帕多克在警察進入酒店房間之前開槍自殺。警方在其居住的酒店房間內發現了至少10把來復槍。與槍手同屋的亞裔女性已經被定位到,警方初步排除其涉案嫌疑。美國國土安全部表示,目前沒有在美國其他地點發現特定的威脅。而伊斯蘭國已經迫不及待地認領了這起駭人聽聞的槍擊案。
  • 因寫南京大屠殺,震驚世界的作家張純如,為什麼最終會自殺
    美國舊金山南部城市聖荷塞,2004年11月9日,當地時間凌晨,在一家餐廳附近的汽車裡,一名年輕貌美的華裔女子被發現用手槍殺死。這個女人突然自殺,令全世界為之震驚。光是在美國,就有近300家媒體報導了這則新聞,並且不約而同地為這位女士的突然離去而表示哀悼,同時也向她表示尊敬。
  • 美芝城工業園爆槍擊案 華人男子槍殺同胞後自盡
    美芝城工業園爆槍擊案 華人男子槍殺同胞後自盡 2015-10-28 02:12: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芝加哥槍擊案頻發,已有多人遇難!
    據CBS7月6日報導,自上周五晚(7月3日)以來,已有近80人在芝加哥遭到槍擊,其中15人遇害。在槍擊案遇難者中,有12人未成年,2名死者僅12歲。此次事件中有一名年僅7歲的小女孩遇害,槍擊事件發生時她正在祖母家參加家庭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