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影視工業網機構專欄:MORE VFX分享
應「成龍電影A計劃電影扶持專項基金-新晉電影人培訓計劃」邀請,MORE VFX 創始人徐建、聯合創始人魏明擔任了新晉電影人實戰特訓營第二期導師。
在實戰特訓營上,徐總和魏總與WillianmSargent、TimWebber、Charles Howell、AlexRobin、ChrisEdwards、劉穎、唐季禮、張家振、ColinWilson等眾多電影大咖一起在4月18日至22日期間為中國年輕電影人進行深度、專業授課,並在實戰互動中分享他們的寶貴經驗。
4月18日:MORE VFX CEO 徐建
後期視效製作概論:
1、數字特效製作的標準流程是什麼?
a.前期:視效指導和導演交流,做概念設計、測試,及視覺預覽;
b.中期:在拍攝過程中,針對不同的項目做技術研發;
c.後期:燈光、特效、輸出、剪輯等。
2、中外數字特效公司的差距主要在哪裡?
a.藝術創作能力,中外幾乎沒有差距;
b.技術儲備和研發能力中國較差,因為中國影視進入這一領域相對較晚;
c.製片管理和項目服務在管理軟體這方面中國較差,技術性的環節、軟體的使用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
3、不同的數字特效公司之間的差別是什麼?
a.小公司的優勢在於價格低、速度快、靈活;劣勢在於技術能力不全面,質量不穩定。
b.中型公司有一定的技術儲備,有比較大的運營開銷,價格比大公司有優勢,但是對小公司則完全沒有優勢;劣勢在於針對大項目,消化能力還是有限。
c.大公司的優勢在於建制比較全,技術能力和儲備也比較發達,質量比較穩定。因為項目管理和製作流程化程度高。劣勢在於速度相對較慢,運營成本高,價格高。
4、視效專業人才對於大型項目的必要性。
大項目的操作基本上都會橫跨很多部門。劇組需要找到合適的視效總監和好的視效製片人。視效總監主要跟導演對接,幫助導演在視覺上對作品進行把控和創作。視效製片人幫助導演做流程分工、預算等工作。
5、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特效公司?
首先參考其往期作品,代表作的質量,生產效率高低等因素。但要注意作品代表過去,只能作為一個參考。
第二考察總監,好的總監能承擔一部分導演製作的工作,當導演忙不開,他能協調各部門的拍攝和剪輯。好的總監注重故事、節奏、鏡頭,而不是技術。
第三考察製片團隊,其流程、邏輯、思維是否正確,團隊協作是否順暢。
第四合理分析自己的項目,如果是小項目,小團隊若美感夠、誠懇、態度認真,即可。大項目則不要圖便宜,儘量選擇有規模、比較穩定的團隊合作。
6、最後分享。
需要尊重製作流程。
規範的製作流程可以節省成本和溝通時間。以防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溝通成本。
徐建:MORE VFX創始人、CEO、導演、電影視效指導,曾擔任《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重返20歲》、《微微一笑很傾城》、《悟空傳》、《記憶大師》等電影視效導,其導演的電影《端腦》正在籌備中。
4月20日:MORE VFX 製作總監 魏明
美術設計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
1. 前期美術團隊的構成:
a. 導演、視效製片人;
b. 概念總監和視效總監;
c. 藝術家,俗稱「概念設計師」。
2. 產品設計師:
產品設計師起到最大的作用是把概念圖直接轉化成為生產所用的資產。
3. 美術團隊應該在何時加入到製作中?
劇本創作(到分場階段的時候最好)——美術設定——前期預覽——拍攝——剪輯——視效製作/氣氛圖——DI/聲音——輸出全片
4. 概念圖和氣氛圖的不同:
概念圖是前期工作,具體化呈現導演所要的效果。
氣氛圖是後期製作的前端,是針對具體鏡頭。幫助衡量製作難度,節約預算。
5. 概念設計的創作過程有兩種:
第一種,傳統的PS,加照片合成;
第二種,三維建模。
魏明:MORE VFX聯合創始人、概念藝術家、製作總監,個人作品多次收錄於全球幻想藝術年鑑Spectrum、Concept Art、Expose,參與的影片有《悟空傳》、《記憶大師》、《繡春刀·修羅戰場》、《長城》、《木星上行》等。
商務合作:1771034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