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CG特效行業內幕,特效公司只是「五毛特效」的「背鍋俠」

2021-02-08 文創資訊

1

導讀:在影視作品中,小到修復穿幫的鏡頭,大到重新構建人物角色,CG特效幾乎無處不在。但在國內的CG技術卻始終被觀眾詬病。所以CG特效怎樣幫助影視作品塑造不同的風格?「五毛特效」的鍋又應當由誰來背呢?

文丨楊蓮潔

來源丨新京報

1976年,盧卡斯電影公司旗下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創造性地使用CG技術製作《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由此開啟了特效行業的新時代。小到修復穿幫的鏡頭,大到重新構建人物角色,CG特效幾乎無處不在。

在中國影視劇行業裡,CG特效是一個發揮不穩定的存在。特效做得好的時候,可以成就《流浪地球》這樣的作品,做得不好時,又會出現「五毛特效」。而和國產電影比起來,國產電視劇特效整體水平更不穩定。

CG特效怎樣幫助影視作品塑造不同的風格?「五毛特效」的鍋由誰來背?記者專訪《全職高手》特效製作公司原力動畫CEO趙銳、《長安十二時辰》的特效導演、視點映畫的視效總監莊嚴等影視特效從業者,試圖揭開影視行業幕後的秘密。

CG特效是影視特效的一種。影視特效,是指電影或電視劇在拍攝製作或後期製作的過程中,無法使用自然環境或人物表現的場景和情節時,採用特殊的技術手段和方法獲得最終畫面的技術。1988年兒影廠出品的兒童科幻片《霹靂貝貝》,劇組用兩口直徑2.5米的金屬大鍋扣在一起,挖上孔在裡面裝上白熾燈吊起來轉動,做出了太空飛碟的效果,這就是早期的影視特效。影視特效是一個外延不斷變化的概念。隨著技術的發展,一些技術已經不再屬於特效,比如彩色電影和剪輯中的一些手段;另一些新技術被納入特效的範疇,比如被簡稱為CG的電腦動畫技術。CG是Computer Graphics(計算機圖形學)的縮寫,指藉助計算機來製作動畫的技術,通常需要前期美術層面的概念設計,用3D軟體製作模型,最後合成渲染完成製作。相比好萊塢,中國的CG特效起步比較晚,從1998年第一部大量使用電腦特效的電影《風雲之雄霸天下》算起,至今也不過20多年,但國產影視劇就已經都離不開特效了。《流浪地球》共有2003個特效鏡頭,75%由中國特效公司完成;正在熱播的《全職高手》,葉修帶領戰隊在虛擬世界戰鬥的特效內容超300分鐘,原力動畫動用了涉及50個工種的566人參與製作;《長安十二時辰》,在9000多個特效鏡頭的輔助下才打造出了一座具有真實歷史質感的長安城。據原力動畫CEO趙銳介紹,《全職高手》裡虛擬世界的部分是使用虛擬引擎實時拍攝渲染技術和動作捕捉技術完成的。首先用開放的UE4遊戲虛擬引擎搭建出劇中的虛擬世界。場景類的,如空積城、個人競技場、蜘蛛洞穴、神之領域等。人物採用全真人CG技術建模,以真擬真,用三維掃描系統將真人掃描形成1:1的3D數字人物,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後續製作,完成還原度達到90%以上的三維虛擬角色的模型。然後,由演員穿著動作捕捉服進行表演,相關數據被抓取並重新定向到虛擬角色上完成動作捕捉。虛擬引擎的實時渲染功能將演員的表演實時渲染在屏幕上,一方面所見即所得讓導演可以直觀看到接近後期的場景效果,另一方面讓演員可以隨時結合動畫場景調整自身的表演,從而避免了以往特效做完才發現有問題需要返工的情況,大大節省了製作時間。這一步完成後,還要對虛擬世界的內容進一步後期加工,比如虛擬世界裡角色技能的特效「伏龍翔天」、「龍抬頭」等。趙銳說,這套全新的技術流程本是為製作動漫連續劇開發的,能大大提高製作效率,但並不是所有題材的真人劇集都合適,像《全職高手》這樣的電競題材劇集就很契合。CG特效技術有很多種,特效團隊會根據影視作品的不同特點,在跟主創溝通後,選擇使用不同的特效技術來幫助實現既定風格的視覺效果。《全職高手》和《長安十二時辰》的影視特效團隊就選擇了不同的特效技術,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一個打造了「榮耀」的虛擬世界,一個再現了具有真實歷史質感的長安城。至於《長安十二時辰》,導演曹盾要求真實,特效導演莊嚴帶領的特效團隊就通過傳統的CG技術完善場景延伸、夜戲修復和動作戲細節的補充等各種細節,呈現出實拍一樣的真實感。拍攝地象山周圍都是山,鏡頭稍微高一點就會穿幫,需要CG特效予以修復。鏡頭下延伸出去的長安城的街道建築,很多也是用CG特效做出來的。劇中很多動作戲都是靠CG特效還原真實感,比如坐馬車飛奔的戲,拍攝時用假馬模型在軌道上推著走;張小敬牽著尋人的細犬,拍攝時只是綠色的道具狗……都需要CG技術做出真實的馬車和狗。整部劇的故事發生在24小時內,拍攝對光的要求非常嚴格。單純依賴自然光的話,就意味著每天只能在固定時間拍2-3小時,前提是10天內天氣還不能有大的變化。劇組採取了日戲夜拍的方法,戲都放到晚上打燈拍,拍多少天都能保證光不會有變化。特效部門要記錄每一場戲的光源位置,後期按照光位還原這個時辰該有的環境。而夜拍鏡頭帶到了人物背後更深的場景,或者是天空,也需要特效復原成白天的樣子。莊嚴說,特效是為作品服務的,實際上要做到寫實比做出炫酷的效果更難。「特效有很多機會可以騙過人的眼睛。但人對於經常看到的東西,很容易分辨出真假。《長安十二時辰》,如果特效做的房子和周邊房子對光的反射不同,觀眾就可能察覺出來。」雖然用的是同樣一批特效公司、同樣的影視特效技術,但和國產電影比起來,國產電視劇特效水平整體的確要遜一些,被罵「五毛特效」的多數是國產電視劇。這跟電影和電視劇的播放載體有關係,大銀幕決定了電影特效場面的精細程度是超過電視劇的。趙銳透露,很多特效科技,都是先在電影製作裡運用,然後轉到電視劇製作上來。「我們做電影《爵跡1》的時候就用到了和這次《全職高手》類似的特效,後來優化升級,開發了虛擬引擎技術,這回是第一次用到了電視劇裡。」趙銳說,電影是在大銀幕上放映的,對特效的精細度要求更高。比如要出現人臉的特寫,電視劇2k的尺寸就可以了,電影需要8k,技術沒有什麼不同,難度更大,是四倍的工作量。莊嚴也認為,電影和電視劇的特效技術,從創意到執行都沒有太大的分別,但電影對特效細節的要求不一樣。他舉了個例子,《長安十二時辰》裡有一場龍波和毛順看大仙燈的戲。「如果是電影的話,這段戲必須是特效鏡頭。戲是在棚裡拍的,演員眼珠裡反射的是現場的燈光,但按照劇情他的眼珠裡應該反射大仙燈的光。在手機或者電腦上看,觀眾可能不會注意到這樣的細節,但大銀幕上這就不行了。」電影跟電視劇對特效的要求和重視程度不同,也導致了製作方對特效的了解程度、支持力度不同。從事影視劇後期特效工作四年的鄭治(化名)告訴記者,很多時候被罵「五毛特效」,特效公司也很冤。不是特效公司不想做好,也不是在技術上做不出精良的效果,而是製片方給的時間和資金不夠支撐做出好的CG特效。「電影項目還好一點,能給特效留相對長的時間,也比較重視最後的質量。國產電視劇項目留給特效的時間基本上都是不夠的,我們接手的項目,超過九成都要趕工。經常接一些『急活』,要求一個月內搞定,因為已經定了播出時間了!大牌的特效公司選擇自由度大一些,有些一看明顯要背鍋『五毛特效』的項目,就不接了。但更多的中小規模特效公司沒有這樣的底氣,畢竟都是要吃飯的。」在他看來,很多國產電視劇的製作方,對特效既不懂也不重視但又非常依賴,很矛盾的心態。一方面覺得特效萬能,前期拍攝的所有遺留問題都可以交給後期特效修復——拍攝穿幫不要緊,讓特效公司後期抹掉,打光不對也不要緊,後期找特效公司調整;另一方面,對特效的投入又十分吝嗇,在整個電視劇的成本裡佔比還不到10%,留給特效的時間還特別緊張。事實上,特效也是一種藝術創作,需要相對充裕的時間才能磨出好作品,不是靠人海戰術就能在短時間內堆出來的。但目前國內影視特效基層從業人員的薪酬並沒有很強的競爭力,起薪四五千左右,上漲空間不大,加班是常態。鄭治說,很多新人變成熟手之後看不到升職空間就會跳槽去收入更高的遊戲行業,畢竟一份職業不可能僅憑熱愛持久。
影視劇「五毛特效」的問題,本質上是由於不夠成熟的中國影視產業對處於產業鏈下遊的影視特效行業的時間和利潤擠壓造成的。HBO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拍攝加後期特效成本佔到總投資額的60%-65%,但公開數據顯示,國產影視劇特效加上其他製作的費用一共才佔比不到30%。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給特效製作帶去壓力。鄭治說,他經手的項目,很多時候製片方不能按時給到特效公司拍攝素材,但上映/播出的檔期已經不可更改,變相壓縮了特效製作的時間,從業人員不得不趕工,但製片方不會加錢。為了應對檔期和合理利潤被壓縮的問題,中國影視後期產業聯盟在2018年7月10日曾發起名為《中國影視後期產業聯盟:關於影視後期企業與製片公司協議籤訂的倡議書》,提出了定金作為保證金,甲方延期、提檔的相關應對,確保尾款的水印措施等條款。另一方面,很多追求品質的影視公司越來越重視影視特效,他們合作的特效團隊從項目一開始就參與進來,把傳統意義上拍完才做的「後期」前置。趙銳和莊嚴均認為,為了更好地幫助影視劇完成敘事,特效團隊越早介入項目做準備越好。原力動畫和視點映畫,都是在項目籌備期就介入了《全職高手》和《長安十二時辰》的創作。趙銳說:「整個虛擬引擎拍攝的流程,需要很多前期準備的工作。前期準備得越充分,後期就越省力。按照我的經驗,在拍攝前要有三到六個月的準備時間。準備工作做充分了,後面管理得好的話,六到八個月的周期可以完成特效製作。」莊嚴提前7個月加入到《長安十二時辰》的籌備中,與美術組等各部門到襄陽唐城、象山等地一起勘景,商量哪個景能用,特效怎麼介入;討論靖安司到底要搭建哪些部分,又有哪些部分的細節是特效可以做的;日戲夜拍的燈光怎麼打,特效部門如何配合燈光等。特效部門前期就要出相關的概念草圖,也要做好操作流程。莊嚴告訴記者,隨著中國影視產業的發展,後期特效前置已漸成趨勢。「越來越多的從業者認識到特效是需要通盤考慮的事情,特效部門已經和美術部門、攝影部門、燈光部門一樣,變成劇組的常規設置部門。以前大家覺得後期特效是補漏,現在越來越多的戲把後期特效前置。與其後期背『雷』,不如前期就把『雷』拆掉。」


相關焦點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五毛特效」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看了將近100年的24幀,所以李安無疑會成為電影技術的又一名領航者。雖然李安在電影技術上已經翻開了劃時代的篇章,但國產影視依舊停留在「解放前」,企圖用小鮮肉、五毛特效、粉絲經濟去迎戰好萊塢巨製。尤其是近年來大熱的玄幻題材,一個走工業化流程,一個沿用「小作坊」技術,這樣看來,中美之間差了可不止一個太平洋。
  • 本土頭部特效公司BaseFX:關於危機感、原創內容、五毛特效、中國特效的未來|EW問答
    長期以來,在大眾輿論認知層面,和好萊塢日漸封神的特效水平相比,國內圍繞特效的話題,似乎永遠是五毛特效和特效過度注水稀釋故事(比如《阿修羅》)。即使偶有佳作,但也很少會有直觀的聯想認為是本土公司的作品。 「國內的基礎到底如何?特效問題是什麼?有沒有本土的案例?未來究竟有怎樣的可能性?」
  • 再見了,國產劇的五毛特效
    看起來,《武動乾坤》和《香蜜》在特效領域恰好代表了影視界的兩個努力方向,一個重工業體系和流程管理,一個重成本管理和整體美術的統一。而這,也是娛樂資本論為何深入採訪兩部劇的特效團隊,挖掘幕後特效故事的原因。他們共同證明了一件事:國產劇距離「五毛特效」越來越遠了。
  • 滿屏的五毛特效太辣眼,來感受一下什麼是高級特效
    真正的「五毛特效」其實是會有喜劇效果的。
  • 電腦特效為什麼這麼貴?(一)
    作者:小夫子老男孩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40247/answer/393961113來源:知乎cg特效的成本,高出我們想像太多了。在10年前那個會個ps就是大神的時代,阿凡達的特效就達到了2億多美元。
  • EP8 美國隊長3特效製作總監深度揭秘好萊塢行業內幕
    這位美國隊長,鋼鐵俠等各路男神的締造者, 就是我們這一期的嘉賓,林童,電影美國隊長3的特效製作負責人。快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來收聽我們為你搜羅到的美國隊長3最前沿最深入最徹底的內幕猛料吧!你也許很難想像,在好萊塢,這樣一個星光熠熠,充滿魔力的電影特效行業背後同樣充滿了不為人知血與淚的辛酸。21家動畫特效製作公司為何在10年間接連倒閉?
  • 告別「五毛特效」中國物理特效接軌國際 撐起國內影視特效半邊天
    在如今的影視行業中,物理特效的重要性日漸突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後期特效,但對物理特效知之甚少。而後創辦盛悅國際文化發展公司,專門從事以物理特效技術(實體特效)結合CG技術,實現系統視覺特效的企業,主要提供特效化妝、機械仿生道具、特效道具、特效服裝、微縮景觀、災難裝置、特效裝置、主體公園等實體特效。
  • 國產特效崛起時:中國電影背後的100家特效公司
    作者 / 念北  在電影行業,除了攝影師、剪輯師、配樂師之外,還有著一群用技術手段幫助導演實現天馬行空夢境打造的「藝術家」——電影特效師。這群特效師或效力於各工作室,或各大特效製作公司,以團體的名義成為電影炫目視覺效果呈現的幕後功臣。
  • 盤點100家特效公司,探討國產電影特效發展的一些現狀
    在電影行業,除了攝影師、剪輯師、配樂師之外,還有著一群用技術手段幫助導演實現天馬行空夢境打造的「藝術家」——電影特效師。這群特效師或效力於各工作室,或各大特效製作公司,以團體的名義成為電影炫目視覺效果呈現的幕後功臣。
  • CG特效製作:與其後期背「鍋」,不如前期拆「雷」
    1976年,盧卡斯電影公司旗下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創造性地使用CG技術製作《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由此開啟了特效行業的新時代。小到修復穿幫的鏡頭,大到重新構建人物角色,CG特效幾乎無處不在。CG特效怎樣幫助影視作品塑造不同的風格?
  • 五毛特效可怕?科科看完這個特效你會震驚到哭吧!
    「五毛特效」也漸漸成了大家吐槽電視劇的一個常用詞,具體何謂五毛特效,一起感受下~ 最近熱播的《楚喬傳》,大家看著趙麗穎和林更新都還蠻開心的,直到出現了這隻鸚鵡…… 你以為摳圖、綠幕和後期特效,就只能是五毛了? 不!同樣是電視劇,《權力的遊戲》裡的演員捧著的是一個綠色的玩偶,後期就化腐朽為神奇,做出了讓人驚訝的龍。
  • 《天·火》五毛特效的又一力作
    4:五毛特效,PS痕跡太重,哎,什麼時候能提升到六毛特效。
  • 《九層妖塔》 這次還真不只是五毛特效
    趙又廷版胡八一長得還不錯,只是後來太學霸地研究鬼族導致他沒時間理髮……不過也多了點滄桑感呢。就創作團隊而言,導演陸川就請了8家知名特效公司,30多名特效總監,由曾參與過《指環王》視覺工作的特效總監John Sheil領隊,特效團隊人數一共超過4000人。 1500多個特效鏡頭最終在視覺呈現上表現不錯。例如預告片中這毛髮細膩、肌理可辨的怪獸和火蝠。
  • 「特效」不只是CG!這些實拍「特效」腦洞不服不行
    有興趣的點擊連結回顧一下:電影離不開特效了?這些劇情片為什麼要用CG?然而還是遺漏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羅馬》,這部採用65毫米膠片拍攝的黑白電影,居然也有特效!看來只要有些年代感的片,特效輔助是常態。電影《羅馬》特效製作前後而就在我們通過這些電影重新認識特效應用的時候,另外一些電影又用事實告訴我們,那些原以為是特效的鏡頭,也有可能是實拍!
  • 同是五毛特效,為何新《尋秦記》被罵慘,《降魔的2.0》卻被吹捧
    而縱觀觀眾對新版《尋秦記》不滿的原因,首先是所用的五毛特效,有觀眾這樣評價道「開始以為要演我寶貝看過的『快樂星球』,再看吳奇隆以為是『火影忍者』,最後告訴我是新版尋秦記,我暈啊!」豆瓣截圖真是很令人質疑,這樣的五毛特效是怎麼花掉的2個億的投資的?
  • 「五毛特效」哪家強?!《星廚駕到》帶你一次看個夠
    把美食特效做得如此逼真,來感受一下每次我的真實寫照!活體美食特效教科書,不服不行!五毛特效看起來!……………………我是看五毛特效不要錢的分割線………………首先我們來看看美食五毛特效第一步——報菜名!想吃就要表現出來,還沒做好料理就要用生動的菜名打動你!無時無刻不再提醒你「這道菜就是好吃」以及「不用說話也能誘惑你」的蜜汁畫風!
  • 鋼鐵俠版《孫悟空》上映,網友:不僅五毛特效,而且毀了孫悟空
    ​最近有一部網絡大電影,《機甲戰神孫悟空》即將上映,而電影放出來的預告片,簡直毀三觀,把鋼鐵俠的機甲硬生生的移植到了孫悟空的身世,不少網友評價:「不僅五毛特效​​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個特效簡直就是CG製作,跟鋼鐵俠的特效比起來,簡直就是五毛特效,
  • 電影火了但丟了口碑,五毛特效,何必拍成真人動畫?
    疫情原因,讓網絡電影迅速在影視行業佔有了一席之地,尤其是對於一些小成本電影來說,採取這樣的播出方式似乎更加容易吸引觀眾,並讓電影在短期內獲得明顯收益。在演技上,邱意濃的表現也只是普普通通,唯一的亮點也就是她的身材還算比較還原,但這也不足以支撐起一部劇啊!
  • [娛樂底片]獨家揭秘:假如大片沒有特效-影視效果的特效是怎麼做出來
    影視特效是怎麼樣的在影視中,人工製造出來的假象和幻覺,被稱為影視特效(也被稱為特技效果)。電影攝製者利用它們來避免讓演員處於危險的境地、減少電影的製作成本,或者理由更簡單,只是利用它們來讓電影更扣人心弦。
  • 抱怨國產劇五毛特效?你來看看港劇《降魔的》八大尷尬特效鏡頭
    五毛特效當為首要的原因,須知道奇幻類劇集的特效為重中之重,當一套奇幻劇沒有好的CG效果配合。劇本、演員再好亦只會慘淪為笑柄,本文將與大家盤點八個《降魔的》的五毛特效穿幫鏡頭。雖然明白該處特效是希望表達施法時的氣勢,但是不斷無中生有落葉,在畫面上亦頗為礙眼。如果置換成美金紙鈔,相信整個畫面圖象會和諧得多,至少氣勢上比落葉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