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古羅馬村」,村民們都是棕發藍眼,為何卻被歸為漢族

2020-12-25 風蕭品史

蒙田:「世上沒有兩根頭髮是一樣的,沒有兩顆穀粒是一樣的,也沒有兩種觀點是一樣的,世界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樣化。」

差異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處處存在的,人與人之間向來都是不同的,而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就更是截然不同。接受差異,接受差別,是一件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畢竟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一樣,那麼其實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然而,能夠真正接受差異的人,卻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多,儘管我們相信獨一無二,但並不代表能夠接受其他人的獨特。

一. 對於獨特事物的排斥

獨特的事物,不同人身上的獨特之處,有時一眼就能夠看出來,有時又得在長時間的相處之下才能夠看出,畢竟人與人之間其實是需要溝通與交流的,而在交流的過程當中,人們往往能夠接受那些獨特與多樣性的存在。但有時,偏偏就是人們第一眼能夠看出的不同,反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甚至還會因為他們的獨特還有所排斥。這一點就經常體現在外貌上,人其實都是視覺動物,第一眼看到的都是臉蛋。正如一張漂亮的臉蛋能夠讓人覺得賞心悅目,讓更多的人心生歡喜,而醜陋或者獨特的樣貌,則會引起一些人的不喜。

儘管以貌取人是錯誤的,但第一眼的印象往往讓人覺得很重要,不論是生活還是學習當中,都是這個樣子。中國人的外貌,都是我們所熟知的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如果有人外貌上表現出一些不同之處來,就會讓人感到好奇,甚至還會讓人感到排斥。中國有個「古羅馬村」,村民們都是棕發藍眼,明明外貌上像極了外國人,為何卻被歸為漢族?而且這個村莊的名字也顯得有些突兀,不像中國傳統村莊會取的名字。

二. 中國村莊中的「外國人」

雖然被稱為「古羅馬村」,但是這個村莊也有自己的名字,那就是者來寨村,一個位於中國西部,在甘肅省境內的村莊。按理來說,這個村莊當中應該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外貌形態肯定也是跟中國人一樣的,但誰都想不到,就在這個者來寨村中,幾乎有一大半的村民都是棕頭髮藍眼睛,可以說與外國人的相貌完全一樣。深邃的眼眶,高挺的鼻梁,甚至身材也與外國人的高大有點相似,但這樣的一群人,卻說著標準的普通話,甚至甘肅的方言也是張口就來,一看就知道是從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

也正是這樣,才讓人越發覺得怪異,如果一個村莊當中僅僅是那麼幾個人呈現出外國人的外貌,那麼他們可能是從國外來到者來寨生活的,也有可能是混血兒。但是當一個村莊當中大半都與外國人的相貌一致,混血兒的可能性就不大,畢竟不會有這麼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的這個小村莊。而因為與眾不同的外貌,者來寨村子當中的人其實遭受到許多人的排斥,因為他們異於常人的長相。如果他們是純正的外國人,或許都不會有太多人非常排斥,然而恰恰是因為他們頂著中國人的身份,卻帶著一張外國人的臉,就著實有些讓人無法接受。

三. 者來寨中的羅馬人後裔

在中國境內有這樣一個村莊存在,無疑值得專家學者去探究,而在他們的研究之後,也終於發現了這個村莊隱藏的秘密。原來,在史書當中就曾經記載過這樣的一件事,早在漢朝時期,中國人民的軍隊就已經到達哈薩爾斯坦,而在這裡發生戰爭時,曾經有一支由羅馬後裔組成的軍隊,也同樣參與到這場戰爭當中。漢朝當時的國力是非常強盛的,尤其是在漢武帝時期,而漢朝也重視將士的培養,因此最後自然是中國的軍隊取得了勝利。

在中國的軍隊取得勝利之後,這支由羅馬人組成的軍隊,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戰敗的俘虜。對於俘虜,中國人向來是不會多做計較的,畢竟俘虜也是人。但這些俘虜也沒能回到他們的國家,而是在中國定居下來,他們生活的這個村莊,就是者來寨。者來寨當中之所以有那麼多外貌與外國人一樣的村民,就是因為他們其實都是羅馬人的後代。在中國這樣一個偏遠的村莊當中,居然還能夠找到如此多羅馬人的後裔,確實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我們都是人,而人本身存在的獨特性,也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只有尊重別人,別人也才會反過來尊重自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國境內有個「古羅馬村」,村民棕發藍眼,卻被歸為漢族,為何?
    各個地點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但在甘肅永昌縣,卻存在著一個奇特的村落,這裡的人棕發藍眼,他們自從出生起就帶有西方的特徵,而這樣的村落在中國也只有這樣一座,那麼這奇特的村落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 我國甘肅一村村民棕發藍眼,喜歡牛的血腥味,有歐洲基因,從哪來?
    ——林則徐中國是一個擁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古國,在我們國家對於種族幾乎是沒有什麼歧視的,我們歡迎各國的朋友來中國參觀、旅遊、生活,是一個包含性很廣的地方。以前我們知道有很多外國的地方都十分喜歡中國的文化,而且還有很著名的迪特福特鎮,他們的祖先十分喜愛中國文化,所以鎮子裡的人都對中國有極大的歸屬感。
  • 甘肅一村莊,村民個個都是棕頭髮藍眼睛,DNA檢測後發現了異常
    不過在甘肅的一個村莊裡,村民個個都是棕發碧眼,這又是為何呢?甘肅永昌縣生活著一群與眾不同的人,他們說著漢語,卻是棕發碧眼。意識到與其他中國人的區別後,當地很多人懷疑身上流著歐洲血統。近年來,許多人聽說了這一件奇事,紛紛來此觀看,而專家們同樣也想弄清楚這群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人,為何與中國人的特徵有所出入。
  • 泰國有個「中國村」:村民是中國人的後裔,學習中文說漢語
    泰國是大部分中國人去玩的國家,相對來說離中國很近,主要是因為這裡的物價很低,一般的中國遊客都能消費得起,今天小魏不帶大家去泰國看異國風情,接下來我帶你去泰國的中國人住的村子。在泰國的庫賴西北方向約60公裡處有一座山叫做梅斯樂山,海拔1300米左右,梅斯葉特村在這裡,安靜樸素的村莊,住在這裡的是中國人的後裔,是泰北地區最大的華人聚居地,所以也被稱為「中國村」。美斯樂村是一個歷史性的地方,與中國的聯繫也無法用一句話來說明,當時中國大陸解放的時候,國軍第93師撤退到這裡安身,然後在這裡繁殖,這些居民是這九十三師團的後裔。
  • 中國式「村霸治村」背後:有村支書獲利5.8億 被村民稱「土皇帝」
    村民劉慶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4月換屆投票時,全村有五六百人沒有投張士學。年底村裡分刀魚、海帶等年貨時,張士學說這是他自掏腰包購買的,所以不發給那些不投他的村民,「但後來這些支出都掛到村委會帳目上。」 還有村民稱,有些村民因為不選張士學,家中有孩子從部隊轉業或外地上學畢業後,回村落戶時,張士學無故不給蓋章。
  • 中國式「村霸治村」背後:有村支書獲利5.8億 被村民稱為「土皇帝」
    村民劉慶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4月換屆投票時,全村有五六百人沒有投張士學。年底村裡分刀魚、海帶等年貨時,張士學說這是他自掏腰包購買的,所以不發給那些不投他的村民,「但後來這些支出都掛到村委會帳目上。」還有村民稱,有些村民因為不選張士學,家中有孩子從部隊轉業或外地上學畢業後,回村落戶時,張士學無故不給蓋章。
  • 甘肅這兒的村民竟擁有歐洲血統,其祖先兩千年前因戰爭流亡到中國
    根據種種證據顯示,目前中國所知最早來華的洋人是西漢末年來中國的古羅馬人。漢初,朝廷在涼州設有驪靬[qián]縣,而「驪」指的就是「羅馬軍團」的意思。這在西方歷史上一度是個迷,但後來歷史學家發現,這支流亡軍隊先是在伊朗高原流浪了很久,最後被匈奴郅支單于收編為僱傭軍。公元前36年,西漢軍隊在與匈奴大戰的過程中,發現了一支西漢軍隊發現,匈奴軍隊裡有一支隊伍頗為與眾不同。
  • 古羅馬軍團流落甘肅驪靬?真相究竟是啥?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甘肅永昌境內發現古羅馬軍隊殘部流落地的新聞引起軒然大波,中、澳、蘇三國史學家聯合起來組成研究隊來到驪靬村進行考察。驪靬村地處偏僻,但交通尚且便利,村子裡住了大約一百餘戶人家,但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所以整個村子看起來比較冷清。
  • 日本有一個村,村民全是中國人,如今依然使用漢姓,希望回到祖國
    眾所周知,日本和中國在歷史上頗有淵源。古代封建社會早期,日本便一直以我國為榜樣,經常派出各種使者前往中國學習文化技術,而我國也曾派出使者幫助日本實現文化政治繁榮。
  • 中國第一土豪村,村中有近百位千萬富翁,走出4000多個老闆
    中國第一個土豪劣紳區,村裡有近百個百萬富翁嗎?來自4000多個老闆!說到對土豪劣紳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山西煤船和廣東包機的概念上,但你知道嗎?事實上,中國有一個村莊,那裡有近100名百萬富翁和4000多名老闆,這個村子是中國上海市閔行區七寶市九星村,它是中國最富有的村莊。
  • 住村動態住村幹部與村民喜迎新年
    (闊克阿尕什村都孜根德村工作組)12月29日,阿勒泰地區檢察院住村幹部和克孜勒烏英克村村民在村委會開展共慶元旦、喜迎新年活動,大家一起包餃子、聊家常,好不熱鬧。通過此次活動,再次拉近了工作組與村民的距離,也增進了村民之間的感情。
  • 中國「矮人村」:五六歲不再生長,大多未超過80釐米,不是侏儒症
    中國地大物博,各式各樣隱藏在偏遠地區的小村落層出不窮,它們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和不為人知的秘密。在中國就有這樣一個村子,被人們稱為是「矮人村」,居住在裡面的人大多在五六歲的時候就停止生長,且大多數都不超過80釐米,但是其原因竟然不是因為得了侏儒症,為此引來了眾多人前去探明事實真相,為何這個村子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公立村:村民抱團發展 新春喜獲分紅
    對於尖山區安邦鄉公立村的合作社成員們來說,1月16日是個值得高興的好日子。  這一天,公立村的村委會十分熱鬧,眾誠合作社公立屯甜糯玉米股民分紅大會在這裡舉行。  這一天,42戶村民拿到了合作社的分紅款,興高採烈地迎接鼠年新春的到來。
  • 我國有一個「土豪村」,靠撿石頭髮財,村民有車有房年入百萬!
    我國有一個「土豪村」,靠撿石頭髮財,村民有車有房年入百萬!凡是喜歡遊山玩水的人,對於石頭並不陌生,其中包括高聳如雲的碩大石頭,還有小塊的迷你型石頭,另外還能找到可以讓大夥意想不到的致富石頭。一般情況下能夠把石頭換錢花的人,撿到的都是玉石,而且通常情況下,一塊很不起眼的玉石,就能價值高達上千萬。平常人們也都在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是有一個村子很是特殊,因為這個村子的致富方法,竟然是靠撿石頭而致富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則是,一塊小小的石頭,竟然價值連城,村民以此為營生,都開上了豪車。這個村是位於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的哪個水庫村,村在長江旁邊。
  • 四川神秘的「矮人村」,800位村民5歲便停止發育,平均身高80釐米
    這片土地上,分布有183個縣級的行政區,在這些縣級行政區下, 又有著許許多多的村子。其中 ,便有這麼一個小村莊與其他的村莊有所不同,他們並不是一個多麼起眼的村莊,但是,在外人的眼中,他們的名氣卻比較高,且一直被外界的人稱之為「矮人村」。
  • 駐村第一書記與和田合熱萬村鄉親們的緣分
    一到合熱萬村,夏盛亮就帶領村兩委(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成員們逐戶摸排,搞清了村裡的「家底」。合熱萬村共有183戶814人,多數是維吾爾族居民,耕地810畝,人均耕地不到1畝。村民主要種植小麥,畝產能在200公斤至450公斤。黨員14人,多數年齡在50歲以上。多數村民普通話並不好,到外面打工難題頗多。
  • 我是第一書記丨德州駐村書記陳志的「文藝攻略」:為村民建第一個...
    整潔寬敞的文化廣場上,幾個孩子正在文化舞臺上嬉戲玩耍,不時傳來清脆的笑聲。初見陳志時,他正在文化廣場上與老人們扯家常,樸實、認真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陳書記不僅讓我們村民富起來、日子好起來、村莊美起來,更讓我們心裡亮堂堂、生活美滋滋。」村民李淑紅高興得說。
  • 南五十家子村:村民有憂有難,幹部「出頭」維權
    當時天蒙蒙亮,附近有工地施工,施工方既某建築公司夜裡施工時在村道上放置了一段兩米長、半米粗的管道,也沒有設置警示欄或牌子。結果左春鳳經過時沒看清撞上了管道,被甩飛到路邊昏迷了。直到幾個小時後,他才被發現並送往醫院。肋骨骨折,住了20多天的醫院,醫藥費自付花了1萬多塊錢。出院後因伴有軟組織損傷,所以仍需休養幾個月。
  • 在中國有一小村莊,其中的人竟然與羅馬有關係,這是怎麼回事?
    有淳樸的民風,茫茫的土地,零散的荒蕪和真實,乾涸。雖然西部大開發促進了西部經濟有了更大的發展,但與東南沿海相比,仍然是一片荒蕪,但這片土地上卻暗藏著神秘。其中一個是看起來像歐洲人臉的甘肅驪人。在古代,這裡也是絲綢之路的唯一地點。絲路漫漫,駝鈴聲,沙漠上的腳印,都走出了堅實的精神。
  • 中國人保看村下「碟」 青島萊西莊稼受災保險理賠遭遇雙「標準」
    近日,村民們在近期發生的小麥保險理賠上遇到了難題。8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呂家草泊村,剛進村就看到了蹲在街道旁邊的田先生。「早知道不入保險了,這不就是坑人嗎!」蹲在地上的村民田先生氣呼呼的說。據了解,村民當時入的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萊西支公司的小麥保險,由當地政府統一號召,統一收取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