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意思的電影資訊
就在電影爛番茄
四個世紀前,一位偉大的英國劇作家離開了這個世界。在五十二年的生命歷程中,他創作了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敘事詩,以及數首短詩。
他也豐富了原本粗俗、匱乏的英語詞彙。在戲劇語言中融入了詩性,使其表達更為靈活生動,為現代英語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
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和荷馬、但丁還有歌德並稱為西方文學的四大支柱。
(荷馬、但丁、歌德)
他就是「人類文學奧利匹斯山之上的宙斯」——威廉•莎士比亞。
《麥克白》是他「四大悲劇」中的最後一部,也是最短的一部。
(麥克白)
謀殺和內心糾葛的主題,使得整部戲劇都瀰漫著黑暗和壓抑的氛圍。主人公麥克白在善惡之間的艱難抉擇,欲望對人性的腐蝕,以及走向墮落後麥克白的內心矛盾,也一直都是莎劇迷們所熱衷討論的話題。
甚至連日本的「電影天皇」——黑澤明,都無法抵擋這部莎劇的魅力,在1957年將這個故事搬上了銀幕——《蜘蛛巢城》
故事背景自然也被本土化為了日本的「戰國時期」。黑澤明的改編也被公認為是最能抓住莎翁原著精髓的一次大膽試驗。
原作中,來自英國巫術文化中的「三女巫」,被轉化為了日本神話傳說中的「山姥」,在「生的世界」和「死的世界」輪迴之間與亡靈為伴,在靈魂的循環軌道上任意出入。
而女巫的「預言」,也被形象化為了「山姥」手中的紡車和絲線,象徵著極具東方韻味的「宿命」和「輪迴」的命運觀。
《蜘蛛巢城》中的班柯(三木義明)的死,也不再僅僅是因為他作為麥克白守護王權道路上的絆腳石。而是因為故事的東方背景,染上了一層封建倫理的色彩:
鷲津武(麥克白)之前本想要順應「山姥」的預言,將三木義明(班柯)之子過繼給自己,但是在得知了自己夫人懷孕有可能生兒子的消息後,便對三木義明父子起了殺心。
「唯有擁有子嗣的皇權,才是真正的皇權」這一觀念的植入,使得作品更加貼合了東方觀眾的文化心理。
而戲劇中淺茅夫人(麥克白夫人)反覆洗手和夜間夢遊的病症,也不再僅僅停留在心理病態的層面,而是被闡釋為神靈對犯人的懲罰。
黑澤明的這次異域嘗試,捨棄了原作西歐中世紀背景和中古英語的外在形式,緊扣欲望誘導人性墮落的悲劇主旨,並將其完美融入了東方文化的語境之中,使得東方觀眾也能深切領略到這部莎劇的真正魅力。
而由三船敏郎所扮演的鷲津武,這位來自異域的「麥克白」也成為了一代影史經典。
2016年恰逢莎翁誕辰400周年,番茄君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電影,就是這部經典悲劇2015年的電影版《麥克白》。
而在最新的這次改編中,導演賈斯汀在嘗試為其注入新元素的同時,也力求做到忠於原著,臺詞有增無減。中古英語雖然晦澀難懂,但也使整部影片保留了十六世紀的古典韻味。
(這座城堡是實景嗎?在哪兒?)
番茄君認為這部和原作更為貼近的影片,更適於對《麥克白》的故事稍有了解的觀眾欣賞。
而黑澤明的《蜘蛛巢城》,則更適於已將故事爛熟於心並且至少看過兩部其他改編作品的影迷進行比較欣賞。
另外,令番茄君驚訝的是「麥克白」這個角色和電影「X戰警」系列似乎淵源頗深。
如果算上法鯊,那麼「X戰警」家族就有四位演員扮演過這一角色了。他們分別是新老「萬磁王」和新老「X教授」。
(嚇,一美的話劇版本的表演似乎很盡力呢,但再醜的妝也遮不住他的俏臉!)
(老戲骨派屈克·斯圖爾特的電影版將故事搬到了現代背景之上,可以說是對這部經典莎劇的完美的後現代詮釋。)
(伊恩·麥克萊恩1979年的電影版,從服飾來看來還是比較中規中矩的,「老萬磁王」當年也是「帥鍋」一枚吶!)
(當然,還有在去年剛剛加入「麥克白陣營」的法鯊!)
影片拍攝的外景地是蘇格蘭著名的雲霧島(Isle of Skye)。
(雲霧島)
來自海洋的濃重水汽,被大風裹挾著掠過平原,不僅還原了劇中「三女巫」出現的「荒原」場景,更為整部影片增添了幾分詭異神秘的氣氛。
但是這也給劇組的工作人員帶來了不少困擾。比如在拍攝現場,攝像師就常常因為濃重的水霧而找不到應該拍攝的演員。
(麥克白率領軍隊在濃霧中行進)
(攝像,我在這裡,你剛才鏡頭往哪拍哪~~)
(對,你的鏡頭裡只有帥帥的我就好~)
現在番茄君要為大家講一個恐怖的故事:
關於莎翁的這部《麥克白》一直有一個傳聞:只要「麥克白」這個名字被說出,就會有不幸的事情發生。
並不迷信的法鯊一開始沒有將這一傳言放在心上,但是在拍攝過程中片場確實發生了某些詭異的事件。
再加上影片的片場是「雲霧島」終日大霧瀰漫,要是再加上些靈異事件,那酸爽番茄君簡直不敢想像,《鬼影實錄•麥克白》嗎……反正自此之後,法鯊便一直用「那部蘇格蘭電影」來代稱這部電影。
(現實簡直比劇情還恐怖,搞的番茄君都不能好好看片了)
究竟為何《麥克白》這部劇會有如此之重的「怨氣」呢?據福爾摩茄君推測,有以下三種可能:
1、可能因為劇情涉及了許多「亡靈」現身的場景,比如麥克白的好友「班柯」鬼魂的現身,還有曾經同他並肩作戰的戰友的亡靈在荒原上遊蕩的場面。
這使電影本身就罩上了一層陰暗的色彩,演員在表演的時候,也就容易造成心理壓力從而產生幻覺。
2、莎翁在創作《麥克白》故事的時候,其靈感來源除了「麥克白殺死表兄鄧肯」這一真實歷史事件,還與一座英國古堡有關。
(著名的格拉米斯城堡)
這座建於十四世紀的古堡,是蘇格蘭鬧鬼最兇的古堡。
從其原主人克勞福特公爵與魔鬼打牌的傳聞,到一戰時期遊蕩的「皇家飛行員」的鬼魂,這座古堡從未停止帶給人們恐懼。
16世紀初,人們在格拉米斯城堡附近發現了一座兩隻怪獸纏繞搏鬥的巨大石像,有人猜測,這可能象徵著千年之前基督教剛傳入英國時與異教徒的鬥爭。而當時正在英國的莎士比亞據此獲得了靈感,並創作出了這部著名的悲劇《麥克白》,甚至將故事發生的場景放在了這座古堡。
所以,一部由陰氣如此之重的古堡激發靈感而創作的戲劇,鬧點靈異事件又算得了什麼呢……
3、當然就是好萊塢為影片前期宣傳造勢的必然手段啦。雖說是經典莎劇,但是在如今商業大片當道的年代,若是不弄出點吸引眼球的噱頭,又怎能保住票房呢~
(咦,番茄君電話怎麼響了……)
番茄君印象最深是其中呈現的自然景觀。
蘇格蘭山川草原的秀麗自不必說,更為重要的是在攝影師亞當·阿卡波的鏡頭下,它們不僅僅作為故事的客觀背景存在,甚至參與到了電影的敘事之中。
例如,格萊密斯領主麥克白和麥克唐瓦爾德叛軍的那場在濃霧之中的戰鬥。
攝像運用升格慢鏡頭穿插在戰鬥場面之中,混亂血腥的場面不時地速度展現在銀幕之上。廝殺的士兵被濃霧包裹,而屹立遠方的鐵黑色群山和陰雲密布的天空,仿佛整場戰鬥的旁觀者。仿佛意味著,在偉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類之間爭權奪利的搏殺是徒勞無益的。
(濃霧中的塵埃都粒粒可見。在戰爭的暴虐得以直觀呈現的同時,也留給了觀眾大量的思考空間。)
片中,麥克白和麥克白夫人都曾經漫步於荒原。被欲望的「毒蛇」所傷害的二人都期望在廣袤的自然尋找到「解藥」。
最終,二人都遇到了代表著自然力量的三位「命運女巫」,然而後者的預言卻又都促使他們在命運的「泥沼」中愈陷愈深。
影片中的命運悲劇和人性悲劇相互交織,將這位蘇格蘭梟雄和他的夫人緊緊纏繞。
另外還有本片的配樂,蘇格蘭小提琴演奏的曲調陰沉而憂鬱。讓觀眾即使在人物沒有對白的時候,也時刻能夠對人物內心的矛盾和掙扎感同身受。
在番茄君看來,歌迪亞和法鯊在片中對這兩位戲劇史上最難扮演的角色的詮釋,可以說是相當到位。
歌迪亞飾演的麥克白夫人,狠毒又不失人性光輝。尤其是她教堂獨白的那一段,將一位為了丈夫的前程,而不惜泯滅自己人性的內心糾葛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身為法國人的歌迪亞,能夠在莎劇的電影版中把演技飆到如此地位,真是不愧於她的那座最佳女主角小金人。
(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男主角法鯊飾演的麥克白,遊走在癲狂與理性;仁愛與冷酷;欲望與克己之間。
能夠將人物多層次的內心活動呈現得如此到位的,在好萊塢除了這位兩度獲得奧斯卡提名,兼具憂鬱和狂野氣質的德裔男演員,也沒幾個了。
法鯊和歌迪亞在片中所產生的化學反應,不僅使觀眾折服,更吸引了導演。
今年年末上映的遊戲改編大作《刺客信條》,將繼續由《麥克白》的賈斯汀·庫澤爾掌鏡,而且「麥克白」和「他的夫人」仍將繼續擔當男女主角。
在文藝大片中駕輕就熟的兩位卡司,在這部商業大作中將會奉獻給我們更加精彩的演繹。番茄君將和你一同期待~
請看這裡!
最後福利來了,想要此片的資源的盆友們,
請後臺回復「麥克白」,獲得此片下載地址!
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獲取!
點擊此處,獲取「麥克白」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