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是個周末,本來應該放鬆休息的日子。但是,石家莊北國先天下廣場四樓籃球場一片忙碌,測量、貼線、掛籃網、找電源……因為「致敬醫務工作者」公益三人籃球賽,將於14時在這裡拉開帷幕。再加上上個月落幕的「北京銀行杯」三人籃球賽,都是燕趙都市報在「我們不止於紙」的戰略下,邁出轉型的一小步試探。
用籃球向白衣勇士致敬
12月20日至26日,是2020年最後一個完整的星期周期。
回首不尋常的這一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幾乎讓各行各業按下暫停鍵,曾經的喧鬧瞬時變得悄無聲息。但是,數以萬計的醫務工作者卻比尋常更加繁忙、勞累,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逆勢而行,晝夜無眠,為廣大民眾乃至整個國度築起了一道堅毅的長城,創造了又一個中國奇蹟。
臨近歲末,為了向這些白衣勇士致敬,燕趙都市報攜手河北醫科大學籃球協會和河北誠凱體育,石家莊北國先天下友情提供場地支持,共同推出了這項「致敬醫務工作者BallU3V3籃球單人排位賽」。專業的運動康復機構——賽因斯功能恢復訓練中心作為醫療保障,位於籃球場旁邊的呷哺呷哺,免費供應不限量的飲用水,方便及時補充能量。
賽制方面,依舊採用了備受好評的「BallU」模式,即隨機分配隊友,男女混合比賽,數據即時呈現。報名通道開啟後,立即引起了醫務工作者的極大興趣,很多人表達了報名的意願,但由於比賽時間所限,經過綜合考慮,決定將原計劃的1站增加到2站,時間從14時持續到18時,參賽人數控制在40人左右。
各項配置堪稱「奢侈」
這次比賽雖然屬於純公益性質,但在規格配置上,與1個月前結束的同類賽事相比並不遜色。
場地方面不必多言。北國先天下屬於高檔商超,室內四季溫暖如春,軟硬體設施都堪稱一流,特別是球場上方的一圈LED屏以及8塊大屏幕,營造出專業球場的氛圍,為了配合這次比賽,還對部分內容進行了重新製作。
為了給參賽者留下精彩瞬間,特別邀請了「中國之隊」和中超官方國家級體育攝影師程爽。他經驗豐富,擅抓細節,並且以對待頂級賽事的職業態度,來拍攝這次業餘比賽。除此之外,河北日報著名體育攝影師耿輝也在第二站比賽時趕到現場友情助陣,「雙頂級攝影大咖」的配置,堪稱奢侈。
良好的場地環境加上大牌攝影師,賽事品牌就有了保障,但要想再提升一個臺階,還必須把現場氣氛充分調動起來,這就需要一位高水平DJ。擔當這個重任的,是參與過CBA、NBL以及省內外多項籃球賽事、在籃球圈頗具聲譽的白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來受邀在幾百公裡之外的某個城市參加活動,但得知這次公益賽後,二話不說趁著空隙買了張高鐵票火速趕回石家莊,並於當日23時左右又乘坐高鐵返回。
裁判方面採用了雙裁判制。考慮到賽事的密集程度和時間長度,這次並沒有讓女性裁判執哨,在上個月的比賽中,擁有裁判等級證書、綜合戰力排名第一的球友「堅持」和排名第三的「你是我的運氣」,也主動請纓執哨,確保了比賽的順利進行。
而作為賽事發起者之一,燕趙都市報在官方新媒體多個平臺進行了全程直播,以至於連見多識廣的參賽者都直呼「太誇張了吧」!
高學歷也有高球技
參加本次比賽的球友,均是來自河北醫科大學的員工以及各附屬醫院的醫務工作者,所以學歷基本上碩士起步,絕大多數都是博士。
不過,高學歷並不意味著弱書生。到了球場上,競爭起來毫不留情,包括用故意犯規的方式試圖挽回敗局,或者為了球權的歸屬,不惜付出讓裁判作出「T」型手勢(技術犯規)的代價。而且,他們各有「看家本領」,年齡大的,其徐如林,一手「舔籃」柔滑至極;年齡小的,侵掠如火,全場飛奔體能無限;個子矮的,其疾如風,頻頻搶斷甘當綠葉;個子高的,不動如山,內線屏障無形震懾……更有難知如陰動如雷霆的大心臟,在DJ「5,4,3,2,1」的倒數聲中,壓哨命中絕殺,引得全場一片喝彩。
最出彩的是網名「小雨」的女球友。她從小接受籃球訓練,大學時代以主力身份打過CUBA,技術全面,能突能投,左右手均衡,經常在比賽中換手上籃得分,讓防守者顧此失彼。她與另外兩名球友搭檔,完成了當天兩站比賽惟一一次5連勝,個人得到全隊37分中的28分,第3場連勝更是包攬了全部8分,連續5次獲得MVP,毫無爭議獲得了第一站綜合戰力第一名。
第二站賽事全是男選手,雖然少了一抹亮色,但爭奪更加激烈。最終,球友「F VV」獲得綜合戰力第一名,9場比賽得到32分23個籃板,可惜的是沒有5連勝——1次3連勝後,被對手壓哨絕殺;1次4連勝後,因為體力不支惜敗。
兩站賽事結束後,球友共同的感受是「沒想到場地這麼好,沒想到強度這麼大,沒想到組織規格這麼高」,在這裡也要向那些未能報上名的醫務工作者說聲抱歉,希望將來可以彌補這份遺憾。
記者手記
「不止於紙」的嘗試
近年來,因為網絡和手機技術的突飛猛進,新媒體興起加上客觀因素的影響,讓傳統的平面媒體生存環境愈發艱難。面對困境,燕都人堅信「公信力+內容為王」沒有消亡的理由,並在這份報紙即將踏入第26個年頭之時,開始了「我們不止於紙」的又一次戰略轉型。
而舉辦籃球賽事,便是這次轉型的一次嘗試。說起來,這次比賽完全出於偶然,幾個朋友吃飯聊天時,順口提到有一項與眾不同的籃球賽,覺得非常有意思,幾乎沒有猶豫就決定「辦下試試」。隨後,便開始找場地、定賽期一系列準備工作,特別感謝北京銀行石家莊分行為我們這次「吃螃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這才有了從10月3日持續到11月29日,在北國先天下進行的總計11站的「北京銀行杯」BallU3V3籃球單人排位賽。
比賽開始前,哪怕進行了2站之後,心裡還是沒底,因為作為一項新興賽事,是否會得到球友的認可,是否會吸引更多的人關注,萬一報名人員不足怎麼辦,萬一有人比賽中受傷怎麼辦……都是必須考慮到的因素。幸運的是,在各方朋友的大力支持下,這次試水達到了多贏的結局。也正是有了這次比賽做基礎和樣板,才促成了「致敬醫務工作者」專場的進行。
也有朋友問「花了多少錢」,在不涉及商業秘密的前提下,給了一個大致的數字,反應是「比想像的少多了」,回答是「因為很多環節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雖然有點玩笑,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媒體的優勢具有無可替代性。最簡單的,以賽事贊助商為例,肯定希望多多宣傳,但在其他活動中出現在報導中的,只是幾百字的通稿,贊助商的名字也只是導語部分稍稍提及。而媒體主辦的活動,可以從線上到線下,全方位全媒體覆蓋,達到最佳的宣傳效果。
說了這麼多,歸根結底一句話,那就是「我們不止於紙」,而且「辦活動,我們是認真的」。
(燕都融媒體記者 旭光/文 程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