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所寫的兒童文學短篇小說,以一位飛行員被困沙漠為切入點,講述了小王子離開自己的星球到達地球的經歷。
全書以孩子的視角看大人的世界,諷刺了大人被世俗所染所做出的種種迷惑行為,呼籲人們放下權欲,停止戰爭,回歸童心。
神秘的萊翁·維爾特是受害者的象徵
《小王子》的扉頁有一段作者寫的話:「我懇請讀到這本書的孩子原諒我把它獻給一個大人……獻給小時候的裡翁·沃斯」。那麼裡翁·沃斯是誰?作者為什麼要將《小王子》獻給他?
作者給了三個理由,第一他是作者在人世間最好的朋友;第二他能理解一切,包括給小孩子看的書;第三,他生活在法國,現在又冷又餓,他需要安慰。
據查裡翁·沃斯是一名法籍猶太人,比作者年長二十四歲,是他的忘年交。當時,德國入侵法國,猶太人慘遭納粹虐待折磨,身為猶太人的裡翁·沃斯也未能逃出一劫,他被德軍俘虜後關進了集中營。
而作者將這本書獻給他,想必也是獻給無數因為戰爭而飽受害的無辜之人,是想喚醒將國家和人民推入深淵的掌權者的良知,希望還這個世界一片和平。
麵包樹代表的是戰爭和欲望
小王子的星球有一種樹叫麵包樹,只要不及時清除乾淨,就會佔領整個星球,帶給這個星球不可避免的災難。我認為這個麵包樹代表的就是一種戰爭和欲望,如果任由戰火蔓延,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就會因此受難,任憑欲望增長,我們的童心也就會隨之毀滅。
就如小王子遇到的國王、虛榮的人還有自認為很富有的生意人。他們一個嚮往權利,一個嚮往榮耀,一個嚮往金錢。但最終,他們等到的都是虛無,國王說他是一個好國王,可以理解臣民,但他一個臣民都沒有;虛榮的人想要觀眾熱烈的掌聲,但他沒有觀眾;富有的生意人擁有很多星星,卻不知道星星能帶給他什麼。他們都掌握著自己的欲望 但他們的生活卻空空如也。
相對的,小王子只要看著日落他就會很充實,陪著玫瑰便很幸福,交到一個新朋友也會很開心。
這就像一場戰爭,除了可以滿足掌權者的欲望以外,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好處。它的意義是搶奪另外一個國家的土地和財富嗎?但擁有這些又有什麼用呢?很多人都為此丟掉了快樂、丟掉了家庭和性命。
為什麼我們不能如小王子一樣?守住自己的小小星球,清掃好屬於自己的每一寸土地,滿足於每一天都過著和平和安詳的日子?
追求和平的方式是不要開始戰爭
戰爭的目的應該是為了和平和國家的強盛,但自古以來,戰爭帶來的只有更大的災難。
蛇吞象,在大人眼裡是一頂帽子,可卻沒能看到其中大象的掙扎,同樣的,有些人眼裡戰爭只有勝利和失敗,卻看不到、聽不到深受其害的人的掙扎以及呼喊聲。
小王子想要一隻羊吃掉麵包樹,卻也要保護玫瑰,所以飛行員給他畫了個嘴套,但是卻忘了畫綁嘴套的帶子。嚮往回歸星球的小王子,最後放棄了自己的軀殼,飛行員只能看著他倒下。是否也象徵著只要戰爭開始了,總有人會遭遇不幸?
當然,我寧願相信倒下的只是小王子的軀殼,而他的靈魂回到了家鄉。
爭取和平的方式不是以戰制戰,而是不要開始。
希望我們都如小王子般單純而美好,每個家庭都能安居樂業,每個國家都有鮮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