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促教!校企深度融合搭建比賽平臺,撬動「最熱專業」教學轉型

2020-11-19 湖南在線

(2020年首屆「中德安普杯」全國職業院校(高職組)業財稅融合暨大數據管理會計應用能力大賽開幕式現場)

華聲在線11月1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京 通訊員 姚芳)一家上市企業如何進行投資、融資,實現利潤最大化?所有參賽選手四人為一組,分飾大數據分析師、投資經理等4個不同崗位角色——這是10月31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在全國職業院校(高職組)業財稅融合暨大數據管理會計應用能力大賽現場看到的場景。該項賽事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主辦、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承辦、湖南中德安普大數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監控在線直播)

這是我省首次承辦財會類專業「國家級」的網絡賽事,來自全國21個省、63所高職院校、105支團隊的420名選手全部通過專一網平臺參賽。值得一提的是,比賽還首次將當下會計專業的兩項技能——業財稅融合和大數據管理融合到一場比賽當中。對此,全國財經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全國財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趙麗生表示,財會類專業作為全國高職院校第一大專業類,正面臨人才培養轉型升級的問題。「比賽是一個指揮棒,我們希望通過比賽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由此推動職業院校在教學改革、專業建設等方面發力。」

(參賽選手進行身份驗證)

【比賽】所有選手「雲端」較量,賽題全部來自企業真實案例

和以往技能大賽現場比拼不同,此次比賽的所有選手在「雲端」較量。比賽前,監考官通過視頻核對參賽選手的所有身份信息;比賽時,參賽選手必須在攝像頭前獨立參賽,比賽全程錄像,並設有多名監考官監考。另外,由於選手均通過帳號在專一網平臺參賽,賽點學校禁用平臺指定以外的所有網絡,一旦出現參賽帳號不在平臺監控範圍內,將被「封號」。湖南財經工業職院黨委副書記何萬能表示,儘管處於疫情防控期,但學校為賽事組織進行了周密細緻的準備。而這種網絡賽的方式,也為疫情期的職業技能大賽等賽事的舉辦,提供了很好地示範。

(監控各參賽院校現場)

比賽內容上的調整,也是此次比賽的一大亮點。以往業財稅融合和大數據管理是兩個不同賽項,但此次比賽卻集於一體,成為一個比賽的不同環節。這樣的調整,增加了比賽難度,給選手帶來了不小挑戰。湖南財經工業職院會計系教師張樂君介紹,每支比賽隊伍由4名同學組成,要「扮演」4個不同角色。比如,在業財稅融合環節,要分為業務會計、財務會計、稅務會計、財務經理4個崗位;而在大數據管理環節,則要分為大數據分析師,投資經理,融資經理和營運經理4個崗位。「而且選手們都是臨時抽籤才知道自己是擔任哪個角色,這就要求他們必須要對整個財務知識能全面掌握。」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比賽現場)

談及比賽最大的創新之處,何萬能認為在於所有競賽案例均來自企業真實、完整的案例和業務資料,特別是全部模擬真實的財務工作系統環境和業務環節。「這就完全顛覆了比賽只是停留在理論和基礎實操層面的做法,要求參賽選手能夠運用管理會計方法,對企業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預測、分析、控制和評價,並提供決策支持。」這種「真刀真槍」地比拼,最終讓選手之間的差距變得非常明顯:總分最高分達到428分,而最低分只有19分,甚至還有一些選手因難度太大而臨時放棄比賽,成績以0分計算。

【探索】借比賽展示人才需求變化,撬動會計專業教學轉型

(與會專家合影)

雖說比賽結果「皆為序章」,但這項「國家級」網絡賽事,還是吸引了不少財會圈內「大咖」們的關注。比賽現場,中國商業會計學會會長、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謝志華,全國財經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全國財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趙麗生,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王仁祥等專家前來觀賽,廣東、安徽以及我省部分高校財會專業的教授們還受邀擔任比賽點評專家、裁判,大家都期待在財會行業不斷轉型升級之際,高職院校培養的高素質技能人才能儘快適應這一變化,而此次比賽專用平臺「專一網」正是校企深度融合搭建的一個「新商科理實一體」平臺。

(湖南中德安普大數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譚秋雲)

「在專一網平臺上可以完成雲上實訓、頂崗實習、課程培訓、技能抽查、行業競賽等多個環節。此次競賽內容完全貼合實際工作崗位,這讓參賽者在平時練習和參賽中可以不斷提升會計崗位所需的綜合能力。」專一網負責人、湖南中德安普大數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譚秋雲舉了個例子,常規的會計技能競賽就是對財務進行處理,或者對企業的業務做一些數據記錄。但此次比賽卻要求參賽選手能從企業發展、資金、利潤等方面綜合考慮,選擇並制定最適合企業發展的方案,從而為企業決策提供支持。譚秋雲認為,賽題設計的變化,實際上很好地反映出會計行業人才需求的變化。「當下,傳統的財務會計將向複合型、應用型、創新型業財稅融合人才發展轉變,這也是財會專業高素質人才的必經之路。」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會計學院副院長楊健)

在不久之前,湖南省職業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競賽專業技能比賽中,同樣使用的也是專一網平臺。作為兩次比賽的裁判,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教授楊健認為,在「大智移雲物」時代,財務工作會朝著更加無紙化、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特別是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引入到會計、稅務、審計等領域,財務流程化的工作將不可避免地進一步被機器替代。財務人員要從原來的核算型會計向能夠幫助企業創造價值的管理會計轉型升級。」他表示,這樣的變革,對學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也注重把專業知識與「大智移雲物」的結合,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比賽平臺把企業的實際案例全部搬了上來,可以讓師生都看到現代企業的真實環境,通過比賽倒逼教學改革。」

(全國財經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全國財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趙麗生)

財會類專業向來是最熱門的專業。據統計,全國高職高專院校1433所,開設有財會類專業的院校達1205所,財經類相關專業在校生佔全部在校生的比例超過10%。「本次競賽的創新性體現了網際網路大數據大商科教育的理念,突出了管理會計綜合能力的應用和培養。」趙麗生說,賽項在組織設計、競賽形式、賽題展現、評分辦法等方面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進行了創新,賽題的設計把知識點貫穿在整個業財稅環節中,充分體現了理實一體化。

(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王仁祥)

王仁祥也認為,此次比賽將撬動「最熱專業」的教學轉型。「該賽事是校企行深度融合聯手搭建的平臺,比賽融入了部分『X證書』模塊,充分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和開放共享的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全面推動了會計教育適應『網際網路+』、大數據背景下的行業變革,提升高職院校財經類學生業財稅融合和財務大數據的綜合應用能力,對引領會計行業轉型升級,促進財經類專業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商業會計學會會長、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謝志華)

事實上,近年來,會計會不會「失業」的問題,也成為關注的焦點。「比賽的目的就是要促進會計人才培養轉型,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智能型財務人才提供示範。」謝志華表示,本次比賽沒有止步於按照「會計準則」的理論知識去比賽,所設賽項充分實現了會計技能服務於業務活動的目標。「會計未來發展的方向包括數據挖掘師、數據分析師和數據結構師,大家要從業務大數據中,獲取信息、挖掘價值,回到對企業財會數據的挖掘和分析中去,才能支撐起企業的管理和業務發展。」

相關焦點

  • 校企協作 資源融合 國際商學系組建專業學科群多維一體打造跨境...
    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國際商學系以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前景和人才需求為立足點,以創新、智能、移動、互聯、前瞻為目標,深化校企合作,通過課程體系改革、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搭建實訓平臺等措施,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群,化解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人才需求脫節的鴻溝,培養跨境電商的技術型、商務型和運營型複合型人才。
  • 技術賦能教育,第十三屆達內教育校企合作高峰論壇在長沙隆重召開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學習和落實《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大力推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推動地方政府、本科高校、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圍繞產教融合協同發展,充分發揮企業在產教融合平臺搭建、
  • 紅黃藍與幼樂美籤署戰略合作,開啟校企共創、產教融合新篇章
    雙方本著「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強強聯合,共同攜手圍繞與國內職業院校開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之目的,通過雙方的緊密合作,打造雙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聯合共創、共享學前教育行業產教融合新模式和大平臺。雙方圍繞共創校企合作、深化推進產教融合進行分享和探討。
  •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緊扣一品助強一業
    「這多虧了學校在產教融合方面提供的支持。」回顧創業之路,童國森很慶幸在學校的經歷。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為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 多年來,貴州(清鎮)職教城以政、產、學、研、用聯合發展為主導,充分利用職教城優勢資源,引入智能終端製造、現代農業、網際網路金融和智慧城市等產業企業,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發展新格局。
  • 平臺院校談創新④丨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引企入校 產教融合 探索...
    近年來,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在踐行文科高校轉型發展、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新文科建設路徑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以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百千萬工程)項目建設為契機,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推進學校內涵建設和轉型發展。
  •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加強產教融合 搭建築夢平臺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加強產教融合 搭建築夢平臺 2020-11-3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教融合 共創未來——愛威爾科技與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共建北大荒XR產業學院
    愛威爾科技擁有專業化的XR技術團隊和師資力量,在XR+高教教學、XR+職教實訓、XR+虛擬仿真課程、XR+產教融合等方面有著豐富的項目經驗。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是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國家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黑龍江省骨幹高職院校、黑龍江高水平高職院校項目建設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黑龍江省高職高專教育食品類專業教指委會長單位。
  • 人才增長超20%,位列國家認證新專業,數字孿生或成為產教融合「新...
    產教融合對高校和企業來說是一種「雙贏」機制。一方面,產教融合將幫助高校聚焦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學校就將理論與產業實踐做深度融合,培養實踐能力;另一方面,產教融合可以讓企業直接依照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標準精準施測,比如專業的企業教學團隊把前沿技術轉化為體系化課程和項目實踐,幫助高校學生快速了解產業進展,提升技術競爭力。
  • 第二屆機械行業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創新及創業大賽在青島圓滿落幕
    此次大賽由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是深化機械行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和「三教」改革,助力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不斷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而策劃實施,設有教育教學創新和創新創業兩個項目。
  • 西安軌道交通技師學院產教融合暨校企合作籤約儀式
    為了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校企人才培養,1月5日上午,西安軌道交通技師學院產教融合暨校企合作籤約儀式在學院研學樓多功能廳隆重舉行。他講到西安軌道交通技師學院緊跟國家政策,堅持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快教育教學改革,堅定不移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道路,培養了一大批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高技能複合型人才,逐步形成了與企業協同育人、共謀發展的良好格局。
  • 安徽科技貿易學校總結2020「雙十一大促」校企合作戰況 表彰優秀學生
    「雙十一大促」項目的電子商務專業師生、合作企業指導教師代表共200多人參加了大會。孫淑熒充分肯定了「雙十一大促」活動取得的豐碩成果,向「參戰」的全體校企師生員工致以親切問候,向獲獎學生表示衷心祝賀。孫淑熒指出,學校已與上海網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基地」,並以「雙十一大促」為起點,逐步開展「實習課教學、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基地、校內公司、電商直播平臺運營」等系列合作計劃,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提升電子商務專業的品牌優勢,努力把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成為省內一流、特色鮮明、具有示範引領帶動作用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
  • 繼往開來 砥礪前行 重慶青年職院華龍網學院產教融合研討會順利召開
    日前,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華龍網學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研討會,在學校巴南校區實訓樓503會議室召開。華龍網產教融合發展中心總經理彭發清、教學運營總監程化宇、企方工作人員及人工智慧學院全體教職工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由華龍網產教融合發展中心副總經理李曉紅主持。
  • 浙江大學打造「AI+X」科教融合和產教協同的研究生教學實踐新模式
    在新工科教育教學的背景下,相關專業的研究生能否從「知識本位教育」轉向「能力本位教育」,迎接知行合一的硬核的實踐挑戰?不同專業研究生在研究過程中如何突破學科藩籬,在交叉包容、開放創新的理念下共同參與塑造真正具備源動力的科教融合育人生態?企業以怎樣的形式走入教學課堂,在教學場景中實現產教協同以匯聚優質資源,從社會對技術需要這一角度來提升教學質量?
  • 展會進行時丨直擊「98人才展」現場,看國科科技產教融合成果
    本屆「人才展」聚焦「活力廈門C位無限」,圍繞「三個六」引才目標,以服務經濟產業發展和人才創新創業為宗旨,搭建了展覽、推介、洽談「一站式」服務平臺。產教融合雲平臺亮相「人才展」展覽期間,國科科技向與會者展示了公司核心產品【產教融合雲平臺】:本平臺以產業技術和項目為基礎,搭建產業與院校合作的網際網路協作平臺,平臺通過大數據技術形成產業技術與人才需求的數據積累,並通過人工智慧算法,
  • 創建校企合作模式 推進產教融合發展
    11月5日下午,台州技師學院與路橋中國日用品商城校企就業見習合作籤約儀式暨開班儀式在路橋中國日用品商城電商產業園舉行
  • 全國範圍搭建教務體系 花香盛世國際體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全國範圍搭建教務體系 花香盛世國際體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專家科研團隊成就產品力 實現一站式體育智能服務並步步實踐搭建起了獨具特色的OMO平臺 ,一面連接家長服務,一面服務教務端。     花香盛世國際體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全程連接家長學員服務,實現課程購買—智能體測—課程預約—教學互動等線上閉環式服務
  • 護理技能大比拼,看這所職校如何「以賽促教」
    其中來自核工業衛生學校的周希、李瑤和湖南醫藥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黃薇獲大賽前三名。大賽專家組組長吳橙香充分肯定了選手在競賽中的突出表現,同時也從理論和技能操作兩方面指出了不足並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隨後,省派賽點第一副主任楊文濤對賽事工作做了全面的總結,她鼓勵各職業院校以技能競賽為抓手,形成「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氛圍,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助推我省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南華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衡陽醫學院院長姜志勝希望,各職業院校以技能競賽為契機,加強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為推動湖南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 打造實時3D人才培養最佳樣板, Unity的產教融合之路
    打破校企的理論和實踐鴻溝,產教融合是實時3D發展的關鍵產教融合無疑是推動實時3D技術人才和相關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一方面,產教融合將幫助高校聚焦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學校就將理論與產業實踐做深度融合,培養實踐能力;另一方面,產教融合可以讓企業直接依照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標準精準施測,比如專業的企業教學團隊把前沿技術轉化為體系化課程和項目實踐,幫助高校學生快速了解產業進展,提升技術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