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第9課《魚我所欲也》講義(教案)

2020-12-25 菲菲老師說語文

9課 魚我所欲也

一、題目解說:「魚我所欲也」的意思是「魚,是我所想要的」。本文題目與文中的「熊掌,亦我所欲也」連用,作者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從而展開對「捨生取義」這一論點的論述。

二、作品簡介:《孟子》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屬儒家經典著作。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共七章,分別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各章又都分為上下兩篇。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下》。

三、參照《中學教材全解》,翻譯課文。

四、字詞句式:

1、通假釋義:

故患有所不闢也(「闢」同「避」,躲避)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辯」同「辨」,辨別)

鄉為身死而不受(「鄉」同「向」,先前、從前)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同「德」,感恩,感激)

2、古今異義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義:能夠用來。今義:表示可能或能夠;表示許可。)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古義:代詞,這。今義:動詞,表示答應的詞。)

一豆羹(古義:盛食物的一種容器。今義:豆類植物。)

萬鍾於我何加焉(古義:益處,好處。今義:增加。)

是亦不可以已乎(古義:停止,放棄。今義:已經。)

3、一詞多義

為: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動詞,接受)

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動詞,做)

鄉為身死而不受(介詞,為了)

得:故不為苟得也(動詞,取得)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動詞,同「德」,感恩、感激)

之:呼爾而與之(代詞,他)

為宮室之美(助詞,的)

而:呼爾而與之(連詞,表修飾,不譯)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連詞,錶轉折,卻)

於:所欲有甚於生者(介詞,表示比較)

萬鍾於我何加焉(介詞,對)

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語氣詞,同「歟」)

呼爾而與之(動詞,給)

4、詞類活用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德」,名詞,恩惠,在這裡用作動詞,感恩、感激)

5、文言句式:

魚,我所欲也(判斷句,「……也」表判斷)

五、主題歸納:本文以魚和熊掌為喻,闡述了「生」與「義」的關係,並指出「義」的價值高於生命,從而論證了「捨生取義」的觀點。

六、達標練習: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項是(D)

A.一簞食( dān) 乞人不屑也(xuè)

B.蹴爾而與之(jiù) 二者不可得兼(jiān)

C.賢者能勿喪耳( sāng) 故不為苟得也( gǒu)

D.行道之人弗受(fú) 所惡有甚於死者(wù)

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項是(B)

A.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 使:假如

B.萬鍾於我何加焉 加:增加(益處)

C.故患有所不闢也 患:禍患

D.蹴爾而與之 蹴:踩踏

3.下列各句翻譯有誤的一項是(A )

A.呼爾而與之: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你。(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

B.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

C.鄉為身死而不受:從前(為了「禮義」),寧願死也不接受施捨。

D.賢者能勿喪耳:(只不過)賢能的人不喪失它罷了。

4、根據提示默寫填空。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文中體現「性本善」思想是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3)文中與「不食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5、下面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在文中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二者不可得兼」。

B、第1段用「舍魚而取熊掌」的生活常理比喻「捨生而取義」的道理,具體生動,通俗易懂。

C、第2段通過舉例論證、對比論證來闡明不應該為物慾而喪失本心。

D、文中運用了不少兩兩相對的句子,形式整齊,情感強烈,說理透徹精闢。

6、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D )

A、此之謂失其本心 蹴爾而與之(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代詞,代指「乞人」)

B、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僅有「敵船」為火所焚(為了/被)

C、捨生而取義者也 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表並列/錶轉折)

D、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這)

7、閱讀《魚我所欲也》(選段),完成下列小題。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錯誤的一項是( C )

A、一簞食(dān)

B、一豆羹(gēng)

C、蹴爾而與之(chù)

D、鄉為身死而不受(xiàng)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乞人不屑也(認為不值得,表示輕視而不肯接受

②不辯禮儀(同「辨」,辨別

③得我與(同「德」,感恩、感激

④此之謂失其本心(指人固有的羞恥之心

(3)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譯文: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滅亡。

②萬鍾於我何加焉!

譯文: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益處啊!

(4)你贊成孟子「捨生取義」的觀點嗎?今天應不應該提倡這一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①贊成。在當今社會也要講誠信、講道德,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②贊成。要見義勇為、為正義的事業而獻身、做於國於民於人有益的事。

③不贊成。社會上的哥們義氣是與小團體個人私利相關的江湖義氣,應該認清與遠離。

8、閱讀全文,完成下列各題。

(1)下面句子中,對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D )

A、故患有所不辭也(災禍)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樣)

C、萬鍾於我何加焉(好處)

D、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得到)(同「德」,感恩、感激的意思)

(2)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 )

A、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朝而往,暮而歸(轉折連詞,卻/連詞,表修飾)

B、得之則生 或以錢幣乞之(用作代詞,它)

C、鄉為身死而不受 好為《梁甫吟》(連詞,為了/動詞,在本句中可譯作「唱」)

D、所惡有甚於死者 求石獸於水中(介詞,比/介詞,在)

(3)下面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孟子散文善用排比和對偶。本文第二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對偶句,使文章讀起來節奏感強,且富有文採和氣勢。

B、本文闡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於生。孟子認為,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捨生取義」,這一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C、本文第一段論證思路清晰。先提出「捨生取義」的觀點,再從反面論述為了「義」可以捨生,接著再正面論述為了「生」可以不擇手段。(第一段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者」四句話,是論證有比「生」更讓人希望的,那就是「義」)

D、「本心」即天性,天良。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來之食」的故事證明人人都有本心,並對失去本心接受「萬鍾」的行為進行了嘲諷和批評。

(4)翻譯: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如人所喜歡的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麼凡是可以用來求生的手段,哪種手段不可以使用呢?

相關焦點

  • 【教案】嶺南版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第1課:中國美術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現教學目的:1.感知中國美術作品中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動態表現。)【人美版】美術八年級(初中)下冊電子課本【人美版】美術九年級(初中)上冊電子課本(高清圖片)【人美版】美術九年級(初中)下冊電子課本人美版(北京)1-9年級下冊課本【人美版(北京)】美術一年級下冊全冊電子課本【人美版(北京)】美術二年級下冊全冊電子課本【人美版(北京)】美術三年級下冊全冊電子課本【人美版(北京)】美術四年級下冊全冊電子課本
  • 每日預習丨第十二天丨三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
    描寫了清明節雨紛紛而下,人們弔唁親人,傷心欲絕。在外不能回家掃墓人想借酒澆愁,恰巧碰到牧童指點去杏花村的情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這首詩寫的是重陽節,描寫了親人團聚,登高望遠,遙想家鄉兄弟們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 九年級下冊第6課《變色龍》講義(教案)
    6課 變色龍一、變色龍,蜥蜴亞目爬行類,皮膚的顏色隨著環境等因素而改變。「變色龍」在俄文中可譯為「易變心的人」。作者以此來諷刺主人公奧楚蔑洛夫善變的性格,揭示其見風使舵、媚上欺下的醜惡靈魂。題目簡潔明了,具有象徵意義和諷刺作用。
  • 每日預習丨第十九天丨六年級下冊第16課《表裡的生物》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了兒童有趣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了「我」 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兒童。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9):寫「我」小時候以為凡是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我」猜測爸爸的手錶裡有個生物。(清脆)九、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1.為什麼文中「我」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呢?因為「我」對表的好奇是需要我去探究原因,而父親的阻止不僅沒讓「我」打消念頭,反而讓「我」覺得表更神秘。2.文中劃線部分,父親給「我」解釋的目的是什麼?
  •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字詞解析,全了,建議家長收藏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下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字詞解析部分,請家長為孩子準備紙和筆,和於老師一起寫一寫吧!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字詞解析,全了,建議家長收藏1、雷「雷」讀音:léi上下結構、共13畫,部首:雨,筆畫順序:橫、點、橫撇/橫鉤、豎、點、點、點、點、豎、橫折、橫、豎、橫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10課《家人的愛》微課視頻輔導
    二、我是幸福的孩子1.談話:課前,讓同學們搜集了一些與自己家人共度快樂時光的照片、視頻,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講講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時快樂的事情,與同學一同分享快樂。2.學生活動(1)學生在小組內講述自己與家人在一起快樂的事情,重點講述家人是怎樣表現愛自己的。
  •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25課《羿射九日》字詞全解,全面,建議收藏
    關於生字記憶法我們先講到這裡,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二年級語文下冊第25課《羿射九日》字詞全解,請孩子準備好紙和筆,和於老師一起寫一寫、讀一讀吧!二年級語文下冊第25課《羿射九日》字詞全解,全面,建議收藏1、覺「覺」讀音:jué上下結構、共9畫,部首:見,筆畫順序:點、點、撇、點、橫撇/橫鉤、豎、橫折、撇、豎彎鉤
  • 九年級下冊第12課《詞四首》講義(教案)
    12課 詞四首《漁家傲·秋思》一、題目解說:漁家傲,詞牌名。秋思,題目。「秋」,點明(邊塞)季節;「思」,憂思之情。「秋思」的意思是戍邊將士在邊塞肅殺的秋季思鄉憂國。二、作者名片:範仲淹,字希文,諡號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本詞選自《範仲淹全集》。
  •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生命 生命》
    大連奧數網陸續整理了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供家長、同學和老師們參考。以下是四年級語文《生命 生命》的教案,一起來學習吧!   四年級語文下學期教案:《生命 生命》   學習目標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欲望、衝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聽診器」等詞語。
  • 九年級下冊第13課《短文兩篇》講義(教案)
    三、課內練習題: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D )A、怡情(yí) 藻飾(zǎo) 狡黠(xiá) 詰難(jiè)B、闡證(chǎn) 要訣(jué) 傅彩(fù) 咀嚼(jiáo)
  • 小學教師整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部分,本課要求:背誦全文,請家長督促孩子背誦。小學教師整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本文選自人民教育與出版社《初級小學課本語文第四冊》,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雷雨前、雷雨中以及雷雨後的自然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 2020初中文言文‖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複習《魚我所欲也》
    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
  • 最新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全冊)
    下面是小編準備的,如果需要下載的最新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全冊),歡迎大家進入小程序下載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文字版)[精] 1 鄧稼先 課件+素材+教案+作業課件+課後習題[精] 2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課件+教案+素材[精] 3 回憶魯迅先生 課件(20張PPT)+教案[精] 4
  •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七課,考點整理,易錯點撥
    今天我精心整理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七課《一匹出色的馬》的考點部分和孩子們容易出錯的地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七課,考點整理,易錯點撥本篇課文我們呈現了一幅溫馨的、和諧的家庭生活畫面,講述了一家人到郊外散步,回來的途中,妹妹走不動了,爸爸拾起了一根柳條,然後妹妹將柳條當作馬騎回家的有趣故事。
  • 課堂內外:三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一匹出色的馬》閱讀專項練習
    第7課 一匹出色的馬課文同步春天的郊外,景色異常美麗。我們一邊看,一邊走,路已經走了不少,卻還戀戀不捨,不想回去。當我們往回走的時候,妹妹求媽媽抱她:「我很累,走不動了,抱抱我。」二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雷鋒叔叔,你在哪裡》閱讀練習
  • 語文二年級下冊第7課《一匹出色的馬》字詞全解,易錯點總結
    語文二年級下冊第7課《一匹出色的馬》字詞全解,易錯點總結本課需要孩子們熟練掌握下列九個字:1、匹「匹」讀音:pǐ清華才女:二年級語文下冊詞語、句子專項訓練(附答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第6課《千人糕》課文內容解析,附習題及答案
  • 八年級下冊數學第12課時,平行四邊形的邊和角同步教案
    按照人教版教學大綱要求,八年級下冊數學第12課時,將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邊和角。本次課理解平行四邊形定義,能根據定義探究平行四邊形性質,了解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能根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 新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銳角三角函數之正弦餘弦PPT課件實錄
    這節課是人教版數學九年級下冊第二十八章第一節銳角三角函數第一課時正弦和餘弦,主要內容是了解銳角三角函數正弦的意義,並會根據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邊長求一個銳角的正弦值。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基礎上學習銳角三角函數,又是研究本章內容的起點,它為後面研究餘弦函數和正切函數的概念提供思想和方法上的引導。重視正弦函數的概念教學,讓學生真正理解它的意義,是後面學習的基礎和保障。教材從一例實際問題引入,把它抽象成數學問題,轉化成前面已經所學過的有關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來解決,從而得出正弦的概念,在教材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 北京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雷雨》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雷雨》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 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像。
  •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共1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