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弒殺我的國王只為讓莎士比亞 編織他的悲劇|博爾赫斯

2021-01-14 博爾赫斯


《老虎的黃金》,1972
El oro de los tigres


十三枚鑄幣[1]

🎑一個東方詩人
一百個秋天我曾凝望過
你朦朧的圓盤。
一百個秋天我曾凝望過
你島嶼之上的彎弧。
一百個秋天裡我的嘴唇
從來不曾沉默得更少。



🐪沙漠
沒有時間的空間。
月亮是沙的顏色。
此刻,恰恰是此刻,
米滔羅[2]和特拉法爾加[3]的人正在死去。



☂雨
在哪個昨天,在迦太基的哪些庭院
也下著這一場雨?



🐮阿斯特裡翁[4]
年年我都得到人牲的貢奉
而池中也有水。
石頭的道路在我這裡纏結。
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
冥色四合之際
我覺得這隻牛頭有點發沉。



☠一個小詩人
終點就是遺忘。
我已率先抵達。



🩸創世紀,IV,8[5]
那是在最初的荒漠裡。
兩條手臂投出一塊巨石。
沒有一聲叫喊。只有血。
那是第一次有了死亡。
我已記不起我是亞伯還是該隱。



🐺諾森布裡亞[6],公元900年
願群狼在黎明之前將他吞噬;
劍是更短的途徑。



🐴米蓋爾·德·塞萬提斯
災星與吉星
管轄我降生的夜晚;
我感激後者賜給我監禁
讓我在其中夢見了《吉訶德》。



🌄西方
最後的街巷與它的夕陽,
草原的門戶。
死亡的門戶。



♟萊蒂洛莊園[7]
時間下著一盤沒有棋子的棋
在庭院裡。一根樹枝的窸窣聲
撕開夜晚。外面的草原
延伸著塵土與夢的裡程。
身為兩道暗影,我們抄錄的教諭
來自另外的暗影:赫拉克利特和喬達摩。



⛓囚徒
一把銼刀。
第一道沉重的鐵門,
有一天我會自由。



💀麥克白
我們的行動循著自己的軌跡,
一條不知終點的路。
我弒殺我的國王只為讓莎士比亞
編織他的悲劇。



🐍永恆
那纏住了大海,又是大海本身的蛇,
伊阿宋[8]的無盡的槳,西固爾德[9]的年輕的劍。
長存在時間裡的唯有那些
從不屬於時間的事物。



[1]亦收錄於《深沉的玫瑰》(1975年),題為「十五枚鑄幣」(增補「E.A.P.」與「間諜」兩節)。
[2]Metauro,義大利中部一河流,公元前207年羅馬軍隊在此擊敗迦太基軍隊;公元271年羅馬軍隊在此擊敗古日耳曼軍隊。
[3]Trafalgar,西班牙西南部卡迪茲省(Cádiz)的海角,1805年10月21日英國皇家海軍在此擊敗西班牙與法國聯合艦隊。
[4]即米諾滔(Minotauro),希臘神話中的人身牛首怪物。
[5]《聖經·創世紀》IV,8:「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
[6]Nortumbria,中世紀的盎格魯人王國,位於今英格蘭北部及蘇格蘭西南部。
[7]Estancia El Retiro,位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託恩契斯特區(Partido de Tornquist)。
[8]Jasón,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以率領阿耳戈船英雄(Argonautas)尋找金羊毛(Vellocino de Oro)而聞名。
[9]Sigurd,北歐傳說中伏爾松(Völsung)一族的英雄,13世紀冰島散文體史詩《伏爾松加薩加》(Völsunga Saga)的主角。



那纏住了大海,又是大海本身的蛇,
伊阿宋的無盡的槳,西固爾德的年輕的劍。
長存在時間裡的唯有那些
從不屬於時間的事物。




——博爾赫斯|陳東飈 譯

— Reading and Rereading —


🐍


Trece monedas




Un poeta oriental
Durante cien otoños he mirado
tu tenue disco.
Durante cien otoños he mirado
tu arco sobre las islas.
Durante cien otoños mis labios
no han sido menos silenciosos.


El desierto
El espacio sin tiempo.
La luna es del color de la arena.
Ahora, precisamente ahora,
mueren los hombres del Metauro y de Tannenberg.


Llueve
¿En qué ayer, en qué patios de Cartago,
cae también esta lluvia?


Asterión
El año me tributa mi pasto de hombres
y en la cisterna hay agua.
En mí se anudan los caminos de piedra.
¿De qué puedo quejarme?
En los atardeceres
me pesa un poco la cabeza de toro.


Un poeta menor
La meta es el olvido.
Yo he llegado antes.


Génesis, IV, 8
Fue en el primer desierto.
Dos brazos arrojaron una gran piedra.
No hubo un grito. Hubo sangre.
Hubo por vez primera la muerte.
Ya no recuerdo si fui Abel o Caín.


Nortumbria, 900 A. D.
Que antes del alba lo despojen los lobos;
la espada es el camino más corto.


Miguel de Cervantes
Crueles estrellas y propicias estrellas
presidieron la noche de mi génesis;
debo a las últimas la cárcel
en que soñé el Quijote.


El oeste
El callejón final con su poniente.
Inauguración de la pampa.
Inauguración de la muerte.


Estancia El Retiro
El tiempo juega un ajedrez sin piezas
en el patio. El crujido de una rama
rasga la noche. Fuera la llanura
leguas de polvo y sueño desparrama.
Sombras los dos, copiamos lo que dictan
otras sombras: Heráclito y Gautama.


El prisionero
Una lima.
La primera de las pesadas puertas de hierro.
Algún día seré libre.


Macbeth
Nuestros actos prosiguen su camino,
Que no conoce término.
Maté a mi rey para que Shakespeare
urdiera su tragedia.


Eternidades
La serpiente que ciñe el mar y es el mar,
el repetido remo de Jasón, la joven espada de Sigurd.
Sólo perduran en el tiempo las cosas
que no fueron del tiempo.



borgestodoelanio.blogspot.com



陳東飈 翻譯及其他





關於博爾赫斯的一切

歡迎關注、投稿

borges824博爾赫斯找到我們

閱讀原文看🌕更珍貴是你的唇 在暗影裡的輕觸|博爾赫斯(陳東飈 譯)

相關焦點

  • 《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莎士比亞的情節動力究竟是什麼?
    我們可以想像,莎士比亞對人的內心的通透掌握,才是他的魅力的原因所在。最近,借閱讀《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我又認認真真地把莎士比亞作品重新閱讀了一遍。那麼,我們有必要問一下,莎士比亞在他的篇幅並不太長的戲劇中,總是通過無一例外的五幕劇的形式,表現一段開闔有致、張弛相間的起承轉合、跌宕起伏,那麼,他在如此有限的時空裡,是如何構成了他的戲劇張力,一句話,就是說,是什麼催動了它的人物去經受命運的考驗,去發動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最終又轉化為平衡?
  • 兩位國王和兩個迷宮|博爾赫斯
    ,他召集手下的建築師和巫師,吩咐他們營造一座複雜奧妙的迷宮,建成後,最精明的人都不敢冒險進去,進去的人都迷途難返。之後,一位阿拉伯國王前來謁見,巴比倫國王(為了嘲弄憨厚的客人)把他騙進迷宮,阿拉伯國王暈頭轉向,狼狽不堪,天快黑時還走不出來。於是他祈求上蒼,找到了出口。他毫無怨言,只對巴比倫國王說,他在阿拉伯也有一座迷宮,如蒙天恩,有朝一日可以請巴比倫國王參觀。他回到阿拉伯之後,糾集了手下的首領頭目,大舉進犯巴比倫各地,勢如破竹,攻克城堡,擊潰軍隊,連國王本人也被俘獲。
  •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四大悲劇莎士比亞有四大悲劇,很多人以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翁的悲劇,其實不是。
  • 悲劇背後的美與價值——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悲的源頭,僅僅了解這些是不夠的,接下來我們將從四大悲劇體現的人性的多面性、人文主義胸懷和對人生困境的理解三個方面對《莎士比亞四大悲劇》進行淺析,了解他們經久不衰的內涵和意義。
  • 22幅畫作帶你重溫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戲劇作品,又以「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最為突出。他的作品常常成為藝術家的靈感之源,文藝復興以後大量的繪畫作品取材於他的創作。莎士比亞的悲劇作品是其作品中最光輝絢爛的一筆,劇中的人物大多以死亡為結局,表現出悲沉雄渾和震撼人心的氣勢。「四大悲劇」指得是《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 莎士比亞著作?NO 我只愛看電影!
    王子哈姆雷特在痛苦中見到了父親的鬼魂,鬼魂告訴王子自己被弟弟謀害,並囑咐給哈姆雷特定要為他報仇。於是哈姆雷特開始了曲折的復仇歷程……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戲劇的最高峰,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的藝術手法,也是作者所生活的時代的縮影。劇中所寫的那個政治腐敗、矛盾激化、危機四伏的丹麥實際上正是伊莉莎白女王統治末期英國社會的真實寫照。
  • 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和四大悲劇
    他一生的創作非常豐富,主要有兩部長篇敘事詩,154首14行詩和37個劇本。莎士比亞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戲劇作品,又以「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最為突出。他的作品常常成為藝術家的靈感之源,文藝復興以後大量的繪畫作品取材於他的創作。
  •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最出名的書或許的就是四大喜劇以及四大悲劇,那麼您知道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和四大悲劇分別是什麼嗎?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奧賽羅》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李爾王》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麥克白》
  •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排名榜單揭曉!《哈姆雷特》排名第一!
    他的劇本被翻譯成世界各國幾乎所有正在通用的語言,其作品的地位和影響力與《聖經》並駕齊驅。《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包括《哈姆萊特》、《奧瑟羅》、《李爾王》和《麥克白》。這些悲劇主人公從中世紀的禁錮和蒙昧中醒來,雄心勃勃地想要發展或完善自己,但遭到不可避免的失敗和犧牲。這些人物的悲劇,深刻揭示了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已開始出現的種種社會罪惡和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表現了人文主義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矛盾的不可調和。
  •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四大悲劇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他的創作除早期寫的詩歌外,主要是用無韻體寫的詩劇三十七部。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很喜歡莎士比亞的戲劇,馬克思稱莎士比亞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說:「我們不應該為了觀念的東西而忘掉現實主義的東西,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亞。」
  • 博爾赫斯和他的迷宮
    可以預計的是新版《博爾赫斯全集》的推出必將掀起新的博爾赫斯閱讀狂潮。作為一個讀過博爾赫斯絕大部分作品、幾種關於博爾赫斯傳記的讀者、一個多年的博迷,我願與博爾赫斯的新老讀者分享博爾赫斯帶給我的震撼與美好。
  •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四大悲劇
    主要故事情節:麥克白本來是一個大將,因為聽信了仙子們的預言說他會成為國王,而在妻子的慫恿下刺殺了當時仁慈的國王鄧肯,又將罪責嫁禍到國王的兩個兒子身上,真的實現了其當國王的預言。然而沒想到仙子們還預言其雖會成為國王卻無法延續王位,也就是說麥克白的兒孫是無法繼承到王位的,而另一位大將班科的兒孫卻有連延不斷的王位之天命。
  • 莎士比亞《麥克白》人物悲劇:英雄的落寞,人性的墮落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這是一部揭露和鞭撻權勢野心的悲劇,《麥克白》的悲劇性,英雄人物的落寞,不僅在於外界環境的誘導,更是一種人性墮落所帶來的悲劇。國王鄧肯都讚賞麥克白,說「你的功勞太超越尋常了,飛得最快的報酬都追不上你;要是它再微小一點,那麼也許我可以按照適當的名分,給你應得的感謝和酬勞;現在我只能這樣說,一切的報酬都不能抵償你的偉大的勳績。」。而當他在荒野遭遇到了女巫時,他的性格就在這時出現了一個轉折點。他偉大的功績滋長了他的野心和欲望。「萬福,麥克白,未來的君王。」這樣一個預言,真是一個誘惑甚至於是蠱惑。
  • 阿道司·赫胥黎的名聲我一直認為是過分的|博爾赫斯
    這兩天阿道司·赫胥黎剛進去——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已經能買到他的書。小說和詩歌卻顯示了他創作上不可救藥的貧乏。怎樣評價這些憂鬱的作品呢?不是水平不夠,不是愚蠢,不是特別乏味,只是毫無用處。它們引出(至少在我身上)無窮的困惑。只有某些詩句除外,例如這一句,關於時間的流逝的:詩歌《雜耍劇場》模仿了白朗寧,短篇小說《蒙娜麗莎的微笑》想寫成偵探小說,都或多或少讓人看出了他的意圖。
  • 博爾赫斯:我款款而行,有如來自遠方而不存到達希望的人
    他的父親豪爾赫·吉列爾莫·博爾赫斯是一位律師,兼任現代語言師範學校心理學教師,精通英語,擁有大量藏書,而母親萊昂諾爾·阿塞維多(1876-1975)則出身望族,結婚後開始操持家務,但也博覽群書,通曉英語,博爾赫斯的祖母是一個英國人,因此,博爾赫斯從小就受到了濃重的英語環境的薰陶。
  • 演出推介 | 莎士比亞的「麥克白」,這個版本你一定還沒看過!
    喜歡戲劇的朋友應該都看過《麥克白》,它是莎士比亞最短的悲劇,也是莎士比亞作品裡最黑暗、最具震撼力的一個作品。雖然故事很短,但經典臺詞眾多。
  • 莎士比亞| 他的每個汗毛孔裡都淌著性與色情
    德國詩人、劇作家歌德,是這樣評價今天小七要為大家推薦的這位「男神」的。沒錯,這個讓大文豪歌德也淪為迷弟的「文學之神」,就是威廉·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是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大名鼎鼎的戲劇家。馬克思稱他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同為大文豪的維克多·雨果,說他是「天才的降臨,使得藝術、科學、哲學或者整個社會煥然一新」。
  • 【知識廣角】莎士比亞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在我們興奮地期待著的時候,不妨先走近這位偉大的劇作家和他的這部不朽的愛情悲劇作品,品讀經典,重溫感動。弗蘭克·狄克西《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廉•莎士比亞於1564年出生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鎮,是用英語進行創作的最著名的劇作家。他一生共創作了39部戲劇,其中至少有34部劇作依然活躍在舞臺上。他還創作了154首十四行詩,其中大多意境優美,此外還有一些長詩。
  • 因喜劇被賞識的莎士比亞,卻因悲劇而世界聞名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接下來1601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於英語最佳範例。在他人生最後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 李劼 | 莎士比亞的悲劇風格
    但泰門卻仗著作者的一片寵愛,極其任性地在劇中率性而為,致使他前後變成黑白兩個形象。泰門最後的結局是,混沌開而混沌死。泰門假如始終像唐·吉訶德一樣混沌不開,最後是不會以死了結的。泰門的悲劇在於,他的混沌被打開了。一個傻瓜假如能夠傻得徹底,那麼就成了大智若愚。泰門的悲劇在於沒有能夠傻得徹底,結果只好像最後一頭恐龍那樣地揮別人世。 但泰門的精彩,恰好也在於他的混沌被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