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金-Kimi 和你一起修心,連通正能量
泰戈爾說: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
王陽明說:老天在苦難裡埋藏了寶貝,關鍵是要有能力把它們找出來。
明正德元年(1506年)12月,王陽明被打入大牢,春節是在牢房中過的。獄中悽慘,度日如年,王陽明只有通過寫詩抒發情感,一共寫了14首,後世留傳下來的只有8首。詩中大意有3個方面:一個是描述了獄中的悽慘景象;第二個是並不怨恨皇帝對自己的定罪量刑;第三個是專心致力於聖賢之道,追隨先哲的心願。
通過王陽明的詩文,以及後來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在遭受殘酷迫害後,飽受苦難的王陽明心態很好,沒有怨恨,更沒有心灰意冷,追求聖賢之道的志向反而更加激發,可以說,王陽明找到了老天爺在苦難中埋藏的寶貝。
關於如何培養在困難中「發現寶貝」的能力,後來王陽明在教誨弟子的時候,做了總結。他給出了如下3點:
受苦受難時,正是修心的最好時機。仁愛之心,孝心,善心不被苦難的影響;在困難中堅守心中的理想和追求。再多的苦難也無法剝奪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心無旁騖,利用一切機會積極行動。心安了,念頭也清晰了,就專注地去做。從苦難中找到寶貝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3個詞:善心、善念、善行。
|01經歷苦難的過程就是紮根的過程
任何苦難中都包含了一個積蓄力量,蓄勢待發的過程,人、動物、植物都是如此,因為這是天道輪迴,自然規律。
毛竹5年能長到15米高,在前4年裡,只能露出地面3釐米高。從第五年起,毛竹以每天30釐米的速度生長,短短6個星期後,就達到15米的高度了。
6個星期的絢爛成長,其實正是前四年的苦難歷程饋贈的禮物——毛竹把自己的根扎進土壤,向有養料的地方延伸了幾百米。
即使現在身處困境,拼命努力也看不到結果,請不要擔心,更不能放棄,因為你並不是沒有成長,而是在紮根,在紮根的時候就是這樣。不要多想,繼續專注努力,只要把根很深很深地扎進去,一旦時機成熟,就會迅速達到令人望塵莫及的高度。
大樹也是如此,一顆樹苗栽下去,不會馬上就成參天大樹,需要經過歲月的刻畫,一圈圈地向外長,每一次抽枝展葉都離不開地底下用力的紮根,一年一年經歷風霜雨雪才最終長成大樹。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哪一個「一舉成名天下聞」的背後,沒有一個「十年寒窗無人問」?
學業如此,事業如此,健康、情感都是這個道理。
|02經歷過磨難的企業家最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任正非沒有經歷那次生意上的磨難,就沒有今天的華為。
43歲時,任正非在一筆生意中被人坑了,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那時,內地城市月工資平均不到100元。由於這次失敗,被國企南油集團除名,他請求留任遭到公司拒絕。
此時的任正非下有一兒一女要撫養,上有退休的父母要贍養,還要兼顧6個弟弟妹妹的生活,又背上了200萬債務,老婆還和他離了婚,事業人生陷入了無邊無際的昏暗和困境。
然而就是這段苦難經歷,讓任正非事業根基扎得深切,獲得了無窮的鬥志,才有了今天華為的輝煌成就。
1983年,賈伯斯憑藉一句:「你打算改變世界,還是一輩子賣糖水」說服了當時百事可樂總裁斯卡利,出任蘋果CEO。
一開始兩人合作的很好,但是到1985年,兩人就產生了很多爭論與不和,董事會站在了斯卡利那邊,賈伯斯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了。那一年,賈伯斯30歲,他一氣之下賣掉了手中所有的蘋果股票,只留了一股,為了方便收到公司的財報。
也正是得益於這段苦難的經歷,賈伯斯潛心修煉紮根,積蓄能量,終於在1997年王者歸來,又重掌蘋果公司。
至今為止,賈伯斯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大一都沒念完就成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的人。
|03積德行善就是在心性上紮根,收穫的一定是福報
修心就是在心性上紮根,扎向至善深處越深,心性越清明純粹,得到的福報自然也就越多。
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春秋時期,有一個姓嚴的人家,想給女兒找個好婆家。嚴家的長輩做了一個調研,把目標對象家庭做過的事情一件一件列出來分析,最後發現,孔家祖先中善人最多,做過的善事也最多。所以判定,孔家的子孫,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於是就把女兒許配給了孔子的父親,果然,善有善報,女兒後來生出了聖人孔子。
積德行善也是紮根在苦難中才能有大福報,所以王陽明說,「最艱難的時刻也是最好的修心時機。」
弟子樊遲問孔子,怎樣才能有「仁愛心」?孔子說:「先從難的地方下工夫。」
孔子所說的難,也就是除掉私心,除掉私心就是讓心經歷苦難。比方說,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拿出來,捐給疫情中需要幫助的人,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心疼,非常難做的,但是想要修心的話,就是要從這樣的事情入手才行。
和毛竹紮根一樣,「內心」經歷的困難越多,積攢的「德」也最多,將來得到的福報也越多。
所以說,積德行善是千古良方,真實不虛。
苦難只是一個偽裝,其實它是個寶貝,善心、善念、善行的人才有資格和能力把它找出來。
修善心、動善念、做善事,與人為善,善心養德,善行積德。
在新冠疫情的苦難中,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擁抱美麗心情,做更好的自己!
——End——
作者:向金-Kimi,曾經是武警老兵,今天在鬧市修行,讀書、喝茶、寫文章,和你一起修心,連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