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老天在苦難裡面都藏了寶貝,就看你能不能把它們找出來

2020-12-20 情感大劈叉

文|向金-Kimi 和你一起修心,連通正能量

泰戈爾說: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

王陽明說:老天在苦難裡埋藏了寶貝,關鍵是要有能力把它們找出來。

明正德元年(1506年)12月,王陽明被打入大牢,春節是在牢房中過的。獄中悽慘,度日如年,王陽明只有通過寫詩抒發情感,一共寫了14首,後世留傳下來的只有8首。詩中大意有3個方面:一個是描述了獄中的悽慘景象;第二個是並不怨恨皇帝對自己的定罪量刑;第三個是專心致力於聖賢之道,追隨先哲的心願。

通過王陽明的詩文,以及後來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在遭受殘酷迫害後,飽受苦難的王陽明心態很好,沒有怨恨,更沒有心灰意冷,追求聖賢之道的志向反而更加激發,可以說,王陽明找到了老天爺在苦難中埋藏的寶貝。

關於如何培養在困難中「發現寶貝」的能力,後來王陽明在教誨弟子的時候,做了總結。他給出了如下3點:

受苦受難時,正是修心的最好時機。仁愛之心,孝心,善心不被苦難的影響;在困難中堅守心中的理想和追求。再多的苦難也無法剝奪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心無旁騖,利用一切機會積極行動。心安了,念頭也清晰了,就專注地去做。從苦難中找到寶貝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3個詞:善心、善念、善行。

|01經歷苦難的過程就是紮根的過程

任何苦難中都包含了一個積蓄力量,蓄勢待發的過程,人、動物、植物都是如此,因為這是天道輪迴,自然規律。

毛竹5年能長到15米高,在前4年裡,只能露出地面3釐米高。從第五年起,毛竹以每天30釐米的速度生長,短短6個星期後,就達到15米的高度了。

6個星期的絢爛成長,其實正是前四年的苦難歷程饋贈的禮物——毛竹把自己的根扎進土壤,向有養料的地方延伸了幾百米。

即使現在身處困境,拼命努力也看不到結果,請不要擔心,更不能放棄,因為你並不是沒有成長,而是在紮根,在紮根的時候就是這樣。不要多想,繼續專注努力,只要把根很深很深地扎進去,一旦時機成熟,就會迅速達到令人望塵莫及的高度。

大樹也是如此,一顆樹苗栽下去,不會馬上就成參天大樹,需要經過歲月的刻畫,一圈圈地向外長,每一次抽枝展葉都離不開地底下用力的紮根,一年一年經歷風霜雨雪才最終長成大樹。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哪一個「一舉成名天下聞」的背後,沒有一個「十年寒窗無人問」?

學業如此,事業如此,健康、情感都是這個道理。

|02經歷過磨難的企業家最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任正非沒有經歷那次生意上的磨難,就沒有今天的華為。

43歲時,任正非在一筆生意中被人坑了,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那時,內地城市月工資平均不到100元。由於這次失敗,被國企南油集團除名,他請求留任遭到公司拒絕。

此時的任正非下有一兒一女要撫養,上有退休的父母要贍養,還要兼顧6個弟弟妹妹的生活,又背上了200萬債務,老婆還和他離了婚,事業人生陷入了無邊無際的昏暗和困境。

然而就是這段苦難經歷,讓任正非事業根基扎得深切,獲得了無窮的鬥志,才有了今天華為的輝煌成就。

1983年,賈伯斯憑藉一句:「你打算改變世界,還是一輩子賣糖水」說服了當時百事可樂總裁斯卡利,出任蘋果CEO。

一開始兩人合作的很好,但是到1985年,兩人就產生了很多爭論與不和,董事會站在了斯卡利那邊,賈伯斯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了。那一年,賈伯斯30歲,他一氣之下賣掉了手中所有的蘋果股票,只留了一股,為了方便收到公司的財報。

也正是得益於這段苦難的經歷,賈伯斯潛心修煉紮根,積蓄能量,終於在1997年王者歸來,又重掌蘋果公司。

至今為止,賈伯斯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大一都沒念完就成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的人。

|03積德行善就是在心性上紮根,收穫的一定是福報

修心就是在心性上紮根,扎向至善深處越深,心性越清明純粹,得到的福報自然也就越多。

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春秋時期,有一個姓嚴的人家,想給女兒找個好婆家。嚴家的長輩做了一個調研,把目標對象家庭做過的事情一件一件列出來分析,最後發現,孔家祖先中善人最多,做過的善事也最多。所以判定,孔家的子孫,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於是就把女兒許配給了孔子的父親,果然,善有善報,女兒後來生出了聖人孔子。

積德行善也是紮根在苦難中才能有大福報,所以王陽明說,「最艱難的時刻也是最好的修心時機。」

弟子樊遲問孔子,怎樣才能有「仁愛心」?孔子說:「先從難的地方下工夫。」

孔子所說的難,也就是除掉私心,除掉私心就是讓心經歷苦難。比方說,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拿出來,捐給疫情中需要幫助的人,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心疼,非常難做的,但是想要修心的話,就是要從這樣的事情入手才行。

和毛竹紮根一樣,「內心」經歷的困難越多,積攢的「德」也最多,將來得到的福報也越多。

所以說,積德行善是千古良方,真實不虛。

苦難只是一個偽裝,其實它是個寶貝,善心、善念、善行的人才有資格和能力把它找出來。

修善心、動善念、做善事,與人為善,善心養德,善行積德。

在新冠疫情的苦難中,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擁抱美麗心情,做更好的自己!

——End——

作者:向金-Kimi,曾經是武警老兵,今天在鬧市修行,讀書、喝茶、寫文章,和你一起修心,連通正能量。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心學:老天在苦難裡埋藏了寶貝,關鍵要有能力把它們找出來
    6個星期的絢爛成長,其實正是前四年的苦難歷程饋贈的禮物——毛竹把自己的根扎進土壤,向有養料的地方延伸了幾百米。即使現在身處困境,拼命努力也看不到結果,請不要擔心,更不能放棄,因為你並不是沒有成長,而是在紮根,在紮根的時候就是這樣。
  • 王陽明:幸福不用向外找,人間最美是「善流」
    婚禮當天,王陽明沒事出來溜達時,在鐵柱宮遇到了96歲的無為道人,無為道教給了王陽明一種道家靜心養生的呼吸方法。王陽明學會了之後,立刻和無為道對坐練習。練習期間,王陽明感覺有一種喜悅流過全身,恍恍惚惚之中似乎有一種頓悟之感,他越來越喜歡這種感覺。於是他和無為道兩個人,就這麼一直靜坐,不覺天色已晚,都忘記吃飯和睡覺,王陽明完全忘記了婚禮的事情。
  • 王陽明,願你一生活成一道光
    看到朝廷一派烏煙瘴氣,王陽明忍不住站出來了。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六品官,只要他不吭聲,朝廷的火怎麼燒也燒不到他身上去。若是他肯彎一彎腰,討一討劉瑾的歡心,平步青雲也不是什麼難事。但與生俱來的正義感讓他不能不站出來,他上書朝廷,批評武宗、揭發劉瑾。很多人都說,那時候的王陽明到底太年輕,看不清眼前的局勢。以他區區六品官的位置,怎能撼動劉瑾在皇帝心中的位置?
  • 被和珅藏起來的寶貝,你知道有多少嗎?
    被和珅藏起來的寶貝,你知道有多少嗎?和珅雖然是清朝時候的一個大貪官,那個時候的人們對他十分的憎恨,但是在他身敗名裂,被搜查府邸的時候,那麼多的寶貝可都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啊。無數的珍珠翡翠。無數的金銀財寶。
  • 王陽明:「心軟之人窮一生」,生而為人,對這2件事要「心狠」
    聽過這樣一句話,想要放棄一個人,必須先放下你的手機,想要戒掉一種癮,必須拔掉你的網線。看似很小的兩件事,卻很少有人做到,因為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人人都過慣了安逸的生活。沒人願意給自己找罪受。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要想人前顯貴,必定背後受罪,你是羨慕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可你知道他人是怎樣在背會逼自己一把的嗎?你若不心狠,誰又能替你堅強呢。表面風光的背後,藏著流不完的淚水。
  • 《數碼寶貝》裡面被稱為「女神」的數碼獸不止天女獸,還有它們!
    《數碼寶貝》第一部裡的「天女獸」一直被大家稱為童年女神,起初第八位孩子被找到時,大家就知道迪路獸一定是她的數碼寶貝,但是迪路獸會進化成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
  • 90分鐘看完《知行合一王陽明》+韓國電視劇王陽明
    大意:人應該通過經歷各種事情磨練自己,才能立足沉穩,才能達到「無論動還是靜,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感悟:王陽明告訴我們,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門。因為如果心不靜而躁動,這些躁動就會在做事時被充分地激發出來。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勢必要儘量調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
  • 王陽明: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無完人,理應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他人的缺點,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別人的長處,眼裡容得下別人,才能讓別人容得下你。 王陽明三兩句話,就讓父子二人抱頭痛哭,和好離去。王陽明的弟子大為驚訝,問他是如何辦到的。王陽明笑著說:「我對他們說,舜是世上最不孝順的兒子,他的父親瞽叟是世上最慈祥的父親。」他的回答讓弟子從驚訝,變成驚駭。 王陽明繼而解釋:「舜常常自以為是最不孝的,因此他能孝;瞽叟常常自以為是最慈祥的,因此他不能慈愛。舜每天想著自己不能盡孝之處,因此他就更加孝順。
  • 考眼力:大樹圖中藏了5個人,你能找出來嗎?
    總在最後幾名徘徊,媳婦都快崩潰了,我只好親自出馬來教育兒子:「兒子,爸媽小時候學習都還好,怎麼到了你就不行了呢?你能說出原因嗎?」兒子撓撓頭說:「因為你的爸媽教育的好!」
  • 上得了刀山,下得了文海,傳奇風趣,帶你讀懂不一樣的王陽明
    王陽明五歲才會說話,你看,這就是聖賢另一個標誌性的東西,據說王陽明是受一個和尚的點化才開口說話的,這個和尚說了這麼一句話:「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精明的王倫(王陽明祖父)發現了這個問題的所在,於是決定給孩子改一個名字,但是改什麼好呢?此刻王倫忽然想到了《論語》中的一句話: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 王陽明:不要害怕失敗而止步不前,讀懂3句話,漫步人生路
    王陽明的智慧,深邃入骨,常常是一語道破,一點不拖泥帶水,直指問題根源。在人生路上遭遇不順的時候,要學會強大自己的內心,把苦難當作磨練,笑對人生你才能過得更精彩。現代社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人們也都是匆匆忙忙,很少有人會過慢下來的生活,也很少有人會跟自己的內心對話,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以至於我們都過得不快樂。所以建議大家讀一讀王陽明,王陽明的智慧會教會我們如何正視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教我們如何在迷茫的時候找到方向,教會我們如何在失意的時候找到重新上路的力量。
  • 成大事的人,都掌握了一個技能,而王陽明卻用了25年時間才悟出來
    1482年,王陽明的父親王華高中狀元,被安排到北京任職,王陽明也隨爺爺前往北京,在路過鎮江遊覽金山寺,一行人提議以金山寺為名作詩。當大家都還在苦思冥想的時候,王陽明一揮而就,王陽明的爺爺得意的將孫子的作品拿給在場的人看,有人卻說,這樣的詩怎麼會是一個孩子寫出來的?王陽明不服氣,以金山寺的山房為題,當即做詩。
  • 王陽明:情緒不好是因為智慧不夠,情緒穩定是一個人高級的修養
    拿破崙曾說:"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加偉大。"只要稍微留意觀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項強於普通人的能力,那就是情緒管理能力。關於情緒管理,"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這樣說:"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揚時,便翕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欲正到沸騰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 王陽明:天下最難的學問,抵不過一個「藏」字,進可發達退可保身
    有一次,王陽明的弟子問他:老師,您學識和帶兵打仗都十分厲害,那您是有自己的技巧嗎?王陽明微微一笑,說道「其實沒有技巧的,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為師同樣如此,勝負的關鍵,就在於心靜不靜。靜,就是藏神,修到最後就是開悟。你能看懂對方,對方卻看不懂你,這樣的話,天下誰還能攔住你呢?」
  • 神奇寶貝:它們後來都增加了進化前的新形態,你最想抱走哪一隻?
    神奇寶貝的世界中,大部分神奇寶貝都是可以進化的。
  • 不想惹是生非的人,切記王陽明這段語錄,能讓你避免很多禍端!
    或是他經常被別人欺負,他也想找個比他還沒有用的人欺負,來找成就感。這樣的人,現實中也很多。我鬥不過他,我還鬥不過你。是啊,把鬥不過他的氣,全部釋放在另一個比他弱小的人身上。大多數人都不想惹是生非,一是為了自己,二是不想連累身邊人,或是家人。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身上大多有這三個特徵,一眼便能識破
    確實是有依據的,人的內心想法的確會從臉上流露出來,雖然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但是可以通過這個去判斷一個人,王陽明的心學中曾經提及:「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出現三種怪相」。如果你身邊有這種人,與他打交道時需要多留一個心眼,提高自己的警惕性,避免惹禍上身。二、「橫眉怒目」之人王陽明曾說過:「心術不正之人,往往橫眉怒目,一眼便能識破,皆因相由心生。」
  • 從苦難中勵練出來的成功
    人生好比一次旅行,辛勞和苦難其實就是我們不能不花的旅費。而在這一次旅程中,我們可以得到各種各樣五色繽紛的經驗。當我們痛苦的時候,可以當做那是我們在旅途中涉水跋山、走狹路、過險橋;而當我們快樂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到達了風光明媚的處所,卸下了行裝,洗去了風塵,在留連欣賞。也正如旅行一樣,我們不能總在某個風景勝地常住;住一陣之後,我們就又該背起行囊去尋覓另一個佳境。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受到環境壓力的時候。
  • 從王陽明與繼母的惡戰,就足以看出他的性格
    王陽明作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書生,他在歷史上最為人稱道的竟然不是他的對策與文章,而是他幾乎以卵擊石般地平定了三次叛亂,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了。 後世的人評價王陽明:「讀書著述則為聖賢,上馬提刀則為屠夫」,此言果然不虛,從他小時候與繼母的對抗便可以看出來。
  • 王陽明: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正含義,若你能悟透,好運自來
    這就直接導致一種現象——很多人道理講得頭頭是道,然而卻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說一套,做一套,知行根本不能合一。為什麼做不到知行合一?就是因為人們會把知行分成兩件事 ,知是一回事,行又是另外一回事。而真正的知行合一,知行是一體,當你一念起處,就是知,直接按照這個心念有所表現,才能知行合一,而不是另外起一個行的心,那麼就會有妄念來幹擾你,讓你不能行動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