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
《蘇州快覽》、各時期地圖
因為收藏,他更熱愛蘇州
蔣留生是南通人,如今蘇州成了他第二個家。
在收藏過程中,他特別會留意與蘇州相關的古籍,比如說近期收穫的一本《蘇州快覽》。
蔣留生介紹,之前有得到此書,但因為缺失封面和封底,所以他不斷搜尋,想存下一冊完整的版本。
今年初,他終於如願以償,順帶還買下了《天津快覽》《武漢快覽》,壓在玻璃櫃中,不捨得給外人翻閱。
蔣留生說,這本粉色的小書封面上印著虎丘塔的線描畫,由上海世界書局印製,出版於1925年,也就是民國14年。
在冊子的標題上,還特別標註「居遊必攜」,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本旅遊必備的「口袋書」。
翻開書的目錄,分為好幾個板塊,包括方言、禮俗、遊戲等類別。「對比再版的內容,會發現書中的內容和之後很不一樣。」
他解釋,因為書在1914年出版之時處於軍閥割據的年代,除了常規的吃、喝、玩樂的部分介紹外,還會著重著錄妓院這樣的聲色場所。
但在中國統一之後,由於社會治理的方式不同,這些有傷風化的記載通通不復存在。
蔣留生隨即拿出一本於民國18年(1929年)第六版增訂的《蘇州指南》作對比,這本書的封面採用插畫為設計元素,相較於《蘇州快覽》,風格更輕鬆活潑,內容的確刪減了不少。
若是細細翻閱,會發現《蘇州快覽》中配有的早期照片攝影風格和景點稱謂也與現在略有差異。
比如冊子中就把著名旅遊勝地「虎丘塔」寫作「虎邱塔」。
蔣留生說,將這本冊子細細閱讀,還真可對老蘇州有一番詳細全新的認識。
這本書放在過去只是閒遊的讀物,但留存於今天可就成了見證蘇州歷史的文獻了。
類似於這樣的書籍,蔣留生還藏了不少,比如在一九四九年三月印製的《蘇州概況》,單看名字,它與前兩本冊頁似乎大同小異,但在性質上卻大相逕庭。
在《蘇州概況》的封面上就能看見顯眼的「機密」二字。
蔣留生在翻看後猜測,這本書可能為地下黨勘察所用,其中不僅詳細記載著銀樓、保險公司等信息,連學校中的成員名單都一一備註,具有重要的歷史參考價值。
此外,蔣留生收集最全的當屬蘇州各時期的地圖了。
從宣統時期到民國三年,不同年份、不同風格的地圖林林總總加起來有幾十張,這當中民國的各個版本較為齊全。
他小心翼翼地展開一張宣統年間名為《蘇州廂圖》的薄紙,雖然採用的是墨版印刷技術,但細線勾勒的圖樣依舊清晰完整,一些關鍵的地點還被後人用紅筆圈塗。從這張地圖上可以充分了解古代蘇州「棋盤格」狀的城市構造。
而1938年日本人佔領蘇州後,地圖的面貌就有所不同了。
蔣留生邊展開地圖邊說,這張《最新蘇州地圖》能帶有封套的在市面上已不多見,即使他手上這版封套略有殘缺,也決意保存下來。
從風格上來,這張在上海「至誠堂」印刷的地圖描繪相當精細,封套上繪有的虎丘塔彩繪圖也有著強烈的日式風情,作為一份蘇州格局變遷的資料,十分有意義。
看完這一份份心愛的私藏,蔣留生笑言,正是在找尋這些「蘇州記憶」的藏品中,對於蘇州這座城市愈發了解,也逐漸愛上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