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一點半從機場下來,沒有回家,帶著行李直奔書店。小四眼在三點到達,我們在等胖子,最後決定不等了,火車站碰頭。寫好了休息通告,貼在門上,打車去車站。
小四眼先去退了之前買好的明天出發的車票,大飛在排隊買票,可是最近的一班火車要在晚上九點出發,周末了,坐車的人太多。於是,我們決定去坐長途汽車,運氣好的話,8點就能到達蘇州,現在才5點多呢。
從南廣場鑽入長長的地下通道,穿過洶湧的人潮,來到北廣場,出口處叫賣發票的吆喝聲像蛙鳴一樣聒噪。隨後我們又遇到了黑車司機的招徠,價格太貴,作罷,還有黃牛說可以帶我們上高鐵,每人50元,上車後再自行補票。
我們買到了7點25分出發的汽車票,時間尚早,就去旁邊的M記地下一層坐了會兒。這裡的人少,我們佔據了一條長桌,分坐兩旁,像開會一樣討論這次的蘇州之行。W和胖子在拿小四眼開涮,可把他急壞了。
一個小時後,在候車廳裡急壞的人是我。馬上就要開始檢票,可車票不見了。我不過是上了一趟洗手間而已。包裡,沒有,兜裡,沒有,原地找,沒有,去洗手間找,沒有。回到他們中間,責怪聲連連,幾張車票都看不牢,胖子背上包作勢要回家,W說出去打黑車吧,車費你來承擔。但是大飛露出了壞笑,果然,車票在他那裡,原來是剛才趁我不注意,W從我襯衣口袋裡順走了。
長途汽車開了一個半小時,想在車上休息會,又貪戀窗外的景象,雖然似乎也沒有什麼值得一看的。但靠坐在椅子上,行人、植物、汽車、建築、廣告牌,擦著夜幕飛馳而過,想像著久違的蘇州,心情是愉悅的。
9點到達蘇州,公交車,沒有找到直達的。一輛黑車,加上司機,塞了六個人,是位女司機,下班出來賺點外快,還很健談。到山塘街後,我們撥開蘆葦一樣撥開舉著自拍杆拍照的遊客,走到老戲臺旁李彪先生的琴川書屋。
清藝閣的蔣傑老師也在,並不是第一次走過這條街,但之前沒有注意到這家書店。因為店門是和主街道垂直,悄然避開了洶湧的人群,書店在橘黃色燈光的映照下,有一份寧靜。和兩位老師打過招呼,眾人徑直走向書架。我剛找到了一本九十年代初出版的《海子、駱一禾作品集》,他們就喊著要吃晚飯了。臨結帳,李先生說第一次打交道,書就送我了,推脫一番,恭敬不如從命了。
蔣老師帶我們去附近一條夜市街吃飯,飯菜是佐料,他們講的舊書軼聞倒成了主食。那些關於文學山房江澄波老先生、松雪齋葛老師、蘇州二蔣等人的書事,讓人又產生了舊書業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的錯覺。興奮之餘,久未沾酒的我,也跟著喝起了酒,為往事乾杯。
次日,大飛7點醒來,出去吃了早點,用手機查好地圖,發現旅店離蘇州古舊書店僅有兩站路,便回來叫我們起床。在旅店對面的觀振興麵館喝好了粥,我們徒步出發去書店。雖然僅有兩站路,但在陽光下走起來也很累人,尤其是對胖子而言。拖拖拉拉,來到書店時,已近十點,書店已經點燈,透過玻璃櫥窗,可以看到工作人員在裡面做開店前的準備,書店要到10點半才營業。
經過交涉,告知無法提前開門,就只好在門口等,旁邊的文物商店倒是開了,進去逛一圈,好像都是新作的工藝品,胖子說有位老闆跟他推銷一整個博古架的紫砂壺,連壺帶架全部搬走只要人民幣1500元!這麼合算,當然沒有買了,回到街上,有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叫賣報紙,買了一份。
十點半,書店開門,進去後頓覺失落。一樓是新書區和休閒區,書架多被叢書佔據,種類少,光是商務印書館的漢譯名著叢書就佔了半面大牆。不過供人休息的桌子上有個小告示,如果需要,書店可以提供免費的白開水,算是一個人性化的設計。二樓是書法繪畫文房用品,三樓有舊書,但僅有四個架子,聽店員說舊書業務尚在試驗期,還沒正式開始,看來是我們來的時間不對。想起幾年來這還能淘到一些特價書,再想想《藏書家》第一輯裡止水先生的《姑蘇書緣》,真是讓人眼紅又心酸。
只好出門乘車前往天柱山房。在手機地圖推薦的最佳路線的指引下,我們在北寺塔下車,走到位於平江路的天柱山房,還是用了半個小時。胖子在不停地抱怨路線查詢者小四眼,我們在旁邊打趣,吃著路邊老嫗兜售的本地龍眼。
天柱山房所在的平江路亦是人頭攢動,街上儘是花花綠綠的青年男女在各家小店遊竄。也是因此,店內陳放有一鬥櫥的平價連環畫,十元一本,供人獵奇或追憶童年,頗為暢銷。另有三個書櫥,擺放紅寶書、線裝書、碑帖、老照片等文獻,同時也經營字畫、文玩、老家具等物什。通往閣樓的梯子下面有一頂老花轎,乍一看,還以為是座神龕,精緻華貴。雕欄玉砌應猶在,不知當年坐過此轎的女子是怎樣的風華。
店主李品德先生臉上熱忱的笑容衝淡了西裝革履帶來的嚴肅感,因常年訪書海外,平時書店交由其母親和太太打理。聽聞前陣子剛以30餘萬價格售出一批古籍,難怪眼下店裡書籍所剩不多。W買了幾套碑帖,我買了本民國時期的《交通大學校友錄》,幫朋友帶了本倪海曙的《蘇州話詩經》,小四眼買了一枚閒章,大飛和胖子呢,沒有收穫。
樓梯通往的閣樓是李先生的辦公區兼庫房,書桌上的電腦屏幕顯示著某外國書店的網站,有一個書架放著他的工具書,多為吳地文獻資料。地上壘著幾個老樟木箱子,錯落有致。他向我們展示了前陣子收來的字畫和香,末了還送了一份香給W。
李先生要留我們吃午飯,還是告辭了,去往附近的鈕家巷。但我們又走錯了路,拐進了菉葭巷,快到臨頓路才發覺,於是繞了個大彎,先到了原本應該是最後才去的文學山房。
江澄波老先生駐店,同時有一位中年男子在幫襯。空間略小,疑似是用書架隔出了一個小庫房,有一個架子的吳地文獻,一面牆的線裝書。眾人各挑了些文史書,數小四眼最多,選了近十本崑曲相關書籍,江老先生算帳是打算盤,比較少見了。
逛文學山房多少有點兒「朝聖」的味道,雖然是老店新開,甚至聽說過一些非議,但還是心存尊敬。和老先生無甚交流,我們去了同一條街上的另外兩家舊書店。
十方書屋,孔網名店知我不足舊書店實體店,以經營民國書和晚清以來古籍為主。店主蔣劉生先生敦實微胖,笑起來有著精明的自信。每周到上海淘貨,打過交道。常年在孔網有拍賣,胖子是常客,聽說最近也建了個微信群,打算試水微拍。
我們到店裡時,蔣先生和其太太正在收拾書桌,可以看出剛才是在給書拍照,旁邊的射燈還在發著光芒。十方書屋的空間比文學山房要大出不少,中間放著兩個玻璃櫃,兩面牆擺滿了宜家的白色書架,其中有兩個架子的民國書、兩個架子的線裝古籍。書架裡的民國書全部套上塑封袋。因為民國書的書脊大多保存不佳,想確認書名,還需得依次抽出書來查看。線裝書多為民國石印本,套裝書佔大比例,看標籤沒有特別感興趣的,也就沒有去翻動。
在這裡,胖子如魚得水,把書架翻了個透,花費三千元買了六冊民國書。大飛也有收穫,買了兩本民國畫集,《西厓裝飾畫集》和《窗花:民間剪紙藝術》。我什麼也沒買到,去隔壁蔣傑老師的清藝閣玩了。
大概是因為兩人經常一起出沒,蔣傑和蔣劉生人稱蘇州二蔣。與十方書屋風格不同,清藝閣分為前後兩廳,前面放書,後廳以字畫為主。書店空間不小,書籍擺放整齊,點綴著綠植,顯得乾淨明亮,討人喜歡,很符合店主的氣質,文雅和淡定。有一些民國書,但還是以解放後出版物為主,正對我胃口。挑了「詩人隨想文叢」裡的三種,還買到一冊西藏某女詩人的散文集,遭禁多年。
蔣傑老師常去我工作的書店,比較熟悉,熱情地為我們準備了午餐。於是一伙人圍著書桌大快朵頤,也許是因為跑了大半天餓壞了,菜還沒上齊,大夥已經吃飽了,後面上來的菜,沒人動手,建議他打包,留著晚上吃。不肯答應,就自己先動手,動員大夥跟著吃起來。
在清藝閣吃好歇好,我們打車回到琴川書屋。進店,看到有一青年男子哼著小曲,得意洋洋,在店門左側書桌上用報紙認真包書,是八本一套上海古籍八十年代出版的精裝《劍南詩稿校注》,品相很好,後聽李彪先生說此書乃錢仲聯自藏本,內有N多批校,可惜沒有落款。原本打算售價XXX元,發現批校後,便翻了個跟頭。
眼看他人已淘到如此好書,只好愈發認真巡視書架。李彪先生看起來有一股樸素而又憨厚的美德,可書架卻顯得有點兒凌亂,需要耐心翻檢。我找到了李劼、朱正等人的書,胖子、大飛、W也各有所獲。
晚上,李彪在山塘河畔蓬萊閣酒樓設宴,桌上,醬方、香酥鴨、油燜茭白、香菇菜心,松子鮭魚、馬蘭香乾、銀魚蛋羹……窗外,一架遙控飛機閃著光芒翻著跟頭盤旋低飛,在遊客的歡呼聲中輕輕掠過蘇州——再見了,蘇州!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最好看的圖書故事
長按關注
微信號:ipublishing 微博:@做書
聯繫郵件:ipublishing@qq.com
回復以下 關鍵詞 查看各欄目內容
關於做書|入行指南|經驗之談|書店|設計|書單|招聘|編輯手記|文案|數字出版|出版人|沈昌文|張立憲|劉瑞琳|黃明雨|王思迅|汪家明|劉景琳|安德列·西弗林|胡曉東|姜峰|設計|原研哉|朱贏椿|聶永真|楊林青|王志弘|佐藤可士和|誠品|PAGEONE|先鋒|彼岸|方所|吳清友|錢曉華|劉蘇裡|鍾芳玲|微信運營|微博運營|運營管理|大數據|kindle|豆瓣閱讀|知乎|眾籌出版|網際網路|電商|噹噹|亞馬遜|出版研究|出版觀察|行業數據|暢銷書案例|轉行案例|吐槽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