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王」富大龍髮長文為《大秦賦》和張魯一求情,「一踩一捧」讓他負擔這麼大?

2020-12-19 觀察者網

「大伙兒啊,放了我和魯一的生吧,算是行善了。」

今天(12月19日)中午,金雞華表雙料影帝、演員@富大龍 突然回歸闊別多年的微博,發出了一封2600多字的長文,三求觀眾,不要用誇他來罵張魯一,這讓他「很難堪」。

富大龍強調,自己與大秦系列情誼深厚,不想被利用來攻擊「戰友」,也不想再被扣上「最窮影帝」的帽子,自己「只是個演戲的」,並盛讚張魯一演得很用心,希望觀眾口下留情。

這番發言,源於近日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與富大龍參與錄製的綜藝《國家寶藏》同時播出,張魯一和富大龍的演技對比再成話題,不少觀眾「踩一捧一」,喊話富大龍「趕緊回來演秦王」,讓他倍感壓力。

相較於此前有口皆碑的大秦帝國系列,張魯一挑大梁的這部《大秦賦》目前豆瓣評分只有6.4,排名墊底。而富大龍主演的《大秦帝國之裂變》和《大秦帝國之縱橫》均9.3分,張博主演的《大秦帝國之崛起》也有8.5分。

觀眾對張魯一的不滿多集中在:「毫無帝王之氣」,撐不起來這個角色;40歲的人還要扮演一段13歲的嬴政,「太違和」。

12月13日,富大龍參與錄製的《國家寶藏》播出,其在舞臺上短短10分鐘的出演,又引發了一波回憶殺,不少觀眾將其塑造的秦王形象奉為心中圭臬,並再次拿出張魯一對比,批張立不起帝王形象。

但這番熱議,讓深愛「大秦帝國系列」的富大龍倍感壓力,他決定為《大秦賦》求情。

19日11時,@富大龍 退出微博後首次發文,給《大秦》觀眾寫了一封長信(全文附於文末),開篇提到:「很多喜愛我的朋友誇我同時,罵《大秦賦》及演員張魯一老師,我很難堪!」

富大龍稱,《大秦帝國》三部與《大秦賦》是一個完整系列,都是西安曲江製作,「本是同根生」。此類嚴肅歷史劇經營上很艱難,吃力不討好,屬於十有九虧,自己被製片方對秦文化的熱愛深深打動。

他坦言,當年出演時壓力很大,但大秦系列項目的「魂」始終感染著每一位參與者,所以《大秦》系列的每一位創作者都有著奇妙的深刻的戰友之情。

據富大龍回憶,第一二部播出時,他也曾備受抨擊和質疑,分數一度降到7字頭,「幸虧沒有智慧型手機,規模不至如今天慘烈,堅強如我,心也一度沉至谷底,不為別的,我對不起焦總及那麼多人日夜的勞動啊!」

令富大龍最難受的是,如今《國家寶藏》一播出,有網友一踩一捧,「大家這麼用我罵他們,無異於我憑空補了一刀!捅的是我自己親人,知遇之恩的恩人。早知如此,我絕不能來!」

富大龍表示,他與張魯一沒有私交,所以不是擔心人際關係尷尬,自己能看出張魯一演戲的用心和用功,並感覺對方壓力比他當年還大,為此他有三個懇請:

1.希望觀眾能看完再做評價;2.他贊同張魯一塑造的秦王形象,「每個王,千人千面」,希望觀眾別罵他的「戰友」;3.希望個別媒體不要神化他,這次綜藝和電視劇播出撞上純屬偶然。

「我不是誰用來打誰臉的巴掌。不要利用我,嫁接我,篡改我。我只是個演戲的。」

請不要再發酵我是最窮影帝。這四個字,沒有一個字,和我有關係。」

最後,@富大龍 還談到了自己對「紅」的看法:「螃蟹,活的,必定是青色的……如果它紅了……哈哈。所以我願和同道們彼此共勉,請祝福我們吧,祝我們永遠青頭愣腦,硬硬朗朗……大伙兒啊,放了我和魯一的生吧,算是行善了。」

在@富大龍 的長文下,不少觀眾稱讚其「德藝雙馨」的同時也在開導他,無須因觀眾的比較而感到難堪,「演得好不必有負擔」。

@富大龍 微博原文如下:

致《大秦》觀眾朋友書

尊敬的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富大龍。

之所以出來說話,是這段時間,因參加《國家寶藏》收到很多朋友的鼓勵,蒙您錯愛,感激不盡,一是道謝。

二是,不少師長朋友發我網絡文章,看到越來越多驚悚標題。很多喜愛我的朋友誇我同時,罵《大秦賦》及演員張魯一老師,我很難堪!

我有幾句話必須說,這次說話純屬個人意願,並非收到任何指派,脅迫,還是老話,我文責自負。我還不至於畏懼什麼而違背自己良心意願說話,請相信我,是自發自願,純屬自己要說的後面的話。

《大秦帝國》三部與今日正熱播《大秦賦》,共四部《大秦》,是一個完整系列,都是西安曲江製作,雖每部導、演、職員,多有更換,但「本是同根生」。我沒弄錯的話,在大型歷史系列電視劇中應數首創,這個系列至今,大家可以數數年頭,如算上前後少說縱跨近十年!擬人化的說,一個人,十年只做一件事:就是以大眾文藝的通俗影視方式,學習、研究、製作當年大秦帝國的興衰史。這是一件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宏大艱巨的壯舉。

我有幸於七年前參加《縱橫》,當時就聽了負責人焦總對我訴說這個長久的計劃,幾乎不能相信。因為不知觀眾是否了解,這樣的嚴肅歷史劇經營上很艱難,吃力不討好,屬於十有九虧。曲江並非富可敵國,我和焦總聊天,本以為他會說錢,但他一張口,惺惺念念全是文化,秦文化,交談半夜,可謂戰國專家,我為其知識學養深深折服,對他胸懷古典文化、肩挑美學傳播的熱忱感佩不已,那種責任感不是裝出來的。同樣的擔當,當年《天狗》的製片方那裡我也見過,那種篤定甚至充滿了「雖萬千人吾往矣」式的悲劇感,因為我們都深知這類題材掙錢回本很難,一個龐大如此的系列簡直就是給自己挖了個黑洞!任何一個鏈條,賠你個傾家蕩產、簡直太不用商量了。我當時壓力極大。他卻談笑風生為我釋懷,拍攝全程,與丁黑導演從未對我大膽的創造修改做過任何幹涉,只有肯定和鼓勵。我們這麼多年沒有私交,但參與過《大秦》每一部的人,雖多不相識,卻都可謂肝膽相照,這其中,就是這個項目的魂,始終感染著每一位參與者,所以《大秦》系列的每一位創作者都有著奇妙的深刻的戰友之情,正如《秦風》所言:與子同袍!所以,從不上綜藝的我,拒絕了兩年的邀請,今年破例為秦、為秦的觀眾而來,就是因對《大秦》及觀眾的感情。

不想正遇到《大秦賦》熱播。

和我當年遇到情況的一樣,張魯一老師倍受抨擊質疑。這裡我不是責怪記恨觀眾,當年我就理解,人之常情,我們都有同樣心理——先入為主。

我當年塑造和秦一,小說,不同的惠文王被無數網友詬病,導致分數降到7字頭,幸虧沒有智慧型手機,規模不至如今天慘烈,堅強如我,心也一度沉至谷底,不為別的,我對不起焦總及那麼多人日夜的勞動啊!

我記得我們大秦劇組散組後第一次主創錄製節目,我在後臺見到丁導,丁導上來搶著說:大龍,我認為很好!我幾欲落淚。

我說:對不起,我毀了這個戲,我當初堅持那種演法可能確實錯了。丁導用一種至今我不太明白的眼神望著我,不再說話。

而那時,劇還未播完。

今天《大秦賦》還沒播完,已被罵慘。我這節目出來,大家這麼用我罵他們,無異於我憑空補了一刀!捅的是我自己親人,知遇之恩的恩人。

早知如此,我絕不能來!

觀眾們老友們期待呼喚多年,人沒出來已激賞謬讚,我不敢不識抬舉,我感恩!何德何能啊!誇我成神。

很多朋友復看《縱橫》原諒了我當年的很多粗糙不盡人意,其中有七年的天時地利養成的情感啊,這是我們《大秦》觀與演之間的厚愛!謝謝!

但誇我,罵《大秦賦》和張魯一先生……我難過極了。真的,我沒有得便宜賣乖!我好難過……

用《縱橫》惠文王的話:我們是一個人——秦人!

我不認識魯一,並非為著人際關係怕尷尬,從片段來看,我知道他的用心、用功程度——絕不亞於我!我知道他的壓力程度_遠遠大於我!一整部孫先生大秦小說,四部大秦、一個跨十年巨製工程,以及積累的全部書迷劇迷,全壓在他一人肩上……

這簡直就是當年秦國和嬴政的命運啊。可他就是一位賣力演戲的演員啊。

各位媒體,觀眾上帝,大龍也是區區一個演戲的,我有三個懇請:

劇沒播完,我懇請愛我贊我的觀眾朋友,稍安勿躁,看完,了解整部作品要說的,最好再經過些日月,將四部串在一起,整體看待,品味。再做評價不遲。切勿對立看待一整部作品的每一個局部。因為這是一個四幕交響樂:我們每個局部都在變奏,推進,每一部,各司其職。追求的,就是大同而各不相同。

每個王,千人千面。還是我當初的話,我絕不贊同秦王只有一副「霸氣」的面孔。魯一老師的秦王形象氣質,我個人以為,很成功!首先就是他沒有因循自保,選擇保守安全方案,他敢於挑戰這個被大家千古來幾乎定了型的神——始皇帝——大膽賦予他具體的、人的、有缺憾、有特點的性格氣質。這與我當年追求的,冒犯的,遭到質疑的,今日受褒獎的,本質上是一種東西。我們是同道,是有共同追求的,愛戲,求真,盡力而為探索著的、可能不成熟的演員,戰友。又不到處,您海涵!我懇請愛我的贊我的觀眾朋友,如果您愛我贊我,就別罵我的戰友了,好嗎?您不知道您罵他,我也會重溫當年同樣的感受,在我就是雙倍的難受。

我懇請媒體,特別自媒體朋友,不必將我無意參加的一個節目,和央視甚至國家意志道德資本行業等這麼嚇人的字眼聯繫在一起,把我推為道德模範業界標杆正能清流。這一切我親身參加最為了解,沒那麼複雜,節目和電視劇播出碰撞純屬偶然。

如果您對我真有厚愛,不要把我架在炙子上燒烤吧。

我不是誰用來打誰臉的巴掌。

不要利用我,嫁接我,篡改我。我只是個演戲的。

《國家寶藏》給我臺本我認真演,節目完了我還收了勞務費。

我始終是在工作掙錢吃飯,而已。

我不是不一樣的煙火,我是沒有煙火就會餓死的人。

我確實送過外賣勤工儉學,但我是體驗樂呵呵並不悲壯。

今天也是,在一個演員,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可謂豐衣足食了。請不要再發酵我是最窮影帝。這四個字,沒有一個字,和我有關係。

結尾,還是感謝大家,請原諒,我可能終於還是不識抬舉了。雖說寵辱不驚,但得分事兒。這樣給我褒獎,以至我德不配位,罪莫大焉!

我沒有權利左右您的主見,沒有發號施令的意思,只是一個朋友由衷的懇請。不吐不快的肺腑之言。因為您是我和魯一的朋友,一想起愛我們的觀眾就充滿感激,永遠謝謝您們!我們工作,就是為的您。

最後我想告訴一些善良的為我奔走抱不平的朋友,我怎麼看待「紅」這個問題:

螃蟹,活的,必定是青色的……如果它紅了……哈哈

所以我願和同道們彼此共勉,請祝福我們吧,祝我們永遠青頭愣腦,硬硬朗朗……

大伙兒啊,放了我和魯一的生吧,算是行善了。

富大龍拜上

2020.12.19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劇情冗長引爭議,富大龍髮長文聲援,觀眾:大可不必
    近日,許久沒有露面的富大龍終於有了動靜,參加了央視的《國家寶藏》後,發了一篇長文。不過,這次可不是他犯了什麼錯,也不是因為他自己演技不好而向觀眾道歉。而是為自己搶了熱播劇《大秦賦》的風頭而道歉,順道還誇了下張魯一扮演的嬴政。
  • 為《大秦賦》口碑平反?富大龍發聲,拒絕用自己打壓張魯一
    富大龍對嬴政的完美演繹更加讓人想到張魯一版的秦始皇,因此,網絡上也出現了一大批人開始用富大龍版秦始皇去抨擊張魯一版。,拒絕用自己詆毀《大秦賦》近日,在網絡上受到一片誇讚的富大龍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發了一篇長文,在裡面富大龍表示近段時間網絡上用自己來嘲諷張魯一的做法讓他很難堪。
  • 張魯一主演的《大秦賦》卻帶紅了富大龍?
    忍著忍著,《大秦賦》劇情終於進入到嬴政執掌朝政的時期,但老秦人還在宮鬥,全是趙姬和嫪毐的那些事。對張魯一的吐槽也從前期年齡的違和感又多了好幾個度,嬴政演成了劉備。整部劇口碑呈斷崖式下跌,張魯一的路人好感度也急劇驟減,陷入輿論的漩渦。
  • 放過《大秦賦》!富大龍發文致大秦觀眾朋友書,力挺張魯一
    今天,富大龍髮長文致很多喜愛我的朋友誇我同時,罵《大秦賦》及演員張魯一老師,我很難堪!我們這麼多年沒有私交,但參與過《大秦》每一部的人,雖多不相識,卻都可謂肝膽相照,這其中,就是這個項目的魂,始終感染著每一位參與者,所以《大秦》系列的每一位創作者都有著奇妙的深刻的戰友之情,正如《秦風》所言:與子同袍!
  • 《大秦賦》6.4分被罵後,富大龍對張魯一的評價,把我看哭了
    在前三部作品中,觀眾們確實找了這種感覺,富大龍等人的演技彌補了資金上的劣勢,讓人們看得津津有味。可是在《大秦賦》中,情愛方面的劇情佔據了主導地位,現在演了50多集大部分都是宮鬥戲碼,讓一直期盼著觀看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觀眾都憋急了。
  • 富大龍退博後首更新,寫千字長文為張魯一辯解,求觀眾放過大秦賦
    隨著電視劇《大秦賦》的播出,張魯一飾演的嬴政因演技受到嘲諷和批評,甚至劇情也備受爭議。此外,富大龍在一個綜藝節目中碰巧扮演秦始皇,所以他們自然被放在一起比較。最終結果是富大龍比張魯一表現更好。事實上,像這樣的稿子,當事人一般不會出來回應,因為說錯了會挨罵,但富大龍本人毅然站了起來,寫了一篇長篇文章為張魯一,辯護,懇求觀眾放過《大秦賦》。
  • 富大龍長微博為張魯一洗淨難堪,可張魯一終究沒有富大龍的擔當
    富大龍和張魯一,都算是娛樂圈的老戲骨了,但是最近發生的事情,讓我看到了兩位老戲骨的不同,我敢說,哪怕是同樣的演技,張魯一也沒有富大龍這般擔當和氣魄,富大龍讓大家不要拉踩,可實際上富大龍的發文就已經徹底將張魯一比了下去。
  • 正版秦王是什麼樣?張魯一和富大龍一比較,差距太明顯了
    在央視播出的歷史正劇《大秦賦》口碑兩極分化,從最初播出時的8.9分已經跌至7.7分,大秦帝國系列的光環還是沒能繼續。該劇在服化道方面做到了精益求精,甚至是對於商人呂不韋和平原君分別乘坐的牛車和馬車這樣的細節也做到了準確刻畫,低評分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是在於張魯一飾演的嬴政。
  • 富大龍發文求網友放過張魯一和《大秦賦》,自已不是最窮影帝
    12月19日上午,富大龍發布了目前自己僅有的一條微博,微博的內容大體意思就是自己在《國家寶藏》第三季中嬴政的形象無需被抬高,《大秦賦》中張魯一飾演的嬴政也無需被抨擊,他深知飾演張魯一扮演這個人物的壓力,同時希望自媒體不要發酵自己是「最窮影帝」的頭銜,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 周末日報|網友質疑金晨整過鼻子;丁真第一次看電影;富大龍發文反對用他拉踩張魯一
    2、網友用富大龍拉踩張魯一   富大龍發文回應日前,因《大秦賦》的播出,張魯一頻頻收到觀眾的差評,而這部曾備受期待的電視劇豆瓣評分也逐漸走低,足見大家的失望之情。富大龍的《國家寶藏》播出正好又撞上了《大秦賦》播出,所以,拿富大龍和張魯一對比的人就更多了。今天,幾乎不發微博的富大龍看不下去了,給大秦的觀眾寫了一篇長文,不得不說,富大龍老師人品文風都是優等啊!
  • 《大秦賦》張魯一演嬴政,富大龍上熱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說正在播出的劇集《大秦賦》評分又降了。從前六集開播後的8.9分,一路下滑到現在的6.5分,播出50多集的《大秦賦》已槽點滿滿,張魯一飾演的嬴政、拖沓的劇情、莫名其妙的臺詞,目前劇情過半演了50多集,「秦王掃六合」的恢弘劇情還未出現,過於濃重的感情色彩使秦王統一天下像是副本任務,《大秦賦》囿於宮鬥,讓人分不清到底「賦」的誰。
  • 富大龍發文3000字,回應《大秦賦》引發的爭議,肯定張魯一的演技
    ,結果自己所飾演的這個角色和現如今正在熱播的一檔影視作品《大秦賦》相撞。  好事的網友就將富大龍所飾演的秦王的這個角色,和最近熱播影視作品中張魯一飾演的秦王的角色進行比較。一經比較,網友們就開始誇讚富大龍,同時還貶低張魯一。其實這種行為讓雙方都特別的難堪。
  • 富大龍力挺張魯一版嬴政
    今日,在《大秦帝國之縱橫》中飾演秦惠文王嬴駟的富大龍,在微博髮長文,為張魯一先生鳴不平。文章邏輯清晰,遣詞造句功力之深,無不表現富大龍老師之飛揚文採。分享一段內容與各位。富大龍老師力挺張魯一富大龍老師在文中也是回憶自己當年的遭遇:《縱橫》不同於《裂變》,《裂變》的主題是奮發圖強,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 看看富大龍飾演的嬴政,《大秦賦》真該過來挨打
    每日一問:今天《大秦賦》的評分降了嗎?降了。「秦王」時,他愣了一下,才改口為「太子」。在極為有限的篇幅裡,編劇和富大龍一起展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嬴政:面對妄自出言揣測的馴禽師,他輕蔑且不屑一顧;當太子丹質問他「我有的選嗎」,他輕笑著來了句「殺了那個無能的燕王,你坐王位」。帝王殺伐果斷於談笑之間,讓人覺得陰鷙和不寒而慄;談及先人的基業與眼下的大爭之世,他滿懷自豪,期待著放手一搏。
  • 我就是演員:富大龍
    而最近的一條消息,則是12月19日,富大龍所發的一篇長文,懇請觀眾不要再拿自己和張魯一版的《大秦賦》作比較,言辭懇切令人感動。事情的起因,是因為熱播劇《大秦賦》劇情拖沓,受到觀眾批評。根據《大秦賦》最新的文字版劇透,秦王掃六合從69集開始,一直到大結局,一共只有9集的劇情。幾乎就是一集一國,中間還摻雜著荊軻刺秦王的橋段,而之前《大秦賦》中關於嫪毐的劇情就有十幾集之多,秦王掃六合這麼重要的劇情只有9集,觀眾確實對劇情的鋪陳和闡述,有著諸多的不解,而張魯一扮演的嬴政也備受質疑。
  • 《大秦賦》為什麼不請富大龍演秦王?
    始皇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這是秦始皇一個基本藍本,歷史劇帝王演義不能一個主角演兩個角色,這被叫做穿越,由於戲份和演技出現重複性讓觀眾很難接受!也無法出現新鮮感,也讓這部劇變得很膩,所以必須找新人去演,也讓這部劇活起來,把它直接拉到另一個時代。
  • 富大龍不敵張魯一?富大龍卻靠一人走出困境!
    此次富大龍的贏政扮相頗具兵馬俑中寬顴、細眼的秦人形象,一時間網上喝彩聲一片,大呼兵馬俑又活了過來。而在熱播劇《大秦賦》中飾演嬴政的張魯一,卻因扮相過老,扮象不夠威猛霸氣與某些觀眾心目中的贏政形象不一致而飽受質疑和攻擊。
  • 《大秦賦》臨近大結局,張魯一版嬴政終於開始橫掃六國
    好傢夥,開頭就這麼刺激,後面秦始皇登位之後的統一之路還不得燃到爆?帶著這種期待和誤解去追劇的觀眾,誰能想到《大秦賦》後面的劇情能這麼演?誰能想到一部歷史劇出場即高光,然後就陷入後宮秘史的感情戲去了呢?可若要說《大秦賦》劇情爛,那也不至於,人家還是在現有的歷史記載裡合理注水,沒出多大的漏洞。
  • 《大秦賦》火熱開播中,評分跌到谷底,男主富大龍發「千言書」
    針對很多人的熱評,《大秦賦》中飾演秦王的富大龍坐不住發聲了,從不參加綜藝,從不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的他這一次在微博上發布了「千言書」,主要是圍繞人們的熱議表達他的一些看法,有幾千字之多,總結起來大概有以下幾個觀點。
  • 《大秦賦》四部曲,張魯一演繹秦王37年,電影級場面獲好評
    看完這段文字,可能你有些不明白,其實這就是說了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這部由張魯一、段奕宏等重磅明星加盟的劇集,讓觀眾們等待了多年,而如今終於如約而至。作為一部史詩題材的電視劇,在電視劇市場還是很有看點的,雖然說比不上《三國》這樣強大體量的劇集,但終究而言還是有著看點的。但是要看這部劇你需要知道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