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胡同劇場地理02】 蓬蒿劇場 ▎四合院裡的傳奇小劇場

2021-02-22 愛劇之城showcity

這裡是最有北京味道的胡同,

這裡也是小劇場氛圍最為活躍的文藝地標,
穿過人聲鼎沸的南鑼鼓巷,
路過中央戲劇學院,中戲實驗劇場、黑匣子小劇場、當年的北劇場,在四周靜默相對,沉澱著當初
孟京輝《戀愛的犀牛》、倪敏然《千禧年我們說相聲》、湯唯《切格瓦拉》在此首次與北京見面的美好時光,
當我們以為這一切只存在於致我們共同的青春追憶時,
一條名為東棉花的胡同裡,悄悄掛上了一塊藍色招牌,上面用繁體字寫下四個字「蓬蒿劇場」。

蓬蒿劇場之名,取自李白的名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創始人王翔說「蓬蒿人,就是普通人,我希望更多的普通人,都能走進劇場,走向高貴,像結構戲劇那樣,結構自己更豐富的人生」。
9年來,蓬蒿做到了這一點,400多部劇目、2400多場演出,100多場工作坊,觀眾人次20餘萬,獨立出品劇目20多部,策劃承辦7屆南鑼鼓巷戲劇節。……即便是腦門上插著兔子耳朵和小嫩草的萌貨青年和2b遊客,也開始在這個得網紅者得天下的時節到這裡喝咖啡、看劇、自拍擺Pose。

窄胡同、小劇場,舞臺上沒有螢屏,加上觀眾席不過一個教室的大小,只有110個座位,然而在德國柏林世界藝術文化中心原藝術總監柯漢思的評價中,這個民國四合院改建而成的。劇場,「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某些中國斥巨資修建的大劇院大劇團」;日本駐華使館文化中心把每年對中國舞臺藝術交流經費的80%給了蓬蒿劇場;瑞典皇家劇院和七個國家的劇院有互訪,其中就包括蓬蒿劇場。2014年,蓬蒿劇場還與丹麥文化部合作推出了丹麥兒童戲劇節。

蓬蒿劇場的英文翻譯「Theatre Without Borders」,觀眾席和舞臺之間沒有邊界,第一排的觀眾伸手能觸到舞臺上的演員。演員與觀眾互動時,直接可以坐在了第一排觀眾的身上。就像劇場一進門的牆上那句話「戲劇是自由的」,它已經成為蓬蒿的slogan。

日本暗黑舞踏創始人、國寶級舞蹈大師大野一雄之子大野慶人首度來華演出劇目《花與鳥》

立陶宛戲劇單元作品《三姐妹》,契科夫心理現實主義不朽名作歐洲最頂尖的當代舞蹈大師Virgilio Sieni與與70名義大利博洛尼亞普通市民舞蹈工作坊合作的《七十人生命短舞》

蓬蒿劇場的官網上,第八屆南鑼鼓巷戲劇節的作品徵集和工作人員招募已經悄然貼了出來,在這裡走過路過打卡拍照的文藝青年們,卻沒人知道,十周年的時候,這個地標的將迎來什麼樣的命運。

2008年9月,王翔和東棉花胡同35號的主人籤下了為期8年的租賃合同,這座緊鄰中戲的小四合院從此有了另一個身份——北京市第一家民間投資建設並正式獲得商演資格的小劇場。
王翔當年是中國第一位從事人工種植牙的副主任醫師,創辦了國內最早的私人口腔連鎖診所——今日齒科。而蓬蒿的前期建設及九年來的常規運營,已累計虧損投入近1000萬人民幣,全部來自王翔私人牙科診所營業收入。
2016年,因蓬蒿劇場所在院落的地產產權,是租用他人,原房主近期要出售它。售價4000萬元人民幣。為了能讓蓬蒿永遠的存在和保留下來,王翔已用自己的全部固定資產和個人獨資企業資產,向銀行抵押貸款1400萬,作為首付交於房主,完成過戶。餘下2600萬,作為借款,兩年內償還。他在網上發起了「保衛蓬蒿」眾籌,第一期籌款62萬。而如果到期未能籌集到資金,他的這些房產將均被拍賣。
他毫不諱言蓬蒿是一個違背商業規律的戲劇理想國,在他心中,存在了8年的蓬蒿劇場已成為一種「可觸摸的文化遺產」,承載著國內外眾多戲劇創作者和愛好者們共同的記憶。

地址:北京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東棉花胡同35號(中央戲劇學院正門向東100米) 

到達方式:地鐵6號線南鑼鼓巷站A口或B口出;地鐵8號線E口或F口出;

聯繫電話:010-64006472

在昌平新校區落成之前,據說是北京面積倒數第一的大學,一個流傳已久的梗就是「主樓在哪兒」「什麼是主樓?」。校園雖小且外人不得進入,但因為鞏俐章子怡陳道明等一眾巨星校友仍是名聲在外,當年駐留在胡同附近的豪車們更是被石康馮唐等一代北京作家寫進文章裡的風景。因為中戲的緣故,周邊酒吧咖啡館們無不逼格滿溢情懷爆棚,帥哥美女名人網紅不斷,不過最有特色的據說還是校園食堂裡為了讓某些專業的未來之星們保持體型,提供「清水煮菜」這種暗黑料理選項啦,有資格染指的才算資深泡友。

清末重臣榮祿曾住在菊兒胡同3、5、7號院;帽兒胡同35、37號院,是末代皇后婉容就是從這裡出門進入皇宮的;秦老胡同35號曾是清內務府總管大臣索家的府邸;齊白石住在雨兒胡同13號院;茅盾在後恩寺胡同13號度過了他人生最後的7年歲月;後圓恩寺胡同7號蔣介石行轅……在僅有800米長的南鑼鼓古巷中,東西各有8條胡同排列成魚骨狀,如標本一般的展示700多年歲月留痕。儘管到了節假日黃金周,這裡立刻變身最臭名昭著的旅遊景點,空氣中都是人肉的味道。但如果是平日裡一個安靜的下午,盡可無視那些奶茶店和民族風店鋪,穿過胡同深處,步入參天大樹、朱紅大門和四合院包裹著的昔日歷史舞臺,那無聲的凝視比劇場裡的臺詞更動人。

現存保護最完好的明清園林之一,這座「帽兒胡同裡的秘密花園」擁有和故宮同樣的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末光緒年間大學士文煜的宅第花園,這座宅園是他出任外官回京後修建的,園雖小,但極可人意,故園主將其命名為「可園」。作為北方私家園林的代表,可園卻能看出其修建時效仿蘇州拙政園和獅子林的痕跡。庭院內建築小巧多姿,有涼亭、水榭、暖閣、假山、走廊、拱橋、清池、怪石、花木、翠竹,錯落有致,具有蘇州園林的特點。目前可園產權歸外交部,暫時不對外開放。

曾經是一座18世紀落成的清朝三代大臣的府邸—索家花園一部分,以女主人杜革之名命名,被改造為中國首批四合院藝術精品酒店。酒店由比利時著名室內設計師Jehanne de Biolley(Cui Cui)女士和藝術家劉利年先生聯手設計,面向四合院方向的窗戶皆以黑色剪紙裝飾,每間套房都有獨特主題,每一件家具和裝飾品均為度身訂造,並提供家具購置及配送服務,成為個人專屬的家品。

北京日系小館的至尊網紅小清新,創始人卻有著濃厚的胡同情結,所以幾家分店全部都開在胡同裡。帽兒胡同店的鈴木,構架在舊的四合院中,全木製房屋設計,半開放廚房,陽光灑落、古樹婆娑、光影斑駁,簡直吃的是氣質。雖然不預約就等著排隊排到天荒地老,但餐廳的食物種類並不多,來來去去就那幾樣,簡單得就如食物本身,也就如生活本身。

營業時間:午餐11:30-15:00 晚餐17:30-22:00

戲劇                 溫暖城市生活

相關焦點

  • 劇場裡的小時代 北京小劇場盤點
    《開心麻花劇場》是樂視網「樂視出品」頻道與開心麻花聯手宣布出品的全國首部周播網絡情景劇,延續開心麻花舞臺劇的爆笑喜劇風格,借鑑《老友記》、《生活大爆炸》等美劇的創作播出方式,講述了六個鬼馬可愛的年輕人在創辦一個業餘同仁劇團的過程中發生的種種趣事
  • 京城著名小劇場蓬蒿的存亡時刻
    主辦者和出資人是王翔——蓬蒿劇場創辦人。蓬蒿劇場就在南鑼鼓巷附近的東棉花胡同,四個白色字體嵌在正方形的藍色鐵皮上,與房屋幾乎等高。黑色T恤上印著白色的「有」或者「冇」,年輕的面孔們正在彩排。這是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2012級《戲劇構作》課集體項目。前一天,這裡上演了中國、以色列合作的《雪夜》。端木蕻良的這部小說,首次以戲劇的形式表現出來。
  • 北京蓬蒿人劇場
    而蓬蒿作為中國第一家民營小劇場,從2008年創辦已經整整走過11年,每年王老師會用自己牙醫診所數十萬的錢來補貼蓬蒿的虧損,卻常年穿一件泛黃而布滿破洞的T桖。從2013年認識王老師一天天一年年看著他的頭髮變花白,甚至因為長期的超負荷的工作,王老師的心臟還搭了6根支架,誰知道哪一天王老師就會倒在他最愛最喜歡的劇場裡?
  • 蓬蒿:一個獨立小劇場的生存樣本
    「蓬蒿」,學名茼蒿,一種普通草本植物。北京,有一家同名的劇場。「蓬蒿」劇場,在京城戲劇圈中頗具人氣,甚至引起了國際戲劇界側目。不想搞戲劇,不是好牙醫南鑼鼓巷,東棉花胡同深處,蓬蒿劇場就隱身於此。便利的交通,散布周圍的首都劇場、國話實驗劇場、中戲逸夫劇場、中戲黑匣子小劇場,其濃厚的戲劇氛圍是蓬蒿劇場創辦者王翔所看重的元素。
  • 北京最文藝範的小眾劇場
    找個時間,去小劇場聽聽相聲看場話劇,尋找一份久違的快樂與感動。蓬蒿劇場位於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東棉花胡同35號,是北京第一個四合院小劇場,也是北京首家民間獨立小劇場。這是一個環境優雅、舒適、安靜而具有藝術性的一個劇場,其定位為文學劇場,在上演國產戲劇作品的同時也經常上演西方當代最新戲劇作品,為中國觀眾第一時間、方便地觀賞純正西方戲劇提供可能。
  • 「希見」合肥青年戲劇節x北京蓬蒿劇場x臺北牯嶺街小劇場x合肥大地藝術中心
    合肥青年戲劇節 x 北京蓬蒿劇場 x 臺北牯嶺街小劇場 x 合肥大地藝術中心 x【江湖戲班】6月3日14:00-21:30臺北小劇場工作坊(不對外開放)6月4日09:30-11:30北京蓬蒿劇場八周年海報展x王翔藝術公益講座地點:合肥大地藝術中心地址:合肥市蜀山區1912街區東街(綠裡披薩邊)類型:歡迎參與,免票入場(一)、北京蓬蒿劇場八周年海報展
  • 延展IP業態 京城小劇場謀拓圈轉型
    超千場演出停演    5月假期,北京商報記者實地調查並走訪了近10家小劇場,發現以往在4、5月演出排期密集的小劇場,目前仍處在停演狀態。而多位劇場經營者也向記者表示,在停工之前,劇場的平均上座率均達七成以上,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1000場演出受到影響,仍不知道何時能復演。
  • 「溫暖·高貴·藝術地活著 ——蓬蒿十年戲劇藝術·生命美學大展」開幕沙龍
    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家民間投資並獲得社會公演資格的劇場,蓬蒿劇場除了常規的演出之外,起著遠比想像中巨大的作用——有人稱蓬蒿劇場是「胡同裡的戲劇前沿陣地」。2008 年 8 月,蓬蒿劇場成立於北京東棉花胡同35號;迄今上演劇目200餘部,演出場次逾1500場,平均每年演出300場左右,觀眾人數逾13,500人。
  • 劇場就是彼岸!——2015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北京站導賞
    2015年4月25日至5月17日,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將攜5部好戲,共演24場,其中包括3部臺灣知名劇團佳作,1部兩岸合制劇目,1部北京原創首演新劇,另更有4部臺灣劇場紀錄片、3個表演藝術工作坊和6場藝術家主題沙龍相約京城各大文藝空間。
  • 文娛丨北京蓬蒿劇場、 INSTAR GROUP招人啦!(北京)
    票務統籌崗位職責:1、前臺售票,出票,票務結算;2、前臺接待,向到訪觀眾、顧客介紹介紹劇場簡況、演出、活動信息等;3、協助推廣工作的落實;4、可兼職做咖啡館吧檯服務。舞臺監督崗位職責:1、劇場演出活動的技術管理及技術支持;2、負責劇場燈光、音響的安裝和調試以及相關設備操作、維護、監督,確保舞臺設施設備正常使用;3、提供場地技術專業配合,維護演出活動的現場秩序,檢票,領位。
  • 假文青才拍拍拍,真文青已經在劇場恭候多時啦!
    所以文青除了喜歡閱讀、參加詩社還會遊走於小劇場之間以提升自己的「文青素養。」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詩社可以增添整個人的氣質,而小劇場就是欣賞表演藝術的盛宴。說了這麼多,不知大家對小劇場感興趣否?看完劇之後,穿梭在古香古色的老城胡同,不知道能否勾起幾分對皇城的懷念,遙想古都不在,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孫曉星:當下的北京小劇場情況:從「四環外」到「二環內」
    第一批參加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的導演如今甚至當年並不年輕,但他們依然選擇在這個平臺上發表作品,主要原因在於創作資源大多數還是掌握在國有院團,這些在體制外創作的導演如果離開了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還沒有能夠延續他們創作的進階舞臺。
  • 抓馬寶貝.直面鴻溝青年劇團開團大戲《麥克白》將在蓬蒿劇場上演
    2020年11月19-22日,抓馬寶貝.直面鴻溝青年劇團開團大戲《麥 克 白》將在蓬蒿劇場上演!我們相信只有談論那些不容易談論的、不讓談論的和沒有人談論的事,劇場和我們的生命才能夠勾連起來,從而讓我們成為對自身和社會更加負責、充滿想像力的成年人。
  • 文學劇場 話劇《後<雷雨>》——顛覆並重構中國現實主義話劇開山之作
    導演作品:臺灣臺南市321小戲節導覽規劃與導覽節目編導、臺灣大專杯戲劇比賽決賽《人間孤兒》獲最佳團體精神獎與入圍最佳導演、臺灣大專杯戲劇比賽南區初賽《蛙戲》獲南區第二名、小劇場戲劇《庸常》、小劇場戲劇《後雷雨》、讀劇會《阿波隆尼亞》、小劇場戲劇《開放夫妻》。【導演/編導/策劃】 郭晨子:戲劇構作/策劃 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副教授,編劇,劇評人。
  • 第二屆中國民間女性影展@蓬蒿劇場
    蓬蒿劇場排片表:11月23日 周日19:00-22:00論壇:「什麼是女性電影?」地址: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東棉花胡同35號乘車:108/104/113/127/612路北兵馬司站,地鐵6號線或8號線南鑼鼓巷站 諮詢電話:010-64006472更多精彩活動,請關注蓬蒿劇場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penghao/蓬蒿劇場官網:http://penghaotheatre.com
  • 四月的北京劇場美好到令人髮指!
    如果找不到,你就要永遠重複過生命裡的最後一天。"莫莉開始了尋找。她去單位問領導、她去演唱會問偶像、她去找了最要好的閨蜜。暈頭轉向時,她向愛情索要……莫莉能找到那件東西嗎?近十年的時間裡,飾演「旺財」的一直都是劉曉曄,演這齣戲,對他而言就像吃飯睡覺一樣。在蜂巢看一場兩隻狗,應該算是一種執念了。
  • 神作動漫《福音戰士新劇場版:|▎》
    近日,EVA官推宣布,《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系列終結作《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的開頭10分40秒片段將在7月6日當天,於洛杉磯、巴黎、上海
  • 把小劇場開進了電影院,鄭州這家新劇場迎來首演
    11月30日晚,位於五一影城(升龍廣場店)內的開心簡史先鋒劇場迎來了本土小劇場話劇《碧沙崗往事》的首演。這種到電影院看舞臺劇的形式,讓觀眾感到很新鮮。◆電影巨幕廳改造成的小劇場開心簡史先鋒劇場由與鄭州東站旁邊的五一影城5號廳改造而成,之前是一個巨幕電影廳,影院式的觀眾席給人一種新劇場感受。
  • 抓馬寶貝少年劇場《石頭田》定妝照首次曝光
    疫情後的首演,抓馬寶貝少年劇場第十部作品《石 頭 田》,將於11月1日在北京蓬蒿劇場上演!作為少年劇場的導演,我感覺自己很幸運,永遠能從這群少年身上汲取醍醐灌頂的靈感——少年劇場導演 陳媛2020年秋,抓馬寶貝少年劇場第十部作品《石頭田》定妝照首次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