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食業君為您分享的第676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shiyehome關注。
提及北冰洋汽水,首先想到的是北京,其次是80後的記憶,這是唯一陪伴他們長大的汽水。經過坎坷路途,北冰洋一度淡出人們的視線。2011年,北冰洋復出被提上日程。直到最近幾年,北冰洋汽水才開始「重現江湖」並再次受到追捧。近日,北冰洋汽水推出情懷廣告,這是北冰洋重新面向市場後的又一大動作,力圖喚起受眾潛藏心中的情感的記憶!話不多說,下面隨食業君一起欣賞。
北冰洋2016年最新廣告片
1936年,北冰洋的前身北平製冰廠創立。盧溝橋事變後,被充作日軍專用倉庫。後製冰廠恢復運轉,但是經營慘澹,於1948年前後倒閉。1949年,製冰廠收歸國有,改叫北京新建製冰廠,並招聘了10多名原來廠子裡的老工人。1950年6月,製冰廠正式註冊風靡了半個世紀的「北冰洋」商標以及雪山白熊的商標圖案。1954年,經過當時市政府批准,「北冰洋」正式在安樂林路安家。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下,上海的屈臣氏遷入京城同北京市食品廠合作。屈臣氏從上海向北冰洋帶來了數條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一體化灌裝流水線。1985年,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成立,北冰洋迎來歷史的輝煌時期。自1985年至1988年,北冰洋公司產值超過一億元人民幣,利潤達到1300多萬元,牢牢佔據著京城冷食、汽水領域的「大哥」位置。1994年,伴隨著招商引資大潮,北冰洋食品公司開始同外商合作,「北冰洋」汽水被分配給其中之一的百事-北冰洋飲料有限公司生產。遺憾的是,外資並沒有給老字號帶來活力。百事一門心思發展自己的產品,陸續將諸多碳酸飲料成功打入中國市場,但風靡了半個多世紀的「北冰洋白熊」卻遭到「雪藏」,直至停產。2007年,中方開始和百事公司艱難交涉,要求收回「北冰洋」。最終這場談判以「4年內不以北冰洋品牌生產任何碳酸飲料產品」為條件,北冰洋品牌的經營權終於回到了中國人手中。2010年,一輕食品將旗下的兩個著名老品牌義利和北冰洋正式整合。2011年,北冰洋汽水恢復生產。2011年11月,選擇在冬天,這個碳酸飲料的銷售淡季,以橘子和橙子口味「低調復出」的北冰洋,沒有過多宣傳造勢,卻輕鬆創造了第一批10萬箱(一箱24瓶)的銷售量,隨後推出易拉罐裝。
現在北冰洋使用的商標是2011年恢復生產前由一個80後女孩設計的,她對商標的造型進行了微調。在保留大白熊和冰山的元素上,把熊的神態從傲嬌改為更具親和力的表情。包裝分兩條路線,一條繼續採用環保、懷舊的玻璃瓶,但給予其現代感的線條和文化關懷的盲文設計,另一條則是順應顧客的習慣,新開發了聽裝的汽水。於是乎,2011年,隨著「真橙意夠橘氣北冰洋」這句響亮的廣告語,大白熊重出江湖。
「重出江湖」後,北冰洋熱迅速席捲京城。2013年,北冰洋瓶裝飲料年銷售量約200萬箱。2014年夏天,北冰洋的日均銷售量已達2萬箱,即每天有48萬瓶的北冰洋被一搶而空,其中,玻璃瓶裝的北冰洋銷量,已超過同樣包裝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北京地區的銷售總量。
北冰洋汽水重新面市,對於被北冰洋汽水陪伴長大的那一代人來說是及其好的。但如今面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如何生存,如何競爭,如何發揚,保證繼續輝煌一百年,對於決策層而言確實是一件難之又難的事情,然而覺得難不意味著不作為。此次北冰洋汽水廣告的推出,無疑是其在營銷策略上的一次積極嘗試,未來有著怎麼樣的發展我們共同期待。
文章來源:京範兒
整理:食業家
2016中國高端休閒烘焙產業峰會
暨千商聯盟盛典
重點擬邀企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