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坑趙兵45萬,吳起破秦兵50萬,他們誰更厲害?答案很簡單

2020-12-27 海叔說春秋

自從武王分封天下諸侯後,800多年的周王朝就經歷了春秋與戰國2大時代。就戰國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而言,前後足足跨越了200多年。有道是:「春秋戰國多名將」。光200來年的戰國時代就出了不少的名將,吳起與白起就是那時的2大代表人物。

其實名將也有很多種類型。比如南宮長萬這樣的猛男就屬於典型的高武力值猛將,而如孫武那樣的則是謀略型武將。古人有云:「將在謀不在勇。」打仗並不光依靠個人的勇武,而是靠過人的智謀。三國時,劉備有關羽、張飛那樣的猛男一樣每天被人追著跑,但他得到了諸葛亮後就瞬間成功逆襲。劉老闆的成功案例說明的就是智慧比武藝有用。

而吳起與白起則屬於那種智謀型的名將。可惜吳、白2人差著100多歲,他們沒有交集,因此這2大戰神錯過了巔峰對決的機會。那麼吳、白到底哪個厲害呢?其實仔細分析下他們的代表作就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秦戰神白起曾打過不少漂亮的勝仗,如伊闕之戰。不過這位「屠夫」最有名的代表作還是長平之戰。公元前262—公元前260年,秦戰之間爆發了足以改變戰國時代走向的長平大戰,結果白起成功虐了趙軍,並坑死了對方45萬人。整場戰爭的導火索為上黨之爭,而雙方為了搶奪這塊肥肉不惜共計出動了85萬人來進行大火拼。秦發動了40萬人,趙派出了45萬兵。

戰爭初期,趙以老廉頗為將。這位趙國戰神採用死守拖垮秦軍的戰略,並且取得了效果:拖得秦兵不知所措。但秦國卻也不是坐著等死的「傻憨憨」,他們一看廉頗這傢伙太難搞,馬上運用「無間道」之法,並迫使趙王用年輕的趙括替換下了老廉頗。趙括這貨屬於典型「嘴功了得」的武將。從沒上過戰場的他平時說起打仗的話題來那可謂「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而且一套一套的。可真到了實戰的時候,趙括兄馬上就被打回原形。

白起一看對手換成了「戰爭小白」趙括,於是很不客氣地運用了「包圍困死對方」的戰略方法。秦軍切斷了趙方的補給線與信息網,並用40萬人包圍了對方,一直困住他們足有46天。斷了炊的趙軍馬上陷入了混亂之中,隨後趙括又突圍被殺。因此沒了老大的45萬趙人也就只能投降了。白起又非常不厚道,他明明答應了不殺對方的,可這位老兄卻出爾反爾:直接坑死了45萬降卒。從此,白起殺神之名響遍天下。

吳起就更可怕了。這位老兄在魏國創立了令人聞風喪膽的魏武卒。光說不練那是假把式,而吳起則用戰績來表明了他的才華。公元前392年,秦一口氣出動了50萬虎狼兵去討伐魏。當時還處於戰國初期,魏國剛獨立出來不久,國力並沒不算太強,而魏武卒的戰力還沒訓練出來。不過吳起兄卻在這種情況下,憑藉5萬新兵蛋子揍得50萬秦人潰不成軍。

那時吳起只出動了5萬沒什麼實戰經歷的新兵,同時也派出了500戰車。雙方一交手,看起來弱不禁風的5萬魏軍殺得50萬秦人節節敗退。5萬弱旅破50萬虎狼兵,這就是吳起交出來的成績單。

比較一下吳、白的代表作,我們可以發現:吳起以5萬弱卒勝了10倍於己的虎狼之兵,而且魏軍還是在硬碰硬的情況下取得了大勝;白起用40萬人採取圍困的方法,並在對方失去戰鬥力的條件下才迫使對方主動投降。雙方的差距立馬顯而易見。假如白起遇到了吳起,雙方兵力對等,那麼白起可能就要吃大虧了。如此來看,吳起真心比白起厲害。

相關焦點

  • 吳起破秦兵50萬,白起坑殺趙兵45萬,他們到底誰更厲害?
    吳起與白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們生活的年代雖說是隔了將近一個世紀,但是其經歷十分相似。他們一個坑殺了趙國降兵45萬,一個則是大破秦軍50萬人。都是不僅僅依靠個人勇武,而是有勇有謀的軍事家。所以即便是隔了將近一個世紀,後世也經常將她們放在一起比較。那麼究竟是誰更厲害呢?
  • 白起當年為何要坑殺40萬趙兵?
    那麼,白起為何要坑殺40萬趙兵呢?難道他就不害怕世人的唾罵嗎? 在以往,兩軍交戰是不斬首戰俘的,要麼釋放,要麼收編,因為斬殺戰俘會激起民憤,也會讓大家死戰到底,反正都是死,就不會有人投降了,白起作為當時的名將,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那麼白起為何還要這樣做呢?
  •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上的「殺神」白起?他為何被除名武廟?
    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被殺是因為長平之戰損失巨大,戰績造假,一起被賜死的還有司馬靳,他是司馬遷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這樣趙括和司馬遷就有了世仇,白起的能力肯定是被浮誇了,從他邯鄲之戰畏戰就能看出,以前他打的仗都是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勝之不武的戰績。
  • 秦國的一位丞相:力助秦昭襄王蠶食六國,卻害死了白起
    比如出自衛國的商鞅、吳起、呂不韋,都是在其他諸侯國成名的。再比如李斯、王綰、甘茂等楚國人,最終都成為了秦國大臣。至於本文所要說的範雎,其實原本是想要在魏國求取功名的。不過,範雎不僅沒能在魏國揚名立馬,反而差點丟掉了性命。
  • 戰國四大名將:連吳起、樂毅都沒能入選,李牧憑什麼榜上有名?
    也就是說,之所以是他們入選戰國四大名將,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戰功是最突出的,而是因為廉頗、李牧宣威沙漠,白起、王翦促成了百郡秦並。而大家心中最負盛名的吳起、樂毅等人雖然戰功赫赫,戰略戰術都很卓越,但他們並沒有為秦國的統一、戰勝異族方面做出貢獻。
  • 廉頗為什麼能擠掉吳起、樂毅和魏無忌,位列戰國四大名將?
    兩大典故讓廉頗知名度非常高,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以說知名度已經高於白起、王翦和李牧,更別說吳起、樂毅和魏無忌了。當然歷史迷會不屑,誰不知道這些人的事跡?普通人還真不一定知道。廉頗知名度最高,可不代表能力和戰功比他們高!
  • 吳起一生不敗,曾5萬打敗50萬秦軍,為何無緣戰國四大名將?
    談及中國古代真正的不敗名將,除了我們熟知的殺神白起之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人物,這就是吳起!  吳起,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曾經用5萬新練之兵大敗50萬秦軍,整體能力超越白起。
  •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
    戰國歷史上真正沒有敗績的武將是吳起,但這個記錄只能說明同時期缺乏優秀的武將,不能說明吳起有多強——而吳起的偉大也是建立在軍事理論成就、政治變法成就和對秦惠公、魏武侯這樣的強敵實現的勝利。白起無敗績之說只是因為忽視戰國史料的特點而被現代附會上的——如果以這個標準,藺相如、趙奢、景陽、魏無忌等眾多武將均無敗績——如果僅以這個標準,顯然是對白起的貶低。
  • 白起怎麼埋的40萬趙兵?長平之戰真的坑殺了40萬人嗎?
    這不禁讓人有些不寒而慄了,儘管作為俘虜,但是再怎麼樣也不至於對他們如此狠毒,更何況是四十萬人?可也正是因為難以置信,其中也有很多讓人不理解的地方,比如,四十萬人,白起是怎麼埋的?  然而,畢竟坑殺四十萬,這個數字還是讓人難以置信,若果真如此,那得要挖多大的坑、要挖多少個坑,才能把他們都裝進去啊?  史料記載中,長平之戰投入的總兵力是一百多萬,其中趙國四十五萬,秦國六十萬,儘管說,長平關是趙國的門戶,趙國真要是投入這麼多的兵力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前提是國家有能力投入這麼多人。
  • 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遺址發現後,考古學家說:不是坑殺的
    秦國名將白起被後人稱為戰神,因為他一生徵戰70餘場卻未嘗敗績。其中最有名的一場就是長平之戰,白起率領秦國士兵擊敗了趙括率領的趙軍,並且坑殺了趙軍40餘萬人,因此白起也被稱為殺神。《史記》中曾記載:白起坑殺趙兵四十萬。不過,現在有很多人質疑白起坑殺40萬趙軍的真實性。
  • 五萬戰勝五十萬 陰晉之戰 魏武卒為何在吳起手中如此爆燃!
    公元前389年,惱羞成怒的秦惠公決定破釜沉舟,調集50萬大軍,直接包圍河西的重要城邑陰晉(陝西華陰東)。陰晉的得名,是因為春秋時期此地屬晉,築城之地在華山北面,故有此命名。漢高祖時期更名為華陰。此地是西北進入中原的必經之地。秦惠公必須拿下它,才能封絕魏國向西北擴張的路徑,才能獲得東進中原的橋頭堡!魏國,當然更不可能放棄這一戰略要地,關中糧倉!
  • 《大秦帝國》商鞅不是「酷吏」,白起不是「人屠」,範睢不是「小人」
    秦昭襄王文有範睢,武有白起,一文一武,幾定乾坤。 秦莊襄王雖然在位三年,一是重用呂不韋為相,攻克韓國的軍事重鎮成皋和滎陽,秦兵可以直達魏國都城大梁;二是利用趙國和燕國的戰爭,攻取趙國三十七座城池,進一步削弱了趙國實力。
  • 深度對比韓信與白起軍事能力,年少曾慕白起猛,不惑方知韓信牛
    和許多歷史迷一樣,我少年時也是韓信和白起的粉絲。當時覺得兩人都很厲害,白起殺人更多,攻必克戰必勝,戰國時期死亡200萬人,其中一半都是白起終結掉的,他應該更厲害一點。1、白起受益於秦國制度這個平臺,也離不開平臺白起,依託秦國的制度,依靠秦國的平臺,秦兵驍勇善戰更多是秦國鼓勵戰功的後果,這是所有秦將享受的福利,但白起由於有了百戰百勝的業績,秦兵都更願意在他麾下作戰。所以白起是一代名將。而秦國並不是沒了白起就不行,隨後的王翦、蒙恬、李信等等名將照樣滅六國。所以,在白起的年代,平臺比個人能力更重要一些。
  • 白起遇到最強的對手是誰?難以置信,是這位無能鼠輩!
    關注「笑先生談歷史」每天更新有趣的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等等內容探究歷史的真相,挖掘過去的故事,聽聽老一輩講述腳下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正文戰神白起是秦國名將白起一生遇到了許多對手,其中不乏一些名將。那麼白起遇到最強的對手是誰?難以置信,是這位無能鼠輩!
  • 為何現在有人不承認白起是「戰神」,而叫「人屠」?看他把誰殺了
    在古代歷史上,湧現了許多的名將,他們由於打仗厲害,於是被稱之為」戰神「。戰神,這當然是個很好的稱呼,代表著榮耀,是正義感的,是個褒義詞,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人屠」。白起,就是戰國時最著名的大將軍,與之齊名的還有王翦、廉頗、李牧,他們四人合稱為「戰國四將」。白起是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是我們心中的大戰神!白起有哪些重大的戰役呢?一、伊闕之戰,消滅韓國、魏國24萬聯軍;二、長平之戰,消滅趙軍45萬人。
  • 為什麼吳起不是戰國四大名將?筆者:亞聖不屑與小輩相提並論!
    在「兵家四聖」中只有吳起可以勉勉強強地稱作戰國人(吳起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人物)。那麼亞聖吳起為什麼不是戰國四大名將?吳起是長輩「起翦頗牧」都是戰國後期同一個時代最傑出的將領,而吳起卻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將領,這麼看吳起算得上是「起翦頗牧」的長輩了。《千字文》講究押韻對仗,言語嚴謹,白起、王翦是戰國後期秦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將領,而廉頗、李牧也是戰國後期趙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將領。
  • 戰國名將白起
    《史記·白起列傳》記載了白起一生為秦國徵戰立下的所有戰功:昭襄王十四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華陽,走芒卯,而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其卒二萬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韓陘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 中國古代打仗最厲害將領是誰?專家:顯然是白起,韓信比他差太多
    白起和韓信明顯不是生活在一個時代的人,因此他們到底誰比較優秀,是無法直接進行比較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對他們的事跡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結果。對此,專家就曾經進行深入的分析,並且認為中國古代最為厲害的將領是白起,而韓信則比他要差太遠了。韓信是中國古代戰爭歷史上的一個奇蹟,此人原本在項羽麾下之時,過著不受重用的日子。但是後來,蕭何慧眼識英雄,給了韓信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而韓信也不辜負蕭何的知遇之恩,用自己的戰績報答蕭何和劉邦。
  • 《大秦帝國之崛起》:戰神白起
    其父希望他長大以後能夠像吳起(和孫武並稱為"孫吳")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就給兒子起名為起。白起少年時就沉默寡言,隱忍果斷。他常在岐山附近觀察地形,模擬排兵布陣,對兵書戰策十分痴迷。十五歲從軍,因作戰勇敢屢立戰功,漸漸地引起了秦權臣穰侯魏冉(宣太后弟弟,秦昭王舅舅)的注意,便把他調到自己的身邊,著意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