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歷史上,湧現了許多的名將,他們由於打仗厲害,於是被稱之為」戰神「。
戰神,這當然是個很好的稱呼,代表著榮耀,是正義感的,是個褒義詞,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人屠」。人屠,當然是個不好的稱呼,世間的惡意全部集中在它身上了,好像之前打仗勝利殺人不是為了正義,而是為了洩憤,為了心中的私慾。
白起,就是戰國時最著名的大將軍,與之齊名的還有王翦、廉頗、李牧,他們四人合稱為「戰國四將」。白起是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是我們心中的大戰神!
白起有哪些重大的戰役呢?
一、伊闕之戰,消滅韓國、魏國24萬聯軍;
二、長平之戰,消滅趙軍45萬人。
這兩次當然只是他一生中許多次戰役之典型,他一生共戰鬥70餘次,據說戰國時因戰役死去的人有兩百萬,而死在他手底下的人就有百來萬人,足足佔了一半!據史料記載,白起一生作戰從未出現敗績!光這點,他被評為「戰神」,是完全實至名歸的。
可現在有許多人不再承認白起這個"戰神」的稱號,反而更願意稱呼他為「人屠」,這是為什麼呢?你看他把誰給殺掉了!
白起十分善於用兵,一旦分析確定了敵我形勢,他就堅定又果敢地發起猛攻,可謂是有勇有謀;但這樣的一個他,卻因為殘殺俘虜而被人詬病,他把俘虜殺掉了!所以現今有人反而願意稱呼他為「人屠」。
俘虜是指戰鬥時投降的敵方士兵,人家都投降了,哪還有殺了的道理?自古好像都沒這個道理吧!但你白起連俘虜都殺,不是「人屠」,又是啥?
持有這一派意見的人,覺得白起品德不好,不講武德。
但你可知白起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時代不同,方式也就不同的,要知道,在戰國時期,人力資源可遠比土地資源要寶貴!那時候,基本上每年都要發生戰爭(因為沒有統一),也就需要打仗,打仗最需要的就是人,白起一次性就俘虜了數十萬的士兵,若不將他們殺掉,全放回去,來年再戰時,這些被放回去的俘虜,養精蓄銳,就又成了他的敵對的強有力的戰士!
比如說長平之戰,白起俘虜了45萬戰兵,若不全部將其殺掉,那這些趙軍來年將又是一支大軍啊!那白起辛苦策劃的長平之戰,將等同於白打,瞎忙活了。
要我說,白起是能被稱為「戰神」的。簡要說說我的幾點看法:
一、白起不殺掉俘虜,那這些俘虜來年時將又成為他的敵對勢力;
二、白起之所以狂殺俘虜,是因為那個時代如此,白起是秦國人,而那時秦國本就是血性好戰的,所以說他生來就帶著這方面的基因;
三、秦國當時徹底執行了商鞅的軍功制度,以人頭論功勞,所以,這在某個程度,又無形加深了白起好殺的心性;
四、這當然只是傳說。據說,白起的祖父輩是個殺豬的屠夫,機遇巧合,到了他這一輩,成了大將軍,於是他將殺豬的祖傳秘方搬到了戰場上,才造成了瘋狂殺戮。
總言之,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風格,白起殺俘虜,在現代看起來完全就是「人屠」,但若設身處地思考,置入白起當時的處境之下,或許也能理解白起的苦衷。所以,在我看來,白起是能被稱為「戰神」的,大家怎麼認為呢?
白起是「戰神」,還是「人屠」,朋友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