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有人不承認白起是「戰神」,而叫「人屠」?看他把誰殺了

2021-01-08 西遊故事多

在古代歷史上,湧現了許多的名將,他們由於打仗厲害,於是被稱之為」戰神「。

戰神,這當然是個很好的稱呼,代表著榮耀,是正義感的,是個褒義詞,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人屠」。人屠,當然是個不好的稱呼,世間的惡意全部集中在它身上了,好像之前打仗勝利殺人不是為了正義,而是為了洩憤,為了心中的私慾。

白起,就是戰國時最著名的大將軍,與之齊名的還有王翦、廉頗、李牧,他們四人合稱為「戰國四將」。白起是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是我們心中的大戰神!

白起有哪些重大的戰役呢?

一、伊闕之戰,消滅韓國、魏國24萬聯軍;

二、長平之戰,消滅趙軍45萬人。

這兩次當然只是他一生中許多次戰役之典型,他一生共戰鬥70餘次,據說戰國時因戰役死去的人有兩百萬,而死在他手底下的人就有百來萬人,足足佔了一半!據史料記載,白起一生作戰從未出現敗績!光這點,他被評為「戰神」,是完全實至名歸的。

可現在有許多人不再承認白起這個"戰神」的稱號,反而更願意稱呼他為「人屠」,這是為什麼呢?你看他把誰給殺掉了!

白起十分善於用兵,一旦分析確定了敵我形勢,他就堅定又果敢地發起猛攻,可謂是有勇有謀;但這樣的一個他,卻因為殘殺俘虜而被人詬病,他把俘虜殺掉了!所以現今有人反而願意稱呼他為「人屠」。

俘虜是指戰鬥時投降的敵方士兵,人家都投降了,哪還有殺了的道理?自古好像都沒這個道理吧!但你白起連俘虜都殺,不是「人屠」,又是啥?

持有這一派意見的人,覺得白起品德不好,不講武德。

但你可知白起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時代不同,方式也就不同的,要知道,在戰國時期,人力資源可遠比土地資源要寶貴!那時候,基本上每年都要發生戰爭(因為沒有統一),也就需要打仗,打仗最需要的就是人,白起一次性就俘虜了數十萬的士兵,若不將他們殺掉,全放回去,來年再戰時,這些被放回去的俘虜,養精蓄銳,就又成了他的敵對的強有力的戰士!

比如說長平之戰,白起俘虜了45萬戰兵,若不全部將其殺掉,那這些趙軍來年將又是一支大軍啊!那白起辛苦策劃的長平之戰,將等同於白打,瞎忙活了。

要我說,白起是能被稱為「戰神」的。簡要說說我的幾點看法:

一、白起不殺掉俘虜,那這些俘虜來年時將又成為他的敵對勢力;

二、白起之所以狂殺俘虜,是因為那個時代如此,白起是秦國人,而那時秦國本就是血性好戰的,所以說他生來就帶著這方面的基因;

三、秦國當時徹底執行了商鞅的軍功制度,以人頭論功勞,所以,這在某個程度,又無形加深了白起好殺的心性;

四、這當然只是傳說。據說,白起的祖父輩是個殺豬的屠夫,機遇巧合,到了他這一輩,成了大將軍,於是他將殺豬的祖傳秘方搬到了戰場上,才造成了瘋狂殺戮。

總言之,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風格,白起殺俘虜,在現代看起來完全就是「人屠」,但若設身處地思考,置入白起當時的處境之下,或許也能理解白起的苦衷。所以,在我看來,白起是能被稱為「戰神」的,大家怎麼認為呢?

白起是「戰神」,還是「人屠」,朋友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戰神白起為何淪為千古「殺神」
    就是這樣一位軍事才能卓越的戰神,卻因為殺掉趙國二十餘萬戰俘一事,被冠上了「殺神」、「人屠」等稱號。 ——殺降二十餘萬,是無法逃脫的歷史宿命 長平之戰,是屬於戰國後期兩個最為強大的國家——秦、趙之間的舉國之戰。
  • 大秦帝國,戰神白起,縱橫天下,卻緣何自刎
    》,感嘆秦國戰神白起的赫赫戰功,但又為他的無奈結局扼腕嘆息。下面就讓我們分析一下戰神白起被秦王賜死的真正原因吧! 「白起簡介」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稱公孫起,戰國時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人。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戰國四大名將,位列四大名將之首。有「殺神」、「人屠」之冠名。
  • 羋月傳白起真實歷史:揭秘白起殺了多少人,最後怎麼死的
    讓小編了解到了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將叫白起,被人們稱之為殺神。正是因為這個稱號,讓探秘 志小編也是非常好奇,這白起到底是誰?問了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只怪小編歷史學的不好,只好又對戰國時期的歷史再次溫習了一遍 ,所謂亂世出英雄,羋月在被劫持的時候救下了從小就在狼堆裡長大的小孩,而這個小孩據悉就是白起,白起被被成為是戰國時期的 「戰神」很多地方都有白起祠。
  • 戰國鐵血悍將之「人屠」秦武安君白起
    看綽號就知道白起不是個善茬,殺多少人才能被稱為「人屠」呢?光史記裡就記錄了足足有九十來萬之多,相當於三個南京大屠殺。如果史記的數據可靠的話,按戰國時期大約兩三千萬的人口總量來算,這個比例是很高的了。 那白起是怎樣一步一步成為「人屠」的呢?背後又有怎樣的深層原因呢? 列位看官還記得美人心計中所講的宣太后的故事嗎?
  • 《大秦帝國》商鞅不是「酷吏」,白起不是「人屠」,範睢不是「小人」
    「秦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這其中的艱難曲折甚至是屈辱隱忍,著實鮮有人知。 2 商鞅不是「酷吏」,白起不是「人屠」,範睢不是「小人」
  • 所謂形勢比人強,戰神白起究竟犯了什麼錯,秦昭王為什麼容不下他
    戰國時期稱君的人不少,這其中有很多人都叫過同一個稱號。比如說齊國有武安君蘇秦,趙國有武安君趙牧,秦國也有武安君白起。但若論武安君哪家強,還得秦國鹹陽找白起。白起,他最大的作戰特點是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他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
  • 白起之死,到底冤不冤?
    不過對於一個特殊的老人來說,這一天卻是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天。面對王送來用以自裁的寶劍,他問了一句:王為什麼要殺我?我的罪名又是什麼?是啊,人死總要死個明白吧。如果連為什麼死都不知道,那一個人得死的多麼憋屈!但這一句話問出來,前來送劍的軍士卻無言以對。這個蒼老而威嚴的男人,曾是大秦王國上下無數人仰視的存在,他是軍人的偶像,他也是王國的依仗。曾經,只要有他在,大秦的軍隊就無所畏懼。
  • 《大秦帝國之崛起》:戰神白起
    白起的女人叫趙蔓,趙國人。殺了強姦自己的繼父後逃難至秦,希望入秦新軍以求生計。秦軍不收,爭執不下。恰白起經過,半是玩笑的約定:若打贏了一兵士,便可入軍。他希望她知難而退。她也深知自己不是對手,卻有股拼命的勁。連番幾次被打倒在地,又執拗的爬起來……這姑娘,有點意思,白起便帶其回鹹陽。
  • 秦昭襄王殺白起是對是錯?而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切起源於長平之戰,白起功高震主,秦昭襄王不信任白起了;發軔於相國範雎和上將軍白起的政治軍事分歧,白起予以借著長平之戰的餘威,一舉攻佔邯鄲。範雎接受了魏國等諸侯國的賄賂,擔心白起搶了他的位置,於是勸諫秦王罷兵,從此二人結怨。259年10月,白起準備率軍攻打邯鄲;王齕攻下皮牢,司馬梗平定太原。258年的正月,雙方卻罷兵休戰,這事氣的白起不輕啊。
  • 叫白起的不一定是帥哥,也可能是殺人如麻的屠夫
    播講人:郭煒節目編輯:秦雅楠、程涵小劇場配音:陳光、田洋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公叫白起。說到白起,喜歡玩手遊的年輕朋友們可能第一反應是他——白起這人青史留名,固然是因為他功勳卓著、戰無不勝。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傢伙實在太能殺了。
  • 秦昭襄王為何要逼殺白起?真正的原因白起到死都沒看明白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戰神,長平之戰成就了他人生的巔峰,但同時也是他敗亡的開始,這裡說的敗亡不是說他軍事上的失敗而指的是他人生的失敗。一代戰神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問題是白起之死僅僅是因為範睢「目無君上,意圖謀反」幾句可信度很低的讒言就逼殺了白起嗎?顯然不是,其實背後有著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軍權!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分析下。
  • 戰國四大戰神排名第一的白起,為何會被賜死?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國陝西人。可以和孫武、吳起平起平坐之人。 戰國四大戰神排名第一,毫無爭議。其他三位:廉頗、李牧、王翦。 一、先翻看白起的人際關係。 二、再看看白起的功勞簿。
  • 殺神白起之死——秦昭襄王永遠的痛
    白起,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秦國名將。其一生徵戰六國,大小70餘戰,未嘗敗績,後世稱為戰神,又因其殺戮過重,也被稱為殺神或「人屠」。
  • 戰神白起在「長平之戰」中真的坑殺了趙軍四十萬大軍嗎?
    白起是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戰神,他徵戰沙場幾十年從無敗績,但他卻被後人稱為「人屠」皆因為他屠殺了太多的人,白起一生中指揮的四場戰鬥定局戰國時期的天下,其中最有名的一場戰爭當數歷史上的「長平之戰」,在此戰中戰死的人不計其數堆積成山,據有關史料記載,白起在此戰中特別無情,他毅然坑殺了四十萬趙軍俘虜,那麼這樣的結論屬實嗎?
  • 戰爭史上的最強「人屠」,一生總共殺了多少人?
    公元前274年,白起攻打魏國,攻克華陽,敗走魏將芒卯,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對戰,淹死敵人二萬人。公元前265年,白起攻打韓國陘城,攻克五城,斬首五萬。公元前264年,白起攻打南陽,斷絕太行道。公元前263年,白起攻打韓國野王,野王降秦,斷絕上黨道。公元前261年,秦趙大戰長平,白起前後斬首四十五萬,趙國大震。
  • 殺神白起殺了一百多萬人,滅掉了戰國時期的一半軍隊
    秦國名將白起以殺神人屠為名,那麼他為何會有此稱號?據說他以一己之力就滅掉戰國一半軍隊,在引雀之戰中斬首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在華陽擊殺趙魏聯軍二十萬,公處三次使楚國只剩下十萬餘人,最出名的應該是在長平之戰中坑殺了四十萬趙軍,也因此被稱為人屠。那麼白起是如何坑殺的四十萬趙軍?
  • 白起、項羽坑殺幾十萬人無人問,秦始皇為何焚書坑儒被罵千年?
    都說刀劍無眼,在冷兵器時代,兩軍對陣難免出現死傷,但是往往在一方投降之後,勝利者仍然會有屠殺俘虜的行為,比較出名的就是白起坑殺40萬趙軍,項羽坑殺20萬秦軍,但是這幾十萬人對於後代人來說反倒沒被過多指責,而秦始皇焚書坑儒僅僅殺了四百多人,卻為何被罵了上千年?
  •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上的「殺神」白起?他為何被除名武廟?
    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被殺是因為長平之戰損失巨大,戰績造假,一起被賜死的還有司馬靳,他是司馬遷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這樣趙括和司馬遷就有了世仇,白起的能力肯定是被浮誇了,從他邯鄲之戰畏戰就能看出,以前他打的仗都是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勝之不武的戰績。
  • 世界五大人屠大將:日本第五北非第四項羽第三,第一比白起屠得狠
    後人多把古代殲敵人數巨大,或大規模屠殺戰俘及平民的大將稱為「人屠」。,著名的「人屠」大將,1592年發動了侵略韓戰。漢尼拔的人生經歷,和中國宋朝的嶽飛相仿,可稱為「北非嶽飛」,他在前方抗擊羅馬取得勝利,迦太基政府卻向羅馬臣服,還要把他獻為羅馬以討羅馬人歡心。漢尼拔萬般無奈之下連夜逃離家鄉。羅馬人不肯留下後患,跟蹤追捕。終於在公元前183年,漢尼拔無路可逃,在異國他鄉服毒自殺。
  • 白起有多牛,兩大謎團困擾後人千年,有一條更令人毛骨悚然
    一生有一次大勝就已經很了不得了,白起有史記載的就有四次大勝,10多次小勝,一生更是未嘗一敗。白起是土生土長的秦人,秦人歷來彪悍,白起卻是一個聰明的人,他善於利於環境,如鄢郢之戰,水淹鄢城。白起堪稱用兵奇才,兵形勢家,他往往料敵機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長平之戰拖了3年,白起為主將後,觀察地形,以詐敗之計誘使趙軍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