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社會上,有富人就會有窮人,有大企業就會有小企業,有成功的企業就會有倒閉的企業,凡事都是相對存在的。一般來說,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兩個字而已,那就是「利潤」,如果再精確一點,那就是「現金流」。現金流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經常會聽到某某企業倒閉了,某某企業暴雷了,這些真的都是因為企業經營不善嗎?
其實我個人覺得,並非是因為企業經營不善,首先,創業最難的是搭建平臺,而不是運營。例如我現在要創辦一家公司,最難的是如何讓公司成立,當然了,這裡所說的「成立」並非只是去註冊一個公司這麼簡單,而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簡單,當機器、員工、設備、人才等各方面都齊了之後,運營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再者,那些倒閉的企業,老闆真的不會「花錢」嗎?其實並不是,有些企業看起來好像瀕臨倒閉,但如果你要給他一筆足夠的資金,這家企業立馬就能從瀕臨倒閉發展成如火如荼的現象。這都是真實存在的事情,相信各位讀者中也有很多人是做生意的,尤其是實體生意,都會遇到墊資的事情。
其實這些人賺到的錢並不少,已經很多了,但總是有那麼幾個企業會一直拖著貨款不給你,這個時候你又要去購買原材料,要知道你去買材料的時候,不給錢的話,人家就不會把材料給你。這就要考驗企業現金流的實力了,如果你的錢拿不到,那麼就沒辦法採購原材料,沒辦法採購原材料,那麼你的客戶就會尋求其他的供應商。
於是,你就這麼損失了一個又一個客戶,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就是因為那十幾二十萬元的貨款沒到,導致一家企業就此倒閉。這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一家企業,每個月流水都上百萬甚至是千萬元,結果卻敗在了幾萬元上面,這種情況也有。可能一家企業的市值有100萬元,但是因為20萬元的現金沒有拿到,所以最後倒閉了。
也就是說,「1+1」可能大於2,這個很好理解,但是「10-1」就可能等於0。也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那樣,百萬市值的企業,因為幾萬元或者是二十萬元最後倒閉了。用八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沒有現金,一切歸零」。任何一家企業都離不開現金流,哪怕是背靠網際網路的企業也是如此。
在整個大環境之下,現金流一直都是企業老生常談的問題,尤其是今年,不知道有多少房企因為現金流的問題最後倒閉了,在疫情期間,又有多少企業因為現金流支撐不住,到最後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