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7 年 SCI 影響因子發布,醫學期刊排名有何變化?

2021-01-18 丁香園

每年六月中旬,都是無數碩士生、博士生,以及中青年醫學教師翹首以判的日子。


因為這時候,Web of Science 會公布新一年所有期刊的影響因子(兩年內總引用次數 / 總發文章數)情況 。而這些期刊的影響因子,決定了研究生能否畢業,以及在職職工是否能晉升及獎金等情況。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而對於醫學領域的研究生及在崗醫生,每年的 SCI 分數,可能比命根還要重要。分數的漲跌變化,也影響接下來一年的命運。


今天,丁香園(微信號:dingxiangwang)第一時間整理相關今年生物醫學雜誌的影響因子情況,分享給諸位網友。


CA-Cancer J Clin,全稱為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是由美國腫瘤協會出版,針對所有醫生的一份專業腫瘤學期刊。


從 2008 年以來,CA-Cancer J Clin 就牢牢把握了影響因子榜單的第一名,甚至連大名鼎鼎的 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都只能屈居次席。


今年,CA-Cancer J Clin 又創新高,其影響因子高達 187.04!


CA-Cancer J Clin 雖然 2015 年影響因子 137.57, 2014 年影響因子 115.84 已經非常地高,但今年依然如是,更是一枝獨秀將第二名(NEJM,72.406)徹底甩開。


其高影響因子不是沒有原因的:


雜誌只刊登特約稿件,不接受投稿。依託高水平數據及臨床試驗來源的腫瘤綜述是其特色。而這一風格極大提高了其影響因子(綜述類文章被引用次數最多,進一步提高其影響力及分數)。

腫瘤領域是目前整個醫學領域和基礎研究結合最緊密的領域,同時其也也是現代醫學發展,新技術新療法轉化最快領域,進一步吸引學術焦點。

依託美國腫瘤學會的學術資源,每期發行量達 88,000 本,被譽為最有影響力的專科學術雜誌。


現在可能所有人的疑問只剩下一個——什麼時候它的影響因子能上 200 ?


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Lancet(柳葉刀雜誌)、JAMA(美國醫學期刊)、The BMJ(英國醫學期刊)這四本綜合性醫學周刊,是我們統稱的「醫學四大刊」。


這四本雜誌,是得到公認的歷史最悠久的四本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也是我們從進入醫學領域,就經常被教導的頂級期刊。


但從影響因子來說,四大刊的分數已經拉開差距:


NEJM  72.406 (2015 年:59.558;2014 年:55.873)

The Lancet  47.831 (2015 年:44.002;2014 年:45.217)

JAMA 44.405 (2015 年:37.684;2014 年:35.289)

The BMJ  20.785 (2015 年:19.696 ;2014 年:17.445)


在 NEJM 帶頭衝刺,Lancet 和 JAMA 並駕齊驅的同時,我們可以發現 BMJ 已經明顯被拉開,其影響因子甚至已經不如某些專業領域的頂尖雜誌。


訴諸其緣由,和其經營理念不無關係。


和 NEJM 只做好自身雜誌不同,Lancet、JAMA、BMJ 在過去十年間,均進行了由單一期刊到出版集團的轉變,而在這一過程中,BMJ 不但沒有吸引更優質的文章,其本身特色也不夠突出。其子刊眾多,但是讓人記住的沒有幾個。


也許再過幾十年,醫學四大刊就會變成三大刊也說不定。


與四大刊的「高大上」不同,被譽為「醫學四大神刊」的評分,可能對中國醫生更為實用。


Oncotarget,Medcine,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這四本雜誌被戲稱為中國生物醫學學者最愛的四大「神刊」。


他們由於發文量大、版面費高(相應發表難度低)、影響因子適中( 3 分以上),受到了中國學者,特別是醫學領域專業人士的青睞,其國內投稿人數逐年上升。


但也造成了一個影響,隨著「灌水量」的增加,就是這幾本雜誌的影響因子逐年下降,不復當年神刊的風採。


今年這幾本雜誌的分數情況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Oncotarget  5.168 (2015 年: 5.008 ;2014 年 6.359 )

Medicine 1.803 (2015 年: 2.133;2014 年 5.723 )

Scientific Reports 4.259 (2015 年:5.228 ;2014 年 5.578)

Plos One 2.806 (2015 年:3.057 ;2014 年 3.234 )


可以說喜憂參半,Oncotarget、Scientific Reports 依舊相對堅挺,Plos One 跌下神壇(3 分門檻,估計一部分人不會考慮了),Medicine 繼續探底,已經有淪為水刊的傾向。


建議所有想試水四大神刊的中國醫(學)生,選刊如選股,需謹慎優先。


除了這些綜合性期刊,丁香園還整理了各個專業領域排名前 5 的學術雜誌,供各位瀏覽。







臨床科研均不易,歡迎各位讀者掃碼關注以上丁香園專業頻道。


丁香園,給你最專業及時的醫學知識。(責任編輯:貓羯座、lightningwing)


相關焦點

  • 最新| 2017年SCI影響因子發布 各領域醫學期刊全都有
    每年六月中旬,都是無數碩士生、博士生,以及中青年醫學教師翹首以判的日子。因為這時候,WebofScience會公布新一年所有期刊的影響因子(兩年內總引用次數/總發文章數)情況。而這些期刊的影響因子,決定了研究生能否畢業,以及在職職工是否能晉升及獎金等情況。
  • 2020年SCI 影響因子發布,速看你投的雜誌今年表現如何
    本文作者:SOOF 每到年中,科研人十分關注的一項指數就是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 期刊影響因子的變化宛如股市價格的漲跌,自己投過稿發過文的雜誌,影響因子是高是低,可能直接影響到明年能拿多少基金,評不評得上職稱。
  • SCI影響因子即將出爐 | 2019年最新最全的影響因子預測
    趁著這個時機,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8年影響因子大於8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共335本,我們發現:【1】2019年各雜誌IF大體上與2018年持平;【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3】巨無霸CA估計還是IF最高,沒有雜誌可以超越,其達到了222;Cell 35.795;Nature 42.382;Science
  • 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
    sci期刊為了獲取優秀且符合本刊主題的文章,經常性地發起徵稿活動。有符合徵稿要求的作者,就可以根據徵稿要求撰寫文章投稿發表。但sci期刊太多,徵稿時間不盡相同。那麼,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sci期刊需要徵稿會發布徵稿的信息,這徵稿的活動,一是會在本期刊官網公布,二是與委託合作方公布。而這官網和委託方,就是個人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的渠道。首先,本期刊官網公布sci期刊有很多,每個sci期刊官網都隨時關注,不太現實,也沒有必要。
  • 這本卓越期刊是中國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明年繼續20分+
    首任主編是我國著名細胞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姚錱,現任主編裴鋼院士,從2006年開始與國際著名出版集團自然出版集團(現為SpringerNature)合作出版。三十而立,在其創刊30年之際,2019年期刊影響因子突破20(IF=20.507),是中國乃至亞洲地區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是一本名副其實的TOP期刊。
  • 2021年最新SCI影響因子預測名單
    知道科研圈的粉絲朋友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最新的SCI預測影響因子,學姐為此整理了393本5分以上的和多本受歡迎的低於5分的期刊的即時影響因子 ,整體說來,很多老牌雜誌「成績不理想」,可喜之處是很多「新起之秀」異軍突起,表現不錯!看看你關注的雜誌影響因子有什麼變化?
  • 4月醫學領域SCI期刊版面更新
    期刊一:影響因子0.8+,中科院四區,雙月發行接收領域:醫學內科相關期刊二:影響因子0.7+,中科院四區,季度發行>接收領域:動物學相關期刊三:影響因子2.4+,中科院三區,每月發行接收領域:理工農醫、人文社科均可(需與醫學相關)私信獲取聯繫方式,或留下您的聯繫方式(微信、電話、QQ等),隨時為您答疑,長期歡迎合作夥伴。
  • 編輯部英文版期刊SCI影響因子突破2016
    說不定哪一天影響因子真能達到哦!小編祝您愚人節快樂!《Chinese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創刊於1988年,2008年進入SCI,在廣大專家、作者的長期支持下,期刊有了長足發展。
  • SCI神話早該破了:不明覺厲的影響因子遊戲是怎麼回事?
    而從1975年開始發表的JCR報告(《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就是基於SCI資料庫做出來的一個排名,根據論文被引用的情況、影響因子的數值來排名。作為私人企業,它有輝煌的業績:1960年公司改名「科學情報研究所」,簡稱ISI;1964年開始出版SCI報告(科學引文索引,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1973年推出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擴大到人文領域;1975年推出JCR報告,這個報告是最重要的,影響因子排名遊戲從這裡開始;
  • 中國第一本綜合性英文期刊,預計明年影響因子分數 11分左右
    該期刊創刊至今獲得多個國家級項目支持和獎勵,包括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A類,2016~2018年)、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期刊類,2019~2023年),2017年全國「百強報刊」等。
  • 目標SCI期刊的選擇
    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SCI論文,便是指發表在被SCI收錄的期刊上的論文。關於SCI我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IF是代表期刊影響大小的一項定量指標。具體來說IF是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
  • 這本SCI期刊影響因子一路穩步上升,接收快無版面費!
    1986年創刊,由Elsevier BV出版。近五年影響因子基本穩定,2015年影響因子為1.88,2016年開始突破2分,且穩中有進,2019年影響因子為2.914,即時影響因子為3.3。中科院大小類分區大類:醫學為3區;小類:免疫學和微生物學均為3區期 刊 信 息:主 編 信 息主編是法國馬賽魯米尼免疫學中心的 J.-P. Gorvel教授。
  • 什麼樣的論文容易發表在醫學SCI期刊
    1.有創新點投稿醫學類SCI期刊,所寫論文一定是原創的,而且必須有創新。醫學SCI期刊與那些繳費可以發表論文的期刊不同,他們對SCI論文的創新點有相當的要求。醫學SCI期刊中收錄的SCI論文都是通過SCI論文的創新點引起讀者的關注,越是好的醫學SCI期刊對創新點的要求越高。
  • 學術頭條:新型豬流感病毒具大流行病潛力,2020年SCI影響因子發布...
    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會導致染色體嚴重混亂近日,發表在醫學預印本平臺 bioRxiv 上的三篇論文發現,使用 CRISPR–Cas9 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會對靶位點或其附近的基因組造成不必要的大變化。
  • 這本老牌期刊實力不俗,發文量大,影響因子高,自引率低
    EST期刊發行歷史悠久,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7.864。1期刊信息期刊網址:https://pubs.acs.org/journal/esthag/主編信息:Dr. Julie B.
  • 南方醫院《護理學報》進入《2020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
    12月17日消息,中國知網公布了《2020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年報》旨在客觀、全面、規範、準確地報導中文期刊的影響力指數、影響因子、被引頻次、可被引文獻量、下載率等期刊計量統計指標,並提供這些計量指標的文獻統計來源信息,為中文期刊的發展提供參考。相比於單純地使用影響因子對期刊進行分級,《年報》通過綜合評價指標「影響力指(CI)」反應期刊的影響力和質量。
  • 《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期刊名錄》發布——《臨床肝膽病雜誌...
    2020年12月17日,中國科協正式發布《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該報告通過全新的期刊評價系統,實現了國內外期刊「同一指標,同場競技」,期刊評價公平公正、科學客觀、同質等效。,位列全球同學科期刊前64.4%,在僅入選的8種中文期刊中排名首位。
  • 世界頂級醫學期刊:高鹽已成為3大「飲食殺手」之一
    2019年4月3日,全球排名第二的全科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影響因子59)發布了全球飲食領域的首個大規模重磅研究。該研究納入了195個國家和地區,時間跨度近30年,規模前所未有。 研究結果表明:造成疾病負擔的前三位錯誤飲食分別是低雜糧、高鈉和低水果。
  • Web of science再度更新,這個新收錄的期刊明年首個影響因子將高達10分,平均3周可接收
    Small Methods是綜合性期刊small的第一本子刊,由國際著名出版商Wiley於2017年2月正式發布,線上發表ISSN號為2366-9608,2019年8月正式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錄。
  • 【Nature發文】宣布改造影響因子,重塑期刊評價體系!
    Nature稱期刊影響因子這種量化從本質上來說,過於簡化,而且甚至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被濫用的風險。如果僅僅依靠期刊影響因子來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壞,而不注重這篇文章所帶來的潛在價值和引起的輿論影響,長此以往,這很容易導致一種病態行為。不得不說,期刊影響因子就是這麼一種「病態」量化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