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家寶藏》主創團隊:每做一期節目都像完成了一篇專業論文

2021-02-08 群眾新聞

「那是兩千兩百年前,製作兵馬俑工匠的指紋。他剛剛離去,而我,就踩在了他還有溫度的腳印上。」「希望我能活到100歲,那時候,碑林剛好1000歲,我就算是爬著,也要去看一眼,那時候的碑林一定比現在更好。」.目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強勢文化IP《國家寶藏》第三季已播出六集,節目中金句頻出,每一期都能推出一個熱搜,收穫新一批粉絲。為什麼能打破「後續創作會下跌」的魔咒,反而呈現出更好的傳播效果?主創團隊認為跟著創作成長,在每一個領域進行深耕,自然會找到新的亮點,讓每一個觀眾都能看到自己喜歡的部分。

原路穩步前進還是尋找新的方向?

「這一季在創作之處,我們是帶著很大壓力的,觀眾一直在催更,兩年之後再見面,要拿出什麼樣的節目才能不辜負觀眾們的期待。」總導演於蕾說,是在原來路上前進還是有新的主題方向來跟當下大的氣氛相結合,是整個團隊思考已久的問題。2020年初團隊克服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開始進行線上籌備會,討論這一季該做什麼,「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和全人類一起共擔風雨共克時艱,《國家寶藏》講的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所以我們認為在回顧歷史和文化的時候,其實思考的是我們整個民族該往哪個方向走,該珍存些什麼,弘揚些什麼,傳承些什麼,那是我們全體人的智慧和感慨。」

在本季選取的九個歷史文化遺存中,團隊力求每一期都能為觀眾打開一個新的畫卷。「大家可以發現這九個博物館,從時間上、空間上、地理位置上,所代表的文化特徵上都是有區別的。很多觀眾都很喜歡兵馬俑,喜歡敦煌,但是它們深層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是什麼?大家可能又不是太清晰,所以這就是《國家寶藏》要進一步去剖解事情。」如何挑選文物並尋找它的今生故事,是導演組投入最多精力的部分。一件國寶會不會和其他國寶不在一個維度上?文物沒有評級,會不會顯得價值不夠?選甲骨坑而不選甲骨片,是不是買櫝還珠?.執行總導演畢波稱,這些問題曾在調研中經歷了長時間的猶豫和討論,「節目最終突破了原本的選取角度,進一步從『中華文明見證物』的角度去選擇講述主體。」還有今生故事的講述,今生故事的主人公才是讓文物精神與現實連接的錨點,要「讓歷史照進現實」。如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王潤澤,以全新視角解讀《三聖像》;請西藏大學副校長張廷芳講述她和文成公主像的精神聯結等等,讓觀眾感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希望給觀眾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怎麼能才脫離喊口號的方式,把這些文物所記載的這些祖先的智慧給傳遞出來,這真挺難的。」如何講好文物背後的故事,如何發掘每一個博物館的新鮮元素,十分考驗團隊的創作能力。「像秦陵已經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了,關於兵馬俑的紀錄片、報導太多太多了,其實很多信息點都已經被講過了,所以我們怎麼挖掘新的點,或者用新思路去裝舊知識?」據分集導演王晅怡介紹,團隊在前期達成了一個統一的大方向,就是要把整個遺產地所承載的內涵傳遞出來,而不再是單個文物的前世今生意義,而秦陵所承載的最主要的內涵是就是大秦的氣象。所以前世傳奇中講述了秦的幾個不同時期,從青銅仙鶴到跪射俑以及再到銅車馬,分別講了秦的蛻變、秦的天下一統、以及百代秦制。而今生故事中更要立足於當下,分別體現秦陵的藝術性、科技性以及歷史性。

「要從不同維度去解讀秦陵對我們現代生活的意義,最終我們選擇用富大龍老師和張衛星老師作為最後一件文物的講述者。因為青銅仙鶴真的是秦陵考古文物中不太為人所熟知的,它很新穎、輕巧,了解了前面的跪射俑和銅車馬後,在仙鶴的帶領下一層層剝開秦陵的秘密。實際在今生故事中有一明一暗兩條線,第一是張衛星老師老師帶領我們從整個陵園由外到內的一層層看過去,去結構秦陵布局、秦帝國的組織機構以及制度建立,而另一條暗線是富大龍老師的表達,通過每一層的剖析,慢慢看到一個更全面的秦始皇。」節目組認為雖然秦陵的考古工作目前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始皇帝也不是節目能夠完全解析的,但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給觀眾帶來更多想像的空間,這也正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願藉此推進學術與公眾的對接

「對我來說,《國家寶藏》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通過這樣一個高水平的節目,讓一些以前並沒有被我們教科書和媒體聚焦的人物、故事乃至文學作品以生動的形象展現在大家面前,能夠引發大家的興趣,讓公眾有進一步去了解的欲望。」節目開播後專家顧問團中的環境史學者單嗣平每天都在關注觀眾的反饋,他認為節目中能夠引起觀眾們的討論專業細節,對於推進學術與公眾的對接,有著非常直觀的作用。

「比如咱們開場文案中『據坤靈之正位,仿泰紫之圓方』一句,大家目前在網絡和紙質版書籍中,常見是『仿太紫之圓方』,於是就有網友在知乎上提了這個問題。」單嗣平解釋道,之所以選擇「泰」字是因為「據坤靈之正位,仿太紫之圓方」出自班固《西都賦》,而太指太微垣,紫指紫微宮,是星官名。這是一個因為對我國古代天文史不了解而出現的普遍錯誤,因為《西都賦》作於東漢,而東漢時代還沒有太微垣這個概念,太微垣這一概念最早見於唐初(618—712年)《玄象詩》,所以班固絕無可能使用這樣一個超越時空的天文概念。這裡的「太/泰」到底指代的應該是什麼,其實通過對同樣出自班固之手的《漢書·天文志》的閱讀,可以很清晰的得到答案。「在視頻彈幕中有熱心網友看出來了我們有的博物館介紹詞取自《兩都賦》,並把這個信息分享給了其他朋友,這就可能讓一些不知道這篇名作的觀眾對此產生興趣,自己嘗試去閱讀。如此一來,這篇曠世美文乃至與其作者班固的其他作品就能潤澤更多國人,讓大家從中得到文化的滋養。」

此類細節的考據還有很多,如郭麒麟抱怨祖峰扮演的角色吃韭菜有口臭,是後修改的。最初劇本設定的是吃蒜,為了體現地方特色就改成韭菜,因為西藏就是山韭菜原產地之一。

截至目前,《國家寶藏》第三季已上過25次微博熱搜,全平臺熱搜逾40次,各類微信大號與之相關的「10萬+」爆文超過了80篇,B站彈幕超40萬條。在百花齊放的文博類節目中,能夠保持一種引領性的存在,是基於創作團隊的成長和始終投入精力在一個領域內進行深耕的毅力。「更深入的研究,然後更準確的去理解,可能就會捕捉到一些更加強有力的時代脈搏性的東西,導演組的同事們,從建築、醫學、天文到國學、圖書館學,凡是節目創作涉及到的知識面,都進行了學習和研究,每個人在做一期節目地時候都像完成了一個領域的一篇論文。就像網友都非常非常喜愛這一季第一集的開篇詞,那是我們全體人的智慧和感慨。」於蕾說。(記者 王瑛 圖片由《國家寶藏》節目組提供)

相關焦點

  • 專訪CCTV《國家寶藏》總導演於蕾、001號講解員張國立
    因為文博與綜藝首次聯姻,節目一推出就引來各方關注,而在當天節目結束後,《國家寶藏》的製片人、總導演於蕾和001號講解員張國立就分別接受了記者的微信採訪,因為大家都很興奮,那場採訪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  於蕾專訪  比我做央視春晚更有價值  記者:請問於導,從《非常6+1》《詠樂匯》《回聲嘹亮》《開門大吉》到四屆春晚的總撰稿、總體設計,您親歷了多檔大型電視欄目的創作和誕生,《國家寶藏》對於您來說有沒有特別的意義?  於蕾:它最特別的意義在於,它真的是一個從無到有,完全由我們自己創造的節目。它完全是我們央視的自主版權。
  • 揭開國寶「活」起來的幕後丨《國家寶藏》第三季主創談
    但疫情期間的幾次視頻會議後,總導演於蕾和主創團隊的夥伴們陷入了與自己博弈的狀態:向「左」走——繼續沿著已經成功的模式把沒有講過的綜合性博物館介紹給觀眾,此操作穩妥;向「右」走——尋求突破,但這可能意味著已經做過幾個月調研的勞動成果暫時被擱置,創作從頭開始,太冒險。
  • 好劇邦專訪|《尋龍寶藏》主創團隊:盜墓題材電影的創新思路
    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出電影主要是圍繞失傳的發丘印而展開的墓穴探險,這次好劇邦有幸請到了《尋龍寶藏》的主創團隊,一起展開一場神秘的探險。》作為盜墓題材的電影,如果在內容上沒有亮點是很難吸引到大眾的,並且盜墓題材的作品,有著像《盜墓筆記》系列和《鬼吹燈》系列等大眾所熟知的IP作品。
  • 《國家寶藏》再放大招,為一期節目寫一首歌,好聽哭了!
    《國家寶藏》是最近大受好評的一檔央視綜藝節目,大家都在說,果然央視爸爸一出手就是牛,小編也是每一期必追。其實這檔節目的每一期都有亮點,但這一期實在太讓小編驚嘆了!這一期的博物館是遼寧博物館,展出的第一件寶物是宋人臨摹的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在表演環節,陳曉飾演顧愷之,另有一位助演扮演曹植。相信曹植和洛神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小編就不贅述了。只是當小編聚精會神地觀看臺上人的演繹,沉醉在曹植和洛神的相遇中時,主演竟輕輕開口,唱起了一首十分優美的歌曲!這首歌真是太好聽了,歌詞也是絕美!
  • 時隔兩年才推新,《國家寶藏3》超高口碑再「出圈」
    在《國家寶藏》總導演於蕾看來,節目在空了兩年之後走到第三季,有著非常大的壓力,「觀眾們一直在催更,在等待這個節目上線。兩年之後再見面,要拿出什麼樣的節目才能不辜負觀眾們的期待?我們猶豫了很長時間,我們是在原來路上前進,還是去改變?」從單一的呈現國寶轉向做歷史文化遺產,是節目組邁出的第一步,但真正從想法變成實際操作,節目組面對的困難也是前所未有。
  • 廣院的奇葩,都是美麗的花:《奇葩說》第一季完結 主創團隊青年校友專訪
    :在網絡上火極一時的《奇葩說》,引爆了潮流熱點,也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不乏很多令人深思的話題。也代表了時下很多年輕人的思潮,我們了解到《奇葩說》的主創團隊中有很多中傳的年輕的校友,大多是80後90後。2.15日,《奇葩說》第一季的最後一期正式播出,為這個突破以往尺度的節目的第一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奇葩說》這樣的節目到底是由怎樣的團隊創造出來的呢?!藉此機會,小優君也專訪到了《奇葩說》幕後團隊的廣院人!與師哥師姐的對話不禁讓小優君感嘆:廣院的奇葩,都是美麗的花!
  • 《國家寶藏》《一堂好課》《你好生活》《衣尚中國》……這些熱播節目背後都有同一個人
    深耕文化類節目,讓中國精神、中華文化尤其是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走近年輕人、融入大眾生活,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這些年做的事。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的爆款《國家寶藏》、2019年啟迪人心的《一堂好課》,以及正在熱播的《衣尚中國》,這些央視綜藝頻道節目部的王牌、同時也彰顯中國綜藝原創力的節目背後,都能找到同一個身影——湯浩。
  • 《國家寶藏》:文物也能「說」故事
    時隔兩年,由央視出品的《國家寶藏3》在前段時間悄悄的上線了,自從2017年第一季播出後這檔文化類的綜藝節目就備受好評,在豆瓣拿下了9.1分的好成績,後續推出的第二季也同樣不輸。「讓文物活起來」是《國家寶藏》的主旨,「文物」怎麼能活起來呢?
  • 《國家寶藏》第三季歸來精氣神兒「凸凸凸」
    正如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江建新先生所講述的,他們拿著從上萬片碎瓷片裡修復的珍品去國外展覽,每到一處都能引起轟動,因為這些瓷器可以和國外的收藏「認親」,讓彼此找到名字、身份、關係甚至是回家的路。想要進行這樣一場場跨越古今、橫亙東西的文化對話,首先得像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那樣,用大浪淘沙的方式,在海量的碎片中完成「文明的拼圖」。
  • 《國家寶藏3》:這個寶藏節目放大招了,「影帝專場」
    國家寶藏節目以影視明星扮演情景劇的形式來講述寶藏文物的故事,還聯合了國內的一些著名博物館,科普性和專業性都很強。自2017年播出第一季就深受大眾的喜愛,因而節目組後續推出了第二季,在豆瓣上評分均達到了9.1的高度。近日,《國家寶藏3》也是以高口碑高關注度順利起航。
  • 真·寶藏節目回歸!明星甘為它做配角?
    時隔兩年,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9座中華文明歷史文化遺產、27件國之瑰寶重磅亮相,更有多位明星和博物館館長加盟……真·寶藏節目回歸,你看了嗎?《國家寶藏》海報。國寶背後,有這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在《國家寶藏》第三季的第一期,節目組為觀眾揭曉了一個藏了3年的「小彩蛋」。從第一季開始,《國家寶藏》Logo上的「藏」字就讓人印象深刻,這個藏在「藏」字中的器物,就是節目介紹的第一件國寶——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
  • Journey of a paper|一篇論文在柳葉刀審稿系統中的旅程
    編輯會在世界範圍內尋找並邀請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獨立專家來審閱每一篇論文,確保他們互為補充的知識和技能可以為該研究提供全面的審查。所有的研究論文也會發送給統計學專家進行審查。 這些專家會提出改進意見、對分析進行評論,並向作者和編輯提出建議。
  • 怎麼才能寫出一篇好論文?
    對於怎麼才能寫出一篇好論文這個問題,由於不同學術專業,不同科研層次的論文要求是不同的,它是很難給出一個通用的方法。但是,無論什麼樣的論文,都會遵循寫作的一些基本原則,都有助於提高撰寫論文的效率和質量。1、擇好題目什麼樣的論文標題才是好的呢?
  •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正式開展《國家寶藏》第三季與「老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從第一季啟程起,就把「迎接紫禁城的第六百個春秋」作為自己滿懷熱忱的一份美好期待。在闊別觀眾一年多之後,第三季《國家寶藏》將於第四季度赤子歸來,「老朋友」故宮博物院依然會以新的切面,在節目中繼續陪伴觀眾「一眼千年」。
  • 《國家寶藏3》:這個寶藏節目放大招了,「影帝專場」網友直呼太過癮!
    《國家寶藏3》:這個寶藏節目放大招了,"影帝專場"網友直呼太過癮!在一流水專注於娛樂搞笑、噱頭製造的「妖豔賤貨」綜藝節目中,央視推出的這檔《國家寶藏》欄目無疑是一股清流。節目以影視明星扮演情景劇的形式來講述寶藏文物的故事,還聯合了國內的一些著名博物館,科普性和專業性都很強。自2017年播出第一季就深受大眾的喜愛,因而節目組後續推出了第二季,在豆瓣上評分均達到了9.1的高度。近日,《國家寶藏3》也是以高口碑高關注度順利起航。
  • 乾貨|後期如何助力《國家寶藏3》講述國寶「前世」與「今生」的故事?
    「在接第一季節目的時候,也沒想到他會火。當時只是想著用心去做節目。三季節目製作下來,做著做著,他就成為了爆款。」《國家寶藏》後期負責人朱曉義說道。《國家寶藏》第一季在2017年首播,節目一播出便受到了觀眾的廣泛關注,並獲得豆瓣9.1的高評分,被網友稱為「寶藏綜藝」。
  • 第三季歸來的國家寶藏,依然是個寶藏節目
    影視綜藝一旦做了N季,觀眾就會又期待又忐忑,怕一直以來追求的質量不再。不過,第三季歸來的《國家寶藏》沒有讓人失望,依然是個寶藏節目,帶著老情懷和新驚喜而來。001號講解員國立老師的開場白一出來,再加上那一句經典的「我們依然是一個年輕的節目。
  • 《極限挑戰寶藏行》虞書欣參加一期節目,莫名給楊超越漲粉
    聽說《極限挑戰寶藏行》豆瓣評分有八分以上,於是從第一期節目開始追到現在,果然越看越喜歡,可是最新一期節目中,貌似彈幕的聲音沒那麼和諧,因為這次沒有了楊超越和秦昊,而是賈乃亮、嶽雲鵬、任嘉倫、雷佳音、虞書欣、袁弘這六位。
  • 《國家寶藏3》開播!每句臺詞,都是作文教科書!
    《國家寶藏》第三季上線 從選題立意、文物、舞美、BGM再到文案 一如既往維持了高水準 伴隨著張國立老師的這段神仙開場白,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拉開帷幕,網友們在驚嘆央視製作之震撼、張國立老師臺詞功底之優秀的同時,也被那些堪稱「滿分作文」的文案所折服。
  • 西華大學這個跨學科團隊2年發表20多篇高質量論文!
    在西華有這樣一個團隊,成立時間不到兩年卻碩果纍纍,老師學生都是SCI、CSSCI高質量論文的高產戶;這個團隊學術氛圍濃厚,思想碰撞激烈,師生之間你追我趕,奮力拼搏;這個團隊的學生一早就起床學習,每天都要到研究室坐班;這個團隊國際交流頻繁,他們研究的都是世界一流、國際前沿、當下最新的學術和實踐熱點。這個團隊就是西華大學國際經濟與管理研究院。